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由何晓宇主编的《女职工心理援助工作指南》是一本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循心理学原理,通过合理的心理辅导技术和方法,为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女职工进行疏导和缓解的专业用书,是心理援助工作者可以在实际中派上用场的工作指引。本书首先对女职工心理援助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解读,然后对心理辅导基础知识、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女职工不良情绪与心理压力调适指导、女职工心理障碍干预方法与步骤、女职工职场与家庭关系心理调适指导、女职工四期心理调适指导等内容进行了详解。全书不仅有专业的心理援助基础知识、技术方法、工作步骤,同时还配有详细的辅导案例加以说明。
何晓宇主编的《女职工心理援助工作指南》立足于当前企业女职工面对的压力和心理问题,从心理辅导基础知识、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女职工不良情绪与心理压力调适指导、女职工心理障碍干预方法与步骤、女职工职场与家庭关系心理调适指导指导以及女职工四期心理调适指导等方面,深入浅出地对女职工心理援助的方法、技能进行分解,并列举了大量相关知识、诊断工具和具体的辅导案例,以帮助女职工心理援助工作者更加科学、高效地开展女职工心理援助工作。
第一节女职工心理辅导的原则
一、心理辅导的基本概念
“辅导”一词源于英文的“guidance”,有引导与辅助的意思,也有向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与帮助的意思。
心理健康辅导是指心理辅导者与受辅导者之间建立一种具有咨询功能的融洽关系,以帮助受辅导者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进而欣赏自己,并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改变自己的不良意识和倾向,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1.心理辅导的目的
(1)给予被辅导者情感支持。
(2)激励被辅导者摆脱生活困境的信心和勇气。
(3)让被辅导者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自己。
(4)让被辅导者学会管理自己,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5)纠正被辅导者的错误观念,提高其对现实问题的分析水平。
(6)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2.心理辅导的内容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耐心倾听被辅导者的倾诉,并给予相应的安慰和鼓励。
(2)进行必要的心理测查。
(3)对被辅导者的日常生活进行督促。
(4)进行现场演练以提高被辅导者的生活技能和情感体验水平。
(5)帮助被辅导者及时化解生活中、工作中遇到的困惑。
二、心理健康辅导者的作用和角色
1.心理健康辅导者的作用
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积极向女职工宣传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使女职工了解心理发展的规律,能对自身出现的问题进行自我调节。
(2)主动关注女职工的心理状况,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女职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及时发现和帮助有心理困惑和问题的女职工,积极发挥朋辈辅导的作用。
(4)关注特殊人群,对性格孤僻、家庭情况复杂、经济贫困、纪律观念淡薄、工作困难的女职工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帮助;要做好心理危机预警工作,及时将重大应激事件、行为异常女职工的情况向相关组织报告。
(5)定期对女职工的工作、生活、交往、情感等进行综合评价。 (6)辅导有心理困惑的女职工,加强对接受咨询女职工情况的跟踪及反馈。
(7)协助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组织发动女职工积极参与。
(8)在女职工中开展心理普查,建立女职工心理档案等。
从以上概括的内容来讲,心理健康辅导者在女职工心理健康工作中担当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2.心理健康辅导者的角色
女职工心理健康辅导者的角色,可以概括为以下五种。
(1)女职工的心理观察者。是指女职工心理健康辅导员因职责要求需时刻关注本企业女职工的言行举止,及时了解、掌握女职工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状况和问题,第一时间掌握相关信息。
(2)女职工的心理帮助者。女职工心理健康辅导员不仅需要通过观察来发现问题,还应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帮助女职工解决心理的困惑和问题。
(3)女职工心理健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女职工心理健康辅导需借助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实现,这些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女职工辅导员的参与和配合,他们是活动的最终落实者。女职工辅导员对活动的精心组织安排,有助于确保心理健康辅导活动收到预期效果。
(4)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的学习和传播者。女职工心理健康辅导员须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在学习和具体工作的过程中,不仅提升自己对相关心理健康知识的认知和了解,为自己开展工作创造了条件,也使自己在工作中自觉成为心理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将心理健康知识通过讲座、个别辅助等方式传播出去。
(5)管理者与女职工之间的心理信息传递者。女职工心理健康辅导员是管理者与女职工之间的联结点,是信息上下沟通和传递的通道,即向管理者汇报女职工的心理动态,向下传达有关要求和信息。不仅是职工心理安全预警体系的重要环节,同时对于指导开展女职工心理健康工作有着特殊的意义。
