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创造观与人类社会
第一章 创造原理
第一节 创造与人
第二节 创造与发展
第三节 创造与认识
第四节 创造与客观规律
第五节 创造的主体与客体
第六节 创造的基本特征
第七节 创造的核心要素
第八节 创造的思维方式
第九节 创造的意义
第十节 创造问题
第十一节 创造精神
第十二节 创造本质
第二章 创造的主体性原理
第一节 创造的主体性的涵义
第二节 创造的主体性的特征
第三节 创造的主体性的意义
第四节 创造的主体性的任务
第三章 创造的主体性的微观机制
第一节 生理基础与创造
第二节 心理基础与创造
第三节 文化基础与创造
第四节 理性因素与创造
第五节 非理性因素与创造
第六节 小结
第四章 创造的主体性的宏观机制
第一节 制度更新
第二节 两个决裂
第三节 观念更新
第五章 创造的主体性的发生和发展
第一节 历史上的创造的主体性思想
第二节 创造的主体性的发生
第三节 创造的主体性的发展
第六章 自然科学与创造的主体性
第一节 发挥创造的主体性
第二节 充分发挥创造的主体性
第三节 正当而合理地发挥创造的主体性
第四节 创造的主体性的复杂性
第五节 创造的主体性的艰难性
第六节 创造的主体性与客观性
第七章 创造观的内涵与历史形态
第一节 创造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创造观的一般特性
第三节 创造观与世界观、人生观
第四节 中西创造观的历史形态
第八章 马克思主义创造观原理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创造观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创造观的理论内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创造观的结构与内容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创造观与历史观
第九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造观
第一节 马克思创造观
第二节 恩格斯创造观
第三节 列宁创造观
第十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者创造观
第一节 毛泽东创造观
第二节 邓小平创造观
第三节 江泽民创造观
第四节 胡锦涛创造观
第五节 小结
结语创造与收益
引用文献目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