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闽水亲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汤金华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闽水亲》这本书是作者汤金华对水、水利、水患、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的认识、回顾、探索、思考与写作。全书文章分成三部分编辑:闽水感悟、老区建设、他山之石。阅读此书,可以让读者收获并深化在水和水利方面的知识和认识,便于读者用这些经验指导工作。

内容推荐

水至关重要,对生物而言,水孕育了生命,生命因有水而生存。汤金华编写的这本《闽水亲》是围绕着“水”和“水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集结,依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对水和水利的认识体会;2、水利工作的调查研究;3、颂扬水和水利工程建设。总之,我们可以从集子中的文章,在水和水利方面,收获知识,深化认识,得到启示,探索经验,指导工作。

目录

闽水感悟

 强国必先治水

 福建省治水对策探讨

 福建省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一江清水润鹭岛

 漫话水利

 喜见闽山绿勿忘项公情——再读项南同志《水土保持三字经》

 北引,军民共建之硕果

 闽东水利故事多

 世界的武夷山,妙趣的武夷水

 水利春天行,晋江沿岸美

 生态文明 水利先行——有感于莆田市水文化的研究与发展

 一所充满生机活力的学校

老区建设

 时代呼唤老区精神

 老区,是福建的一个基本省情——改革开放30年,福建老区喜变迁

 同步前进展风采科学发展谱新章——寿宁、周宁、屏南三个老区山区县的调研报告

 看到成绩,也要看到差距——关于闽东老区的调研报告

 让“红土地”永远披上绿装——关于加大实施“福建原中央苏区8县水土保持重点建设连片工程”力度的调研报告

他山之石

 埃及、南非水资源利用、管理和保护考察

 丹麦、芬兰水资源状况的考察

 赴台农田水利管理及节水灌溉技术考察与研讨的情况报告

 巴西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管理的考察

附录

 希望更多领导驻村去

后记

试读章节

2011年初,党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一号文件),在新形势下为水利确定了战略地位,明确了中期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和重大措施,水利成为今后10年及其更长远时期全党、全国执政为民的重要任务。水利春意浓浓,我国水利事业必将更快更好地发展,“一号文件”将是水利发展史上的一座历史丰碑。

水利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前进,远古至今,历朝历代存在着、发展着。人们对水、对水利的认识也是随之深化着的。水为何物?水,无色、无味、无争,最常见、最简单、最普通,但世人却须臾不可或缺;水,映射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孕育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是人类文明的种子。水利是什么?水利是人类社会适应、利用、改造、开发、保护水环境的活动;为此修建的设施叫水利工程,为此进行的各项工作为水利事业,水利工作者称呼水利人。人们认识水、认识水利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上善若水’’是水利说;“海纳百川”是水大说;“洪水猛兽”是水害说;“临渴掘井”是水旱说;“吸污纳垢”是水脏说。大禹治水,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建夏朝、创洪范、铸九鼎,炎黄历史进入了“家天下”的历史阶段,是创立基业篇;“召父杜母”是勤政惠民篇;“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智者乐水”是感悟哲理篇;郑国渠、灵渠、林公渠、苏堤、白堤、镇海堤、都江堰、木兰陂等是千秋功德篇;现代的抗洪斗争及一切兴水利、除水害、为民生的壮举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篇章等,水利佳话是说不全、道不尽的。思考之后,觉得还是从水的源头说起。

说水要知水,水有三态,固态水象征人的肉体、液态水犹如生命流程、气态水意味精神状态。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是说水具有道德的内涵;《道德经》日,“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忧”,是说水具有圣贤的品格。也就是说“道法自然”,“道”体现在自然社会规律准则中。

