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语不惊人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尚昱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这碑,立得暧昧,拆得糊涂

怕那些性急的爱国者,没有耐心看完我的文章,就忍不住向我泼爱国红油漆,所以我开宗明义先说表明态度:

我坚决反对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亡者名录墙”!但是,我同样反对自恃“政治正确”,就认为可以为所欲为。

首先,正义之怒,不需要用夸张事实来煽动。明明是“日本开拓团亡者名录墙”,可最早掀起舆论风暴的消息表述为“方正县为侵华日军亡者立碑”。

所谓“满洲开拓团”,成员本是日本下层的贫困农民,但他们跑到中国的土地上来“开拓”,他们在日军的武装保护下“开拓”,并随时可以拿起枪对付反抗侵略的中国平民,他们就是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一员,不再是纯粹的农民了。为他们立“亡者名录墙”,国人应该愤怒。但开拓团就是开拓团,不是“侵华日军”。如果发布消息者是无心之失,建立在虚假事实基础上的“民族义愤”,不是太草率了吗?如果是唯恐“开拓团”民愤不够大,不足以激怒民众,故意称之为“侵华日军”,那就更为不妥。正义之怒,不需要用夸张的事实来煽动。

另外,很多关于此事的消息都是语焉不详地说“为日本开拓团立碑”。在中国,除非特别说明是“耻辱碑”,“碑”都有“褒扬”的意思。所以,不知道碑的内容,很容易给人以错觉,以为此碑是赞扬日本开拓团“开拓进取”精神的呢。如果真如此,事情当然很严重,但事实上并没有这么严重,为了准确,我把碑文搜索了出来,如下: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开拓团民15000余人集结方正欲取道回国。因饥寒流疾有5000余人殁于荒郊野外,简而掩埋。其间历经近二十年,方正人民不忍其尸骨散落于荒野,遂以仁善之心将其集整。1963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建设“方正地区日本人公墓”将尸骨埋于墓中。1984年,“麻山地区日本人公墓”迁移至此。墓中亡者多无姓名,经各方努力,搜集部分,故今将墓中亡者姓名刻录,一为告之日本后人,其先人长眠于此,勿以忘之;二为展示人类至善大爱乃人性之根本;三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思战争之危害,昭示和平之可贵。故立此名录,以警世人。其实,这段“碑文”,足够作为反面教材了,“爱国者”何必夸大其词,说是为侵略者“树碑立传”来激起国人的同仇敌忾呢?

正如白岩松在评论此事时说的,这篇碑文写得极其“暧昧”,简直就是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把“侵略”表述为“进出”的翻版。它没有指出战争的“侵略”和“被侵略”,正义与非正义的性质,没有指出谁应该反省战争的罪恶。

另外,凡事有个度,虽是敌人,纯朴的中国人仍不忍其曝尸荒野,周恩来总理批准给一块地,为亡者建墓,已足以彰显我中华民族之“大爱胸怀”。“各方努力,收集亡者姓名刻录于墙”,应该是亡者的孝子贤孙做的事情,亡者的后人并没有这种要求(日本使馆已经声明,他们既没有要求,也没有提供亡者名单和建墙资金),方正县却替他们想到了做到了,这不是“友好”,是“讨好”。

就算是“尊重死者”,也该有个是非,有个先后。抗日烈士的名录墙没建,侵华战争中死难的中国百姓名录墙没建,倒先把日本“开拓团”的名录墙先建了,这不是荒唐吗?

方正县的领导,不知出于什么糊涂想头,花了70万元纳税人的钱,擅自代表方正县的百姓,立了日本开拓团亡者名录墙,这墙,立得暧昧。

而此事一经披露,引起舆论哗然,便有五网友理直气壮地前往“砸碑”。虽然我主张那碑确实应该拆掉,可是,我坚决不同意几个未经人民授权的“爱国人士”擅自代表人民去泼漆砸碑。碑的去留,应该开听证会,让方正人民来决定。

可现在的结果是,方正县抢在网友砸碑之前,深夜把碑给拆了。他们是觉得错了呢,还是怕了呢?

