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是维克多·雨果在流亡期间写的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之一。
《悲惨世界》通过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冉阿让被卞福汝主教感化后一系列令人感动的事迹,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本质及其罪恶现象,对穷苦人民在封建重压下所遭受的剥削欺诈和残酷迫害表示了悲悯和同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悲惨世界(上下)/名家名译世界文学名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法)维克多·雨果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悲惨世界》是维克多·雨果在流亡期间写的长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宝库的珍品之一。 《悲惨世界》通过冉阿让等人的悲惨遭遇以及冉阿让被卞福汝主教感化后一系列令人感动的事迹,深刻揭露和批判了19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社会的腐朽本质及其罪恶现象,对穷苦人民在封建重压下所遭受的剥削欺诈和残酷迫害表示了悲悯和同情。 内容推荐 《悲惨世界(上下)》是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之一。 冉·阿让因饥饿偷取了一块面包而入狱,出狱后又偷盗主教的银器,因受到主教的感化而从善,改名马德兰,兴办工业,救济穷人。后被选举为市长,却被新任警长沙威认出。为解救被误认为冉·阿让的无辜者,主动自首而再度被捕。出狱后收养了死去女工芳汀的女儿珂赛特。珂赛特长大后与贵族青年马里尤斯相恋,马里尤斯赴巴黎参加起义,冉·阿让为成全二人,亲赴战场寻找马里尤斯,却恰好碰见起义军将要处决被俘的沙威。冉阿让以德报怨,放走沙威。沙威受到感化,投水自尽。后起义失败,冉·阿让冒险救出受伤的马里尤斯,在成全他与珂赛特的婚事后死去。 目录 第一部 芳汀 第一卷 沉沦 第二卷 一八一七年 第三卷 寄放,有时便是断送 第四卷 下坡路 第五卷 沙威 第六卷 尚马秋案件 第七卷 祸及 第二部 珂赛特 第一卷 奥里翁战舰 第二卷 履行对死者的诺言 第三卷 戈尔博老屋 第四卷 夜猎狗群寂无声 第五卷 墓地来者不拒 第三部 马吕斯 第一卷 大绅士 第二卷 外祖和外孙 第三卷 苦难的妙处 第四卷 双星会 第五卷 坏穷人 第四部 普吕梅街牧歌和圣德尼待史诗 第一卷 爱波妮 第二卷 普吕梅街的宅院 第三卷 结局不像开端 第四卷 销魂与忧伤 第五卷 他们去哪里 第六卷 一八三二年六月五日 第七卷 马吕斯走进黑暗 第八卷 绝望的壮举 第九卷 武人街 第五部 冉·阿让 第一卷 四堵墙中的战争 第二卷 出污泥而不染 第三卷 沙威出了轨 第四卷 祖孙俩 第五卷 不眠之夜 第六卷 最后一口苦酒 第七卷 人生苦短暮晚时 第八卷 最终的黑暗,最终的曙光 试读章节 [三]盲目服从的英勇气概 房门推开了。 房门猛地大敞四开,就好像有人决心用力推门似的。 一个汉子走进来。 这人我们已经认识了,正是刚才我们看见到处投宿的那个旅客。 他走进屋,朝前跨了一步,又站住了,还让身后的门敞着。他肩上扛着行囊,手中拿根棍子,眼神里有一种粗鲁、放肆、疲惫而狂暴的表情。在壁炉的火光中,他那样子十分丑恶,就好像魔鬼显形。 马格洛太太连惊叫一声的气力都没有了,她浑身一抖,在原地目瞪口呆。 巴蒂丝汀小姐转过头,瞧见进屋的汉子,吓得半欠起身,继而,头又慢慢转回壁炉,瞧瞧她哥哥,于是,她的脸色又恢复沉静安详了。 主教目光平静地注视来客。 那人双手挟住棍子,眼睛来回打量着老人和两位妇人,未待主教开口问他有什么事,他就高声说道: “是这样。我叫冉·阿让。我是个苦役犯。我在苦役场度过了十九年,四天前刑满释放,要去蓬塔利埃。我从土伦动身,走了四天路。