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没有进过名校,没有得到名师指点的人,如何做出一流的成绩?一位朴实无华、普通地方学校的教师,如何成为全国教学名师,受到历届学生的由衷景仰与无限怀念?胡传志选编的这本《余霞成绮(余恕诚先生纪念文集)》收录了著名学者刘学锴、董乃斌、莫砺锋等人的悼念文章,陶文鹏、罗时进、戴伟华等人的挽诗,也集结了各个时期亲受余先生之炙的学子们的追忆文字,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余先生的学术成就与人格风范。书后附余恕诚先生年表、著述目录等,这些会帮助大家走近余恕诚先生,了解其独特的为学为师之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余霞成绮(余恕诚先生纪念文集)(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位没有进过名校,没有得到名师指点的人,如何做出一流的成绩?一位朴实无华、普通地方学校的教师,如何成为全国教学名师,受到历届学生的由衷景仰与无限怀念?胡传志选编的这本《余霞成绮(余恕诚先生纪念文集)》收录了著名学者刘学锴、董乃斌、莫砺锋等人的悼念文章,陶文鹏、罗时进、戴伟华等人的挽诗,也集结了各个时期亲受余先生之炙的学子们的追忆文字,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余先生的学术成就与人格风范。书后附余恕诚先生年表、著述目录等,这些会帮助大家走近余恕诚先生,了解其独特的为学为师之道。 内容推荐 胡传志选编的这本《余霞成绮(余恕诚先生纪念文集)》包括以下五组内容:一是2014年9月2日余恕诚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稿,二是悼念余先生的文章,三是在余老师生前公开发表过的忆叙文章,四是挽联、挽诗、唁电,五是余先生著述目录、年表等。 目录 纪念文章 悼恕诚 刘学锴 魂兮归来哀江南 莫砺锋 师恩难忘——怀念余恕诚老师 张荣国 吾爱吾师 李明阳 追思 怀念 述志——悼念余恕诚先生 谢昭新 人淡如菊,温情似火——在余恕诚老师追思会上的发言 陈文忠 永远的缅怀·不朽的丰碑——在余恕诚先生追思会上的讲话 顾家山 忆恕诚弟 余恕伦 悼念余恕诚先生 董乃斌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陈冠明 光风霁月润情怀——余恕诚老师二三事 钱念孙 至诚之德 终生难忘——忆余恕诚先生 崔际银 怀念余恕诚老师 方锡球 深切怀念恩师余恕诚教授 施复安 忆余恕诚先生 张应中 此情可待成追忆 彭兰兰 开卷音容如在昔——忆与余师交往点滴 李翰 痛悼吾师余恕诚 徐春芳 拙身何愚遇名师 如沐春风意难忘 林作主 余恕诚老师琐忆 俞晓红 余恕诚先生的唐诗研究 王树森 我们都像是他的“儿女” 李庆霞 一切从实际出发——中文系七七级古代文学课的教学 姚国荣 一语惊天 刘人云 人品高尚 才学精深——记余恕诚先生 袁晓薇 师之范——记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余恕诚 马梅 “名师”余恕诚 张大鹏 吴尚华 我的导师余恕诚 陈宏 卓越的学科带头人 胡传志 如坐春风里,犹存浩气间——关于成长的一些记忆 方锡球 我的梦寐追求 郭自虎 余师 鲍鹏山 感知唐诗的体温 朱鸿召 师恩似海 徐礼节 欲撷秋色报春风 吴怀东 落花无言·人淡似菊——我心目中的余恕诚先生 钱建状 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浅谈余恕诚教授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鲁华峰 厚植根基,着眼未来——谈恩师余恕诚先生的研究生论文指导 王树森 受教于余恕诚先生 黄昌植 再忆余恕诚教授 黄昌植 临风想望,其谁与归 袁晓薇 余恕诚先生学术思想述评 沈文凡 李莹 挽诗选录 悼恕诚先生 陶文鹏 哭余恕诚教授 吴在庆 悼余恕诚先生组诗并序 曲冠杰 悼恕诚先生 罗时进 《“诗家三李”论集》书后,并追思余恕诚夫子 戴伟华 哭余恕诚先生 王志清 招魂曲——余恕诚先生头七哭祭 王志清 哭余恕诚先生 李金坤 泣悼余恕诚老师 彭世团 闻恩师恕诚先生在京仙逝并小女吟菲泣悼 汤华泉 哭恩师余恕诚先生 丁放 纪念恩师余恕诚先生 吴言生 追悼恕诚师 沈文凡 哭余老师 吴劭文 9月23日的哀思 叶帮义 独居山城忆恩师余恕诚先生 莫山洪 挽联选录 单位挽联 个人挽联 唁电选录 单位唁电 个人唁电 附录 余恕诚先生著述目录 韩振军编 我和恕诚合作撰著有关李商隐的几部书稿的具体情况 刘学锴 媒体报道目录 韩振军编 编后记 胡传志 试读章节 忆恕诚弟 余恕伦 我的弟弟、安师大的余恕诚教授不幸逝世了。