2011年8月8日

P31-32

目录

我想

 中国“制造”世界杯

 总理表扬女县长,记者听懂了吗

 包子·麦当劳

 “安慰剂”不能当“护身符”

 “祖上阔”与“亲戚阔”

 看高锟先生的专访我很感动

 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刘洋回家怎么会变成一场闹剧

 双城记

 羊吃一头牛

 假货暴露的真问题

 一点文化都没有

 只见内举不避亲,未见外举不避仇

 又见“内举不避亲”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这碑,立得暧昧,拆得糊涂

 别用感动掩盖失职

 关怀的佳话不能代替制度的保障

 观音是假的,困难是真的

 阜阳市领导心酸得不是时候,也不是地方

 对自己家的火灾,央视的报道很委婉

 我等着央视关上“感恩门”

 屹立不倒的是责任心

 为平民而半降的国旗,在我心中高高飘扬

 灾难报道中的新闻要素

 余先生怎么也不出来谦虚一下

 文明执法不是给歹徒当沙袋

 悲喜功德碑

 马屁被拍疼,手掌被拍肿

 狗熊赶苍蝇,又傻又忠心

 国家质检总局应该为什么感到遗憾

 向铁肩担道义的同行致敬

 铁老大的冷与热我永远不懂

 既然跟着露脸,就得陪着丢人

 一个猫猫被抓住,千万个猫猫躲起来

 一条“脊梁”引发的是是非非

 词语新解

 我不要感动,我要他们活着

 职业病防治成第二十二条军规

 招聘就招罗彩霞

 航模加分与金喇叭民主

 在关老爷眼皮底下做官也不容易啊

我看

 韩寒的回应显得比陈文茜有文化

 李敖扔向韩寒的臭鸡蛋

 评韩寒代笔事件

 卖萌与卖短

 何不让他们有尊严地赢得梦想

 “羊羔体”比含泪体和“幸福体”好得多

 大师、致仕、淫奔与罄竹难书

 烟霞和满纸烟霞

 对朱军的“家父门”不必过度解读

 贾宝玉的两项专利

 没有什么比国产大片更低俗的了

 所谓历史正剧才真是三观不正

 那些不源于生活的影视镜头

 法国钢琴家一哭,中国人就反思

 不用告诉我月亮是个麻脸

 大哥大哥你好吗

 一个无法更正的错误

 受骗这事做好了,就是经受精神洗礼

 许三多与“皮格马利翁效应”

 其实,我们都在草原五班

 王宝强确实不一样了

 新娘哭娘与本山诉苦

 由好好漂亮说起

 京剧是大家闺秀,别整成老处女

 国粹有时不怎么粹

 想起一件往事

 我是这么想的

 又见“愿望不可实现”定律

 硬伤与软伤

 被沙子硌了牙应该在什么时候喊疼

 对亲人可以耍横,对受众只能道歉

 我希望谁来给我们纠错

 与历史同期相比

 不平等的观念造成不平等的错觉

 代价、万骨和炮灰

 笑着笑着哭了,哭着哭着笑了

 他就是一个招魂人

 是什么让我们的真实面目“无脸见人”

 《新水浒》的编导应该好好学习王婆的“挨光计”

 此王婆不是彼王婆

 重温电视剧《围城》

 冷雪松身上折射的深刻人性

 一口钟、白衣渡江和拔火罐

 李少红教表演和小燕子教规矩

 与韩流无缘

 电视“母亲节病毒”发作了

 陆川没说清还是我没看懂

 陆川这是体谅魔鬼苛责天使

 翠平——谍战版的“小燕子”

 千万不要去寻找记忆中的美好

 我终于“见过大爷”了

 “诱供式访谈”都是很弱智的

我说

 给自己来一桶冰水

 无冕之师

 不会再有钱伟长了

 看笑话皱眉,真没幽默感

 我知道有的人为什么这么愤怒

 以为他告别昨天,不想他连今天明天都一并告别了

 幸好还有学生敢违反这样的校规

 同样是扣留礼物,差距咋这么大呢

 扣分没错,但扣分的理由错了

 “盲人摸象”的道理

 就让赖宁像悄悄淡出视线吧

 委员代表们不能重母轻父

 “真维斯楼”的问题没那么严重

 国王陛下无所不能

 科学地不讲理VS信仰地不讲理

 强势不讲理与弱势不讲理

 没有“炒作点”的困境是更大的困境

 想都不敢想是可悲的

 我的职业病发作了

 溢美不是热情洋溢地赞美

 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经得住考验

 “以脚报国”和“以脸报国”

