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仪洛、薛京花编著的《本草从新/历代本草入门与提高系列丛书》总为6卷,每卷又分上、中、下3卷,共计18卷。共收药物670余种,附药210余种(包括未单列条目者)。该书是在汪昂《本草备要》的基础上加以重订而成的药物学著作。同时,对药物的直伪和同一药名而性味、功用所以不同,以及修治等,都一一述及。全书分类仿《本草纲目》,较为简明实用。本书在近代本草学著作中流传较广有一定学习和临参考价值。
薛京花主编的《本草从新/历代本草入门与提高系列丛书》由清代名医吴仪洛编著。
吴仪洛(约1704—1766),字遵程,浙江海盐人,秀才,自幼业儒。乾隆初,弃儒学医,披览家藏医书,研究医学,立志以医术济世。为增进学识、开阔眼界,曾游湖北、广东、河北、河南等地,并留滞浙江四明(宁波)达5年之久,阅览范氏天一阁藏书,所以读书广博,阅历也深。行医40余年,名噪乡里。留世的著作有《本草从新》《成方切用》《伤寒分经》,这三部书由于切合实用,流传较广,对后世影响较大。另著有《一源必彻》《四诊须详》《杂症条律》《女科宜今》及《周易注》《春秋传义》等,皆已散佚。
《本草从新》(1757年),16部,总分6卷,每卷又分上、中、下,合计18卷,载药670余种,每药之下,先列性味功用、主治病证,再述药物分析、简便方药举例及反恶宜忌等内容。
本书是在清代名医汪昂《本草备要》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保留与增改参半,不仅对各药的性味、功用作了综述,而且博采各家之长,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完善了《本草备要》未尽之旨,如对《本草备要》承误之处,逐一增改,并补入药草近300种,许多药物为《本草纲目》未收载。
本书简明实用,切合临床,在近代本草学著作中流传较广,是初学者较好的中药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