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国就是那么一位勇猛的求索者,他长期生活在南疆阿克苏,一直在基层从事艺术活动。在新疆,大家熟知的俄罗斯传统绘画和印象派绘画是那个时代油画家们的记忆,同时又有本土前辈和外地来疆画家的影响,形成了他“特有”的绘画语境和形式,透出一种“生”“猛”和不守规矩的绘画特点。他长期坚持写生,创作了一大批肖像和风景,形成了他自己的样式,而这种样式还不能予以确切的归类,存那些捉摸不定、熟而带生的作品中印证了我对他的认识,思考在前、探索为先、不拘形式、率真自然。他用自己的眼光观看和诠释着南疆神秘的生命状态和雄浑的自然景观,力求自己从内心深处去感受这一切对他的浸淫。他用自己的热情和感悟表达着对那片热土的情感,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当然,他能主动地把审视的眼光变得更加敏锐和犀利,让创作的热情更加厚实和充满力量。他的创作将会产生质的飞跃。《刘建国油画作品集》刘建国编著。
看刘建国的油画,粗犷强烈的色彩,张弛有度的结构,不事雕琢,随性流露情感,作晶呈现出浓郁的南疆地域特性。他早期创作的《出砖工人》《故乡的河》,画面饱满凝重,已显露出扎实的基本功和造型能力。《柯克亚》反映的是奋斗二十余载、现在仍然延续的绿化丁程背景下南疆阿克苏人民的精神风貌和豪情壮志,强烈的主观色彩给人以向上、阳光朝气的意象。此画前后创作数年之久,一望而知他具有掌控大幅作品的驾驭能力。《博孜墩的十月》,灵感来自他工作十年之久的温宿县柯尔克孜乡山区牧场。《巴扎大》则从刮须修面的老人和持镜相对的老伴儿的笑容中,感受到改革开放带给人们的欢乐和美好向往。而入选第三届中国油画展的《绿荫下》,画面祥和、恬静,人物洋溢着幸福生活的满足和惬意,鲜活的诗意透过葡萄架下的斑驳阳光流露出来。他的作品在传统的写实样式中已透出些许当代绘画的意蕴和契机,存严谨的传统衍承中生发着新的律动和画意。难能可贵的是,他始终保持着童心般的视觉冲动,在传统经典中寻找具有生命力的永恒价值。同时他还注重对中国文化和本土问题的关注,并对当下的时代精神予以刻意的追索和求证。《刘建国油画作品集》刘建国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