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儒《小窗幽记》是一部促人警世、微言大义的人生哲言小品集,被称为“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格言书”,是明代文人陈继儒所著。《小窗幽记》与《菜根谭》、《围炉夜话》一起被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之三大奇书”。该书言简意赅、斧凿灵性,堪称是人们立身处世之最佳指南。书中涉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立志、读书、创业等人生话题都有精辟的论述。
获得一种享受、感悟一种境界,于微言中晓透大义。赢得一份清凉,体会一种笃定,于成功中享受快慰。
《小窗幽记/国学经典解读系列》是一部指导世俗生活的圣经,一部处世做人的成功宝典。
陈继儒的《小窗幽记》被誉为处世格言书,历来为有识之士所青睐。书中几乎每一句话均可视为警世、醒世之名言,蕴含着博大深邃的人生哲理,极富人生真味;于微言中总结了坎坷人生的诸般经验,如何免遭灾祸,如何规范行止;生活的方法,处世的良策,均有详尽论述。《小窗幽记/国学经典解读系列》将其精华之语结合经典事例,对其涵盖的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人生话题作了精辟阐释和论述,堪称现代人最佳的人生指南,为人处世的必备宝典。
容人自觉味和
[原文]
气收自觉怒平,神敛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守静自觉天宁。
[今译]
怒气收敛自然会感到情绪平复,神思收敛自然会感到语言简要,宽容他人自然会感到心态平和,淡泊守静自然会感到心态归宁。
[事典]
管仲,名夷吾,世人又称管敬仲,生于颍上(今安徽颍上)。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登上春秋时第一个霸主之位。著有《管子》。
管仲出身贫寒,自幼刻苦自学,懂礼仪,通《诗》、《书》,知识渊博,武艺高强。与鲍叔牙自幼为友,两人非常亲密,形影不离。后来,管仲做了齐襄公大弟公子纠的师傅,而鲍叔牙做了齐襄公小弟公子小白的师傅。
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因齐襄公荒淫暴虐,被公孙无知所杀,国内一时大乱。管仲护公子纠避难到鲁国,而鲍叔牙随公子小白亡命于莒国。不到半年,公孙无知也被人所杀。
此时,齐国一时无君,陷入混乱。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公孙小白见时机已到,都想尽快回到国内,以便夺取国君的宝座。公子小白先期出发。闻得此讯的管仲为了公子纠的利益,迅速带人设下埋伏,准备把公子小白射死在路途中。当公子小白一行来到此地时,管仲持箭,向小白射去,小白应声倒下。管仲以为小白已死,放心地回去禀报喜讯了。
其实,管仲只射中了小白衣服的带钩,小白并没死,他是急中生智装死倒在地上。之后,小白与鲍叔牙更加警惕,加速向齐国挺进,抢先一步赶到齐都临淄,顺利地登上了国王的宝座。此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后,欲请鲍叔牙为相。鲍叔牙却诚恳地推辞了。他说:“我只是个平庸的凡人,以我的才能,恐怕不能使齐国富强,更不能替您成就霸业。管仲才是真正可辅佐您的人。”齐桓公惊奇地说:“管仲不是我的仇人吗?”鲍叔牙在齐桓公面前直陈管仲的才能超众,英明盖世,他说:“当时,管仲是纠的师傅,当然要为其主人着想。现在您重用他,他照样也会为您效劳。”齐桓公听后,恨气全消。
管仲重返齐国,齐桓公亲自到郊外去迎接。交谈之中,桓公被管仲的才识深深折服,于是命他为相,把辅政大权全部委托于他。数年之后,齐国果真民富国强,齐桓公率先称霸于世。他高兴地说:“吾得管仲,犹飞鸿之有羽翼也。”
吕蒙,三国时吴国名将。他出身贫寒,少时博览群书,在军中文品虽也很高,但仍然遭到豪门出身的将领的鄙视。一次,鲁肃领军,路过吕蒙的驻地。鲁肃一直看不起吕蒙,此时也无心看望,但有人劝他说:“吕将军功名显赫,不可以往日眼光视他,大将军应该去拜访他。”鲁肃想,既然路过,休息一下也好,于是,令所部就地休息,自带数人前去拜谒吕蒙。吕蒙热情宴请鲁肃。席间,吕蒙问鲁肃:“将军您受重任驻镇陆口,与蜀国大将关羽为邻,不知将军有何计略以备对方?”鲁肃没想到吕蒙会问他这样的问题,一时竟回答不上来,便很不高兴地说:“临时计议吧!”吕蒙已经察觉到鲁肃的态度,却毫不计较,仍然热情地说:“关羽是一员猛将,将军您还是预先定计为妙。”他还献了五条策略,请鲁肃定夺。鲁肃听了,不仅佩服吕蒙的才略,更敬佩他的度量。自此,两人成了互敬互助的亲密朋友。
