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作为国民党的重要官员,吴国桢对国民党的运作体制、官员情况及蒋氏父子的情况均较为了解,他的口述资料是了解这段历史的重要资料。

吴修垣编著的《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记述的这段时间,是历史大转变时期,先是抗日战争胜利,随后是国共内战,再后来是国民党在大陆失败,退踞台湾,共产党取得在大陆的胜利,几年之间,波谲云诡,天翻地覆。这段时间是吴国桢从政活动的高峰期。他先是担任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市的市长,经历了学潮、工潮、舞女风潮、金圆券风潮等一波又一波的惊涛骇浪,然后是无可奈何地逃离上海,在台湾担任“省政府主席”,卷入台岛争权夺利的漩涡,再后来与蒋介石的矛盾尖锐化,最后死里逃生,离开台湾到美国定居。

内容推荐

吴修垣编著的《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主席(1946-1953年吴国桢口述回忆)》是吴国桢口述历史的整理稿,主要记述自1946年至1953年之间吴国桢亲历亲闻的重要事件。

吴国桢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是国民党内一位有学识、有能力的官员。在中央,他担任过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外交部政务次长;在地方,担任过汉口市长、重庆市长、上海市长,1949年以后还担任过“台湾省政府主席”。他曾是1949年1月毛泽东宣布通缉的十五名主要战犯之一;他曾是蒋介石的亲信,与宋美龄、宋子文、陈诚等交往密切;他与周恩来是关系相当不错的同学;他是留美归国的博士,与美国政界、新闻界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一些重大政治事件中,他是重要当事人,有时还是政治漩涡的中心人物。

目录

出版说明

序言

前言

吴国桢简历

一、战后早期的问题与蒋介石控制的特性

 1.敌产接收中的腐败

 2.政府为什么没能控制住“投机牟利者”?

 3.情有可原的情况:战时受损

 4.蒋介石作为领袖的品质与责任

 5.当蒋介石私人秘书的体验

 6.蒋介石的嗜权及通往独裁之路

 7.蒋介石的用人术:分而治之

 8.抗日的坚定性

 9.下属对蒋介石的影响

 10.蒋介石精明而狡黠

二、我任上海市长时的问题

 1.某些行政困难

 2.共产党组织学生游行

 3.反共斗争中知识分子的冷漠态度

 4.通货膨胀与改良努力

 5.再谈共产党

 6.一个严重问题:将领中的腐败

 7.金圆券的可耻下场

 8.蒋经国的督导努力

 9.蒋经国的背景

 10.蒋经国专断的事例

 11.李铭案

 12.临近顶层的腐败:扬子建业公司

 13.为了上海的粮食供应

 14.蒋介石名义上的下野

 15.同业公会在市政管理中的作用

 16.共产党策反我的一次企图

 17.1949年4月蒋介石允许我辞职

三、国民党失去大陆

 1.台湾对蒋介石的欢迎靠不住

 2.访问韩国与菲律宾

 3.我希望蒋介石改变方法

 4.陪同诺兰参议员到大陆

 5.台湾的混乱情况

 6.蒋介石的地位不稳定

四、我任“台湾省主席”

 1.1949年12月任命时的独特环境

 2.当时政府的组成

 3.一个原则问题:谁控制省内警察?

 4.“省主席”面临的问题

 5.评首任省主席陈仪

 6.第二任省主席魏道明

 7.第三任省主席陈诚

 8.台湾人对大陆人的态度

 9.我在建立新“省府”中犯错

 10.对财政问题的抨击

 11.走私问题

 12.试图压低物价

 13.指望美国经济援助“

 14.台湾人自治的开始

 15.岁入的新来源

 16.1950年7月的财政危机

 17.渡过危机的大胆计划

 18.如何利用朝鲜战争?