兄奔弟丧,难以承受,悲惋之情虽经久而不能平息。故作此文以悼之。 吾弟追寻圣仙去,国失名师吾断魂。 亲爱的老弟!我俩儿时“放猪牵牛同上岗,捞鱼摸虾齐下塘”。肚子饿了,放野火烧花生、山芋吃,你说:“北头老太家的山芋不能扒,她家比我们家更穷。”捕鱼时,你把网里极小的鱼儿挑出,又放回塘中。亲爱的弟弟,你儿时即善心显现! 可亲可爱的弟呀,你孝悌为先。大集体时,你暑假回家,挑重活干,担稻把子,肩膀磨压肿了,一声不吭,只想为父母挣工分,攒学费。我家两个孩子上大学,生活困难,学费难以筹措,你和弟媳商量,拿500元给我的女儿上学。那时你的工资也不高,生活并不富裕。你在合肥师范学院读书时,省吃俭用,攒下钱买《儿童时代》《少年文艺》让弟妹们学习,买书包给小弟弟用。 你在学生时代就对唐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8年你在合师院学习,我寄给你一套《李太白全集》,你如获至宝,喜出望外。不久,你来信说,已经会背几十首。你来北京治病前,还校订了《“诗家三李”论集》,这本书成了你出版的最后一部书。弟呀,你长年累月在诗的瑰林中漫步,在诗的奇峰峻岭中徜徉,流连忘返,直至临终! 我可爱的弟呀,你一生生活俭朴,吃苦耐劳,淡泊名利。你在六安师范学习时,上学回家都是步行。穿着爷爷编的草麻鞋,鸡叫就从将军岭出发,步行一百多华里,每次脚掌都磨出了血泡。记得你曾说过:“我享受的荣誉够多了,应该把更多的荣誉让给年轻人,激励他们,很多重要的事情要靠他们去完成。”你热爱国家,关心乡里。记得1943年,驻在合肥的日军,施行了残暴的大扫荡,合肥西乡的集镇,无一不遭到狂轰滥炸,连小小的将军岭也不放过。那年夏天,三架日机,赶逢集上人多时,轰炸、扫射、扔下燃烧弹,将军岭上空顿时火光冲天,我俩站在村头遥望。小小的弟呀,当时你瞪着眼睛,仰望盘旋在头顶上的敌机,眼中冒出怒火!去年你寄给我写儿时在将军岭上小学的一首诗:“学唱《黄河》泪汪汪,黄河百姓最遭殃。后方学子亦何幸,麦收带馍进学堂。”真实地记录了你那时的心境!记得你在担任政协委员期间,除了到农村调查研究之外,还写信给我问道:淠河干渠能抗住家乡的大旱吗?家乡的一些当家塘还能发挥作用吗?家乡政府在兴修水利方面做得怎样?家乡的小学办得好吗?耿耿忠心,兄长可见,苍天可鉴。 可亲、可爱、可敬的弟呀!说你爱生如子,一点不为过啊!学生是你的知音,你更是学生的知音,是学生的长者和亲人!这一点,从你的学生的文章中,从你的众多的学生为你祝福,为你祈祷,为你挥洒热泪,即得到印证。 弟呀,我亲爱的贤弟。你一向坦然面对现实。当你查出患肝癌时,你坦然面对疾病,你身在北京治病,还叫儿子从芜湖家中带来一些资料,打算病情好转以后,指导研究生来完成你未竞的事业。 亲爱的弟弟,你出乎我意料就匆匆地走了,家里的人都悲痛万分,但你的品性,你事业上的成就得到社会的公认,特别是你得到你学生们的由衷的赞颂与无尽的怀念,我又感到骄傲与欣慰。你是我们家族的骄傲,你是我们的子孙与后辈的楷模!你已经以崇高的品德、卓著的成就激励了他们。他们将来会无愧于你的在天之灵,他们还应该奋发努力争取做到“雏凤清于老凤声”,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工程添砖加瓦。 安息吧,老弟,我最亲爱的贤弟! P22-24 后记 我追随余恕诚先生,已经三十多年;侍奉在他身旁,朝夕相处,也已二十余年,受益之多之广之深,真是难以言表。余先生病重期间,手写短信,委托师母发给我,称与我“相知已久,此心可鉴”,“君子之交,淡如水,而水味是最淳厚的”。2014年6月11日,我去北京看望他,他赠我《“诗家三李”论集》,在扉页上题写“身无飞翼,心有灵犀”等语。能得到他如此信任,我觉得无比的荣光和幸福。