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邂逅(珍藏版)(精)/汪曾祺作品精选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汪曾祺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其小说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充溢着“中国味儿”,洋溢着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在这些小说中,汪曾祺先生塑造了数十个个性鲜明的小人物,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民情,文风朴实自然,让读者重新发现了民族心灵、性灵以及传统美德。《邂逅(珍藏版)(精)》还辅以数幅珍贵地精美插图,图文并茂,以飨读者。

内容推荐

《邂逅(珍藏版)(精)》精选了汪曾祺先生的小说代表作,囊括了汪曾祺先生所有的经典小说作品。书中包括《黄油烙饼》《鸡鸭名家》《寂寞和温暖》《天鹅之死》等。

目录

复仇

老鲁

鸡鸭名家

落魄

戴车匠

囚犯

艺术家

邂逅

王全

看水

黄油烙饼

寂寞和温暖

天鹅之死

晚饭后的故事

七里茶坊

鸡毛

钓人的孩子

职业

云致秋行状

金冬心

八月骄阳

安乐居

瑞云——聊斋新义

捡烂纸的老头

生前友好

祁茂顺

护秋

鹿井丹泉

可有可无的人——当代野人

试读章节

复仇

复仇者不折镆干。虽有忮心,不怨飘瓦。

——庄子

一支素烛,半罐野蜂蜜。他的眼睛现在看不见蜜。蜜在罐里,他坐在榻上。但他充满了蜜的感觉,浓,稠。他嗓子里并不泛出酸味。他的胃口很好。他一生没有呕吐过几回。一生,一生该是多久呀?我这是一生了吗?没有关系,这是个很普通的口头语。谁都说:“我这一生……”就像那和尚吧——和尚一定是常常吃这种野蜂蜜。他的眼睛眯了眯,因为烛火跳,跳着一堆影子。他笑了一下:他心里对和尚有了一个称呼,“蜂蜜和尚”。这也难怪,因为蜂蜜、和尚,后面隐了“一生”两个字。明天辞行的时候,我当真叫他一声,他会怎么样呢?和尚倒有了一个称呼了。我呢?他会称呼我什么?该不是“宝剑客人”吧(他看到和尚一眼就看到他的剑)。这蜂蜜——他想起来的时候一路听见蜜蜂叫。是的,有蜜蜂。蜜蜂真不少(叫得一座山都浮动了起来)。现在,残余的声音还在他的耳朵里。从这里开始了我今天的晚上,而明天又从这里接连下去。人生真是说不清。他忽然觉得这是秋天,从蜜蜂的声音里。从声音里他感到一身清爽。不错,普天下此刻写满了一个“秋”。他想象和尚去找蜂蜜。一大片山花。和尚站在一片花的前面,实在是好看极了,和尚摘花。大殿上的铜钵里有花,开得真好,冉冉的,像是从钵里升起一蓬雾。他喜欢这个和尚。

和尚出去了。单举着一只手,后退了几步,既不拘礼,又似有情。和尚你一定是自自然然地行了无数次这样的礼了。和尚放下蜡烛,说了几句话,不外是庙宇偏僻,没有什么可以招待;山高,风大,气候凉,早早安息。和尚不说,他也听见。和尚说了,他可没有听。他尽着看这和尚。他起身为礼,和尚飘然而去。双袖飘飘,像一只大蝴蝶。

他在心里画不出和尚的样子。他想和尚如果不是把头剃光,他该有一头多好的白发。一头亮亮的白发在他的心里闪耀着。

白发的和尚呀。

他是想起了他的白了发的母亲。

山里的夜来得真快!日入群动息,真是静极了。他一路走来,就觉得一片安静。可是山里和路上迥然不同。他走进小山村,小蒙舍里有孩子读书声,马的铃铛,连枷敲在豆秸上。小路上的新牛粪发散着热气,白云从草垛边缓缓移过,一个梳辫子的小姑娘穿着一件银红色的衫子……可是原来描写着静的,现在全表示着动。他甚至想过自己做一个货郎来给这个山村添加一点声音的,这一会儿可不能在这万山之间拨浪浪摇他的小鼓。

货郎的拨浪鼓在小石桥前摇,那是他的家。他知道,他想的是他的母亲。而投在母亲的线条里着了色的忽然又是他的妹妹。他真愿意有这么一个妹妹,像他在这个山村里刚才见到的。穿着银红色的衫子,在门前井边打水。青石的井栏。井边一架小红花。她想摘一朵,听见母亲纺车声音,觉得该回家了,天不早了,就说:“我明天一早来摘你。你在那儿,我记得!”她可以给旅行人指路:“山上有个庙,庙里和i尚好,你可以去借宿。”小姑娘和旅行人都走了,剩下一口井。他们走了一会儿,井栏上的余滴还叮叮咚咚地落回井里。村边的大乌桕树黑黑的。夜开始向它合过来。磨麦子的石碾呼呼的声音停止在一点上。

想起这个妹妹时,他母亲是一头乌青的头发。他多愿意摘一朵红花给母亲戴上。可是他从来没见过母亲戴过一朵花。就是这一朵没有戴上的花决定了他的命运。

母亲呀,我没有看见你的老。

于是他的母亲有一副年轻的眉眼而戴了一头白发。多少年来这一头白发在他心里亮。

他真愿意有那么一个妹妹。

可是他没有妹妹,他没有!