一说水是生命之源。物源于水,来自水。寻根溯源,人从水里来,水孕育和影响着地球上每一个生物。项南同志为永安水电学校题写“无水无生命,有电有光明”,可以说是高度概括,说到根本上。人以及地球上一切生物,无论是胎生、蛋生、卵生、湿生、化生、种芽生、嫁接生、无性栽培……一概受到水的第一恩泽。水给了万物生命,万物的成长、生存也离不开水。水淡泊而恩重,我们必须知恩图报、善待水。善待水首先要正视水、节约水,水资源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是缺水地区,人均淡水资源量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福建省人均淡水资源量4480立方米(2010年度是个偏丰年份),也只为世界人均水平的59.7%,而且时空分布极不平衡。所以水资源短缺是客观的,供需矛盾突出是必然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是长期的,珍惜水源,节约用水,也必然是永恒的话题。善待水就应当科学用水、管水。水脾气最好,是天下第一善者,无论如何对待,它总是默默承受,要它向东、向下,绝不朝西、朝上,给脏物、毒物,它也不争不闹,一样忍受着。人们的认识误区、行为错位是可怕的,必须清醒。不少人误认为水最好欺凌,可以任意虐待,在谋求发展和日常生活中,毫无克制地滥用它、挤对它,造成水源地得不到有效保护,江河水质受到侵害,天然水藏身困难,这就叫“知恩不知报”,最终受害者是人类本身。水需要减负,水呼唤良知,水盼望“健康”,水希望在贯彻落实“一号文件”的春天里正本清源,能永远存在着、发展着,以它那有限的、宝贵的、优质的资源不断地为人类“服务”着,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作用。

二说水是力量之源。水具有人类难以抗拒的自然威力。水力是多元的——水涵耐力,滴水穿石,恒也;老子:“天下莫柔弱于水,而功坚强者莫之能胜。”道出了柔克刚、弱胜强的道理。蕴意事业成功之韧劲,要持久不懈,不要急功近利;水善浮力,比重者沉水底,比轻者浮水面,人们因此扎筏以渡,刻舟为用,如今那水上飞机和各类船只、潜艇,都是利用这一性能;水具冲力,水流生力,落差加力,用则有利。东汉初年,杜诗为南阳郡守,应用此力鼓气炼铁,当时也是个科技进步;古代水车提水为用、水磨加工粮食、水臼椿研陶土、瓷泥,以及近代的水力发电等,也都是这个道理;水有渗力,水气态极具渗透力、侵蚀性,过盛则影响人的呼吸道、关节等肌体健康,成雾则侵害植物生长,导致如麦类等作物歉收、绝收甚至枯萎,所以水这种侵蚀性、渗透力过了“度”,就严重影响一切动、植物的生存和发展;气化成雾也影响交通行动等。水发暴力,大雨如注,连降时日,池盈渠满,相聚成洪,奔泻而下,排山倒海,冲力无限,侵害地面上生命、财产,水多为患,暴力成灾。

P26-28

序言

汤金华同志的著作《闽水亲》,是一本以“水”和“水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结集,应该说题材重大,值得关注。水至关重要。对生物而言,水孕育了生命,生命因有水而生存;对人类而言,依水者则能活,脱水者必死亡;对社会(国家、民族)而言,水是发展的先决条件,无源(水)之本必没落。生物学家告诉我们,物种起源在于水,人类的进化离不开水;天文学家研究证明,气候变化与水有着密切的联系,影响着地球村的安危;历史学家揭示,洪涝干旱等与水有关的灾害,往往成为改朝换代和国之灭亡的缘由;民俗学家剖析,许多民间习俗和故事的流传,归根结底是对水的恐惧和崇拜。

人类社会演变到一定的阶段,从灾难屡屡发生经受惨痛教育,认识到再不能让水成为由其放任的自然水,开始生发出“水利”的问题。所谓“水利”,即对水的利用。我国远古时的大禹治水,以后历朝历代建成的都江堰、郑国渠、林公渠、苏堤、白堤、木兰陂等,无不是水利工程的范例。今天,由于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水和水利的重要性,更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人们不仅要关注水的来源,而且要重视保护好水源、节约用水和科学用水,水利突显其重要的战略地位。诚如汤金华同志所说过的:“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也是工业的命脉,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命脉。”他深深地感悟到,“治国必先治水”。我认为,汤金华同志正是有了这样的认识,才有可能孜孜不倦地写出这样一系列有关水利的文章。