余先生在京看病期间,我经常遥想,余先生所达到的人格境界,几近圣贤。安徽师大北京校友会的挽联就用了“慕圣追贤”一词,说明这不是我个人一己之私情,而是许多知情者的共识。 斯人已去,我们有责任继承他的事业,继承他的精神。“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有感于此,在征求余先生的亲属和刘学锴等先生的意见后,由我策划并组织余先生的几位学生,一同整理、编辑余先生的遗稿及相关文章,将之汇集成三本书。 第一本是诗文鉴赏集,名日《唐音宋韵》。早在二十世纪鉴赏热兴起之前,余先生就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文学出版社之约撰写唐诗鉴赏文章,后来为具有标志性的《唐诗鉴赏辞典》撰写了三十多首诗歌的赏析,此后又陆续撰写和发表了数十篇鉴赏文章,散见各处。余先生的赏析文字,细腻亲切,文采斐然。此次整理,由鲁华峰博士负责,由周青松、王雪、张祎、谢莉等同学录入电脑,后去其重复,将之汇编成册,由鲁华峰、王树森分别校读一遍。 第二本是其《唐诗讲演录唐五代词概说》。余先生长期为中文系本科生讲授必修课“中国古代文学”(唐宋部分),八十年代之后,陆续开设选修课“唐诗风貌”。数十年的讲稿,遗存量巨大,同一首诗,往往有三五种讲稿。有些讲稿,改了又改。凡是见过其讲稿的,都会为余先生备课之认真、细致而动容。余先生之所以成为国家级教学名师,成为历届学生铭记在心的名师,那是付出了超过常人的汗水和心血的。面对这些讲稿,我们深切地叹惋:如果余老师亲自整理,哪怕指导我们整理,那该有多好!这里呈现给大家的只是其“唐诗风貌”课的部分讲稿,有的讲稿余先生后来整理成论文,收入其著作《唐诗风貌》中,我们就不再整理。还有一些讲稿,相对零散,我们一时理不出头绪,只好割爱。唐诗风貌的讲稿,原汁原味,口语化很浓,朴实而生动。由邹春秀输入电脑,由郭自虎教授和我分别通读一遍,只作些简单的编辑加工。这一本书除了唐诗讲稿之外,我们又收录了《唐五代词概说》。这部分内容原是他与丁放教授合著的《唐宋词概说》中的一部分,也与余先生讲课内容相关,只是没有讲稿那种口语化风格。这一部分内容由鲁华峰博士牵头,由周青松、王雪、张祎、谢莉等同学录入电脑。 第三本是纪念文集,名之日《余霞成绮》。余先生逝世后,学界同仁、学生纷纷发来唁电、挽联、挽诗,撰写纪念文章,在寄托哀思的同时,还总结余先生的为人品德、教学业绩和学术成就。董乃斌、钱念孙等先生在百忙中撰写纪念文章,表达对余先生的深情怀念。这些诗文能够从不同角度展现教学名师的精神侧面。这本纪念文集包括以下五组内容:一是2014年9月2日余恕诚先生追思会上的发言稿,二是悼念余先生的文章,三是在余老师生前公开发表过的忆叙文章,四是挽联、挽诗、唁电,五是余先生著述目录、年表等。其中著述目录,由韩震军博士编纂初稿,由我根据刘学锴先生的建议,作了重新编排。余先生年表,由郭自虎教授执笔第一稿,我再进一步搜集线索,作了些补充,从年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位没有进过名校,得到名师指点的人”,如何“做出一流的成绩”(刘学锴先生语),如何成为名至实归的“名师”。考虑到篇幅和内容性质,还有一些在媒体上发表的文章,没有收入该书。 在三本书的编纂过程中,我几次向刘学锴先生请教,请他审阅三本书的目录、余先生年表、著述目录等。刘先生给予了及时的指导和补充,并亲自撰写《我和恕诚合作撰著有关李商隐的几部书稿的具体情况》,记录他们合作的具体情景。此外,余师母王瑞华、女儿余芸春、公子余云飞、学生王树森都给予了很多帮助,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给予了经费资助,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徐丹丽博士也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在此一并致以感谢。不完美之处,自然不可避免,请大家谅解。 薪尽火传,是我们编辑这三本书的初衷。我们相信,薪火相传是对余恕诚先生最好的纪念。 胡传志 2015年1月20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