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赣江以西(江右新散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江子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赣江以西(江右新散文)》分为“赣江以西”、“喘息”、“旅途”、“问答”四辑,表达了一个新锐散文作家对赣江以西一个叫下陇洲的村庄的缱绻爱意,记录了作者江子青春成长过程中的锐痛,以及对江山胜迹的感悟,对历史人物的钩沉式的描述,关于写作的思考。

本书文字激情飞扬,充满了修辞的快感和审美历险意味。

内容推荐

《赣江以西(江右新散文)》勾画了赣江以西一个叫下陇洲的村庄的旧时光,记录了作者江子青春成长的锐痛,和对历史人物、旅途风景的思考。乡村往事,童年影像,成长记忆,路上风情……在作者自由率性的叙述中,闪烁着诗意的光芒。

目录

我和我的城市(自序)

辑一 赣江以西

 杨万里

 虎

 龙

 银声响彻

 姑姑

 姐姐

 醉酒的人

 追赶彩虹的人

 水手

 锡匠

 货郎

 野菊花

 萤火

 酒

 船

 牌局

 谷村

 葬礼

 返乡者

 未完成

辑二 喘息

 喘息

 帕瓦罗蒂

 刀锋

 自行车

 乐队

辑三 旧年

 录像厅

 铸剑者

 极品爱人王昭君

 铡刀下的兰

 怀念一张脸

 玉一样的山,玉一样的人

辑四 旅途

 马皮鼓上的新疆

 梅关处处

 瑶里的月亮

 雪落松阳

 世袭的灯塔

 诗漫小东江

 一棵树

 铜的故乡

 闪电

辑五 问答

 十个散文问题

 诗性批评的疆界

 让词语在隐痛中发光

 永远善待梦想

试读章节

他曾经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赣州、永州零陵、奉新县、常州以及广东等地的地方官员,临安府的国子博士、秘书少监、秘书监。在临安府,他的一口方言经常被皇帝和同僚取笑,他的秉性刚直、遇事敢言常常让皇帝下不了台;可是在地方,他的清廉、爱民如子受到了百姓的拥戴。他是南宋朝廷中“主战派”的核心成员,是疾恶如仇的文士,著名的爱国主义者,也是多少显得有些另类的性格执拗的官员。这个出生于秋天(生于阳历十月二十九日)的人,有着天蝎座的典型性格:天性敏感,拥有惊人的耐力和意志力,倔强、执着而不妥协。他还是南宋诗坛敢于砸碎一切镣铐的“革命派”,被称为“诚斋体”诗歌(诚斋是他的字)的创造者。总之,他是在南宋政治和文化的舞台上,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一个注定要在史书上留名的人物。

而现在,他是辞官返乡的隐士,江西吉水县赣江以西一个叫湴塘的村子里的菜地上松土的老汉,一个爱在夜晚饮酒的饮者。他原封不动地退还朝廷发来的退休金,仅用妻子纺纱的手艺和自己的田间劳作养活自己。他每天粗茶淡饭度日,粗布衣衫作息,穷得只剩下衣带上还保留了一点点金子(“清得门如水,贫唯带有金”),可他从不以为意。他把欲望降低到了最少的程度,所以他并不需要太多的花销。

他种菜,养花,精心拔去地里的杂草。他与路过的乡亲打着招呼,用的是最为正宗的方言,样子就像是本地的一名乡村老汉。在池塘边,他脱下鞋子,把沾在鞋后跟的泥土磕在支起他身体的锄头上,池塘正好倒映了他倾斜的、闲散的身影。他的皮肤在太阳下变得越来越黝黑。他的发髻经常显得蓬松、凌乱。而他的菜地已经一片葱绿,花朵盛开如盏。他把它们当作大地上长出的一行行诗——那是多么新鲜的、生机蓬勃的诗行!他依然写诗。比起在朝廷的时候,他的诗歌写得越发散淡、透脱,文人修辞的痕迹愈少,乡音俚语愈多,充满了童趣和清新的乡土气息。有时,他甚至直接使用口语入诗。

他写月亮:“才进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粘天独自行。”(《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老夫渴急月更急,酒落杯中月先入。领取青天并入来,和月和天都蘸湿。……”(《重九后二日同徐克章登万花川谷月下传觞》)……而他本人,就像月亮一样洁净、透明。他写飞鸟:“雨足山云半欲开,新秧犹待小暄催。一双百舌花梢语,四顾无人忽下来。”(《积雨小霁》)写落花:“红紫成泥泥作尘,颠风不管惜花人。落花辞树虽无语,别倩黄鹂告诉春。”(《落花》)……是的,这个心存美好的人,偏爱一切美好的、良善的事物,天光日月、山水自然、田园风光、花鸟虫鱼,在他的笔下是多么的灵动,深情,生机勃勃!

