这碑,立得暧昧,拆得糊涂
怕那些性急的爱国者,没有耐心看完我的文章,就忍不住向我泼爱国红油漆,所以我开宗明义先说表明态度:
我坚决反对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亡者名录墙”!但是,我同样反对自恃“政治正确”,就认为可以为所欲为。
首先,正义之怒,不需要用夸张事实来煽动。明明是“日本开拓团亡者名录墙”,可最早掀起舆论风暴的消息表述为“方正县为侵华日军亡者立碑”。
所谓“满洲开拓团”,成员本是日本下层的贫困农民,但他们跑到中国的土地上来“开拓”,他们在日军的武装保护下“开拓”,并随时可以拿起枪对付反抗侵略的中国平民,他们就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员,不再是纯粹的农民了。为他们立“亡者名录墙”,国人应该愤怒。但开拓团就是开拓团,不是“侵华日军”。如果发布消息者是无心之失,建立在虚假事实基础上的“民族义愤”,不是太草率了吗?如果是唯恐“开拓团”民愤不够大,不足以激怒民众,故意称之为“侵华日军”,那就更为不妥。正义之怒,不需要用夸张的事实来煽动。
另外,很多关于此事的消息都是语焉不详地说“为日本开拓团立碑”。在中国,除非特别说明是“耻辱碑”,“碑”都有“褒扬”的意思。所以,不知道碑的内容,很容易给人以错觉,以为此碑是赞扬日本开拓团“开拓进取”精神的呢。如果真如此,事情当然很严重,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么严重,为了准确,我把碑文搜索了出来,如下: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开拓团民15000余人集结方正欲取道回国。因饥寒流疾有5000余人殁于荒郊野外,简而掩埋。其间历经近二十年,方正人民不忍其尸骨散落于荒野,遂以仁善之心将其集整。1963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建设“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将尸骨埋于墓中。1984年,“麻山地区日本人公墓”迁移至此。墓中亡者多无姓名,经各方努力,搜集部分,故今将墓中亡者姓名刻录,一为告之日本后人,其先人长眠于此,勿以忘之;二为展示人类至善大爱乃人性之根本;三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思战争之危害,昭示和平之可贵。故立此名录,以警世人。其实,这段“碑文”,足够作为反面教材了,“爱国者”何必夸大其词,说是为侵略者“树碑立传”来激起国人的同仇敌忾呢?
正如白岩松在评论此事时说的,这篇碑文写得极其“暧昧”,简直就是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把“侵略”表述为“进出”的翻版。它没有指出战争的“侵略”和“被侵略”,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没有指出谁应该反省战争的罪恶。
另外,凡事有个度,虽是敌人,纯朴的中国人仍不忍其曝尸荒野,周恩来总理批准给一块地,为亡者建墓,已足以彰显我中华民族之“大爱胸怀”。“各方努力,收集亡者姓名刻录于墙”,应该是亡者的孝子贤孙做的事情,亡者的后人并没有这种要求(日本使馆已经声明,他们既没有要求,也没有提供亡者名单和建墙资金),方正县却替他们想到了做到了,这不是“友好”,是“讨好”。
就算是“尊重死者”,也该有个是非,有个先后。抗日烈士的名录墙没建,侵华战争中死难的中国百姓名录墙没建,倒先把日本“开拓团”的名录墙先建了,这不是荒唐吗?
方正县的领导,不知出于什么糊涂想头,花了70万元纳税人的钱,擅自代表方正县的百姓,立了日本开拓团亡者名录墙,这墙,立得暧昧。
而此事一经披露,引起舆论哗然,便有五网友理直气壮地前往“砸碑”。虽然我主张那碑确实应该拆掉,可是,我坚决不同意几个未经人民授权的“爱国人士”擅自代表人民去泼漆砸碑。碑的去留,应该开听证会,让方正人民来决定。
可现在的结果是,方正县抢在网友砸碑之前,深夜把碑给拆了。他们是觉得错了呢,还是怕了呢?
2011年8月8日
P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