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就能用,超实用、超简单。
作者安妮·贝卡思为法国知名心理学博士,心理治疗师,两个孩子的母亲。
积二十年教育咨询经验沉淀而出的精华之作。
《这个孩子真省心--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100招》告诉你,不烦躁、不焦虑、不抑郁、不乱发脾气,也可以教导出省心孩子!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这个孩子真省心--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100招 |
分类 | |
作者 | (法)安妮·贝卡思 |
出版社 | 新世纪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看就能用,超实用、超简单。 作者安妮·贝卡思为法国知名心理学博士,心理治疗师,两个孩子的母亲。 积二十年教育咨询经验沉淀而出的精华之作。 《这个孩子真省心--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100招》告诉你,不烦躁、不焦虑、不抑郁、不乱发脾气,也可以教导出省心孩子! 内容推荐 《这个孩子真省心--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100招》是法国心理医生安妮·贝卡思博士撰写的一本有关家庭教育的著作。我们知道,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它还包括父母对自身的定位、夫妻关系的处理等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家庭教育才有可能取得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本书篇幅不长,但对上述问题都有涉及,尤其在谈到本书的核心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的问题时,作者更是不吝笔墨。作者认为,“除了爱,纪律是我们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没有明确的纪律,孩子会缺乏安全感,会缺乏自信心。等他们长大成人后,很有可能对自己的孩子更加严厉”“规矩的制定需要考虑孩子的年龄、能力和性格等方面”“父母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并且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这样教育会更加顺利”,从理念到方法,作者给出了一整套教育解决方案。 全书共分为6章100个小节,每个小节篇幅都不长,没有冗长的说教,有的只是对问题的分析和对方法的探讨。易于阅读,易于理解,易于学习,这是本书的一大优势。 目录 第1章 相信自己 1相信自己 2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方式 3想要孩子爱您,不用特意去做什么 4对孩子的爱,永远不嫌太多 5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时光 6让孩子依恋您 7教育方式该改改了 8明确底线 9了解孩子的期望 1O学习孩子是如何思考的 11一个鼻孔出气的父母 12慢慢来,不着急 13保护孩子远离外部影响 14为自己考虑 15维护好夫妻关系 第2章 制定纪律 16制定纪律 17做孩子的领导 18示例教学 19保持冷静 20找到如何保持冷静的方法 21控制您的情绪 22不要牺牲一切代价换得暂时的宁静 23让孩子听话的方式 24多鼓励好的行为 25理解孩子的“不” 26明确态度 27不要宠惯孩子 28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29分辨要求和需求 30能控制情绪的孩子情商高 第3章 什么时候可以给孩子制定规矩 31什么时候可以给孩子制定规矩 32相信环境的力量 33明确问题 34停止和孩子争论 35关注孩子的积极方面 36小习惯,大力量 37不要巩固不良行为 38忽视不良的举动 39制定规矩 40忍受差距 41定义界限 42有备无患 43在恰当的时候提要求 44管得多不一定管得好 45小小计时器,教子大工具 46学会妥协 第4章 重视“不”的力量 47重视“不”的力量 48说到就要做到 49定义“不” 50倒人胃口的“但是” 51对孩子的愿望表示肯定 52用小孩子的语言说话 53沉默是金 54对太小的孩子不要讲大道理 55说话时,用“我”开头 56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57寻找更好的命令方式 58积极交流 59如何在给孩子提要求的时候说明理由 60幽默是沟通的润滑剂 61忍住气,别批评 62和孩子争辩只会使情况更糟 63发怒是没用的 第5章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64给孩子选择的机会 65如何给孩子布置任务 66不要忽视表现好的孩子 67永远不要比较 68不要随便贴标签 69鼓励是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 70提高积极行为的发生率 71表扬的艺术 72奖赏的使用方法 73选择适当的奖赏方式 74不要用食物或者睡懒觉作为奖赏或者惩罚 75与孩子达成协议 76如何执行协议 77改变解决问题的方式 78如何提醒爱忘事的孩子 79不要和孩子赌气 第6章 沉默也是一种回应方式 80沉默也是一种回应方式 81正确引导孩子 82数1,2,3 83纠正错误 84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喊“停” 85在什么情况下孤立孩子 86让孩子承担后果 87应用逻辑推理 88惩罚要谨慎 89选择合适的惩罚方式 90适当剥夺权利 91如何应对严重情况 92避免体罚 93打一巴掌给个甜枣 94做“心硬”的父母 95即使在公众场合也要纠正孩子的错误 96道歉 97如何处理在公众场合发生的冲突 98不要让小孩觉得羞愧 99避免过度威胁 100离开孩子的舞台,放松自己 试读章节 从倾听和讨论开始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利益得到保障,父母在与孩子制定协议内容时,要听取协议双方的意见,多交流,经双方讨论后才能达成协议。协议在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上,表述一定要详细、清晰。当协议形成后,父母和孩子要仔细阅读协议,双方都同意后,分别在协议上签字,这时协议才能生效。协议一定要保证对双方都是公平的,如果存在不公平现象,那么协议在日后执行起来就会比较困难。 保证用词准确 在制定协议时需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在协议中需要清晰、明确地表明协议双方每天要做的事情(如铺床、洗衣服、打扫卫生等)。协议的内容应该通俗易懂,在履行完成协议中的行为后,应该由另一方检查完成的情况。 在协议中写一些“要听话”这类词语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评判的标准太模糊,而且孩子在执行起来也很难掌握。