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曹亚伯自述(上下1875-1937)/人民日报近代中国人物自述系列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曹亚伯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黄克强,名轸,字庆午,原在胡元倓所办之明德学堂,经正学堂,籍作教授,以为运动革命之大本营,虽出入于圣公会之日知会,仍别立一华兴会以号召会党,秘图起义。甲辰秋,本西太后六十生辰,于未举行皇会之前,长沙之军械几何,兵士几何,枪弹几何,已一一调查清晰。原拟于皇会之日,趁观会之机,俾各乡之会党得以集合于长沙,义旗一举,长沙唾手可得。不期好事多磨,王益吾之党羽刘作楫亦在长沙办学堂,得知消息,遂秘告王益吾。王益吾即秘告湘抚庞鸿书。是时赵尔巽巳他调矣,庞鸿书极顽固凶残,即购一会党作引线,捕一与黄克强有关系之会党,酷刑拷打逼供。一面下捕黄克强之公文与游击熊得寿,熊以公文示求中学堂校长汪德植,汪先报黄知,于是黄克强之居宅被军警包围矣。黄克强之子黄一欧尚幼,出门报信于明德学堂,黄克强即走避于明德学堂附近龙璋(字砚仙)之家,其时已近黄昏,尚距皇会之前十日也,军警索捕甚急,金华祝(字封三)、张继(字溥泉)辈时在黄克强左右。将夜半,予正在宁乡中学教员寄宿舍编博物学课程,忽见金封三派人持信来,谓有要事相商,轿子已在校外立候。予阅之急甚,知克强之谋破矣。即出房门,将门加锁,而钥匙忘记带出,再由窗户入房,拿出钥匙,出校登轿,而各街栅栏,均已加锁。幸予着洋服,无辫,守卒以予为洋人,一一由梦中醒来,开栅门让予经过。予至龙砚仙家,门口有一警卒守卫,直人数进,至一花厅,见克强坐在书案,起立与予握手,谓事已被人告秘,军警捕之甚急,奈何?予云勿畏,即乘原轿至吉祥巷圣公会,叩黄吉亭牧师之后门。沿途叩栅栏如前,黄吉亭牧师宿于圣公会堂后门附近之一室,闻予叩门声急,颇惊惶,便行祈祷,始稍定。开门后,予就黄牧师床前秘告以故,黄即穿衣坐予所乘之轿,予随轿后行,重至龙砚仙之花厅,与克强讨论出险方法。黄牧师先用温语安慰克强,次对克强至友如龙砚仙、金封三、张溥泉、李莲舫诸人,谓此次事变,担保克强之安全。但克强亲友,无论何人,不能向予问克强之行踪。次日风声更急,又捕去同谋之会党首领游得胜、萧桂生二人。次晚黄牧师再至龙砚仙家,授以出龙公馆之秘计,约定次日下午六时,先由黄牧师自南门乘小轿,垂轿帘,而入龙砚仙之内室,随换克强乘此轿经小街而至吉祥巷圣公会之后街某娼家门首,下轿人圣公会后门之一小巷。予则于黄昏时,专守圣公会后门以待之,黄牧师数易服装出圣公会大门以探之。待至六时十分许,克强始人小巷抵圣公会之后门矣。予牵其手而入,心始安。随克强之轿而来冒充班随者,即张溥泉也。时将秋季,溥泉犹着蓝竹布长衫,袋中盛一四寸手枪,谓途中苟遇不测,只好用手枪拼命。予是以重视溥泉之为人。予见手枪此为第一次。溥泉别去,克强即登圣公会后进之一楼,楼上亦无陈设,仅安置袁礼彬之一行军床,与一小桌一小橇。予托黄牧师由汉口买来一新棉絮,即与克强垫铺,予则仅盖一日本制造之虎纹毛毯,青年时代,固不畏寒也。克强在圣公会楼上,除黄牧师,袁礼彬及予外,无一知者。长沙城内,风声鹤唳,几乎草木皆兵,而游得胜、萧桂生所受之酷刑,闻之酸鼻。每日审问,必烧红铁炼,使之露膝跪下,跪下时膝肉生烟,其声其臭,熏闻满座,脚撩手扭,铁炼叮当,更上夹板,骨肉分裂,迨至痛失知觉,即横陈未断气之身体于石板上,至稍知人事时,复严刑逼供,酷刑之下,何供不得!由是黄克强之大名,居然列案首矣。而宋教仁、胡宗琬、易本羲、马福益、柳聘农、刘揆一辈,名皆前列。按名索捕,急于星火。予奔走于圣公会之日知会如故也。每礼拜日学生军人来圣公会堂作礼拜,听黄吉亭牧师说教之拥挤如故也。予每日上午在校授课,下午至圣公会之日知会办事,并至西长街循道会福音堂开门演说如故也。至游得胜、萧桂生受斩刑之次日,予方在循道会开门演说毕,出礼拜堂,过长沙中学大门口,遇宋教仁。予惊甚,因问柳聘农在校否,盖克强破案后,聘农已逃,宋教仁不之知也。予即呼日:“顿初(宋教仁之字),随我来。”彼见予状仓皇,亦不作声色,随予至吉祥巷圣公会见黄吉亭牧师。缘圣公会教友有在湘抚衙门为吏者,自黄克强破案,游得胜、萧桂生被捕后,每日刑讯状况,及逼出口供,均能详细记录,以资研究。及宋教仁见黄牧师于礼拜堂,黄牧师示以游得胜、萧桂生之口供,及急电湘西捕拿宋教仁之消息,宋方知克强之谋已破,神色惨伤。P3-5

