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是20世纪举世仰慕的雄才,是中国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那无与伦比的才干和贡献,以及独具魅力的风格,都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在政治和道德的双重天平上流芳千古的伟人。
由袁守芳和胡家模编著的《周恩来的风格》是周恩来给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留下的非常珍贵的精神遗产之一。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周恩来的风格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周恩来是20世纪举世仰慕的雄才,是中国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那无与伦比的才干和贡献,以及独具魅力的风格,都足以说明他是一个在政治和道德的双重天平上流芳千古的伟人。 由袁守芳和胡家模编著的《周恩来的风格》是周恩来给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留下的非常珍贵的精神遗产之一。 内容推荐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现代史上最有光彩的少数人物之一。他的一生,与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相关,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中国现代史的进程和历史前进的方向,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周恩来的风格》分上部和下部,内容包括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审慎务实,讲求实效、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礼坡于外,力蕴于中等。 《周恩来的风格》由袁守芳和胡家模编著。 目录 前言 上部 周恩来的风格 勤奋好学 学以致用 审慎务实 讲求实效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礼坡于外 力蕴于中 恃德恃诚 怀民兴邦 严于律已 宽以待人 廉洁奉公 朴素谦逊 坚如磐石 乐如流水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下部 周恩来的风格是怎样形成的 风格形成的客观因素 风格形成的主观因素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勤奋好学 学以致用 “20世纪只有少数人比得上周总理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在过去25年里,我有幸会见过的1。0多位政府首脑中,没有一个人在敏锐的才智、哲理的通达和阅历带来的智慧方面超过他,这些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领导人。”发出这番感叹的,是深富欧美文化影响的美国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尼克松的话表明,周恩来那渊博而精深的知识,敏锐而出众的才智,都达到了超凡的境界,就连许多国家的首脑也不能不为之折服。 的的确确,周恩来内悉国情,外度世界大势的非凡能力,在中国以致在世界都是极为罕见的。他同国内同志研究工作,常常使那个领域的专家答不出他提的问题。他接见外国客人,常使客人们为周恩来对他们国家情况了解的深度和精确而发出惊叹!正如学习是一切知识、一切才干和一切力量的源泉一样,勤奋好学,而且活到老、学到老,就是周恩来渊博知识和非凡能力的源泉所在。 壮志焕发热情。12岁的周恩来目睹民族危亡、山河破碎的现实,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凌云壮志。这是他读书的动力,也是他学习的目的。 1910年春天,周恩来远离江淮平原的故乡,随同伯父来到白山黑水的东北,先在铁岭县银州镇“银岗书院”读书半年左右,然后转人奉天(即沈阳)第六两等小学堂。1910年10月,该校新建成一座红柱青砖的两层楼房,将第七两等小学堂并入,更名为东关模范两等小学堂(辛亥革命后改名为奉天东关模范学校)。这所学校坐落在沈阳古城大东门外万泉河畔,周恩来非常喜欢这个地方。至于为什么喜欢,自然也包含着不少美的成分。这里不仅环境宁谧,空气清新,百花盈野,芳草萋萋,而且万泉河水碧得透蓝,清澈明朗,如镜,如玉。青虾小蟹游鱼萍藻,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因为这条小河离学校很近,所以每逢星期天,周恩来便和同学们携手并肩,乐陶陶地来到河边,或席地而坐,海阔天空地摆“龙门阵”;或望着河水温柔地、恬静地流淌,唱着那声调和谐的歌曲;或伸手进水里,叉开手指来,让数股细流挤过指缝。于是,那碧澄澄的河水,仿佛淌过人的心田,谁都想捧起它来吻一吻…… 奉天东关模范学校是19lO年春末“废科举,兴学校”的潮流中办起来的一所新式学校。该校既介绍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的“新学”,也教一些经书。课程包括修身、国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英文、图画、唱歌、体操等lo门。它的“新”当然有限得很,但比起旧式的私塾学院来,这些课程毕竟在周恩来眼前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他在学校中学习非常勤奋、刻苦,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尤其国文每学期总是全班第一。他的作文常常被批上“传观”字样,贴在学校“成绩展览处”,让同学们观看。国文老师赵纯每当看到周恩来的作文中流露出的奇光异彩时,常常情不自禁地对周围的同学说:“我教了几十年书,从未见过这样好的学生!” 1912年10月,奉天东关模范学校创建两周年的时候,全校举行一次隆重的纪念集会。当时,周恩来心潮澎湃,挥笔写了一篇《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以下简称《感言》)。他在《感言》中写道: “吾全校之诸同学乎。吾人何人.,非即负将来国家责任之国民耶?此地何地,非即造就吾完全国民之学校耶?圣贤书籍,各种科学,何为为吾深究而悉讨?师之口讲指画,友之朝观夕摩,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剧?。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成伟大人物、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以将来如许之重负,基础于小学校三四年中,同学,同学,宜如何奋勉,始对之而不愧哉?” 这篇《感言》横扫千百年的八股文风,立意新颖,言简意赅,论说精辟,语重心长,字里行间充满远大志向。国文老师读了《感言》感到鼓舞,在卷末批着这样的评语:“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心长语重,机畅神流。”(《国文成绩》,奉天图书印刷所出版,1913年仲冬‘)第二年,全省举办教育成绩展览,《感言》被选为甲等作文参加展出,并收录在《奉天教育品展览会国文成绩》一文中。1915年上海进步书局出版的’《学校国文成绩》和以后上海大东书局出版的《中学生国文成绩精华》两书也先后把这篇《感言》收入了。 当时,周恩来还是一个14岁的少年,但已表现出高尚的志向和引人注目的才能。他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明确提出学生读书应以担负并实现“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为目的。 有一天,该校的魏校长(当时兼教修身课)在课堂上问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 有的学生回答:“是为了谋个人的前途而读书。” 有的回答:“为帮助父母记账而读书。” 也有的回答:“为光耀门楣而读书。” 当问到周恩来时,他庄重地回答说:“为了中华之崛起!” 由于周恩来的南方口音,魏校长一时没有听清,于是他又大声、有力地重复了一遍:“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不由得一怔,他教了这么多年的书,还从未遇到一个年仅十三四岁的孩子竞有如此博大的气魄,如此远大的抱负,于是他禁不住放开嗓门,连声称赞道:“好哇,好哇,‘为中华之崛起’!”