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沈从文谈艺术(花花草草与瓶瓶罐罐间的生命活力沈从文作品精选珍藏版)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沈从文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沈从文离开文坛后,痴迷于文物研究三十余年,有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问世。限于篇幅,这里只借助零星短文,让读者有机会窥探到沈从文为之倾倒的又一灿烂世界。其他部分,谈各类艺术,谈短篇写作,皆属夹叙夹议、独具性灵的文字。故此篇名为《沈从文谈艺术(花花草草与瓶瓶罐罐间的生命活力沈从文作品精选珍藏版)》。

内容推荐

1949年,沈从文离开文坛,痴迷于文物研究。《沈从文谈艺术(花花草草与瓶瓶罐罐间的生命活力沈从文作品精选珍藏版)》收录了沈从文的部分文学评论与文化研究短文。尽管文化研究与文学创作,属于两个性质与特征完全不同的文化领域,但沈从文却一直延续着在文学创作中始终如一的对生命的关注与思考。

目录

文学创作杂谈

 抽象的抒情

 事功和有情

 致《文艺》读者

 谈创作

 给一个读者

 短篇小说

 谈写游记

 论技巧

 给志在写作者

 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

 萧乾小说集·题记

 甲辰闲话一

服饰研究

 《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引言

 古代人的穿衣打扮

 宋元时装

 《明锦》题记

 蜀中锦

 谈刺绣

 花边

器物的艺术

 古代镜子的艺术

 中国古代陶瓷

 扇子史话

 中国古玉

民族艺术

 龙凤艺术

 鱼的艺术

 塔户剪纸花样

书画与建筑

 谈写字(一)

 谈写字(二)

 谈谈《文姬归汉图》

 维摩诘故事画问题

 北京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

 故宫的建筑

 春游颐和园

艺术杂论

 文史研究必需结合文物

 《艺术周刊》的诞生

 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

 说“熊经”

 “商山四皓”和“悠然见南山”

 “ 繮”和“点犀”

附录:“杏犀”质疑

试读章节

我们得承认,一个好的文学作品,照例会使人觉得在真美感觉以外,还有一种引人“向善”的力量。我说的“向善”,这个词的意思,并不属于社会道德一方面“做好人”的理想,我指的是这个:读者从作品中接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这种人生景象中有所启示,对“人生”或“生命”能做更深一层的理解。普通做好人的乡愿道德,社会虽异常需要,有许多简便方法工具可以利用,“上帝’’或“鬼神”,“青年会”或“新生活”,或对付他们的心,或对付他们的行为,都可望从那个“多数”方面产生效果。不必要文学来做。至于小说可做的事,却远比这个重大,也远比这个困难。如像生命的明悟,使一个人消极地从肉体爱憎取予,理解人的神性和魔性,如何相互为缘,并明白生命各种形式,扩大到个人生活经验以外,为任何书籍所无从企及。或积极地提示人,一个人不仅仅能平安生存即已足,尚必须在他的生存愿望中,有些超越普通动物的打算,比饱食暖衣保全首领以终老更多一点的贪心或幻想,方能把生命引导到一个崇高理想上去。这种激发生命离开一个动物人生观,向抽象发展与追求的兴趣或意志,恰恰是人类一切进步的象征。这工作自然也就是人类最艰难伟大的工作。推动或执行这个工作,文学作品实在比较别的东西更其相宜。若说得夸大一点,到近代,别的工具都已办不了时,唯有“小说”还能担当这种艰巨。原因简单而明白:小说既以人事为经纬,举凡机智的说教、梦幻的抒情,一切有关人类向上的抽象原则学说,无一不可以把它综合组织到一个故事发展中。印刷术的进步,交通工具的进步,既得到分布的便利,更便利的还是近千年来读者传统的习惯,即多数认识文字的人,从一个故事取得娱乐与教育的习惯,在中国还好好存在。加之用文学作品来耗费他个人剩余生命,取得人生教育,从近三十年来年轻学生方面说,在社会心理上即贤于博弈。所以在过去,《三国志》或《红楼梦》所有的成就,显然不是用别的工具可以如此简便完成的。

在当前,几个优秀作家在国民心理影响上,也不是什么做官的专家部长委员可办到的。在将来,一个文学作者若具有一种崇高人生理想,这理想希望它在读者生命中保有一种势力,将依然是件极其容易事情。用“小说”来代替“经典”,这种大胆看法,目前虽好像有点荒唐,却近于将来的事实。

这是我三年前对于小说的解释,说的虽只是“小说”,把它放在“短篇小说”上,似乎还说得通。这种看法也许你们会觉得可笑,是不是?不过真正可笑的还在后面,因为我个人还要从这个观点上来写三十年!二十年在中国历史上,算不得一个数目,但在个人生命中,也就够瞧了。这种生命的投资,普通聪明人是不干的!

有人觉得好笑以外也许还要有点奇怪,即从我说这问题一点钟两点钟得来的印象,和你们事先所猜想到的,读十年书听十年讲记忆中所保留的,很可能都不大相合。说说完了,于是散会。散会以后,有的人还当作笑话,继续谈论下去,有的人又匆匆忙忙地跑出大南门,预备去看九点场电影,有的人说不定回到宿舍,还要骂骂“狗屁狗屁,岂有此理”。这样或那样,总而言之,是不可免的。过了三点钟后,这个问题所能引起的一点小小纷乱也差不多就完事了。这也就正和我所要说的题目相合,与一个“短篇小说”在读者生命中所占有的地位相合,讲的或写的,好些情形都差不多。这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只那么一点,所要处理的,说他是作者人生的经验也好,是人生的感想也好,再不然,就说他是人生的梦也好。总之,作者所能保留到作品中的并不多,或者是一闪光,一个微笑,以及一瞥即成过去的小小悲剧,又或是一个人濒临生死边缘作的短期挣扎。不管它是什么,都必然受种种限制,受题材、文字以及读者听者那个“不同的心”所限制。所以看过或听过后,自然同样不久完事。不完事的或者是从这个问题的说明、表现方式上,见出作者一点语言文字的风格和性格,以及处理题材那点匠心独运的巧思,作品中所蕴蓄的人生感慨与人类爱。如果是讲演,连续到八次以上,从各个观点去说明的结果,或者能建设出一个明明朗朗的人生态度。如果是作品,一本书也不会给读者相同印象。至于听一回,看一篇,使对面的即能有会于心,保留一种深刻印象,对少数人言,即或办得到,对多数人言,是无可希望的!

P26-27

序言

沈从文,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湖南凤凰人,早年投身行伍,一九二四年开始文学创作,是白话文革命的重要践行者和代表作家。沈从文文采斐然,笔耕不辍,以湘西的人情、自然、风俗为背景,凭一颗诚心,用最干净的文字缔造了纯美的湘西世界,也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从文先生的小说和散文,大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审美形象,湘西世界反映出的对自然的感怀和对纯粹人性的渴望,也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其晚年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编著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中国文物研究史上的一项空白。

参考现已出版的各种相关文集,我们精心选取了沈从文作品中的经典篇目,并根据题材和内容特色对所选篇目重新编排。在编校过程中,我们力求保持作品原貌,只对所选作品原文的个别字词、标点符号及相关引文进行了修订和校正,最终汇成一套十本的《沈从文集》,以飨读者!

限于学力和经验,在编校中难免有错讹疏漏之处,敬请广大方家、读者斧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2:2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