金华同志姓汤,或许应验了民间传统所说的一种“宿命”,必然要与水结缘。1997年9月至2000年底,他调任福建省水利厅厅长,与水打起了交道。在这之前,他在交通运输部门工作了整整30年(1958—1988),又在闽东地区工作了9年多,担任过宁德地区行署专员。在福建省水利厅任职后,还在福建省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有8年的历练。但汤金华同志却对水、水利情有独钟,进行有关问题的探索、思考和写作,并把这方面文章结集出版。《强国必先治水》刊登于《求是》1999年第7期,《福建省治水对策探讨》载于中共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的《调研内参》1999年第2期,《福建省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登载于《发展研究》1999年第5期,《喜见闽山绿勿忘项公情》被中央党校编入《中国领导管理艺术文库》并于2015年1月被中国思想政治工作年鉴编撰委员会选编入《中国优秀领导干部论坛》2014年卷等。像惯性推动那样,汤金华同志亲水、思水、探水、写水的态势一发不可收拾。汤金华同志给我的来信,写道:“尤其是后来党中央、国务院颁发的2011年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决定》,以及那年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汀治理水土流失的两次批示,让我联想之前我的文章中的论点,这使我感到振奋,受到鼓舞。我想,出书或许对某些方面有用。”无疑这是一个艮好的愿望,我以为这本书的价值也正在于此!

我阅读《闽水亲》书稿,有关水和水利的文章,依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对水和水利的认识体会。如《漫话水利》,以宽阔的视野,全面地畅谈水和水利。又如,《世界的武夷山,妙趣的武夷水》,谈了水对武夷山的作用和武夷水的特色,揭示武夷山因水而特具的内涵。还如,《生态文明水利先行——有感于莆田市水文化的研究与发展》,对莆田市的水文化说古论今,从而得出了结论,“生态文明,水利先行,是个全新的理念,是时代赋予了水利更为艰巨的使命”。二、水利工作的调查研究。这是本书中最有分量的部分,如《强国必先治水》,胸怀全国大局和当今实际,从跨世纪强国战略强调治水的重要,并提出立足国情,确立科学的治水观,在强化领导、尊重客观规律、确保水利投入、务求治水实效、提高科技含量、长期艰苦奋斗等方面,落实对策措施。整篇文章立意高远,条理清晰,思想深刻。又如《福建省治水对策探讨》和《福建省水利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对福建省水况、存在的问题,掌握的材料翔实,分析得十分透彻,提出的对策具有可操作性。几篇关于某些国家(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考察报告,他山之石,对福建省的水利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颂扬水和水利工程建设。如《一江清水润鹭岛》、《北引,军民共建之硕果》,既讴歌改革开放30年福建省水利建设的成就,也唱响一曲军民共建北引水利工程的赞歌。再如《水利春天行,晋江沿岸美》,对泉州市水利大有作为充满溢美之词,当然,这只是一种粗略的分类,有些文章既赞颂,又有心得体会。调查研究得出的结论,也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认识上才能完成。总之,我们可以从文章中,在水和水利方面,收获知识,深化认识,得到启示,探索经验,指导工作。

汤金华同志对闽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因此把本书定名为《闽水亲》。他把书稿交给我,要我过目后为之写序。他讲得很诚恳,我们又是多年的老朋友,我虽然没有从事水利工作的经历,但也无法推托他的好意。我以学习的态度,读完《闽水亲》书稿,受益颇多,写点粗浅体会,并向大家推介。

权以为序。

后记

水者,生命之源泉,生产之要素,生态之基础。文明的创造总是与河流有着不解之缘,人类古老文明无一例外地与河流结伴而行。水,影响着人们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于1997年至2000年调到福建省水利厅工作。1998年福建省遭遇特大洪灾,水患问题突出,引发我诸多感慨、感想,直至于今,水念不已。

2009年以来,我加入“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有机会接触众多文化人,在优雅环境里,萌发了写点东西的念头。一番思考后,选择了对水、水利、水患、水资源、水生态、水文化的认识、回顾、探索、思考与写作,并汇集成书。期望出书或许对某些方面有益。

我从事水利工作毕竟为时甚短,言业甚微,实践与认识均感不足,好在写作过程得到诸多水利行家、专家如蔡健民、刘子维、刘琳,以及张锦才、缪慈潮等同志的倾力帮助,尤其是海峡文艺出版社的帮助,出书之际深表谢意。

汤金华

2015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0: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