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侬峒天琴(金龙布傣壮族群的信仰与生活)/中国西南民族志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秦红增//毛淑章//宋秀波//吴英//李先进等
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秦红增和毛淑章和宋秀波编著的《侬峒天琴》从布傣族群概况、布傣人的天与天琴、天琴:人神交流的纽带、布傣族的天琴形制与改良、布傣天琴弹唱曲目的种类及音乐本体特征、天琴文化传承的载体、布傣族群天琴文化传播、布傣天琴文化创新探析、由外源及内发—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反观、天琴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等十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阐述,以期表达下述观点:①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创新乃是民族文化的“自觉”过程,塑造“文化品牌”过程。具体表现为开放与坚守的辩证统一。开放即是“吐故纳新”,坚守即是“温故”“知新”,即任何创新都是传承性的。②从主体来看,民族文化创新是一个全民参与、内外互动的合力过程。其中既有政府、学者、旅游公司等外源力量,更有当地民众的广泛参与。前者带来新的文化气息,后者构成民族文化创新的群众基础。③民族文化创新通常表现为三个阶段:顺应,民族文化如何适应外来文化的过程;整合,即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适度”“博弈”;建构,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得以融合,新的民族文化形态产生,实质是民族文化的“扬弃”。

内容推荐

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金龙镇的13名美丽少女,以一曲《唱天谣》在2003年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东南亚风情夜”晚会上唱响,龙州天琴由此一炮打响,其独享的天琴弹唱、妇女穿长袍黑衣、每年正月十一过“依峒”节等文化特质从而备受学术界关注。秦红增和毛淑章和宋秀波编著的《侬峒天琴》的研究,就是通过对中越边境广西金龙布傣族群与天琴文化的深入观察,来探讨民族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来讨论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和族群认同问题。

目录

第一章 布傣族群概况

 第一节 金龙布傣族群概况

 第二节 布傣族群聚居地概况

一、龙州县概况

二、金龙镇概况

 第三节 布傣族群族源

 第四节 布傣族群人口数量及杂居、跨居情形

 第五节 布傣族群自称与他称

第二章 布傣人的天与天琴

 第一节 布傣族群的“天”信仰与“做天”仪式

 第二节 布傣族群沟通天人的法器:天琴

 第三节 布傣族群沟通天人的法师:巫

第三章 天琴:人神交流的纽带

 第一节 “(弄下)桥”:布傣族群生命礼仪中的天琴

一、仪式前的准备工作

二、仪式中的天琴表演

 第二节 求务:布傣族群生产生活仪式中的天琴

一、依峒节 里的“求务”仪式

二、依峒节 的由来及其“祈天”特质

三、求务:祭天祈福仪式

四、求务仪式的文化象征与功能

第四章 布傣族的天琴形制与改良

 第一节 天琴的制作

 第二节 天琴形制改良

 第三节 天琴与其他同类乐器比较

第五章 布傣天琴弹唱曲目的种类及音乐本体特征

 第一节 布傣天琴弹唱曲目的种类

 第二节 布傣天琴弹唱的音乐特征

一、节 奏与节 拍

二、旋律

三、调式与调性

四、曲式结构

五、衬词

六、装饰音

 第三节 布傣天琴弹唱的演奏方法与形式

一、天琴弹唱的演奏方法

二、天琴弹唱的演唱方法

三、天琴弹唱的展演形式

第六章 天琴文化传承的载体

 第一节 天琴文化传承的族群

一、布傣族群的分布

二、天琴文化起源地

 第二节 天琴文化在民间的传承

一、血缘传承——天琴世家

二、师徒传承

三、师徒地域分布

 第三节 布傣天琴弹唱文化的传承

一、冲出龙州

二、自我更新

三、走向世界

第七章 布傣族群天琴文化传播

 第一节 天琴文化的乡土传播:天琴师

 第二节 天琴文化的现代传播:天琴表演队

一、龙州天琴艺术传承中心

二、民间天琴文艺表演队

三、布傣人的盛欢:侬峒节 

 第三节 天琴文化的市场传播:天琴商品

 第四节 文化区域空间与文化共享

第八章 布傣天琴文化创新探析

 第一节 布傣人与侬峒节 

 第二节 侬峒节 的由来及特点

一、感恩上天

二、崇敬大地

三、关乎人文

 第三节 侬峒节 俗里的文化展演

一、祭天:佛公弹唱

二、拜地:舞动麒麟

三、和人:民间娱乐

 第四节 侬峒节 俗里的乡村生活

第九章 由外源及内发——民族传统文化重构反观

 第一节 布傣奇葩:天琴文化

 第二节 外源性——于外界得重视

一、学界参与

二、国家在场——政府的革新与造势

三、旅游推动——“美女村”的打造

 第三节 内发性——于生境求发展

一、民间艺人是天琴文化的“活宝库”

二、全民参与建构天琴文化乡土传承场域

 第四节 由外源及内发,内外合力促重构

第十章 天琴文化传播中的涵化、濡化与创新

 第一节 民族文化传播的时代特征

 第二节 “吐故纳新”:民族文化的涵化

 第三节 “温故知新”:民族文化的濡化

 第四节 民族文化创新何以可能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0: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