 19.与陈诚的一次纠纷

五、我和蒋介石的关系

 1.台湾福星高照

 2.蒋介石对我的青睐

 3.小评吴三连和雷震以及他们组织反对党的企图

 4.蒋介石开始不信任我

 5.财政赤字引起失信

 6.蒋介石着手削减我的权力

 7.蒋介石暴露出分而治之的手法

 8.特务:老板是蒋经国

 9.我反对非法逮捕王哲甫

 10.蒋介石的干预

 11.蒋介石让我的下属打我的小报告

 12.我试图辞职

 13.蒋介石提出交易:如果我愿与蒋经国合作

 14.蒋氏父子试图讨好我

 15.蒋介石给我妻子一份可观的礼物

 16.受操纵的国民党党代会揭示出蒋经国的权力

 17.我加强公民自由权的努力

 18.向台湾人灌输民主的努力

 19.大规模逮捕:胁迫选举的一种形式

 20.我的回击

六、我与蒋介石疏远并辞去“省主席”职务

 1.我分析蒋介石重掌权力的方法

 2.钱、剑兼掌

 3.陈氏兄弟的衰落

 4.拆散军官中的派系

 5.蒋经国领导军中的政治军官

 6.削弱我“省主席”的权力

 7.我被蒋经国的特务暗中监视

 8.我与蒋介石摊牌的原因

 9.我请“病假”但蒋介石要我继续当摆设

 10.蒋夫人试图说服我

 11.我与蒋夫人会谈

 12.协商在特务的控制问题上拖延不决

 13.有人策划谋杀我

 14.我决心查出是谁要谋害我

 15.蒋介石要我顺从的最后企图

 16.我“省主席”的职位被取代但生命仍在危险之中

 17.我查究蒋介石可能与害我的企图有染

 18.好友张群的忠告

 19.一个保命的计谋

 20.我试图从台湾脱身

 21.办理护照困难重重

 22.蒋介石不愿见我

 23.台湾人民向我告别

 24.我最初的缄默

七、我与蒋介石决裂后的余波

 1.我在美国受到热情接待

 2.我试图掩盖与蒋介石的分歧

 3.少数朋友探出事实

 4.同蒋经国及其特务的又一次争斗

 5.蒋介石请我回去但我拒绝

 6.有人对我造谣诬蔑

 7.我试图为自己正名

 8.美国新闻界公开我的内情

 9.我终于使台湾释放人质——我的儿子

八、对“自由中国”状况的补充评论

 1.为台湾农民进行的改革

 2.评美援

 3.在台湾广泛进行的秘密逮捕

 4.作为市长我受的压力很少

 5.台湾的选举是如何受操纵的?

 6.雷震案

九、对重要政治人物的回顾

 1.蒋夫人与蒋经国的冲突

 2.宋氏家族及其起家

 3.孔夫人和孔祥熙

 4.宋子文及我俩的关系

 5.孔、宋间的关系

 6.陈果夫与陈立夫

 7.蒋介石的忠实助手陈布雷

 8.富有魅力的蒋夫人

 9.我所知道的周恩来

十、关于现代中国某些问题的讨论

 1.为什么大陆从国民党易手于共产党?

 2.蒋介石何以能掌权这么久?

 3.为什么国民政府缺乏必要的改革?

 4.政府进行的抗日战争

 5.战时领导的失败

 6.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的吸引力

 7.1927年至1937年间政府试图有所作为

 8.政治统一的障碍

译者后记

修订说明

试读章节

9.蒋经国的背景

问:蒋经国采取过什么措施吗?顺便请你谈点蒋经国的背景?

答:我们得从1923年谈起。孙中山博士还活着时,他同苏俄达成协议,他的目的是要统一中国,但无法得到外援。中国共产党已在1921年建立,大约只有五十名党员,还未能有多大的发展。于是列宁派一个叫越飞(Adolph Joffe)的人与孙博士会谈,只要他同意允许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即允许中国共产党人作为正式党员加入国民党,同时保留共产党员的党籍,俄国将会给孙博士以军事和经济援助。由于孙博士未能从美国和英国得到帮助,他同意了俄国的条件。

由于这一协定,孙博士依靠俄援在广州附近建立了黄埔军校,并任命蒋介石为校长。蒋自己到俄国去了一趟,此后不久,他将自己的儿子蒋经国,一个大约十六岁的孩子送到俄国学习,经国在那里呆到1938年。当蒋与共产党在1927年分裂时,有报道说,斯大林将蒋经国扣为人质,但同时蒋经国确实发出通电,谴责他父亲是国家的叛徒。这当然可能是在胁迫下干的,但看过那份电报的人觉得,即使他受胁迫也没有必要用如此严厉的措词。人们对他在俄国的情况了解得不多,他对别人很少谈到自己,他娶了一个俄国女人,很聪明,但自称对政治不感兴趣。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俄恢复了外交关系,斯大林让他于1938年回到重庆。开始时父子感情并不亲密,蒋介石早已与蒋经国的母亲离婚,娶了现在的蒋夫人,这方面,儿子有些不满。过了不久,蒋介石任命蒋经国担任江西省赣州的行政督察专员,蒋经国在那里作为行政官出了名。但别人对他并不那么友好,认为他能轻易取得这些成绩,是因为他是蒋介石的儿子。

问:他是个优秀的行政官员吗?

答:这我不知道,他的直接上司、江西省省主席熊式辉将军,是蒋介石最信任的人之一,熊将军不遗余力地予经国以一切合作。于是蒋经国有了个非常好的宣传者,在那时,没有一个人能像蒋经国那样得到如此的宣传,他在赣州的活动情况被传颂着。例如蒋经国要制止赌博,他就将自己化装成一个穷苦力,到一些富人家中替人逗乐,当他发现赌博时,就亮出自己的身份,并当场罚赌博者的款,这自然给他赢得了好名声。

问:他是个好的行政官吗?

答:按我的标准则不尽然,但按中国通行的标准,他不算太坏。无论如何,他的宣传者曹聚仁讲过这样的事,说赣州人民称他为“蒋青天”,有点像法官丹尼尔(Daniel)或贤人所罗门(Solomon)。

问:请问他在俄国曾公开做过什么?

