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正处于急剧变化中的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与深度思考。应该看到,以文学的形式关注表现变动不居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乃是山西文学界自打赵树理和“山药蛋派”以来传承日久的优秀艺术传统。令人倍感欣喜的一点是,已然经历过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洗礼的山西新锐作家,不仅没有背弃山西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反而还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有所发扬光大。孙频便是山西文学界新兴的新锐作家之一,从《九渡》中你可以看到她作品中体现了人性美的张力的这一特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九渡/晋军新方阵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孙频 |
出版社 | 三晋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对正处于急剧变化中的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与深度思考。应该看到,以文学的形式关注表现变动不居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乃是山西文学界自打赵树理和“山药蛋派”以来传承日久的优秀艺术传统。令人倍感欣喜的一点是,已然经历过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洗礼的山西新锐作家,不仅没有背弃山西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反而还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有所发扬光大。孙频便是山西文学界新兴的新锐作家之一,从《九渡》中你可以看到她作品中体现了人性美的张力的这一特色。 内容推荐 孙频的作品一般来说,出场人物比较少,故事的展开也比较明朗,故事简约但又充满了人性的闪光,人性美的张力。有些人悲剧命运,有些人黯然离场,这些都构成了孙频小说独特的生命和创作特色。她以女性的视角,关注人心细微的情感波动。《九渡》便是她的一部作品。 目录 山西新锐作家创作实力的新展示 ——序《晋军新方阵丛书》 九渡 月 煞 祛魅 青铜之身 美人 红妆 夜月行 耳钉的咒 试读章节 九渡 白毛,你的信。 一个顶着一头花白头发的年轻人从角落里站起来,那头白发在灯光里闪着一种银质的光泽,纯而明亮。 他先把手在衣服上擦了擦,然后才小心翼翼接过了那封信。狱警手里的最后一封信也分出去了,众犯人却还像一群没有分到食物的猴子一样,懊恼地不甘地围着他,恨不得从他手里再长出几封信来。狱警不再理会他们,咔哒一声关了牢房的门。他们像是再次被推进了洞底,高高的铁窗像洞口一样悬在半空中,洞口里沉着几点金色的星光,但是深不见底。 青森的灯光带着一种灯光本身的体重往苍白的墙壁上挤,墙壁上便被逼出一种墓碑上的潮湿。灯光从高处坠下压在了每个犯人的脸上,每个人的脸上都被榨出了一轮阴影,阴影深处是两只木质的眼睛,盯着什么地方一盯就是很久,像是钉子钉进去了一样。监狱里的每一天每一夜都长得极其相似,就像一棵巨大的植物,夜以继日遮天蔽日地生长着,自顾自地繁衍出一片又一片纹理相同的叶子。 在监狱里没有星期,也无所谓月份,只有无边无际的时间像一条大河一样往前狂奔,犯人们便自制出了一套监狱里的历法,那就是以收到一份家书作为一个月的开始。从这天开始往下数,一直数到三十天的时候收到另一封家书,这就是新的一个月的开始,然后再数下去。所以一旦书信没有准时到达,犯人们便觉得历法突然失效了,时间忽然之间紊乱了,荒凉而杂芜地疯长成一片,一点尽头都看不到。真正让人恐惧的就是时间深处这种无边无际的荒凉。这种荒凉要比他们的生命本身更强悍更坚硬,它们像牙齿一样牢牢长在他们身上,不会腐烂,不会死亡,只会像饥饿和干渴一样把他们掏空。 生活在监狱里的人们是生活在一处荒岛上的,四周都是汪洋,他们根本不可能从这里逃出去。那些信便是他们和这个世界的唯一血脉联系。那是血管,不是别的。一旦这血管断了,他们便被这个世界彻底遗忘了,他们会在这暗无天日的角落里逐渐干枯成时光下面的化石。所以有信来的日子便是监狱里的节目。 几束目光带着嫉妒落在白头发小伙子的手里,就像有几个人的体重同时向他压了过来。他本名叫王泽强,白毛是他的外号。他十六岁进了少管所,两年后又转到监狱,他的头发是从进了监狱后开始变白的。这是他在监狱里的第八年了,他像一株植物一样,过一秋头发便白一层,到第三个年头的时候,他已经没有一根黑头发了。