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西域记/名家写新疆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沈苇
出版社 新疆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西域记》是一部散文集,全文二十二个篇章犹如一部宏大的画卷,绘就了新疆南部地区包括喀什、帕米尔、塔里木、叶尔羌的山、河、沙漠、动物、植物、乡村等、此外还有生活在这里的形形色色的人们。作者沈苇以极其生动的笔调,描绘了这片大地上的风景,以及构成了这片风景的精神的人,他们之间的和谐共存的景象。神秘、空旷和美好的南疆地区,在沈苇的笔下成为了活的风景。犹如另一部“新疆盛宴”,会带给读者别样的阅读乐趣。

内容推荐

沈苇对世界的观察细致入微,而更令人赞赏的是他对人性的敏锐领会。他的语言丰饶而富有奇趣,使读者能抵达他从没去过的地方,闻到他没有闻到过的气息,见到他没有见到过的风景。他的散文《西域记》不只呈现了新疆的日常生活和不易看到的风俗,还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特有的历史、地理、植物、动物、风貌、物产、艺术和文学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体味。

目录

十人谈(代序)

群山谱

故城记

植物素描

动物魅影

西域故事

天上的帕米尔

穿越塔里木

乡村巴扎

刀郎,火的歌喉

三个村庄

她们

喀什噶尔:西域天方夜谭

神树·鬼树

酒之秘仪

西东碎语

边地沉思录

试读章节

正午阳光下的雪崩:博格达的重金属摇滚。冰川的融化,滴滴清冽的雪水,则是天山的低吟浅唱。这是强音之后的低音和弱音,如同豹尾虎齿西王母的长啸化为一缕缕不易觉察的叹息。人间的耳畔仍回响着一位愤青的摇滚:“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泪。”《山海经》和《穆天子传》诞生得太早了,来不及收录这句箴言。时隔三千年之后,一位当代愤青仿佛替西巡的天子说出了爱的誓言和惊人的表白。

“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泪”?问题是,并且常常是:水和泪,一起汩汩涌出,以便我们同时啜饮;水和泪,有着同一个高寒而荒凉的源泉。水和泪,需要一起选择,一起朝拜。——最终分不清:哪是山的水,哪是山的泪。摇滚歌手热衷于抽刀断水的游戏,固执地分开了水和泪的界限。通俗歌手则像一个和事佬,努力将它们变成一滴苦涩的抒情:“有人说,高山上的湖水是留在地球表面上的一滴眼泪……”由此看来,通俗歌手的忧伤不亚于摇滚歌手的愤怒和深情,正如群山的叹息每每盖过孤兽的长啸。这是自然的真相、生活的现实。

曾经,山羊们背负砖瓦去山上建筑庙宇、道观,它们选择了佛光呈祥的一个山洼,以便建立起一个精神海拔,与大自然海拔比拼一下。现在,一滴水离开了一块冰,也就是说,一滴水卸下了冰山大厦的一点负荷、一片砖瓦。所以,冰山大厦一点点轻盈起来,在慢慢升高,如同三峰插云、三位一体的悬空寺。我在乌鲁木齐的二十年,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个悬空寺还在一年年升高。几年前在拉萨,布达拉宫也给了相似的“错觉”——每天经过时,总觉得它比前一天高了些。

我难于描述一滴冰川水的旅途,难于描述它的流浪生涯。或许大致情况是:一滴水离开了一块冰。一滴水向一朵雪莲花挥手告别。一滴水(冰川水)遇到一滴泉水,将它带在身边。一滴水乘着白桦叶漂流。一滴水骑着浪柴飞流直下。一滴水融入湖中。一滴水跳下悬崖,摔疼了自己。一滴水带走山谷里的羊群、风滚草和苏铁化石。一滴水走过特纳格尔——物阜民康之地。一滴水穿越麦田、向日葵、啤酒花、葡萄园……此时,一滴水如果还是一滴水,是一个幸存者,终将消失在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但在流浪的中途,它有一个漫长的逗留——仿佛一滴水的犹豫变成了一个湖:一池悬浮半空的忧伤。

所谓池在天上、天在池中,恰恰说的是:水在天上、天在水中。云朵、飞鸟、森林、群山倒映在一滴水中,被一滴水收藏了。然后,通过一滴水,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云朵、飞鸟、森林、群山,看到了一个敞开的世界,甚至看到了雪豹的飞翔、峰巅的光芒和天上的琼楼玉宇。一滴水是有记忆的,因为在天山瑶池,一滴水就是一个记录、一部编年史:从远古到今天,从神话到新闻,从穆天子与西王母神秘的约会到现代版的殉情故事。所有的向死而生,所有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所有的蝴蝶与毒药,在今天即使驾八骏日行万里,也是太慢了。一滴水被自己的履历与经验、梦境与传奇修改,变成悬浮半空的一滴泪!一滴蔚蓝的泪!

