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高一年级 学期)》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华古诗文阅读(高1第1学期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本教材) |
分类 | 教育考试-中小学教辅-高中语文 |
作者 | 黄荣华 |
出版社 | 上海教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高一年级 学期)》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高一年级学期)》是复旦附中语文学科的套校本教材,由黄荣华老师组织人力编写,以改进语文教学实践、解决语文教学问题为指向,展现了该校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资源优势。这套教材具有结构合理、取材广泛、内容详实等特点,不但有助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古诗文素养、增强学生古诗文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另外,古诗文涉及许多名言名句、经典故事,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同时,这套教材承载的文化内容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内容,具有跨越地区和时代的普适性,编写经验也值得其他高中借鉴参考,不失为教师和学生的良师益友。 目录 前言 第一编《论语》《古文观止》学习一 壹、《论语》——“学而篇第一”选读 贰、《古文观止》——《齐桓公伐楚盟屈完》 叁、《古文观止》——《介之推不言禄》 本编自主学习检测 第二编《论语》《古文观止》学习二 壹、《论语》——“为政篇第二”选读 贰、《古文观止》——《晏子不死君难》 叁、《古文观止》——《吴许越成》 本编自主学习检测 第三编《论语》《古文观止》学习三 壹、《论语》——“八佾篇第三”选读 贰、《古文观止》——《召公谏厉王止谤》 叁、《古文观止》——《申胥谏许越成》 本编自主学习检测 第四编《论语》《古文观止》学习四 壹、《论语》——“里仁篇第四”选读 贰、《古文观止》——《邹忌讽齐王纳谏》 叁、《古文观止》——《冯谖客孟尝君》 本编自主学习检测 第五编《文心雕龙》学习一:文学产生 壹、《原道》第一 贰、《征圣》第二 叁、《宗经》第三 肆、弹性散文观的确立 本编自主学习检测 第六编《诗经》选读 壹、婚恋诗 贰、征役诗 叁、农事诗 肆、怨刺诗 伍、史诗颂歌 本编自主学习检测 第七编《孟子》选读 壹、人性本善 贰、浩然之气 叁、舍生取义 肆、民贵君轻 本编自主学习检测 第八编古诗词鉴赏(一) 壹、古典诗词的分类(上) 贰、古典诗词的分类(下) 第九编谈诗论文 壹、写什么·为什么写·怎么写——以李白《玉阶怨》为例 贰、山水诗是怎样产生的 叁、孔子:文的大纛 第十编沪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古诗文单元“思考与表达” 壹、《蒹葭》 贰、《种树郭橐驼传》 叁、《病梅馆记》 肆、《诗二首》 伍、《促织》 附:参考答案 精彩书摘 1鉴周日月:鉴,察看。周,全。日月,代指整个自然界。 2妙极机神:极,追究到底。机神,微妙精深。 3符契:完全符合。符,古代作为凭信用的东西,以两者相合为凭。契,契约。 4该:兼备,完备。 5体:主体,指文章的主要部分。 6藏用:隐藏作用,即不明显地表示文章的作用。 7一字以褒贬:指《春秋》笔法严谨,一字即寓褒贬之意。 8举轻以包重:以轻的丧服来说明重的丧服。古代丧礼,根据与死者关系不同而穿着有轻重不同的区别。熟麻布制成的丧服是较轻的丧服。穿丧服期间不能参加祭祀等活动。 9《邠(bin)诗》:指《诗经·豳风》中的《七月》篇,是《诗经》“国风”中长的诗,全篇八章,每章十一句。邠,同“豳”。 10《儒行》缛说:《儒行》,指《礼记》中的《儒行》篇,将儒者分为十六种来论述。缛,繁盛。 11书契断决以象《央(guai)》:书契,文字,引申指著作。《央》,《易》六十四卦之一。“央”表示决断。 12昭晰以象《离》:昭晰,清楚。《离》,《易》六十四卦之一。“离”表示像火光一样明亮。 13四象:《易》中的卦象,有实象、假象、义象、用象四种,叫做四象。 14五例:《春秋》记事的五种条例:“一曰微而显”,“二曰志而。晦”,“三曰婉而成章”,“四曰尽而不污”,“五曰惩恶而劝善”(杜预《春秋左氏传序》)。 15术:方法,这里指表现手法。 16抑引:抑,压止,这里是精减字句的意思。引,延长,这里是加详的意思。 17会适:即“适会”。会,时机。适,适应。 今译 圣人全面考察自然万物,穷究其中的精深奥妙;文章可称为楷模,思想也与客观事物相吻合。圣人有时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主要思想,有时用丰富的文辞来全面地抒意;有时用明白的道理来建立文章的主体,有时用含蓄的思想来暗示文章的作用。所以《春秋》在一字中寓含赞扬或批评,《礼记》常用穿轻的丧服来说明穿重的丧服:这就是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主要思想。《诗经·豳风·七月》连缀八章积累八十八句成篇,《礼记·儒行》用复杂的叙述和丰富的词句来表达:这就是用丰富的文辞来全面地抒意。有的著作像《央卦》决断那样干脆,有的文章像《离卦》阐明那样透彻:这就是用明白的道理来建立文章的主体。《易》的四种卦象道理精深、隐曲;《春秋》的五种记事条例文辞深幽、宛转:这就是用含蓄的思想来暗示文章的作用。所以知道,文章的表现手法有详与略的不同形态,有隐与显的不同方式,精简字句还是详细阐发随不同的时机而定,写作上的千变万化与具体情况相应。这些如果能从周公、孔子的文章中验证,那么写作就算有老师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