由此看来,作为女职工心理健康辅导员,要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不是简单地上几次培训课就能解决,而是需要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当中,做一个有心人,不仅要学会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成长,同时还需要学会关心和帮助女职工的基本素质。
P4-6
女职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全国亿万女职工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与祖国共命运、与时代齐奋进,坚定信念、开拓创新,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做出了卓越贡献。然而,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期,持续快速的社会节奏,不断加大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以及各种利益诉求交织下的复杂社会环境,使人们的心理开始承受超量负荷,从而滋生焦虑、压抑、无助感、职业倦怠等各种不良精神状态。这些压力也都在困扰着女职工。
女职工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既是单位的骨干又是家庭的栋梁,她们在参加工作的同时,还要照顾老人、抚育子女,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家庭都处于承上启下的角色;她们每天在为事业、家庭、子女奔波的同时,还要在上下级、同事、姻亲等等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中角逐,既繁忙又劳碌。她们扮演着妻子、母亲、儿媳、职工等多重角色,所承受的内外压力更为复杂。这也使得当代中国女职工成为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易感群体,越来越多的女职工处于亚健康状态。
一直以来,各地工会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实施了各项举措,在贯彻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同时,把触角向呵护女职工心理健康延伸。为使女职工关爱行动向更加制度化、长效化的方向发展,各级工会采取了各种措施,着力提升女职工心理素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讲座培训、心理咨询、精神抚慰等,普及心理健康新理念,帮助女职工学习健康知识,缓解工作和生活压力,努力为女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增强女职工心理保健意识,引导女职工面对工作和家庭双重角色带来的压力,学会正确地进行心理调节,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也让广大女职工感受到工会“娘家人”的温暖。
在工会开展女职工心理援助的活动过程中,发现有些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心理援助知识,导致辅导效果欠佳。基于此,我们邀请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认证讲师何晓宇先生主持编写了《女职工心理援助工作指南》一书。 本书是一本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和技能,遵循心理学原理,通过合理的心理辅导技术和方法,为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女职工进行疏导和缓解的专业用书,是心理援助工作者可以在实际中派上用场的工作指引。本书首先对女职工心理援助的相关知识进行了简单解读,然后对心理辅导基础知识、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女职工不良情绪与心理压力调适指导、女职工心理障碍干预方法与步骤、女职工职场与家庭关系心理调适指导、女职工四期心理调适指导等内容进行了详解。全书不仅有专业的心理援助基础知识、技术方法、工作步骤,同时还配有详细的辅导案例加以说明。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得到了相关心理健康辅导机构和心理咨询专家的支持和指导,其中但芳、何立、何建军、李景安、李景吉、刘霞、刘雪花、刘少文、刘艳玲、杜小彦、宋春霞、陈鹏、陈超、陈莉平、朱霖、费秋萍、张桢国、匡仲潇、滕宝红等老师参与了本书的资料收集和编写工作,何晓宇老师对全书相关内容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核,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我担当心理顾问这个角色已经有10年了,对此我自己都感到有点惊讶。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了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变迁,参与了心理咨询机构的运作,接触了大量优秀的心理咨询师,为各式各样的组织和当事人提供了帮助。这些都让我深切体验到,自己只是心理咨询殿堂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能有幸进人已经值得我感激。
首先,心理咨询的学习带领我走人真诚的世界。在这个充满角色和面具的社会丛林中,人们常常慨叹虚伪的泛滥同时却又异常惧怕真实的呈现。在心理咨询圈,一个咨询师的真诚程度往往决定了这个人咨询功力的深浅。当我有幸与一群真诚的咨询师进行深切互动时,常常会产生一种想哭的快乐。
其次,心理咨询的学习带给我一个多元的世界。当组织或个体找我寻求某些帮助的时候,他们让我有机会与众多独特的人如此亲密、深入地交往,让我领略到他们世界的多姿多彩和喜怒哀乐。每个群体和个体都充满了各种复杂而有动力的成长机制,他们像一个个独立的小宇宙一般运行。我尝试通过他们的知觉去感受他们的世界,就像走人无穷的宇宙当中,我为他们的努力而赞叹,也为他们的不幸而伤心,这让我感觉到自己生命的成长和扩大,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渺小。
第三,非常地感恩工会能给我这样的机会I:IIII将在心理辅导过程中的经验、方法编著成书,通过这样一本书得以与更多的人交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体验。
最后,或许是比较个人的但却非常重要的,心理咨询是我赖以谋生的途径。说实话,相对于很多行业心理咨询的回报不是很大,但前期无论是金钱还是时间的学习投入却非常大。我妻子但芳在这个过程中,给了我很多无怨无悔的支持。在此,我要向她献匕真诚的感谢!
何晓宇
国家心理咨询师培训认证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