答:我得承认,尽管我与蒋经国之间没什么交情,但我对他非常熟悉,尤其是我们两人都在台湾的时候。但正如前面讲过的,他从未向我透露过在俄国的经历,他从不谈论诸如上过什么学校、干过什么事情之类的事,有时我直截了当提出这些问题,他总是避而不谈。我们慢慢地了解到一些情况,他在俄国的一个小城当过一段时间市长,但那不太重要。在我看来,另有一件事耐人寻味,有一次,我得知他曾在一个大工厂的人事部门当过主任,我们知道在俄国,只有可靠的人才会被授予这一职务。

问:你提到他打给他父亲的电报,谴责他是叛徒,你还说措词之严厉超过了必要,你指的是什么?

答:之所以让我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不是出于好奇,就是他在电报中提到的一些事情,而这些事肯定只有他们父子之间才知道,大致是这样说的:“你(指父亲)谈论孝顺,但当我是孩子时,你踢过我祖母的小腿。”我们许多人都认为,如果他真是受胁迫才发出这样的通电,他完全可以将这段省去。无论如何,蒋经国逐渐得到他父亲的恩宠,早在1940年,当抗日战争尚在进行时,就让他实际负责三青团了,虽然当时还缺乏名义。

问:哦,是这样,三青团就是后来某些暴行的组织者吧?

答:蒋介石是这样干的,他叫蒋经国担任三青团中央干事会的一个干事,这本身似乎无足轻重,但蒋告诉干事会的其他成员说,万一他们要向他呈报什么事,最好先同蒋经国谈谈。这就是奥妙所在。

P47-49

序言

本书是根据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部教授裴斐、韦慕庭采访吴国桢的英文稿翻译而成。英文稿经吴国桢认可后,藏于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在吴国桢族侄吴修垣教授的孜孜努力下,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吴国桢夫人黄卓群女士的支持下,该书得以翻译出版。

吴国桢曾是周恩来的同窗好友,1921年赴美留学,1926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吴立志于从政,在南京政府和国民党中央,先后担任过汉口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中央宣传部长等重要职务。抗日战争胜利后,即1946年5月始,他担任了上海市长。蒋介石退踞台湾后,在美国政界的支持下,1949年12月,吴国桢出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一职。从上海市长到“台湾省政府主席”的七年中,吴国桢经历了国民党的巨变,亲历了许多重大事件,是历史的见证人。在他的口述回忆中,记述了这些事件发生的幕后原因及其结果,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国民党政权和蒋介石的强烈不满;道出了国民党政界病人膏肓的腐败;展现出他与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间惊心动魄的争斗,是局中人讲幕后事。由于本书内容独特,鲜为人知,不但可读性强,而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但吴国桢作为蒋介石的亲信,国民党中炙手可热的大员,他的立场和观点显然与我们有着分歧,某些叙述和评论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书中一些遣词用句亦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因此请读者注意鉴别。

本书由吴修垣教授翻译,高云鹏先生译审,马军先生校注。吴修垣教授和高云鹏先生精通英语,具有很高的翻译水平;马军先生是研究吴国桢的专家。尽管如此,书中难免会有不足之处,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后记

这本口述回忆,有人也称之为访谈录。我是在1993年参加编写《吴国桢博士及其父兄》(湖北省建始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1993年初版)时,从台湾留美学生尤本立先生处,得知其收藏地点和目录的。随即多方设法想弄到全文,但一直未有结果。后来求助于美国好友贝尼特夫人(Jean B.Bennett),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才找到正确渠道,疏通必要关系,终于在1996年8月,由我当时在田纳西州橡树岭(Oak Ridge)工作的小女吴群和女婿程阳,从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购得全文的微缩胶卷。

1997年元月,我夫妇到橡树岭探亲,在女儿、女婿的帮助下,前后三次到位于诺克斯维尔(Knoxville)的田纳西州立大学图书馆,才将胶卷全部翻印出来。我从1997年元月27日开始翻译,断断续续,至4月12日完成初稿。由于是口头访谈,文字比较松散,也不乏累赘,而且问答者的立场、观点和思想与我们不尽相同,尽管如此,我在翻译过程中仍尽量忠实原文,以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在美国时,由于我缺乏中文打字条件,直到1998年3月回到广州后,才在二女儿吴红、女婿刘永辉和侄女吴青的帮助下打印出来。稿中涉及的许多人名、地名和机构名等,在许多海内外亲友,特别是台北的老同学仉家彪先生的大力帮助下,得以基本核查清楚。为了尽量符合学术规范,确保译文的准确性,增加知识性和可读性,书稿随后又经高云鹏先生译审和马军先生校注,至1999年8月最后定稿。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熊月之教授还为本书作了序言。对于上述人士的帮助与劳动,我深表感谢!

我还要感谢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及口述历史研究部,它们为本书提供了出版授权书。远在美国的吴国桢夫人黄卓群女士则特地来函支持本书的出版。

如果本书的面世,对于学术界研究民国史、上海史、台湾史等有所裨益,那么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白费。

由于译校水平有限,文中的不足之处,尚待读者批评指正。

吴修垣

1999年8月于大连老虎滩海军干休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5: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