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世纪的颠簸总算到了终点时,“后”的修辞己逐渐被各种离奇重复的认识所取代。关于由此导致的种种空间位移和时间上的不均匀性,没有人比哈尔·福斯特描绘得更巧妙了。活泼易懂的写作风格伴随着理论的精确性和政治的参与感,《实在的回归(世纪末的前卫艺术)》是一本最为深刻敏锐的文化批评典范。
《实在的回归(世纪末的前卫艺术)》是美国当代看名艺术批评家和艺术史家哈尔·福斯特的批评论文集,广泛而深刻地探究了多种艺术现象和理论模型。作为后现代批评家的代表人物,福斯特认为,新前卫艺术不是对历史前卫艺术的简单模仿或重复,后现代主义也绝非对现代主义的简单突破或决裂。相反,在过去和当下之间有一种复杂的辩证关系,一种延迟效应(精神分析中的后遗效应)。
本书的第一章论证了新前卫艺术对于历史前卫的延迟效应,在这一铺垫之后,第二章立即提出了一种以极简王义与波普为核心的当代艺术谱系,之后的章节则讨论了当代艺术实践中的语言学转向、犬懦理性、对“实在”的表现和人类学转向等。本书运用文学、哲学和心理学的前沿理论来解读林林总总、光怪陆离的艺术现象,展现了20世纪的创新艺术和理论之间的夏杂纠葛。尤其是本书的第一章和第五章,从弗洛伊德创伤理论、延迟效应理论,到拉康的三界理论,再到克里斯蒂娃的卑贱理论,层层深入,洞隐烛微,是运用精神分析模型解读艺术现象的经典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