一头白发在灯光下闪着一种银色的寒光,每一根白发都是通体透亮的,像白色的羽毛。然后,白发下面是一张年轻的铁灰色的脸,散发出的也是坚硬的铁气。这使他看起来就像一株被嫁接起来的奇异的植物。 一株身首异处的植物。 王泽强坐在铺上,把两条腿一盘,就像一只虫子突然把所有的触角都收回去了。他开始小心地却是极其安静地看信。这种异样的安静像栅栏一样围在了他身边,把那些目光挡在了外面,近不了他的身。信已经是开口的,监狱里的每封信都要被监狱里的干部先检查过之后才能到犯人们手中,有时候一封信在他们手里半个月之后才能辗转到犯人们手里。同样,犯人们寄出去的信也要被看过之后才能往出寄。他从已经撕开的信封里取出了里面的信,顶着一头白发,缩在荒野一般的灯光深处,像一个冻手冻脚的雪人一样,开始瑟缩地,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信。 信是母亲刘晋芳写来的,每个月一封,每封信都是两页,信的最开头永远是“强强”两个字。他先是攥着这两个字,久久不愿放开。就像在走进一间温暖的屋子前先捂着两颗炭火暖暖身,以适应里面的温度。然后,他开始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读,每一个字都要看很久,看实了,焐热了,咬碎了,已经消化下去了才去看第二个字。他舍不得看完。第一遍看完再回头去看第二遍,然后是第三遍,反反复复咀嚼。直到熄灯之后,才把信叠起来放在枕头边,一只手搭在信上睡觉。就像是,有一个人正睡在他的身边。 …… P1-3 序言 山西新锐作家创作实力的新展示 ——序《晋军新方阵丛书》 张明旺 在地域文学的意义上,山西一向被视为“文学大省”。其中的标志性文学现象,一是“十七年”期间赵树理与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这一批“山药蛋派”作家在农村题材创作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二是1980年代更具现代意识的“晋军崛起”一代作家的出现。但正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们却不难发现,真正以其创作实绩活跃于当代山西文坛者,实际上已经是一批大抵出生于1970年代左右或者1980年代以后的新锐作家。虽然他们各自文学创作的思想艺术风格不一,目前创作成就的高低也不够整齐,但能够有三位作家先后斩获鲁迅文学奖,能够有不少作品频繁不断在全国各大文学期刊发表或选载,都充分说明,这批晋军新锐作家正在全国文坛产生着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假若将他们放置在全国文坛的坐标系中加以考察,我们就不难发现,除了浙江、江苏、山东、河南等少数省市之外,如同山西这样一下子出现这么一个创作潜力巨大且已产生了不小影响力的青年作家群体,其实是相当少见的一种文学现象,无论如何都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我们之所以要尽心竭力地组织出版这样一辑《晋军新方阵丛书》,一方面固然是要尽可能全面地展示这些新锐作家的创作实力,另一方面,也是在以组织化的手段坚定有力地助推新锐作家在现有基础上向更高的思想艺术高峰攀登。无可置疑的一点是,入选的王保忠、孙频、杨遥、闫文盛、手指、小岸、张乐朋、杨凤喜、陈克海、李心丽这十位新锐作家,皆一时之选,他们近年来所取得创作实绩可谓有目共睹。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这一辑十册《晋军新方阵丛书》的集中推出,仅仅是省作协助推计划的第一步,入选者是清一色的小说家。今后,我们不仅会陆续推出第二辑、第三辑,而且还将把关注视野由小说而渐次扩展到其他文学文体。 尽管说这批晋军新锐作家年龄尚且相对年轻,思想艺术也仍然处在成长的过程之中,但在实际上已经不算短的写作历程中,事实上他们已经形成了若干较为引人注目的思想艺术特点。 首先,是对正处于急剧变化中的现实生活的热切关注与深度思考。应该看到,以文学的形式关注表现变动不居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乃是山西文学界自打赵树理和“山药蛋派”以来传承日久的优秀艺术传统。令人倍感欣喜的一点是,已然经历过西方现代主义思潮洗礼的山西新锐作家,不仅没有背弃山西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反而还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有所发扬光大。王保忠近年来专心致志于乡村世相的观察与描写。他的中篇小说《万家白事》,题名可以让我们联想到当年陈源斌的那部后来被张艺谋改编为《秋菊打官司》的《万家诉讼》。福生因为矿难而不幸去世,本来应该引发一种发自内心的亲情悲伤,没想到的是,面对着那一点赔偿费,一家人居然陷入到了疯狂“内战”的状态之中。人性在威权资本时代的被极度扭曲于此可见一斑。