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济南作家的小说创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无论从作家群体还是创作成绩来看在国内同类城市中都处于前列。但客观地说,前期(1950年代前后)的作家作品主要影响还局限在省内,全国知名的作品不多;进入新时期(1980年代)以来,济南文坛涌现出了在省内乃至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作家作品。
石万鹏主编的《济南文学大系(当代小说卷1)(精)》收录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济南作家创作的优秀长篇小说多部,包括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为广大读者展示济南文学发展的多姿多彩的历史面貌,提升济南文化名城的声望,有助于构建济南文学史。
石万鹏主编的《济南文学大系(当代小说卷1)(精)》收录当代济南本地或济南籍作家创作的小说,包括长篇和短篇小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济南小说佳绩不断,取得了较大成绩,产生了很多至今有影响的优秀篇目,如《异国飘零记》、《天一言》、《绝顶》、《樱桃之远》等等。
这一天,为了支援大军南下,工友们都加了班,老王干到晚上十二点才回家。叫了有半个钟头的门,老婆才慢腾腾地起来,一边开门一边说:“不去为人民服务,还回家干啥?我看累死有谁疼。”
老王可火透了,但是深更半夜,怕闹起来惹得四邻不安;再想想刘同志和他说的话,他也就把气往肚子里压了压,一句话也没说,到床上倒头便睡。可是他无论如何也睡不着,脑子里像演电影一般,一幕幕地映着过去:
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的感情很合得来,没打过一次架,没拌过一次嘴,人家都说是一对好夫妻。当她有大桂时被厂里开除了,我对她便更体贴,下班和她拉拉家常事。虽然日子过得很“窄巴”,但两个人的感情也蛮好。可是自从自己觉悟渐渐提高,又到工人学校学习以后,把过去的苦水在党的面前吐露了出来,到毕业时他的入党申请被批准了……从这儿,他想多为党做一些工作,早上走得早,下午回家晚,吃了饭就休息,时间早就伏在桌子上念一阵儿,写一阵儿,很少和老婆拉闲呱。
无怪乎老婆近来好生气,指桑骂槐地说怪话。
老王一夜没有睡好,又想起了刘同志的话,琢磨着怎样先和老婆恢复感情,再慢慢地对她进行教育,启发她的阶级觉悟。
从这天晚上起,老王对老婆的态度再不是过去的样子了,回家后不管累不累,都帮着老婆提水做饭。
三月里,老王被朋友约去看了一次歌剧《王贵与李香香》,老王便想到老婆也是个佃户出身,不如也约她来看看,对她是一个很好的教育。第二天是星期六,下了班老王很快地蹿到家,帮着老婆做完饭。一边吃饭一边和老婆说:“你成天在家怪闷得慌,今天咱也去看看歌剧,听说《王贵与李香香》再好没有了。”老婆没有意见。
一拉开幕,王麻子在大雪里出场后,唱出了“穷汉饿得像只丧家狗,崔二爷家的粮食堆成山……”的时候,老王便偷眼看见老婆在用手帕擦眼角,老王却装没有看见的样子。后来听到老婆的鼻子抽答抽答地响,老王又装不懂的神气安慰老婆说:“哭啥?这是演戏,又不是真事。”
“你没在乡下住过,就知道不是真事?”老婆抽了两抽鼻子。
这出戏到底没看完,老婆便催着老王回了家。
“李香香真可怜,乡下是不是真有这样的事?”到了家,老王吸了口烟。一面逗着大桂子玩,毫不在意地说。
“我干吗好好地跑到你们城市里来?还不是俺家里交不上租,孟宅里要俺去当丫头,是俺娘哭着把俺送到俺姨家来。可是俺姨夫拉地排车也挣不出吃,才托这托那地把俺送到厂里去做工……这些苦处俺对谁说过味,反正咱命不好,告诉人也活该没人可怜。看了那个受压迫的小妮,就想起自家来……”老婆的眼里还往外流泪水。
“共产党就是专门帮助这种人翻身的,你看看过去压在穷人头上的人,谁还敢欺负人啊?就纱厂里说吧,也废除了检身制,什么工人剧团啦、秧歌队啦,搞得多欢,现在确实和过去不一样了。”
“谁说不是和过去不一样呗,翻身翻得也不管家,不顾身体啦?成天加班生产啊,学习啊,这就叫翻身吗?”
