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乃诠、许世卫编著的《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回顾和展望》一书的编辑出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并通过转移、转化与推广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向2020年发展,目标宏伟,任务艰巨,世情、国情、农情复杂多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回顾和展望 |
分类 | |
作者 | 信乃诠//许世卫 |
出版社 |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信乃诠、许世卫编著的《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回顾和展望》一书的编辑出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并通过转移、转化与推广为现实生产力,促进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向2020年发展,目标宏伟,任务艰巨,世情、国情、农情复杂多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内容推荐 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科技有了长足的发展.科研机构发展壮大,专业队伍初具规模,试验研究条件不断改善,国际合作与交流日趋扩大.农业科学研究与开发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和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并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转移、转化与推广为现实生产力,提高了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份额,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城乡居民农产品有效供给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促进了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面向2020年发展,目标宏伟,任务艰巨,世情、国情、农情复杂多样。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要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活力和动力,更多地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迎接世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加快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信乃诠、许世卫编著的《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回顾和展望》理论联系实践,深入浅出,内容丰富,资料数据翔实,图文并茂.是总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发展的一部农业科技专著,可供农业、科技部门、广大农业科技单位和高等业院校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发展历程 1 创建与发展阶段(1949-1965年) 2 遭到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年) 3 恢复、改革与发展阶段(1976-2005年) 4 改革、创新与快速发展阶段(2006-2010年) 第二章 事业发展 1 农业科研机构发展壮大 2 农业科技队伍初具规模 3 农业试验研究条件改善 4 国际交流与合作日趋扩大 5 农业科技投入体制基本形成 6 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初见成效 第三章 重要部署 1 1949-1978年农业科技计划 2 1978-1990年农业科技计划 3 1991-1995年农业科技计划 4 1996-2005年农业科技计划 5 2006-2010年农业科技计划 第四章 战略重点 1 农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协作攻关 2 农业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研究 3 农业基础和前沿技术研究 4 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推广 5 农业科技型企业研发的潜在能力 6 农业和农业科技软科学研究 第五章 主要成就 1 种植业 1.1 农作物种质资源 1.2 作物遗传育种 1.3 土壤肥料与施肥 1.4 农田灌溉与排水 1.5 作物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1.6 作物栽培与耕作制度 1.7 中低产田综合治理 1.8 农业机械化与设施工程 2 林业 2.1 林木遗传育种 2.2 森林培育 2.3 森林生态工程 2.4 森林资源管理 2.5 森林保护 2.6 生态工程与荒漠化治理 2.7 木材科学与加工 2.8 林产化学 3 畜牧业 3.1 畜禽品种资源 3.2 畜禽品种改良 3.3 草地资源调查和草地改良 3.4 畜禽饲料标准和饲料营养 3.5 养蜂和特种经济动物繁育与饲养 3.6 兽医疫病诊断与防控 3.7 中兽医疫病诊断治疗与防控 4 渔业 4.1 渔业生物资源调查 4.2 水产种质资源和遗传育种 4.3 水产养殖和增殖 4.4 鱼饲料和水产病害防治 4.5 海洋和内陆水域捕捞 4.6 水产品保鲜加工技术 4.7 渔业环境生态与工程 5 农业 5.1 农产品加工和综合利用 5.2 农业环境保护 5.3 农村能源工程 5.4 作物气象与农业气候 5.5 同位素和核辐射技术 5.6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 5.7 农业信息技术 5.8 农业资源调查和宏观战略研究 5.9 农业科学基础研究 第六章高效转化 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共同特征 1.1 转化时间较长,具有周期性 1.2 转化过程复杂,具有综合性 1.3 转化条件多样,具有选择性 1.4 转化的原动力,具有市场性 1.5 转化服务对象,具有社会公益性 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2.1 项目负责制 2.2 技术承包制 2.3 有偿转让制 2.4 综合技术服务 2.5 专业技术研究会(协会) 2.6 农业顾问组或咨询服务站 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类型 3.1 “公司+农户”模式 3.2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 3.3 “公司+中介组织+农户”模式 3.4 “专业市场+农户”模式 3.5 “合作社+农户”模式 4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果 4.1 转化与推广农作物良种及配套先进技术 4.2 转化与推广优良树种和人工造林技术 4.3 转化与推广畜禽良种和饲养先进技术 4.4 转化与推广水产良种和养殖先进技术 4.5 转化与推广综合配套机械工程先进技术 第七章 科技进步 1 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2 各地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3 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 3.1 资源利用率 3.2 土地生产率 3.3 劳动生产率 第八章 重大贡献 1 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增长 2 农村经济全面持续发展 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 4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5 农业对国民经济贡献重大 第九章 基本经验 1 认真贯彻科技发展方针,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2 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纵深配置,不断增强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 3 提高农业高技术自主研发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发挥引领现代农业的先导作用 4 组织科研协作攻关。研究解决重大的农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问题 5 遵循农业科学研究自身规律与特点,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 6 采取多形式、多途径,做好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与推广工作 7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形成富有活力的体制、机制和各项制度 8 切实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使我国农业科技走向世界 9 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和领军人物,建设宏大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 10 不断改善试验研究条件,实现农业科技装备和手段的现代化 11 发扬学术民主.提倡不同学术观点不同学派的“百家争鸣” 12 加强组织管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 第十章 发展目标 1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2 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主要指标 第十一章 严峻挑战 1 人口增加 2 耕地减少 3 淡水资源短缺 4 环境继续恶化 5 自然灾害加剧 6 经济全球化 第十二章 优先领域 1 现代生物技术 2 农业信息技术 3 节水灌溉技术 4 农业工厂化技术 5 生物制品研制技术 6 应对气候变化技术 7 农产品加工技术 8 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9 农业机械工程技术 10 农业前沿技术 第十三章 自主创新 1 自主创新与引进国外农业先进技术 2 自主创新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 3 自主创新与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4 自主创新与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5 自主创新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6 自主创新与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7 自主创新与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第十四章 持续发展 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提出 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4 新一轮的农业科技革命兴起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 附录2:第一次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工作会议 附录3:第二次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 附录4: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_2010年) 附录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