后来,吕蒙升任虎威将军。一天,孙权请吕蒙共商事宜,谈及豫章太守病故后的补任之事,吕蒙提到一可任人选,即江夏太守蔡遗。蔡遗曾是吕蒙的上级,吕蒙因文化低不会写疏章常被蔡遗训斥。孙权听到吕蒙推荐蔡遗,笑着说:“以前蔡遗耻笑你无能,你不记恨他吗?”吕蒙说:“当初我确实无能,若不是蔡太守的激励,也可能就没有我的今天!蔡太守才德兼备,处事公正,理应得到重用。”孙权赞许说:“你真像‘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晋国大夫祁奚呀!”不久,蔡遗便被任命为豫章太守。
吕蒙部下有个将领叫甘宁,武艺超人,是一员难得的猛将,但他高傲任性,总爱顶撞吕蒙,有时甚至公开奚落吕蒙。吕蒙念他作战勇猛,只是劝导,从未给予任何罚处。
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孙权、吕蒙携甘宁等将领进攻曹操控制范围内的合肥。因为甘宁违抗命令,孙权一怒之下要将其斩首。吕蒙得知,赶紧去劝孙权说:“主帅息怒,眼下天下未定,正是用人之时,甘宁这等猛将实在难得,请宽恕他这一次。”他又劝导甘宁戴罪立功。果不负吕蒙所望,当孙权攻城失利时,甘宁奋勇当前,阻截追兵,使全军安全脱险。自此,甘宁一改往日恶习,辅助孙权开创基业。立下了显赫战功。
P3-5
《小窗幽记》是一部促人警世、微言大义的人生哲言小品集,被称为“人生的回味和处世的格言书”,是明代文人陈继儒所著。《小窗幽记》与《菜根谭》、《围炉夜话》一起被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之三大奇书”。该书言简意赅、斧凿灵性,堪称是人们立身处世之最佳指南。书中涉及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立志、读书、创业等人生话题都有精辟的论述。
《小窗幽记》中几乎每一句话都可视为铭言,蕴涵着深刻的哲理,警世醒世,富含人生真味。言辞简洁,优美隽永。大多是总结了坎坷人生的多种经验,教人如何避开锋芒,如何免遭灾祸,如何以礼待人,如何规范行止,以及生活的方法、处世的良策等。内容教育性强,劝人勤学,导人向善,立正直之品行,树清廉之威望。例如:“贫地肯济人,才是性中惠泽;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大夫。”其旨要人身居于闹市中,亦要善于融处,培养好学不倦的品质,静下心来钻研学问,排除外界干扰,真正达到“心静自然凉”的笃定境界。
细品《小窗幽记》,可品出人生之味。其一味淡。富贵功名、荣辱得失,皆如过往云烟;人生匆匆、韶华易逝,转瞬已生命无多。还不如豁达一些,举杯邀明月,皎洁自己一生的心境。其二味闲。“拙之一字,免了无千罪过;闲之一字,讨了无万便宜。”看了这类话,让人不免开颜,拍案叫绝,真是一针见血。比如,上司让某人去做一件事,某人说不会做,于是上司就派会做的人去做;如此,不会做的人可以轻松享受悠闲;而当事情做得有纰漏时,挨训斥的一定是干活的人,因为干了就有了犯错的机会,而不干的人永远不会犯错误,所以才有了“笨是福气闲是对”的惊人之语。其三味清。卷中有这样一句话:“佳思忽来,书能下酒;侠情一往,云可赠人。”静心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又能佳思,真可谓人生一种超然物外的绝美境界。
《小窗幽记》被人们看成修身处世的通俗课本,拥有很多各阶层的读者,它向人们展现了处世的原则、方法和手段。当然,由于所处时代的局限,书中有些消极思想,值得读者注意。但瑕不掩玉,书中精辟之论和警醒之语,历来被人们视作为人处世的规范,可得到无穷智慧启迪。本书结合经典事例,对其蕴涵的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人生话题作了精辟阐释和论述。相信阅读本书,定能让你品出人生真味,使你悠然处世,轻松获得美满成功人生。
编著者
200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