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振声编著的《全息汤新砺》目的是介绍系统疗法发展的新成果。为了使读者对原书《十年一剑全息汤》的理论、方法、方药有所了解,并减少查阅原书的麻烦,本书对原书内容作了简介,处方用药量作了调整。涉及实用的加减方法,融入了发展成果,有较大改变。两书有不一致的地方,以新书为准。作者在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对疾病有新的认识,认为每一种疾病,从其表现来说,均有表证、上焦、中焦、下焦、血分症,治疗疾病以和解少阳为主轴,充分考虑到各部分症状的实质及用药,合小柴胡汤、桂枝汤、瓜蒌薤白汤、平胃散、五苓散等为一方,称为全息汤,临床治疗多种疾病均以此方为基础加减变化,疗效显著。
全息汤是薛振声先生所论的“疾病的中医整体观和中药系统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的体现。薛振声先生认为各种疾病的表现重点虽在不同的部位,但归根结底都能从整体上去把握,从少阳枢机、表证、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血分证去认识。
薛振声编著的《全息汤新砺》介绍了,少阳枢机不利是疾病整体性的关键,治疗首先要和解少阳,选用小柴胡汤;表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风寒,选桂枝汤;上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痰凝气滞,选枳实薤白桂枝汤;中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湿困,选平胃散;下焦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水停,选五苓散;血分证最基本的病理特征是血热、血瘀,选生地、丹皮二味。上述方药便组合成全息汤。三十年来,薛先生皆从整体人手认识和治疗疾病。以全息汤为主方,再根据不同情况配伍用药,药味多在25~30味之间,对于许多疾病收效明显。
近年来,薛振声先生又逐步认识到郁热、风寒、阴虚、痰湿四种病理因素互相交织组合形成的“四联证”及其治疗方法,对全息汤基础方的使用又有了新的发展,使其疗效得到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