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学者、政府部门和民间力量已经开始关注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农村教育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正在积累。叶敬忠、吴惠芳、孟祥丹编写的《中国农村留守人口(反思发展主义的视角)》汇集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举办的“农村留守人口、农村教育:反思发展主义的视角”研讨会的研究论文16篇,共分为流动与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四个部分,可为从事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的机构和个人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学术参考。
时至今日,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目标的“发展”已经成为我们时代的主旋律,并毫无争议地成为政府的目标、国人的信仰和社会的共识。当“经济增长”被人们以一种坚信不疑的态度作为社会行动和制度系统的唯一目标时, “发展”即演变成了“发展主义”。发展主义坚信应该通过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手段实现快速的现代化和社会转型。这意味着:需要改造的对象主要是农民、农村和农业,继而近2亿农民工背井离乡,超过1.5亿的儿童、妇女和老人留守农村,30余万所农村中小学(含教学点)被撤并……诸如此类的现象无不昭示着农民、农村和农业必将承受这种“城市偏向式”发展转型的阵痛和代价。
学者、政府部门和民间力量已经开始关注农村留守人口问题、农村教育问题,相关的研究成果也正在积累。叶敬忠、吴惠芳、孟祥丹编写的《中国农村留守人口(反思发展主义的视角)》汇集了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举办的“农村留守人口、农村教育:反思发展主义的视角”研讨会上以农村留守人口为主题的研究论文16篇,共分为流动与留守、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四个部分。希望本书可以为从事农村留守人口研究的机构和个人提供第一手的资料和学术参考,为各级相关政府部门的工作者以及从事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和儿童工作的实践者提供借鉴。
前言
第一部分 流动与留守
我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几个基本问题【段成荣】
“两为主”原则分析【袁桂林】
临时夫妻:社会结构转型中的越轨行为【徐京波】
“流动”与“留守”:农村人口结构的流变【王刘飞王毅杰】
第二部分 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邬志辉李静美】
贫困农村地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基于宁夏固原市的实证研究【赵苗苗李慧李林贵孟庆跃】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范先佐郭清扬】
检视发展主义模式下的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王谊】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困境【潘璐】
沉默在尖叫:农村留守儿童越轨的个案分析【曹亚娟周长城】
童年亲子分离与成年精神状况:以上海市为例【韩钰】
第三部分 留守妇女
丈夫外出对留守妇女身体健康的影响【李强】
妇女家庭照料责任固化与农村性别关系变迁【吴惠芳胡鹏辉】
农业女性化对家庭性别关系的影响【孟祥丹叶敬忠】
第四部分 留守老人
发展话语下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的福利之“痛”【贺聪志安苗】
我国农村高龄失能老人照料资源分布及其照料满足感研究【丁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