 白眼狼是怎么培养出来的

 我不敢误人子弟

 到底哪天是小年

 不要拉洋旗作虎皮好不好

 来的都是客

 媒体不是活雷锋

 不懂洋脏话很丢人吗

 金发碧眼≠外国人

 瞎联系

 富人用钱,穷人用命

 可以方鸿渐,不可韩学愈

 万分之一与百分之百

 道德飙车之恶甚于冷漠

 天使也在细节中

 艾冬梅证明田亮是对的

 田亮不会“什么都不是”

 我们不需要长胡子的金牌

 比赛,玩的就是心跳

 开幕式没让我失望

 首金旁落,检验国人的含金量

 哪个孩子会影响国家形象

 我高看张艺谋了

 外行看热闹,谁也不许笑

 李小鹏是好样的

 人家的孩子夺金牌,有你什么事儿啊29(:

 不知聂卫平该怎么看仲满的教练

 刘翔弃赛令我遗憾更令我欣喜

 赛场不是剧场,刘翔不是演员

 我更喜欢残奥会的开幕式

 很精彩,但是够了

我在

 把早点卖出“私人订制”的感觉

 想起小时候的一篇作文

 非典十年祭

 妈妈今天要讲话

 我与向塘中学

 母校和同学会那点事儿

 罗伯罗妈和招娣

 我们是偶粉

 做妹妹是一件很合算的事

 较真的勇气

 非传统母爱

 我的姐姐是七七级

 龙须菜和豌豆苗

 收到一枝百合花

 不在高楼内就在高楼下

 那就买点鱼丸吧

 清洁工老伯

 吃不了兜着走

 福州敬老节

 卖鱼小贩

 我的幸福时光

 我对上海人“交关”有好感

 福州是个友好的城市

 有时候我们应该放弃勤俭的美德

 “候鸟”人生

 我愿称他们为流浪艺术家

 需要条件的佳话和不需要条件的善良

 感动还是不感动

 相信“天下无贼”的孩子总要长大

 我所经历的真实的“捐款”

 不如相忘于江湖

 清明时节雨纷纷

 活着,为了爱与牵挂

 一场众目睽睽下发生的爱情

 刘德华拉起王宝强的手

 忽然有点喜欢黄海波了

 光年与降雪量

 社庆三十年补记

 战胜“电话恐惧症”

 武昌鱼·东坡肉·黄州猪

 名头很大的一次培训

 在北京找不着北之一

 在北京找不着北之二

 混讲革命队伍吃吃喝喝

序言

我居然开博客了

周末没什么事,电视被父母各占了一台。想上网看看新闻,可家里的电脑出了点故障拒绝工作。只好来办公室,好在单位近。

不想到办公室不久,我们的“帅哥编辑”也来了,他是来完善一下刚开的《青年博览》的博客。

我其实是个电脑盲,网络知识只限于上网看新闻和发邮件。把当天有意思的新闻都看完了,就去看“帅哥编辑”打理博客,我特崇拜地问了他一句:“很难,很麻烦吧?”结果他说:“不难,很简单的,要不,你也申请开一个?”就这样,在他的指导下,我在新浪开了个博客。那一天是2007年3月31日。

开博客之初,想着要是真有人误打误撞地进来看一下,不能让人白来一趟啊,我就隔三差五地往里面填一篇文章。后来慢慢的就有了些“博友”,如果长时间不更新,博友会留言询问“你怎么了?”或者发生了什么热点事件,博友会“点菜”:请你说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于是,就不断地写了下去。回头看看,我的博客居然开了八年多时间了。我是个缺乏毅力的人,很少能把一件事情坚持这么久。今天,能把博文整理结集成书,与博友的关注与鼓励是分不开的。

文章以杂文为主,我追求的目标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现在已经做到了一大半——语不惊人,所以起书名为《语不惊人》。

2014年11月5日于福州家中

内容推荐

《语不惊人》是作者尚昱对自己耕耘了7个年头的博客的一次整理结集。分为我看、我说、我想、我在四辑,主要是作者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或新闻的观点和看法,既有对社会正能量的弘扬,也有对社会丑恶现象的抨击。文章一气呵成,可读性强。

编辑推荐

《语不惊人》是作者尚昱的博客文集。文章以杂文为主,追求的目标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文章内容主要是表达了作者对当时一些社会热点或新闻(如:中国“制造”世界杯、韩寒代笔事件、福州敬老节、灾难报道中的新闻要素等)的观点和看法,抨击了社会丑恶现象,弘扬了社会正能量。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2:5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