相反,如果在条约中清晰地写上“摆放餐具”或者“临睡前准备好书包”,这种在条约里规定要做的具体行为则较为适合。 父母也可以将协议内容列成表格,每完成一项,即在表格后面画钩,这样可以使孩子每天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如何做 这里有好几种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理解其中最简单的方法。假设蒙蒙的父母想让她做三件事:每晚九点钟上床睡觉;把脏衣服放进篮子里;去学校之前自己把头发扎好。那么蒙蒙的父母可以对蒙蒙这样说:“这三件事是我要你每天都做的,每天晚上我们会做一个总结,如果你将三件事都做了,我就在日历上给你画一个勾,等你有五十个勾时,我就给你准备一份礼物,但是你如果忘记了其中的某件事情,那就都无效了。”说完后和她进行讨论,等双方都同意时,就编制一份协议,并在上面签上父母和孩子的名字,这时协议就可以开始执行了。 考虑孩子的年龄 对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来说,每次要求他做好一件事已经足够了,不能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同时承诺的奖赏也应该尽快兑现(一个星期内,最多两个星期内)。在履行协议期间,父母也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乐趣,给孩子准备一块画板或一份表格,每完成一件事,就在相应的格子里画一个勾,这样有利于让孩子看到每天的进步。与之相反,对于一个青少年,父母就可以适当延长协议的时间。例如,您的孩子很希望得到一台MP3播放器。那么您可以与孩子商量:如果他每天自己叠被子,早晨开窗通风,每周拖地一次,每天把脏衣服放到卫生间等,如此坚持三个月,您就可以帮他买一台MP3。 画一份表格 一旦与孩子达成协议并在上面签字后,父母就可以画一份表格,记录孩子每天的进步。表格第一栏是任务栏,父母可以列出要孩子做的具体行为,其他栏框则可以写上与之相关的日期。对还不认识字的孩子,父母可以用一些非常简单的图画来代替文字,在表格的任务栏里写明床、牙刷等简单的文字。对青少年来说,一张简简单单的日历就足够发挥作用了,他们可以清楚地记住自己要做的事,父母只需要在表格里写上每天的日期就可以了。 如果孩子希望得到大家的提醒和监督,父母可以把协议或表格贴在冰箱门上;如果他不想惹人注意,那么可以贴在房间衣柜门的内侧。 在协议执行过程中,父母需要每天留意孩子的任务是否完成(在不提醒他的情况下)。如果完成了,父母就在相应的格子里画一个勾,并对孩子表示称赞“加油!你又得到了一个勾。”“你已经十个勾啦!太棒了!”如果孩子没有做到,我们就不计结果。不要批评孩子,无需给孩子上任何教育课,也不用提醒孩子任何协议的内容,我们只需要在对应的表格里写上:“你的床没有整理,今天不得分。” 什么时候停止 如果协议开始实行后,孩子没有做任何改变,也就是说协议没有发挥任何作用,那么父母需要马上弄清孩子为什么不愿遵守他的承诺。因为好的协议很快就可以发挥出它的效果。一般情况下,孩子不遵守协议是因为他看到奖赏的日子遥遥无期,或者是他觉得为了得到微小的奖品需要付出的努力实在太多了。 在开始制定协议时,父母的期望不能太高。如果孩子高兴,乐于接受协议的约定,那么他很容易完成协议内容。所以在达成协议时,父母需要多花些心思。 当协议中的某个行为完成后,不要立刻让孩子进行新的协议。例如,孩子在两周内顺利完成您规定他的任务,那么接下来的短暂时间内,就不要再让孩子履行新的协议,可以让孩子暂时休息休息。因为孩子都会产生惰性,当孩子完成您布置的任务后,应该给孩子一段自由的时间。 P190-P193 序言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因此,针对不同孩子的教育方法也应该各不相同。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掌握的就是如何正确地与孩子制定纪律,如何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很多有经验的教育专家告诉我们,多与孩子交流,尊重孩子的想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些都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但是很多父母担心,如果与孩子关系过于平等,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威信。其实这种想法并不正确。 明确目标,走出困惑 许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想着:阻止孩子做这件事合理吗?要求孩子做这件事是对的吗?我该如何教会他健康成长呢?我应不应该忍受自己宝贝的蛮横无理呢?他们经常被这些问题困扰,甚至怀疑自己的教育方法,因此,就会变得犹豫不决,进而在教育孩子时会受孩子言语或者行为的影响。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我们自己首先要目标明确,态度坚决。适当剥夺孩子的权利是有益的 适当地约束孩子,能让他们更好地控制冲动的情绪。我们要让孩子明白,我们约束他们的行为,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控制冲动,是在帮助他们完善自己的性格。如果我们能让孩子明白这一点,同时再给予他们一定的陪伴和关注,那么孩子就能够理解父母的这种做法其实是为了他们好。 遵循生理与社交规律,不溺爱 我们要想让孩子健康成长,首先要教会他们遵循生理规律,不偏食、按时刷牙、保证睡眠等;其次,要教会他们基本的社交生活规则以及有关家庭、文化、社会、法律等方面的常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在未来生活中,更好地融人社会大环境。孩子需要一定的引导 尤其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来引导他们做事。如果我们整天抱怨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抱怨孩子没完没了的问题,那么,这种父母很难尽到为人父母的责任。 这二十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和不同年龄段的父母交谈,他们向我诉说他们遇到过的种种难题。正是因为他们的诉说,引发了我对如何正确教育孩子的思考,丰富了我在教育孩子方面的想法,使我找到了具体的能让孩子听话的方法。 在本书中,您将读到不同情况下教育孩子的具体办法。这些办法在教育孩子时能够起到最佳效果,避免责骂孩子、对孩子发脾气,避免无止休地重复对孩子的要求和禁令,避免孩子整天吵闹或因打了孩子屁股而造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僵化。 当然,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因材施教;而每对父母也是不同的,所以书中的建议并不一定全都适用。但是您可以根据孩子和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在这100种方法中选择一些符合您目前情况的建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