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回忆护国讨袁/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回忆护国讨袁》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陈惠丰主编。袁世凯自从窃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名位之后,便处心积虑地篡夺革命战果,实行专制独裁,并于一九一五年冬举行登基大典。经过各方面力量的协力策进,浴血奋战,终于迫使衰世凯于次年三月宣布撤销帝制,从而避免了一次历史的大倒退。护国战争作为民主革命的重要一环,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内容推荐

由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陈惠丰主编的《回忆护国讨袁》一书曾于1985年12月以《护国讨袁亲历记》之名初版,为护国战争七十周年纪念专辑。内容主要以四个方面为中心:1.护国战役即护国讨袁前后的经历;2.四川讨袁的战役经过;3.护国之役在贵州的一些事件;4.有关陆荣廷的讨袁事件等。收入本书的文章,都属亲历、亲见、亲闻的回忆录。最后附有重要的电文、地图照片及《护国讨袁大事记》。此次作为中国文史出版社推出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系列之一种出版,内容未作改动。

目录

护国之役前后 程潜

蔡锷回滇迎护记 王印源

第一军入川讨袁概述 祝鸿基

叙府作战及与袁军谈判 刘云峰

护国军入川与北军作战经过 金汉鼎

叙府、纳溪战况纪实 陈天贵

我营入川作战始末 李文汉

护国军起义时期与日本密谈借款购械的内幕 王辅宜

护国时期见闻简记 邹若衡

护国讨袁前后的蔡锷 邓汉祥

四川护国战役始末 邓锡侯 田颂尧

护国军入川及四川招讨军司令部的设立 但懋辛

护国战役时的四川讨袁军 王蕴滋

刘伯承与川东起义 康云程

四川义军的反袁斗争 张仲雷

冯玉祥同滇军洽谈起义的经过 贾玉璋

泸纳战役和军医工作 李丕章

护国之役的贵州 张彭年

黔军在湘西作战点滴 吴厚安

东路黔军作战经过 张立安

护国战争中的北路黔军 杜叔机

第二军进兵两广记 陈润之

第三军保卫南防战役纪实 吴璋

广西宣布独立概略 陈树勋

陆荣廷收缴龙觐光枪械记 卓锦瑚

我与陆荣廷联系讨袁护国的经过 林虎

陆荣廷率师入湘记略 卢五洲

陆荣廷的讨袁护国 陈良佐

护国军军务院活动概况 钟凛之

附录一

 1.唐继尧、任可澄致袁世凯请其撤销帝制电

 2.唐继尧、任可澄、刘显世、蔡锷、戴戡通告全国宣布独立,请同申义举电

 3.声讨袁逆之通电

 4.广西陆都督宣布独立通电京师各省文

 5.广西各将官宣布独立通电北京会师讨袁文

 6.唐继尧、陆荣廷、梁启超、蔡锷、李烈钧、戴戡等宣布军务院成立的通电

 7.唐继尧、岑春煊、梁启超、陆荣廷、蔡锷、李烈钧、刘显世、陈炳煜等宣布撤销军务院通告中外电

附录二

 护国讨袁大事记

后记

试读章节

护国之役前后

程潜

一九一三年讨袁失败后,中国三大流域的各省,都已被袁世凯派遣爪牙盘踞,只有长江上游西南一隅,因鞭长莫及和兵力有限,尚未吞噬。虽然袁氏派陈宦率北洋军入川接管了川政,但云南仍是袁氏力所不及的地方,可以作为反袁起事的基地。我们认为云南有四个优越条件:(1)地处偏僻险阻的边区,在军事上扼险要优胜之势;且四川地方军队既杂又乱,陈宦一时统一不起来,可以作为云南的有力屏障。(2)云南两师陆军的素质,大大超过北洋军队。所有中下级军官,都是讲武堂的学生,学术优良,思想纯正。云南讲武堂是李根源筹办的,他曾邀集同学李烈钧、方声涛、赵康时等,参照日本土官学校教程,结合中国实际所需要的革命精神,认真训练和教育学生,造就了不少革命人才。(3)云南陆军所使用的军械,都是德国克虏伯厂的精良产品,是在清末以重价从德国购来的,其枪炮火力之强,超过南方各省的军队。(4)云南当时的几个主要当权人物,如唐继尧、罗佩金、殷承谳、叶荃等,原来都是同盟会员或者有革命倾向的人,如果袁氏称帝,我们可以成功地在云南组织起义,为全国倡。

