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助理辅导员的主题访谈收集到来自中山大学36个院(系)的近200篇访谈纪要,其中有30余篇最具代表性,为本书择取,汇集成册,编印成为《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小言》,以促进各院(系)学生工作经验成果的交流与分享,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服务学生的成长发展,亦期对国内其他高校学生工作者有所启发。
中山大学学生处编著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小言》一书虽算不上鸿篇巨制,却也凝结了各院(系)学生工作者与助理辅导员们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的经验与智慧,所言虽“小”,亦字字珠玑。因篇幅有限,仅录得访谈纪要成果当中的一部分,余者诸多优秀篇目,憾未能一一收录。
中山大学学生处编著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小言》累计15万余字,以“‘人心向学’视阈下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为主题,内容囊括“如何通过第二课堂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如何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推进学生思想教育三项工程”、“如何推进‘三个一’和‘六个一’活动”、“‘公益囊’和‘成长轨’的作用及其如何在学生中有效开展”、“学工系统如何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等学生工作中重要的实际性问题,具有较强的代表性。针对上述问题,人文、经管、理工、医学等不同学科的一线学生工作者们皆有自己的思考,如移动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林仪老师提出“统筹课堂内外,延伸素质教育”,国际商学院辅导员崔丹老师提倡“言传身教齐乐学,诚挚行事勿功利”,哲学系团委书记赵一波老师则强调“坐言起行,重在落实”,公共卫生学院团委书记毛水榕老师主张“潜移默化与熏陶,稳步发展求质变”。以上皆为中山大学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经验成果总结,反映出学生工作与时俱进的精神,亦是中山大学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过程中在学生事务管理方面的侧写。
双向沟通引导,品味完备人生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张朝枝如是说
以学为本,以体为基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王毅如是说
朋辈导修,共享交流齐进步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陈凌如是说
聆听学生所需,鼓励学生所为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谢丹琼如是说
推动学风建设,鼓励求知问学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王燕芳如是说
坐言起行,重在落实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赵一波如是说
齐心协力推进“人心向学”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胡文涛如是说
传承岭南历史,推行博雅教育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居年余如是说
言传身教齐乐学,诚挚行事勿功利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崔丹如是说
用脚体验社会发展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孔碧云如是说
实抓“人心向学”,发现专业魅力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陈遵如是说
完善制度构建,搭建引导平台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余伯俊如是说
第二课堂添色彩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赵静如是说
学生工作点滴,终汇川润物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陈洁如是说
做公益,需踏实,忌功利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陈融融如是说
理想学工状态:管理与服务相得益彰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林勉生如是说
人文情怀是升华自我的催化剂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刘晓、陈融融、杜秋平、董丽丽、李越瀚、林勉生如是说
将知识、能力、素质三者有机结合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钱宁如是说
公益改变理工男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李锦华如是说
“成长轨”与大学生的成长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李庆双如是说
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陈琼芝如是说
实践理论相结合,学习锻炼两不误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仰晓莉如是说
高校辅导员的五种角色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戴怡平如是说
德艺双馨医学生,人文情怀中大人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林港凡如是说
宣传教育先行,交流分享共进步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谭广峰如是说
贯彻“人心向学”,培养专业素养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杜金如是说
促进专业学习,鼓励公益实践,培养人文情怀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侯巍巍如是说
不断探索公益新模式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陈省平如是说
统筹课堂内外,延伸素质教育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林仪如是说
多途径培养专业兴趣点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林奇琦如是说
围绕学生成长成人成才,抓好学风建设和宿舍文化建设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于洋如是说
创新第二课堂,坚持学术为主、娱乐为辅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黄佳玮如是说
寓教于乐,挖掘教育新思路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许俊卿如是说
潜移默化与熏陶,稳步发展求质变
——对于学生事务管理,毛水榕如是说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