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的建筑工业,实现机械化、工业化施工,必须完成对建筑工业的技术改造,探索新型结构体系。韩建强、杨志年、尤志国、付秀艳所著的《无粘结预应力装配钢筋混凝土结构研究》结合课题组的研究,对无粘结预应力装配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特征和破坏机理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1 绪论
1.1 概述
1.2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研究背景
1.3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2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基本原理
2.1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构件连接截面受力分析
2.2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结构受弯构件跨中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2.3 预应力装配式混凝土框架节点梁端塑性铰
2.4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式框架结构试件设计方法
2.5 本章小结
3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中节点试验研究
3.1 试件设计
3.2 试件制作
3.3 试验装置
3.4 试验加载方案
3.5 试验测量内容
3.6 试验现象
3.7 滞回曲线与骨架曲线
3.8 节点的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
3.9 本章小结
4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边节点试验研究
4.1 试验目的
4.2 试件设计
4.3 材料力学性能
4.4 试件制作、浇筑、组装和预应力张拉
4.5 加载装置与加载方案
4.6 量测内容和仪器
4.7 试验现象
4.8 试验数据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现浇框架和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试验研究
5.1 试验目的
5.2 试验设计
5.3 材料力学性能
5.4 试件破坏过程及破坏机制
5.5 试验结果及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加固框架结构试验研究
6.1 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
6.2 加固试验目的
6.3 加固试验设计
6.4 加固试验破坏特征
6.5 加固试验结果分析
6.6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恢复力模型
6.7 节点恢复力模型骨架曲线特征点理论值
6.8 变形恢复能力
6.9 本章小结
7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数值仿真分析
7.1 常用计算方法和计算模型
7.2 有限元分析中材料的模型及属性
7.3 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的应力一应变关系
7.4 建立框架有限元分析模型
7.5 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
7.6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性能指标参数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推覆分析和时程分析
8.1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推覆分析
8.2 无粘结预应力装配框架结构时程分析
8.3 梁端塑性铰的滞回曲线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