十多年来,他始终过着自给自足的退休生活:种菜,养花,饮酒,看书,写诗。他用腊肉下酒,像这里的每一个本地人那样嗜辣。太阳下,他把湿漉漉的衣衫晒在枯桑树枝上。午睡起来,他懒起,看门前的儿童捉柳花。他偶尔会去赶集,看社戏上奔走的孩子,赛会虎面豹头的扮相。而更多的时候,他会在如水沁凉的夜晚,透过天井默默看天上时圆时缺的月亮。在他的眼里,月亮有时是个淘气的孩子,有时是和他对饮的酒友,有时又是一个傲然独行的灵魂。或许,它还是外族侵略下孱弱的祖国?

一二。六年他死于愤怒。即使在远离临安千里的故乡,历经多年的乡村生活,依然熄灭不了他对临安府的朝廷的担心。他的心其实日日都在上朝。他痛恨官场,厌倦仕途,可他依然把自己当作国家的臣子。当有一日从族子口中得知权奸出兵之事,这个年逾八十的乡村隐者,竟然失声痛哭。他大叫拿纸来!他在纸上疾书。这一次,他写的不是诗,也不是给昔日同僚的信札,而是对权奸的控诉,对国家的担忧。他的语气,竟有了少有的愤懑和粗野。笔落,他死了。

他的事迹写入宋史。他的诗歌代代相传,至今的学生课本里,仍收录了他的诗——他是汉语诗歌的天空中一颗不灭的星辰。他的墓地在他的家乡溢塘。那是离我的村庄下陇洲村只有十五里的地方。

我经常去造访湴塘,这个与我的村子同属于赣江以西的小村庄。我经常去看望这个八百多年前的乡党。我会经常翻看湴塘村的族谱,看上面他的画像。画像上他头戴官帽,庄严持重,而事实上,他幽默风趣,是南宋少有的乐天派。我还看上面描画的他的三世没有修缮的祖屋的样子。我经常到村后莲花形的山上他的墓前,静静地坐着,陪陪他。

P2-4

序言

我和我的城市(自序)

我似乎开始迷恋那些低温的充满凉意的器物,如银器、月光、闪电、雪。我的笔下不断出现这些词。我文字的节奏也慢了下来,就像是黄昏下的独自漫步,又像是夜晚借着微弱的月光回家。我迷恋这种节奏里适合隐藏些许诡秘感的舒缓。我担心速度一快心脏就会受不了。“太阳”这种词已经很少用了,自己不小心读到时都会忍不住用手挡一下,生怕它的光眯了我的眼睛。想起过去,我总是“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样子。我喜欢“波涛滚滚”“泥沙俱下”“如火如荼”这样的词语里的气势,感觉特别带劲儿。我说起话来甚至喜欢借助手势,希望能增强感染力,以致很多人对我的印象,都是我张牙舞爪的样子。而现在,除了不慎喝高了点,我已经很少这样了。有人会对我说,每次看到我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事发生了?细细琢磨,我想是因为中年来到了。

中年……这个词貌似有几分凶险,几分立于悬崖的凛然和荷戈彷徨的落寞。伴随着中年的到来,我发现我的变化还有:越来越喜欢徒步了。在南昌,我经常在下班以后用双腿走七公里回家。我发现了徒步的好处,就是下班时我还是一个“公有制”的人,可走着走着我就成了一个“私有化”的人;下班时占满我脑海的都是材料、会议、电话、同事的脸、O群里的口水,可走着走着我会不由自主地哼上一首久违的歌,或者一两句美好的诗涌上心头,早年与某个心仪女子约会的场景也会不自觉问甜蜜再现;下班时我还是一个紧张的人,可走着走着就成了一个松弛的人。我似乎越来越喜欢食蔬,在单位食堂里吃饭肉每次都剩下了,对养生这事儿也开始有点关注了。遇见美人搭讪的欲望大幅降低,对身体的关注度和倾听兴趣却越来越高了。过去不理解的事和人,现在似乎全理解了。过去不太爱搭理的人,现在远远看见了都愿意主动笑一笑了。对历史和哲学的兴趣越来越大,对现实倒是越来越漠然和迟钝了。不再是过去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倒是开始变得谨慎与容易担心。胆子真的小了起来。过去喜欢呼朋引类胡吃海喝,现在往往就喜欢与亲人待着,即使相顾无言,也是情深意长。