“你不求翻身,好好地跑出来干啥?”
“我愿意,不和你唠叨了,快睡你的觉吧!”
老王想,这次“有门”,只要抓住机会耐心进行教育。
P3-P5
“历下此亭古,济南名士多。”这是清代何绍基在济南大明湖历下亭题写的一副对联。它道出了济南历史文化的久远和辉煌。济南是齐鲁名郡,今日山东的省会,而齐鲁文化则堪称华夏文化的支柱。相传夏商两朝均建于今之河南境内以及安徽西北部、山东西南部、河北和山西的南部。周灭商,封姜太公于齐,封周公于鲁。姜太公运筹帷幄,助周统一天下;周公制礼作乐,为周巩固天下。儒家文化就诞生于鲁国和齐国。孔夫子是鲁国人,当过司寇,于杏坛讲学,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众。他周游列国,传播儒学。孟子是邹县人,他游说齐宣王,在临淄稷下学宫也讲过学。由此可见当时齐鲁文化之盛。因此,后来齐鲁一直是中华文化的重镇。如果说中华是礼仪之邦,则齐鲁为甚。加上山东半岛兼具渔盐之利,地阜民丰,文风也绵延不绝。孔子的弟子中就有像子游那样擅长文学的。孔子删定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其中《诗经》和《春秋》尤为我国两千多年来诗歌和叙事文学的源头。我国戏剧源于乐舞,与周代的乐舞有渊源。在齐鲁文化哺育和汇聚下,济南的文学艺术的昌盛,也可谓历史悠久。它虽然带有地域性,影响却往往及于全国。从远古时期的大舜和先秦时期的《诗经》开始,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李开先、李攀龙、边贡、王士祯、蒲松龄等人从济南出发,将自己的作品和影响惠及天下;李白、杜甫、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黄庭坚、元好问、关汉卿、赵孟頫、老舍等人,则在来济南做官或者游览、讲学的同时,将济南纳人笔下,留下了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新中国建立后的六十五年间,济南作家、济南籍作家和把济南纳入视野的全国各地的作家们,同样创造了令人瞩目的辉煌,在国内外形成了不可小视的影响。由此,济南市编纂的这套囊括几千年文学成就的《济南文学大系》,就不仅仅是济南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济南市的文化传承和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促进全国城市的文化传承和文学发展方面。也同样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这一套“大系”,规制宏广,篇幅浩大。它包括自古至今的济南本地作家的创作、济南籍作家的创作(以写济南的作品为主),以及外地作家写济南的创作,有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多种类型的文学作品。从《诗经》、《左传》选起,包括诸子散文,迄于当今21世纪初叶的各类创作。收罗作家之多、作品之众,都是前所未有的,可谓题材、主题、形式、风格都极其丰富。“大系”总主编刘玉民与他的同仁们,1999年曾编选出版了八卷本的《济南市五十年文学作品选》,2011年又编选出版了两卷本的《济南作家论》,2012年还编选了近二百万字的“美丽泉城文学作品研讨会推荐作品”。通过这些活动,他们对济南的当代文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梳理,同时也对济南古代和近现代的文学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把握。《济南文学大系》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推出来的,可以说是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准备,具备了充分的把握和条件的。“大系”编委会汇聚了国内和山东省内诸多专家、领导,各分卷主持人也都是具有较高文学素养的当地文艺界的专家,他们怀着一种对历史和济南文学负责的态度,在编选中既照顾到历史上的名家名作,也充分体现了地域文学的特色。因此我相信,这一套“大系”不仅能够为广大读者展示济南文学发展的多姿多彩的历史面貌,进一步提高济南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声望,还将会为济南文学史的构建,提供具有一定权威性的文学文本。