今天我走了十二法里,傍晚到达这地方。我持黄纸通行证,去市政厅验了,这是规定的,结果再去旅店,就被人赶出来了。我又去投另一家旅店,人家对我说:滚开!无论到哪家,谁也不肯接待我。我到监狱去,看守不给我开门。我钻进一个狗窝里,那条狗咬了我,也把我赶走,就好像它是人似的,就好像它知道我是什么人。我又跑到田野里,打算睡在星光下,可是天空没有星星。我以为要下雨了,又没有仁慈的上帝阻止天下雨,只好回城来,找个门洞避一避。在那边广场上,我躺到石板上准备睡觉,一位老太婆指着您的房子对我说:去敲敲那扇门吧。于是我敲了门。这是什么地方?是客店吗?我有钱。我有积蓄,总共一百零九法郎零十五苏,是我在苦役场干了十九年活挣的。我付钱。这有什么关系?我有钱。我累极了,走了十二法里,我饿得很。您能让我留下吗?” “马格洛太太,”主教说道,“您再加一副餐具。” 那人走了三步,靠近放在桌子上的那盏灯。“听我说,”他好像没怎么听明白,又说道,“不是这个意思。您听见了吗?我是个苦役犯。罚做苦役的罪犯。我刚从苦役场出来。”他从兜里掏出一大张黄纸,打开来,说道,“这是我的通行证。您瞧是黄色的。拿着这东西,我走到哪儿都被人赶开。您要念念吗?我也识字,是在苦役场里学的。那里有一所学校,愿意学的就能进去。喏,通行证上就是这样写的:‘冉·阿让,苦役犯,刑满释放,原籍……’这对您无所谓,‘在苦役场关了十九年:因破坏性盗窃判五年。四次企图越狱,加判十四年。此人非常危险。’就是这样。人人都把我赶到外面。您呢,您愿意接待我吗?这是旅店吗?您愿意给我吃的,给我住处吗?您有马棚吗?” “马格洛太太,”主教说道,“您去里间铺上白床单。” 我们已经解释过,这位妇人的服从是什么性质的。 马格洛太太照吩咐出去办了。 主教转向那汉子,说道:“先生,您请坐,烤烤火。过一会儿我们就吃晚饭;就在您吃饭的工夫,会给您收拾好床铺的。” 至此,那人才恍然大悟,他脸上表情变了:刚才一直阴沉冷峻,现在显出惊愕、怀疑、快乐,变得异乎寻常了。他就像发了疯,说话结巴起来: “真的吗?什么?您留下我?您不赶我走!一个苦役犯!您称我‘先生’!您不用‘你’称呼我!‘你给我滚,狗东西!’别人总是这么对我说。我原以为您也一定赶我走。因此,我先就说明我是什么人。啊!那位好婆婆,指点我来这儿!我有晚饭吃啦!还有床铺!有褥子和床单的床铺!跟别人一样!我有十九年没有睡在床铺上啦!您当真不让我走啊!你们真是大好人。再说,我有钱,会付账的。对不起,店主先生,您怎么称呼?您要多少钱我都照付。您是大好人。您是旅店老板,对吧?” “我是住在这儿的神甫。”主教答道。 “一位神甫!”那人又说道,“啊!大好人的神甫!这么说,您不要我钱啦?是本堂神甫,对吧?这座大教堂的本堂神甫?对呀!真的,我真蠢,我没有瞧您这顶圆帽!” 他边说边把行囊和棍子放到角落里,又把通行证揣进兜里,这才坐下。巴蒂丝汀小姐和蔼地看着他。他接着又说道: “您有人性,本堂神甫先生。您不嫌弃人。做一个善良的神甫真好。这么说,您不要我付账吗?” P16-18 序言 《悲惨世界》作为一部文学名著,卷帙浩繁,作者从1828年开始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直至1861年才完稿出书,历时三十余年。 雨果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1801年,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而偷了一块面包,被判5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找活干又处处碰壁。到了1828年,作者又着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这样,他就掌握了这部小说的原始素材,开始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到一位圣徒式的主教的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继而,他又设想把苦役犯变成企业家。在1829—1830年,作者还大量搜集有关黑玻璃制造业的材料,这便是冉·阿让到海滨蒙特伊,化名为马德兰先生,开办工厂并发迹的由来。 