及至一九一五年八月,袁世凯筹备帝制已达到紧张阶段。在北京,以筹安会为核心的一批人物,密电各地,策划如何组织国民代表团,如何指派劝进代表,如何组织国民代表大会,闹得乌烟瘴气。我们在东京的欧事研究会同志感到,云南方面虽然联络得极好,但能否毫无阻滞地发动,还是没有把握。这时王九龄从昆明来,告诉我们,自陈宦率军入川后,云南全省大为震动,人们知道云南已成为袁氏的眼中钉、俎上肉,危险万状,因此群情鼎沸,军队反袁的情绪更高。王九龄谈到的情况,和我们此前得来的情况有些出入,不能据此决定行动。由于方声涛和云南的中级军官亦属师生,有许多社会历史关系,进行工作诸多方便,因此我提议请方声涛亲赴昆明一行,探明情况,进行联络,策动工作。大家同意这个提议,并且和方声涛约定了暗号,如联络策动有所进展,我们接信后就立刻回国共策进行。

在上海的策划活动

方声涛经上海、香港、越南,到达昆明。九月中旬,方从昆明来信称,“尚须多方调查”;十月初又来信称,“销路甚好”,十月十日来函,要我们速到上海面商。大家商量决定:我和李根源首先回国,其余同志根据情况的发展和工作的需要,陆续回国。我和李根源两人于十一月三日由横滨坐邮船动身,两日多就到了上海。在船上遇见朱卓文,他把我们当作袁党,肆意谩骂一通,我们只好付之一笑。到上海后,我们受检查盘问比朱卓文还严,朱才恍然大悟。到上海后,我们住在法租界宝康里,方声涛则已于先一日至沪。他说:云南的两师陆军,团、营级的主要骨干,如邓泰中、杨蓁、刘云峰、华封歌、董鸿勋、黄永社、赵钟奇等四十余人,都力主反袁,跃跃欲试。他们同蔡松坡的情谊很深,听说蔡在京的寓处被搜,情绪十分激昂,已秘密派人赴京迎蔡回滇主持大计。我们听到方声涛说的这些情况后,立刻通知张孝准,要他积极与蔡联系,掩护蔡出京。此时,同云南关系极深的李烈钧,也从香港派人到云南联系策动。不数日,章士钊、耿毅、冷通、程子楷等,都先后从日本回到上海。此时袁氏叛国称帝,人心丧尽,上海社会舆论反袁的情绪,已达极点。我们这些人先后聚集上海活动,虽然袁世凯的密探爪牙遍布上海,亟欲加害,但他们害怕强大的群众舆论压力,也不敢肆意下手。后来陈其美回上海和我们联系,并保证我们在上海行动的安全,我们也表示愿意和他合作,共同奋斗。

P1-3

序言

袁世凯自从窃踞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名位之后,便处心积虑地篡夺革命成果,实行专制独裁。一九一三年(癸丑)南方六省发动二次革命失败,袁氏更加紧了恢复帝制的步伐,至一九一五年秋冬,先后发起筹安会和举行登基大典,激起全国人民的公愤。曾参与或支持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地方长官,纷纷起义讨袁,维护共和国体。经过各方力量的协力策进,浴血奋战,终于迫使袁世凯于次年三月宣布撤销帝制,从而避免了一次历史的大倒退。护国战争作为民主革命的重要一环,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

为了纪念护国战争七十周年,我们选编了这本专辑。收入本书的文章,都属亲历、亲见、亲闻的回忆录,附载有关的重要电文及《护国讨袁大事记》。

本书力求翔实地反映出护国战争中的实际状况,但由于本书的作者撰稿时年事已高,记忆不全,某些细节(时间、地点、人名、数字、谈论等)难免会有出入,而本书进入编辑阶段时,老人们绝大部分已经辞世,已无从核对。至于作者对某人某事的态度和观点,各怀己见,亦未便增益或改动。因此,本书在编辑过程中,除略加删节以避免重复和订正个别史实错误以及必要的文字整理外,尽量保留了稿件的原貌,以利读者及史学工作者参考。

后记

本书为护国战争七十周年纪念专辑。文稿由全国政协及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湖南等省(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分别提供。所选稿件经各供稿单位初审后,汇总于云南省政协文史办公室进行筛选,经一九八四年十一月贵阳会议和一九八五年三月昆明会议,由参加本书编辑的单位共同复审确定,然后送文史资料出版社出版。

参加本书编辑工作的人员有:全国政协何大钧、云南省政协吴显明、贵州省政协梁鹤龄、四川省政协冉隆娴、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汪骏、广东省政协蔡山。云南省政协张在川、蒲元华等同志,云南省历史研究所孙代兴同志参加了本书的选编工作;孙代兴同志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陈以声同志为本书绘制了地图。

本书在编选工作中,得到了云南省历史研究所等单位和有关同志的热情支持,谨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虽经多次审核校阅,但因编者水平有限,遗漏谬误之处必然不少,敬希读者予以补充订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3:0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