鲁迅曾说过,越是地方的就越有世界性。这当然指的是地方性的优秀作品。因为文学的审美总基于作者的创造,基于作者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审美发现,基于作者富于地方特色的文学性的追求。美国著名作家福克纳毕生所写的是他自喻为“邮票大”的一个小镇,我国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他所有的作品也不过是写山东高密地区的乡土生活和扎根于这片土壤的幻想。这足见地方性与世界性是可以统一的。我愿《济南文学大系》将会对丰富我国的文学做出贡献,也会为丰富世界的文学做出贡献。
是为序。
这部《济南文学大系》,是在中共济南市委有关领导同志的关心支持下完成的,是济南作家和文学艺术工作者献给共和国六十五华诞的一份厚礼。
济南是历史文化名城,数千年来涌现了众多卓有成就的文学大家和丰富精美的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济南的文学事业更是有了长足进步。但由于年代久远、作品繁多、分散零落等原因,给阅读和传承造成了诸多不便。近年虽经多方努力,却至今没有形成一套能够选精拔粹、一览古今的大型文学丛书。这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济南文学的传承和影响。因此,编选一套能够为济南文学的传承和繁荣做出实实在在贡献的济南文学大系,便成了我们共同的心愿。而此前,在时任中共济南市委副书记、济南市市长谢玉堂和中共济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延伟等同志的支持下,我们先后编选出版了八卷本的《济南市五十年文学作品选》、两卷本的《济南作家论》,编印了近二百万字的“美丽泉城文学作品研讨会推荐作品”。这为《济南文学大系》的编选奠定了基础。
《济南文学大系》收录的是历代济南作家(济南本地作家和行政关系隶属于济南的作家)创作的优秀作品,历代济南籍作家创作的优秀作品(以写济南的为主),以及历代外地作家创作的与济南有关的优秀作品。全书共十卷,其中古代三卷,现代一卷,当代六卷,囊括了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影视文学和戏剧文学等六大门类。当代作品中小说成果最丰,故独占两卷;报告文学和影视文学佳作较少,则合而为一;文学评论因有《济南作家论》出版在先,故阙如。人选作品,均为在国家正式报刊发表或出版社出版过的作品。编选中我们遵循优中选优,传递正能量和鼓励多样性、丰富性的原则,在确保作品质量和重点作家作品入选的前提下,特别强调兼顾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性、群众性。在篇目排列上,大抵以发表或出版的时间为序,同一题材、同一作者有多部(篇、首)作品收入的,以第一部(篇、首)发表或出版的时间为序。长篇小说和多集电视剧本,采用了内容简介加选录少量章节的办法。除个别作品略有删节外,其他均尊重原作及所依据的版本,仅是根据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规范了个别字句。为了方便阅读,在古代卷中添加了少量注释。
《济南文学大系》的编选工作自2013年6月初启动,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编委会全体同仁和各分卷主编,秉持对历史和济南文学事业负责的精神,在广泛征集和深入发掘作品的基础上,反复研究,多次调整,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作为当代文坛的领军人物,贺敬之、张炯先生的参与为《济南文学大系》增添了光彩。济南出版社社长崔刚先生对《济南文学大系》的编选倾注了很大热情,孙凤文总编辑、郭锐主任和有关编辑同志,为丛书的高水平、高质量出版付出了巨大努力。山东文人书画院作为依托单位,承担了编选中的具体事务。《济南文学大系》编选还得到了诸多同仁和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在此我们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同享泉水幽,共栽泉城柳。《大系》十卷古今收,珠玑满翠楼。不辞沥心血,寒暑一度秋。马踏祥云春来也,凯旋曲已悠。千年长河添新流,功业复何求?淡淡清风里,把盏话同舟。”马年春节的这首贺词,记述的正是全体编选人员共同的心声。
编选出版《济南文学大系》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工作,加之篇幅有限,编选者水平有限,遗憾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我们恳切期待广大读者的批评和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