目录

自叙

第一编 前编

 第一章 黄克强长沙革命之失败

 第二章 武昌日知会之运动

 第三章 同盟会之成立及吴樾炸五大臣

 第四章 陈天华投海

 第五章 孙文革命之追记

 第六章 欧洲学生之革命潮

 第七章 武昌日知会之破案

 第八章 殷子衡之日记

 第九章 被难各人略述

 第十章 禹之谟之死难

 第十一章 徐锡麟刺恩铭

 第十二章 各地纷起革命军

 第十三章 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

 第十四章 杨笃生蹈海

 第十五章 铁路国有问题与武昌起义前之准备

第二编 正编上

 一、辛亥(一九一一年即宣统三年)八月十九日(十月十日),武昌起义

 二、八月二十四日,武汉之战守

 三、八月二十六日,各国宣告中立

 四、九月初一日,湖南光复

 五、九月初二日,九江光复,陕西光复

 六、九月初七日,贵州光复

 七、九月初十日,黄兴、宋教仁等抵鄂

 八、九月十一日,山西、云南光复

 九、九月十二日,汉口失守,湖南兵变杀焦陈,举谭延闽为都督,湘军援鄂

 十、九月十三日,黄兴任战时总司令,上海光复

 一一、九月十四日,湘军抵鄂,浙江光复

 一二、九月十五日,苏州光复

 一三、九月十六日,民军固守汉阳,吴禄贞被刺,松江、清江光复,汪兆铭等出狱

 一四、九月十七日,广西光复,镇江光复

 一五、九月十八日,安庆光复,福州光复

 一六、九月二十日,黎元洪通电请组临时政府,袁世凯遣使议和

 一七、九月二十一日,黄兴在汉阳筹攻守,山东独立旋即取消

 一八、九月二十二日,广东光复,广西改举陆荣廷为都督,烟台光复

 一九、九月二十三日,民清两军在武汉相持

 二○、九月二十六日,清廷命袁世凯组阁

 二一、十月初二日,苏沪联军开始合攻南京,重庆光复

 二二、十月初三日,民军仍坚守汉阳

 二三、十月初六日,奉天独立

 二四、十月初七日,汉阳失守,成都光复

 二五、十月初十日,各省推湖北军政府为中央军政府

 二六、十月十一日,民清两军停战

第三编 正编下

 二七、十月十二日,南京光复

 二八、十月十四日,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副之

 二九、十月十六日,清摄政王辞职

 三○、十月十八日,伍廷芳唐绍仪奉命议和

 三一、十九日,袁调冯国璋赴京,以段祺瑞为清军总司令官

 三二、十月二十日,临时政府组织之进行蒙古独立鄂方吴兆麟任总司令官

 三三、十月二十七日,王正雅收复荆州

 三四、十月二十八日,伍唐两代表在上海正式开始和议谈判

 三五、十一月初一日,黄克强辞大元帅改举黎,黎亦辞不就

 三六、十一月初二日,黎允任大元帅,但以黄兴在宁代行职权

 三七、十一月初三日,民军杀川督赵尔丰

 三八、十一月初四日,段祺瑞在汉口汉阳布置军事,鄂方电伍代表请抗议

 三九、十一月初五日,广东改举陈炯明代理都督

 四○、十一月初六日,孙文归国始抵上海

 四一、十一月初九日,清廷谕开临时国会,伍唐议决召集国民会议办法四条

 四二、十一月初十日,十七省代表举孙文为临时大总统一

 四三、十一月十二日,十七省代表特派正副会长赴沪迓孙

 四四、中华民国元年一月一日,孙文就临时大总统职,中央政府成立于南京,改用阳历