小岸的《车祸》借助于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所真正呈现着的,实际上也同样是亲情人性在强硬的金钱面前的一败涂地。从这种一败涂地出发,小岸对于当下时代的社会伦理进行着可谓是格外沉潜的思考。孙频的《月煞》,书写表现的是三代女性的悲剧命运。只有在母亲自杀之后,生活与命运的真相方才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在不知情的女儿面前渐次打开。小说的一大成功处,在于对强悍无比的外婆形象的塑造。惟其如此,批评家何向阳才会认为,“小说中的外婆形象,是我近年来读到的小说中最难忘的,她的哀哀无告一下子变作了一往无前,当她坐在欠债人门口六天六夜,当她啃着冷馒头铁下了心,当她用火炉子上的热水浇下自己的面目时,我的心为之震颤。这个人物让我想起鲁迅《铸剑》中的那个黑衣人,她要举起闸门,让孙女出去。1983年出生的女作家能如此从容地写出一个既有深度又有个性的人物,令人感叹”。陈克海《搭台唱戏》的价值,突出地体现在对于中国社会现实复杂丰富现状的有力揭示上。通过民营实业家王拥军的发迹及败落史的细致描摹,陈克海对于当下时代原始资本的积累,对于经济、权力与文化以及人性、欲望之间的复杂缠绕关系都有着足称透辟的尖锐审视。 其次,虽然我们一直强调山西有着深厚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但也须得承认,这批新锐作家所置身于其中的,毕竟已经是新世纪之初的中国。一种现代主义影响的存在,对于这批经受过现代主义洗礼的新锐作家来说,其实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也正因此,以一种形式上大胆的实验探索而尖锐切入到当下时代人们一种普遍的精神困境之中,也就顺理成章地构成了晋军新锐作家的一个突出特点。杨遥的《在圆明园做渔夫》书写表现着一个被现实生活严重戕害的底层青年,被迫在那个著名的圆明园里如同野人一般地与世隔绝地孤独生存达数月之久。其中,一种存在主义层面上强烈荒诞意味的存在,就是显而易见的事情。手指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习惯于通过“我们”这样一种复数第一人称叙事方式的合理征用,而对于一代人无以摆脱的生存焦虑加以深度的透视与表现。闫文盛的《只有大海苍茫如暮》一篇,看似展示的是一次看似寻常的相约出游活动,但在日常场景中所透露出的却是现代人一种精神上的茫然状态。杨凤喜《固若金汤》的故事起因,只是一把毫无来由的钥匙。但就是如此一把没有来由的钥匙,却最终导致了人物的精神行为失常。以上种种,皆可以被看做是这一方面的切实例证。 第三,是文体上对于短篇小说的格外偏爱与坚守。重视短篇小说创作,是山西当代文学史一以贯之的一种文学传统。无论是赵树理和“山药蛋派”中的其他几位作家,抑或还是“晋军”中的李锐、张石山以及稍后一些的王祥夫、曹乃谦等,都在短篇小说的写作上表现不俗,颇有生发。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到了这批新锐作家中,仍然有几位在孜孜不倦地致力于短篇小说的艺术探求。王保忠、杨遥、手指、杨凤喜、张乐朋、李心丽,这一方面的表现都特别抢眼。张乐朋的《快钱儿》意在展示矿工的不幸命运遭际。作家重点描写表现永年和镐头两位矿工对金钱的追求和对女人的饥渴。除此之外,他们的精神世界可谓一片荒凉,没有任何的亮光,看不到任何的希望。李心丽的《悬着的愿望》,由一个普通农户刘翠花一家关于住房的困境而最终切入到了关于乡村政治生态问题的思考之中,虽然只是一个短篇的有限篇幅,但作家的现实批判意识和人道悲悯情怀却都得到了强有力的凸显。尤其不容忽视的是,这些作家不仅坚守短篇阵地,而且在短篇这一特定文体的写作方面也有所探索。无论是对于生活横断面的巧妙切选,抑或还是对于更具艺术张力的现代心理结构的大胆实验,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切的印象。人们都说当下时代是一个长篇小说的时代。在一众作家都趋之若鹜地竞相创作长篇小说的时候,山西的这些新锐作家能够耐得住寂寞,执着坚守短篇小说阵地,诚属难能可贵。 在充分肯定晋军新锐作家创作实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他们的创作仍然难称完美,仍然有着进一步提升的思想艺术空间。当务之急,就是如何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思想能力,不仅要扎根于生活的厚土之中,而且还要能够以一种艺术的眼光对于生活有更深入透辟的理解和把握。“风物长宜放眼量”,真心希望这批新锐作家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能够以一种海纳百川的开放姿态,以他们更其丰硕的创作成果,使得山西“文学大省”的称号更加名实相符。 2014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