到了1832年,这部小说的构思已相当明确,然而,作者还迟迟不动笔,继续搜集素材,在此基础上写了几部小说;他还参观了布雷斯特和土伦的苦役犯监狱,在街头目睹了类似小说中芳汀受辱的场面。 这部小说酝酿了20年之久,到了1845年11月17日,雨果终于开始创作,同时还继续增加材料,丰富内容,写作也顺利进行。写完第一部,定名为《苦难》。书稿已写出将近五分之四,不料雨果又卷入政治旋涡,于1848年2月21日停止创作,竞选参议员,转向左派,同右派决裂。结果1852年被“小拿破仑”政府驱逐,书稿一搁置又是12年。他在盖纳西岛流亡期间,于1860年四五月间,重新审阅《苦难》手稿,花了7个半月的时间深入思考整部作品。接着,又用半年时间修改原稿,增添新内容,续写完第四部最后一卷和第五部,最后定为现行的书名。 1861年10月4日,雨果同比利时年轻出版商拉克鲁瓦签订合同。1862年,这部巨著终于问世,并且立即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 这部小说从构思到出版,延宕三十余年。早在1832年,构思就已相当明确,假设雨果当即动笔创作,以他的写作才能,他一定能履行同出版商签订的合同,按时交稿出书,那么继1831年发表的《巴黎圣母院》之后,又有一部姊妹篇问世了;或者在1848年写出五分之四的时候,再一鼓作气完成,那么在雨果的著作表中,便多了一部学院式的惩恶劝善的小说。 这三十余年,物非人亦非,发生了多大变化啊!如果说1830年,在他的剧本《艾那尼》演出的那场斗争中,雨果接受了文学洗礼,那么1848年革命和他在1852年开始的流亡,则是他的社会洗礼。流亡,不仅意味着离开祖国,而且离开所有的一切,包括文坛领袖的头衔、参议员的地位等。流亡,不仅意味着同他的本阶级决裂,而且也同他所信奉的价值观念、文学主张决裂。流亡,给他一个孤独者的自由:从此他再也无所顾忌了,不再顾及团体精神和党派之争,不再顾及社会、法律、信仰、民主、人权和公民权,甚至不再顾及自己成功的形象和艺术追求。流亡使他置身于这一切之外,给他取消了一切禁区,也就给了他全方位的活动空间、达到所有视听的声音。 雨果在盖纳西岛流亡期间,就是以这种全方位的目光、全方位的思想反思一切,重新审阅《苦难》手稿。他不仅对原稿作了重大修改,增添了新内容,并续写完了全书,而且使整部作品焕然一新,似乎随同作者接受了洗礼,换了个灵魂。这是悲惨世界熔炼出来的灵魂,它不代表哪个阶层、哪个党派,也不代表哪部分人,而是以天公地道、人性良心的名义,反对世间一切扭曲人的生存的东西,不管是多么神圣的、多么合法的东西。 世间的一切不幸,雨果统称为苦难。因饥饿偷面包而成为苦役犯的冉·阿让、因穷困堕落为娼妓的芳汀、童年受苦的珂赛特、老年生活无计的马伯夫、巴黎流浪儿伽弗洛什,这些生活在社会边缘,有代表性的人物所经受的苦难,无论是物质的贫困还是精神的堕落,全是社会原因造成的。而且,雨果作为人类命运的思想者,其深刻性正在于他把这些因果放到社会历史中去考察,以未来的名义去批判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人类生存的名义去批判一切异己力量,从而表现了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永恒性矛盾。《悲惨世界》作为人类苦难的“百科全书”,是世界文学的一个丰碑,在世界文学宝库中占有无可争议的不朽地位。 1855年5月22日,雨果逝世,享年83岁。参议院和众议院立即宣布全国哀悼,并一致通过政府提案,决定为雨果举行隆重的国葬。5月30日,雨果的遗体停放在凯旋门下,供热爱他的民众瞻仰。6月1日举行国葬,鸣礼炮21响,有200万人自发地送行。这种葬礼的盛况,是任何帝王临终时可望而不可即的。尤其意味深长的是,柩车所经之处,人们不断高呼:“雨果万岁!”这不是对一代文学大师的最好的哀悼和怀念吗? 李玉民 2005年3月于北京花园村 书评(媒体评论) 作为—个讲坛和诗人,他像暴风一样轰响在世界上,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教导一切人爱生活、美、真理和法兰西。 ——高尔基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