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土耳其小说家帕慕克来说,2005年注定就像过山车。起初一切顺风顺水,他的第七本小说《雪》受到欧美评论家的好评,销售量超过了之前的任何一部作品。人们翘首以待的克里斯朵夫·纽曼(christoph K.Neumann)德语译本终于在一月份付梓成书。为了宣传这个译本,帕慕克接受了《每日导报》星期日副刊《时代周报》驻苏黎士记者佩尔·托尔逊(.Peer’Teuwsen)的采访。采访发表在《时代周报》2月5日刊。在这次采访中,托尔逊不断追问帕慕克:为何他的同胞们如此仇恨他。实际上,这篇访谈便是以“土耳其人最痛恨的作家”这一标题发表的。托尔逊紧紧抓住这个话题不放,使帕慕克大为光火,或许是这个原因,他谈起祖国时比以往更加尖刻。
帕慕克解释说,他之所以不受国人待见,是因为他经常批评土耳其的民族主义者,这些人总是认为全世界联合起来搞什么大阴谋,要毁灭土耳其。他说:“土耳其是个奇怪的国家,一些作家长篇大论地描写本国‘藏身暗处的犹太人’——我大概也名列其中吧。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反犹主义,太可怕了!世界上没有哪个地方像这样的。”
帕慕克又说道,美伊战争及土耳其申请加人欧盟使自己的处境变得更糟糕。他认为,如果土耳其能够加入欧盟,国人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因为唯有如此,国家才能免于独裁的厄运。他本人很高兴看到土耳其在过去的三年中在言论自由和民主方面取得的进步,尽管这一系列改革的本意不是为了加入欧盟,就是为了争取国际组织的经济援助。
帕慕克强调,土耳其的关键问题是经济问题:土耳其人均年收入大约是4000欧元,而欧洲人是这个数字的9倍。如果经济差距得到平衡,那么民族主义和宗教狂热就会寿终正寝。不过,土耳其必须从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3万库尔德人和100万亚美尼亚人在这片土地上被屠杀,然而除我之外,没有人敢于谈论此事。正因为如此,他们对我怀恨在心。”1984.年到1999年间,土耳其政府镇压了东南部的库尔德分裂主义者,屠杀了至少3万库尔德人。此事在土耳其没有任何争议,尽管在谁应该为此承担责任的问题上,大家各执一词。帕慕克之所以激怒了他的同胞,是因为他说“100亚美尼亚人遭到屠杀”。在土耳其,亚美尼亚问题是最敏感的问题,2005年尤其如此,因为当年欧洲各国政府要求土耳其承认对亚美尼亚人施行了种族灭绝,以此作为土耳其加入欧盟的条件之一。土耳其政府始终坚决否认在1915年到1923年问对100万亚美尼亚人实施过有组织的屠杀。土耳其坚称,实际的死亡数字要小得多——在20至30万之间,而且事件的原因是亚美尼亚人与人侵土耳其的沙俄军队勾结,最后被流放至叙利亚的过程中死于饥饿、寒冷和疾病。土耳其同时指出,亚美尼亚人在该时期对土耳其人犯下了大量暴行: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亚美尼亚秘密军队为了“亚美尼亚解放事业”,刺杀了大批土耳其公民和外交官,制造了多起机场爆炸案,土尔其人对这些事情记忆犹新。实际上,大多数土尔其人对亚美尼亚人的遭遇知之甚少——教科书对此绝口不提,但是他们坚信,自己的祖辈不可能犯下种族灭绝的罪行。而且,他们认为,法国和瑞士等国支持对土耳其的指控,只能证明世界各国仍然仇恨和误解“可怕的土耳其”。
P3-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