他的现在,母亲的过去。母亲在时间里停留。她还是那样年轻,就像那个摘花的小姑娘,像他的妹妹。他可是老多了,他的脸上刻了很多岁月。

他在相似的风景里做了不同的人物。风景不殊,他改变风景多少?现在他在山上,在许多山里的一座小庙里,许多小庙里的一个小小的禅房里。

P3-5

序言

从生活的细微处寻找意趣与哲思之美

丁帆

20世纪80年代初,一篇短短的寻梦文化小说《受戒》的出炉,突然扭转了1949年以来的小说审美观和重大题材的创作美学原则。人们惊讶地发现,文学作品原来是可以这样去吸引读者的。于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开始引领文坛风骚,汪曾祺遂成为一面旗帜,一批作家聚集于此,专注于美文的创作,一扫“伤痕文学”的云围,开启了新时期“文化小说”的创作先河。

其实,翻开中国百年文学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汪曾祺创作的师承,从周作人开始的“美文”和“小品文”的创作主张,以及从他培养的学生废名和沈从文的作品中,就可以寻找到汪曾祺创作的美学源头。同时,我们也可以从“京派”的创作中闻到同样的审美气息。

今天,人们开始了又一轮对汪曾祺作品的热恋,其中的缘故是足以令人深思的:为什么每到一个大的历史转折时期,都会出现追逐这种“平淡冲和”美学思潮呢?窃以为,躲开战乱与纷争,向往平静如水的生活状态,就是人类的理想主义所求,恐怕也是每一个普通人的浪漫主义情怀诉求。文学需要表达的正是生活中的情趣之美,达到这样的境界,作家就获取了大量的读者,就占据了创作的制高点。如果能够在享受生活情趣之后,作者还能给我们留下思考生活哲理的空间,用隐蔽的“曲笔”和意会的方式,寓意出他要表达的哲思,那就是高手了,汪曾祺大约就是这样的作家。

我读汪曾祺的作品分外亲切,那是缘于他笔下的风景、风情和风俗,皆是我熟悉的生活画面。大运河、芦苇荡、菜畦、花园、校园、野菜,家园、父母、亲人、故人、乡音……都会勾起我青少年时期的记忆。我插队的地方离汪曾祺的家乡很近,同属里下河水网地区,因此,对其作品的体悟就更深一层了。

在《我的家乡》中,熟悉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中:在“上河堆”上“看船”,“弄船的”形状被极其简练的文字勾勒出来,而最妙处,则是“这些大船常有一个舵楼,住着船老板的家眷。船老板娘子大都很年轻,一边扳舵,一边敞开怀奶孩子,态度悠然。舵楼大都伸出一支竹竿,晾晒着衣裤,风吹着啪啪作响”。这段文字的画面感极强.舵楼、扳舵、娘子、开怀、奶孩子、竹竿、衣裤、微风,构成的是一幅极富动感的风景、风情和风俗画面,看似平铺直叙的白描,却深藏着作家自己的价值取向,此中最有神韵的四个字就是“态度悠然”,他传达给读者的是作家欣赏美的态度。如果你略过了这四个字,那么你就看不到汪曾祺那双发现美的眼睛。那种眼神,你可以用“炯炯”来形容,也可以用“直勾勾”来描述。总之,你不可忽略的是作家的存在,不可忽视的是作家表达美学价值理念的通道,尽管有时这个通道是狭窄的、隐蔽的。与他的老师沈从文同题材的作品《丈夫》等相比较,汪曾祺的洒脱与放浪是乃师不敢彰显的一面。这些元素在汪曾祺散文作品中比比皆是,虽不显山露水,却也从中窥视到一个“美文”作家突破“平淡冲和”之美藩篱的张狂。即便是在描写吃喝的散文随笔当中,也不乏勾连哲思的遐想。《端午的鸭蛋》写儿时吃高邮鸭蛋的童趣,最后一段用囊萤映雪的故事引发的读书感慨,亦是一种价值理念的表达:缺乏童趣的读书并非人生的本意。

毋庸置疑,在文学史表达的序列中,汪曾祺的小说代表作是《受戒》和《大淖记事》,它们写出了人生的另一种况味和方式,给那个转型时代人们的审美带来一种清新鲜活的沉实,也为共和国文学的美学转型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但是,窃以为,汪曾祺最好的小说出品则是“故里三陈”系列,而其中《陈小手》为最。短短的干把字所展开的艺术空间是浩渺的,所表达的历史与现实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汪曾祺举重若轻,用极简的笔墨,如素描一般的笔法,构建了一个看不见的宏大叙事:封建主义的幽灵就游荡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习焉不察。汪曾祺把阴暗的人性写到骨子里去了。一个几乎是小小说或是小散文的文字容量,能够引发你无尽的哲思,这才是小说家的绝活儿。给团长太太接生的陈小手在汪曾祺的笔下信手拈来,但是,光人物简介就占了一半的篇幅,这些看似闲笔的文字,为陈小手最后那笔绝唱奠定了宿命的基础。陈小手从团长太太下身掏出了难产的男婴,母子平安,高兴之余,团长好吃好喝招待一番,又赏银二十大洋,到此,小说应该圆满结局,但是,作者突然峰回路转地抹上了最后一笔:“陈小手出了天王庙,跨上马。团长掏出枪来,从后面,一枪就把他打下来了。”这就显示出一个好的小说家对情节与节奏的把控,出其不意,方能制胜于千里之外。综观汪曾祺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作品是那种融风景、风俗和风情为一炉的“美文”,是那种意趣第一、讲求在审美之中融入哲思的创制。时代需要这样的作品,但这绝不是唯一的审美方式。

《汪曾祺作品精选集》(万卷出版公司2016年版)所选篇目,包含《人间草木》《四方食事》《邂逅》《受戒》四卷,均为汪曾祺作品的翘楚之作,想必会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读汪,必能咂出其中之滋味。

是为序。

书评(媒体评论)

若世界真还公平,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沈从文

他带给文坛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

——铁凝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4:4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