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张志伟编著的《外资参股与中资银行综合价值创造能力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①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原有的经营发展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缺陷,从盈利性、安全性、流动性、规模性、管理能力及长期发展能力6个方面探索性地构造了一个综合价值创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对于高风险、高收益的银行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和稳健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②从外资银行参股所带来的技术转移效应以及治理结构改善效应两方面入手,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绩效水平和价值能力所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具体的作用机制,弥补了现有研究在理论方面的不足。
③利用我国银行的年报数据资料对12家主要国内商业银行近年来综合价值创造能力的变化进行了测算与评价,较为准确和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近年来的经营状况。
④在剔除我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效应的情况下,构建计量检验模型对外资银行参股对我国银行综合价值创造能力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对我国商业银行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变化背后的真实原因形成更为科学准确的判断。
张志伟编著的《外资参股与中资银行综合价值创造能力研究》在我国金融体制不断改革与发展以及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水平和竞争力得到改善的背景下,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出发,通过银行综合价值创造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外资参股中资银行理论层面的分析,我国主要商业银行引资实证案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与引进外资对策建议几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境外战略投资者的战略参股行为对中资银行综合价值创造能力所产生的影响。
本书可供从事内外资商业银行股权投资、价值研究理论与经济学理论研究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关专业高等院校的师生参阅。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1.2 现有研究综述
1.2.1 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1.2.2 外资参股与银行绩效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结构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l.3.3 结构框架
第2章 商业银行的综合价值创造能力
2.1 “平衡计分卡”思想与商业综合价值创造能力
2.1.1 “平衡计分卡”与企业绩效评价
2.1.2 “平衡计分卡”思想与商业银行绩效评价
2.1.3 “平衡计分卡”的拓展与商业银行综合价值创造能力
2.2 综合价值创造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2.2.1 指标体系选择
2.2.2 指标归并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外资参股与银行的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基于技术转移的
博弈分析
3.1 技术缺失与中国银行业的竞争力之殇
3.1.1 产品创新
3.1.2 信息技术开发与应用
3.1.3 专利技术掌控
3.2 外资参股、技术转移与商业银行价值能力的博弈分析
3.2.1 分析框架:Coumot寡占竞争
3.2.2 技术转移与银行价值能力变化:非同业竞争情形
3.2.3 技术转移与银行价值能力变化:同业竞争情形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外资参股与银行的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基于治理结构
改善的分析
4.1 “所有者缺位”与中国银行业的治理结构缺陷
4.1.1 “所有者缺位”与公众一国家委托代理关系
4.1.2 “内部人控制”与政府一经理层的委托代理关系
4.2 外资参股、治理结构与商业银行价值能力
4.2.1 分析框架:“范围经济”与银行经营绩效
4.2.2 “所有者缺位”下的商业银行绩效
4.2.3 外资参股与银行治理结构改善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商业银行的综合价值创造能力评价
5.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5.1.1 分析样本选择
5.1.2 基础数据来源
5.2 指标计算
5.2.1 中国商业银行的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变动情况
5.2.2 外资参股与商业银行综合价值创造能力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资参股与银行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实证检验
6.1 外资参股与商业银行综合价值创造能力变化的计量检验
6.1.1 模型设定
6.1.2 指标与样本选择
6.1.3 检验结论
6.2 案例分析:战略投资与中国工商银行的综合价值创造能力提升
6.2.1 中国工商银行的发展简介
6.2.2 中国工商银行的股份制改造与战略投资引入
6.2.3 股份制改革、战略引资与中国工商银行的经营能力变化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政策建议
7.1 提升安全性与抗风险能力
7.1.1 《巴塞尔协议Ⅲ》的新要求
7.1.2 提升银行资产质量与防范流动性风险
7.2 构建业务创新与长期发展能力
7.2.1 改善外部制度环境.
7.2.2 推动银行业务创新
7.3 完善银行内部经营管理体制
7.3.1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7.3.2 完善商业银行的治理机制
7.4 合理利用境外战略投资者
7.4.1 审慎选择境外战略投资者
7.4.2 加强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合作
7.4.3 合理确定外资控股比例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束语
8.1 核心结论
8.2 创新与不足
附录A 相关推导验证
A.1 cournot寡占竞争模型推导验证
A.2 式(3.19)推导验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