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不知姓名的先生
邵燕祥的诗
年青人火热的声音——谈邵燕祥的诗
请要求得更严格些
邵燕祥——个狡诈凶险的右派分子
邵燕祥创作的歧途
邵燕祥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罪行材料(1966年9月22日)
把长长的身影留在背后——读邵燕祥的诗《假如生活重新开头》
一首情真意深的好诗——赞邵燕祥同志的新作《问大海》
生活、时代与诗——序燕祥的诗集《在远方》
致邵燕祥
论邵燕祥诗歌创作——《当代诗歌论》一节
邵燕祥的诗
倚长城屹立东方——读邵燕祥的《长城》
邵燕祥及其旧诗
在诗中寻找新的“自己”——论邵燕祥和他的诗
呼唤民族之魂——读邵燕祥的《长城》
他寻找美,讴歌美——读邵燕祥诗集《在远方》
诗人——社会情绪的器官——邵燕祥诗断议
思想与诗情——评邵燕祥几首长诗
诗人思维结构的新组合——读邵燕祥的六首抒情长诗
当代人情绪的历史——论邵燕祥的诗
如花怒放——读邵燕祥近作有感
蓝色的火焰——读邵燕祥1984年的诗
历史和命运的一曲悲歌——读《邵燕祥抒情长诗集》
读邵燕祥的诗歌评论
邵燕祥的旧体诗
我读《天安门广场》
邵燕祥论
“炼狱诗人”评述(节选)
伟大的灵魂永不孤独——关于邵燕祥《遐思》一诗的札记
呼唤长诗力作——读《邵燕祥抒情长诗集》所想
被闪电灼伤过的翅膀一记著名诗人邵燕祥
读邵燕祥的两本诗选
邵燕祥的诗人之问
从杂感的诗到诗的杂感——邵燕祥与他的时代
诗的睿智思的锋芒——邵燕祥的短诗五首赏析
论邵燕祥的诗
邵燕祥:热忱爽朗
邵燕祥——在高速公路上的呼唤
沉默的芭蕉与不沉默的诗人、——品读邵燕祥《沉默的芭蕉》
读诗有感
邵燕祥与鲁迅文学传统
邵燕祥在市井和草野间行吟
书《邵燕祥诗选》后
读邵燕祥的《五十弦》
赤心侠骨的思想者——“邵燕祥诗歌创作研讨会”综述
一个不断寻绎灵魂的诗人旅程——邵燕祥论
阿利卢耶娃的俄罗斯冰雪——读邵燕祥《最后的独白》的旁白
将进酒——文盲随笔之五
论邵燕祥40年代后期的诗歌创作
论邵燕祥诗歌中的“远方”
穿越历史的“思想”道路——论邵燕祥诗歌抒写模式的演变
革命·启蒙·“找灵魂”——论邵燕祥新诗创作中的“宏大叙事”
“失去比喻”的歌唱及其历史变奏
——论1950至1980年代邵燕祥诗歌的讽刺意识
诗歌的“重”与“力”——邵燕祥诗歌近作印象
寻找灵魂与良知叫璐燕祥在当代诗坛的意义
论邵燕祥“打油诗”的品与相
梦的碎片之人生诉说——读邵燕祥诗随想
诗·历史·记录者
——邵燕祥诗歌的“诗史性”及其对当下诗歌创作的启示
秋山方郁郁璀璨起烟霞——邵诗说“变”
鸦雀无声雁有声——读《邵燕祥诗抄·打油诗》心得
与欢乐而又悲苦的时代同行
——在邵燕祥诗歌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世事沧桑话“火车”——《火车叫》的文本细读
与邵燕祥一首西子湖诗华年相遇
解读邵燕祥诗集《在远方》
解读邵燕祥《云南驿怀古》
激情转冷峻豪气兼婉约——论邵燕祥的诗
我读邵燕祥其诗其人——在邵燕祥诗歌创作研讨会上的发言
1949-1976:当代新诗思想史视阈中的邵燕祥
文人风骨的自在行吟——论邵燕祥打油诗中的讽刺作品
邵燕祥的情感世界
邵燕祥与他的“打油诗”
再次把自己献上祭坛——邵燕祥的《一本书的跋语》
洗尽铅华的爱情诗——邵燕祥的《银婚》
人格化了的意象小夜曲似的意境——《沉默的芭蕉》赏析
解读邵燕祥《老伤》
怀古云南驿——介绍邵燕祥的一首诗
以邵燕祥为例谈“旧体诗”的当代价值
论“归来”诗人邵燕祥的精神世界
娜佳:最后的绝望和最后的救赎——读邵燕祥长诗《最后的独自》
后唐宋体诗举要:启功、邵燕祥
——“后唐宋体”诗话·之七(节选)
思想之力与艺术之美的遇合——关于邵燕祥长诗《最后的独白》的对话
妍丽蔷薇高挺青松一论邵燕祥的诗
邵燕祥印象
在密林中不断寻找的人——记诗人邵燕祥
诗人邵燕祥纪事
邵燕祥印象
读邵燕祥《读吴小如》感怀
会思想的芦苇——记邵燕祥
燕祥的诗心和文心
鸿鹄安知燕雀之志——说说邵燕祥
布衣燕祥
且说邵燕祥先生
《诗刊》:诗人恩怨催人老
碎片——个右派妻子的回忆
邵燕祥:时代的良心、正直知识分子的代表、思想者
风雨苍黄——读《别了,》致邵燕祥
附录一:邵燕祥诗歌创作年谱
附录二:邵燕祥散文研究存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