一部液体编年史中,水的遗骸漂向沙漠,水的遗址却留在了半空。

一滴水中,有过去,有现在,有一个暧昧的未来。

一滴水中,有许多水滴的灵魂、许多泪水的呜咽……

时光荏苒,群山巍峨。我们对天山的眺望是对一滴水的眺望,对博格达的祭拜是对一滴水的祭拜。关于东、西小天池是王母娘娘洗脚盆的表述过于恶俗,无异是对博格达神灵的一次恶搞和戏弄。面对天上美景、人间创伤,言语的失败总是令人羞愧难当。现在有了一个摆脱遮蔽的比喻:倘若大天池是一颗大泪珠,东、西小天池则是陪伴它的两颗小泪珠,或是天山脸颊上两道妩媚的泪痕。我相信,这样的表达并非出于修辞和感伤的需要。

“我想要得到天上的水,但不是你的泪。”山有泪,正如山有水。当水和泪不再是现实,而是一个遥远的传说,我们的瓦罐碎了,我们的眼睛干涸了。而在不久的从前,作为天山子民和博格达遗民,“天上的水”和“你的泪”,我们曾经一道拥有并一饮而尽。P5-7

序言

我记得当初读到《一个地区》受到的感动,沈苇只用短短四行、三十多个字,写出了一个令所有的人都感到震撼的特异的地区,那辽阔,那无边的寂静。惊人的新鲜,惊人的绮丽。他对中亚风情的捕捉和概括如神来之笔。2009年之后,诗人的诗中多了些忧郁和悲伤,我觉察到他内心的哀痛。

——谢冕

《新疆词典》有一种飞翔之美,高贵之美,毫不夸张地说,其水准是新文化运动以来的一个亮点。沈苇用一百多个名词把新疆的诗意表达得非常充分,他对事物的把握准确而独到,他语言的华美像《圣经》的语言。那是一种超现实而又完全概括现实的语言。现在,很多人都在以模仿的方式表达生活,而沈苇在概括生活。

——周涛

在中亚这块土地上,自然风貌和民族生活似乎培育了沈苇独特的体验方式:对“瞬间”的敏感。他的诗,偏爱有力度的诗境,阔大、浪漫的想象方式,并热衷于表达诸如生命的起源与再生、死亡与永恒、人与世界的关系等的哲思。他对词语的把握,有着更多“经验的切身性”。

——洪子诚

不能把沈苇视为一个地域性的诗人,但他确实是一个具有地域色彩的诗人,他的作品也不能缩小为边塞诗或新边塞诗,尽管边塞诗有着辉煌的传统。……沈苇是一个对生存有着复杂体验的人,而不是抽象地描述一个类型化的地域风物的诗人。

——耿占春

沈苇作品中有一种平等的思想,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主人与奴隶,皇帝与平民……他是一个绝对平等主义者。生活在西北,面对苍茫的大地,面对时常发生的生生死死,在自然的、大地的生存空间,反倒容易滋生平等主义思想。他的“凿空”生活并不引向虚空和虚无,而是走向平等,平等的肯定性,使得沈苇抹平生活的差异具有自我面向他者的肯定性,而且还有他者向自我生成的肯定性。

——陈晓明

沈苇与新疆的相遇是一种幸运。新疆也应该很幸运地感到,它能够拥有这样的歌者,尤其拥有一位来自作为遥远“异域”的江南的歌者,是一次足以显示新疆之魅力的成功的捕获。沈苇之对新疆的自然、历史、文化和新疆民众的精神与生存的每一次接近与深入,都对他的主体自我有所丰富和有所发明。实际上,这就意味着,新疆就是沈苇的精神资源,一个博大、深厚和永远不竭的精神资源。

——何言宏

在沈苇的诗歌和散文中,我们看到了一幅迥异于当代主流诗歌的“西域文学地理版图”,他不但从题材场景中给出了这方多彩地域的神奇,更从诗歌艺术的内在构成上,深入西域诸多边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产——以《福乐智慧》、柔巴依乃至突厥文化遗存为代表的民族民间文化精髓。进而以中西文化综合视野中现代观念的统摄,使之在当代诗歌的类型构成上,成为一个活跃的变更元素。由此而体现了身处边缘地带的诗人,对当代汉语诗歌表现空间卓有成效的拓展。

——燎原

《新疆词典》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丰富的、诗意的、立体的新疆。全书充满变化和起伏之美,有一种纵横万里、上天入地的味道。在跨文体中漫游,沈苇的人文地理书写,事实上构建了一门“心灵地理学”。我到过新疆多次,常常梦想着再度踏上那片神奇的土地。《新疆词典》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我实现了梦想。

——高兴

“综合抒情”是沈苇提出的一个诗学概念,针对一个时期诗歌界内的种种主义之争。这一概念同样适合于《新疆词典》,全书洋溢出综合抒情的气质:语言的跌宕多变,意象的密集冲击,细节的无微不至,情怀的灼热宽阔,思辨的深刻有力……新疆本身就是湿意与干燥、云朵与沙子、冰雪与馕坑、古旧与新异、欢欣与忧伤、超验与经验等等元素的混血之地,一个诗人面对她,只能综合抒情。

——汗漫

沈苇对世界的观察细致入微,而更令人赞赏的是他对人性的敏锐领会。他的语言丰饶而富有奇趣,使读者能抵达他从没去过的地方,闻到他没有闻到过的气息,见到他没有见到过的风景。他的散文不只呈现了新疆的日常生活和不易看到的风俗,还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特有的历史、地理、植物、动物、风貌、物产、艺术和文学等非常深刻的理解和体味。他真正写出了亚洲腹地的“精神地理”。

——【美】顾爱玲 Eleanor Goodman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7: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