他显得十分激动,转对同学们说:“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多么铿锵有力的声音,是多么宏伟远大的’学习目标!那时的中国,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上走过了半个多世纪。帝国主义列强恣意地蹂躏中国的土地,凌辱中国的人民,并且正在加紧瓜分中国,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已到最危险的关头。而腐朽反动的清朝政府,对外投降卖国,对内残暴榨取。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农民所受的压榨最厉害。他们的贫穷、痛苦一天天加重了。曾经在这个星球上遥遥领先的中国文明,以及创造这个文明的炎黄子孙,也因此不得不接受屈辱和被动的命运。眼看民族危机一天比一天严重,谁不为灾难深重的国家前途担忧!富于爱国情怀的周恩来的心扉,再也无法平静下来。就在这样的年月,他立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雄心壮志,无疑反映了广大青年的共同心声,也为他奋发勤勉、.刻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一志向从这个时候起,一直像一团烈火那样燃烧在周恩来的心中,成为经久持续的动力,推动他努力学习,不断求索。 当时,东关模范学校的课程本来不算少,但是,学校课程远远不能满足周恩来那出于救国大志而产生的强烈的求知渴望。他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看书看报。他爱读《史记》、《汉书》、《离骚》等书籍。辛亥革命后,他经常阅读商务印书馆、世界书局等出版的各种进步书刊,特别注意国内形势和社会问题,用笔标出重点,有时还加上批注,写上自己的看法。他还想方设法从老师和同学家里借阅《民报》、《苏报》、《革命军》等书报。从这些报纸书刊所介绍的有关民‘族危机、清朝腐朽、人民苦难的情况和一些年轻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英勇斗争、流血牺牲的事迹中,周恩来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爱国主义和进取精神,并强烈地受到新思潮的影响。P7-10 序言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久经考验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现代史上最有光彩的少数人物之一。他的一生,与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紧密相关,并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整个中国现代史的进程和历史前进的方向,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 周恩来生长在一个经济捉襟见肘,生活江河日下的败落官宦家族之中。这个诗书门第、风雨同舟、相互扶持的家族,从小四处漂泊的生活以及温馨的母爱,是他一生中乐与人处,而且诚恳温和、谦虚朴实、富有人道主义思想感情的开端。投身革命以后,少时熏陶以及后来养成的性格基础,很自然地溶化于他的政治生涯之中,成为其风格的重要构成部分。这里,应该着重提到的是,他那独具魅力的风格,更多的是在长期曲折复杂、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发展和臻于完美的。 周恩来的风格,是周恩来给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留下的非常珍贵的精神遗产之一。我们所有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干部,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都应该继承这份精神遗产,使之发扬光大。 今天重温周恩来的无产阶级革命风格,即共产主义风格,意义是十分重大的。一方面,我们党正担负着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任。毫无疑问,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伟大事业。要把这个伟大事业完成好,固然有许多事情要做,但其中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就是要学习周恩来的风格。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勿须赘说。另一方面,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商品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外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会渗透进来,而且往往同我们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封建残余思想结合在一起,这就很容易导致一些意志薄弱的人滋长起金钱至上、权力至上的错误意识和个人主义、帮派主义。我们的党员、干部,包括高级干部,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这类社会现象有些也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他们中来。在这种情况下,强调继承和发扬周恩来的风格,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恩来的成功和魅力,除了其他条件和因素外,富有鲜明特色的伟大风格是其重要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他的风格既集中突出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崇高的品德,又具有共产党人优秀美德的特质。可以说,他的风格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美德的集合,也是半个多世纪来共产党人特点的结晶。看看周恩来无私无畏的斗争风格,以及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高尚风格,努力学习他的风格,对纠正和防止不正之风的产生和滋长,对改进我们的工作作风和正确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对促进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推动深入改革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是很有裨益的。而且学习周恩来的风格,也更有助于我们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因为,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其基本精神,是和周恩来的风格相一致的。 凭我们的政治思想水平、人生阅历和知识能力,担当撰写周恩来的风格的工作确是力不从心,然已故总理周恩来的伟大风格(包括道德品质和政治品质在内的各个方面)17年来靡日不思,无夜不想。正是由于这种心情的驱使,我们开始了本书的写作,并终于完成了这本蓍述。这本书,如果能给读者一些启发,使之看到周恩来的基本特点,找到从何下手去学习周恩来风格的线索,并能从学习中更加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进一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进一步搞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就感到很欣慰了。 在撰写过程中,我们除运用采访调查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外,还学习、参考了数百万字的文献资料,并从中撷取、引用了若干史料和片断,恕不一一注明出处。在此,谨向直接或间接为本书提供史料的各位专家、学者、编辑和出版部门的同志深表谢忱。 限于水平和时间,笔下不尽如人意及疏漏错误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1993年10月3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