我想我的这本书里,就都是我中年的气息和节奏,一股子中年味儿。有点岁月深处的凉意,却依然对光怀着迷恋和敬意。自言自语,却不知道有谁会听。充满嘟嘟囔囔的回忆意味,充满了在路上的颠簸气息,却倒是还没有老年人的梦呓之感。在拼凑一篇被称为自序的文字的此时,我还在疑惑着:这样的一本中年状态的书,有谁会愿意展开它?我写下的这本书,是要献给谁?

在这篇自序里,我还想说说南昌,这一座安顿了我的身心、容忍了我的诸多不是的城市。迄今为止,我在这座有着“英雄城”称谓的、以八大山人和滕王阁为文化标识的城市已经生活了十多年。可老实说,对这座可能在许多人眼里有些虚张声势装模作样的市民气息浓郁的城市,我来不及热爱,也谈不上厌恶。对它的历史,我满足于一知半解。对它的日新月异,我还没准备好欢呼。对它的未来,我没有期许的兴趣。它离我的故乡江西吉水只有两百公里,这个我还满意。这样我很容易从这里回到故乡,那里有我的亲友,库存了我的成长。相比这座城市,我当然更爱我的故乡。可是于我现在,爱和恨都讨于浓烈就容易短视和褊狭。爱和恨就是囚禁和缠绕,可我不愿成为囚徒。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铁石心肠的人,这样可以不被近处的爱与恨迷惑,能够看到更远的远方,而南昌正好可以让我满足。要说另一个喜欢,就是这座城市节奏还不算快,路上来往的人们的表情并没有太急匆匆恶狠狠,公交车司机都还比较斯文不是特别喜欢抢道,秋天了街道两旁的樟树叶子落下时都会打着旋儿,这样的城市节奏,对我这个欲望不很强烈喜欢简单的人来说,是最合适不过了。

不爱,就不被它囚禁;不恨,就无意去诋毁它。它的夏热与冬冷就无所谓难以忍受,雾霾的程度还没有让我有太多不适,我的内心也就不会因恨积压我警惕的戾气。我与这座城市握手言欢,相安无事。它不计较我的狼心狗肺,给予了我不少机会却从不向我索取(迄今为止我关于它的文字没有超过两万字),我认真扮演着一名良好市民的角色,却几乎从不看这座城市的报纸和电视,心安理得地找出各种理由婉拒这座城市各种聚会的邀请,对它的历史、现实和未来毫不关心。不亏欠,不紧张,不热爱,不讨厌,不怒,不争,过年过节不需要提着礼物去亲戚家拜访,也没有什么人与我交恶到横眉冷对的不愉快程度。无大欣喜,也无大悲伤。作为一个写作者,与所生活的城市保持这样的一种状态,应该是理想的吧?

我的许多文字,就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写的。

一张紫檀木的古董书桌会给我带来压力,而一张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破桌子也会让我心烦。在南昌这张似乎既没有显赫身世、当然也无明显漏洞的结实的书桌上书写,更容易让我忘记书桌的存在而沉湎于文字里的世界。这对一个写作者,是一件多么好的事呀。言说到此,我发现我已经有点喜欢它了。

其实我是想说我的生活和写作的状态。我想说我的文字是在这样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下写出来的。可我怀疑我嘟嘟囔囔了这么久,是不是相当于什么也没有说?

读者看我这么饶舌,是不是有想翻一翻这本书、看这厮说些什么的愿望?

本书第一辑“赣江以西”,曾以单篇面目出现在我的另一本以故乡为主题的散文集《田园将芜——后乡村时代纪事》之中。这里添加了不少篇什,作为一辑,是目前为止我的这一专辑的最完整版。其他的几辑,都是首次入书的作品。

是为序。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十二日夜于红谷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2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