 四五、一月二日,清代表唐绍仪辞职照准,袁世凯与伍廷芳直接电商和议

 四六,一月三日,十七省代表举黎元洪为副总统,南京内阁成立,又由十七省代表定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

 四七、一月五日,清军退出汉阳

 四八、一月六日,汉口清军亦退

 四九、一月七日,新疆光复

 五○、一月八日,武昌仍主继续北伐

 五一、一月十一日,黎大元帅下令准备北伐

 五二、一月十二日,北伐第一军总司令官吴兆麟辞职,黎委孙武继任,旋改由杜锡钧代理

 五三、一月十四日,闻铁良、良弼等组织宗社党

 五四、一月十五日,黎元洪仍准备北伐

 五五、一月十六日,袁世凯被刺未中

 五六,一月二十日,伍廷芳、唐绍仪开始议清帝退位条件

 五七、一月二十六日,袁世凯授意段祺瑞请清帝退位,彭家珍炸良弼毙之

 五八、一月二十七日,良弼被炸后之北方局面

 五九、一月二十九日,段祺瑞赞成共和已征实

 六○、二月一日,章 太炎主张以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仍都北京

 六一、二月二日,段祺瑞派代表与武汉接洽国体问题

 六二、二月九日,孙文表示共和告成即辞职从事实业

 六三、二月十二日,清帝退位,北京遍悬五色国旗

 六四、二月十三日,孙文向南京参议院提出辞职书,并推荐袁世凯为大总统

 六五、二月十四日,武汉开始收束军事

 六六、二月十五日,南京参议院一致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六七、二月十七日,南京临时政府派蔡元培、汪精卫迎袁南下就职

 六八、二月二十日,南京参议院仍一致举黎元洪为副总统

 六九、二月二十七日,袁世凯无意南来,黎元洪通电仍主建都北京

 七○、二月二十八日,袁世凯秘嗾第三镇兵变,焚掠甚惨,因借口不肯南下

 七一、三月三日,天津保定驻兵亦继北京哗变

 七二、三月四日,蔡元培通电主临时政府设北京,袁即在北京就职,南京参议院决议承认之

 七三、三月十日,袁世凯在北京行正式受任礼

 七四、三月十一日,孙大总统公布临时约法于南京

 七五、三月十三日,袁世凯从速组织内阁,决以唐绍仪为国务总理

 七六、三月十九日,甘肃新疆均宣布承认共和

 七七、三月二十九日,唐内阁各部总长通过临时政府决四月二日北迁

 七八、四月一日,孙大总统解任

附录

武昌首义人名表

补遗

序言

革命者,本天性之慈悲,而为世人除凶暴求平等之事业也。予生八岁,闻屠人语,中国人有辫,乃降服外国人之表志,方今皇帝,即“外国人”。予闻之愤甚,谓中国人不应许外人作皇帝,谨记之,因藐视读书人之无志,惟斤斤于求为翰林,从无敢求为皇帝者。然于吾国之圣贤,极崇拜之,以其嘉言懿行,可为斯人之圭臬也。闻耶稣教为“异端”,痛恶之。年十五,至大冶县福音堂,与驻堂教士张长善寻仇,大骂之曰:“洋奴邪言惑众,吾若得志,必杀尽若辈而后已。”张对予唯微笑,予奇之,自揣设有人指予辱骂,吾必不然。旋张示予一书,名日《格物探源》,乃上海广学会所译。予生长于极闭塞之兴国州崇山中,见此新书,极其快意,欲借一读,张故靳而不与。予强借,顿悟守旧之非,即入大冶县福音堂为信徒。于是家庭革命、社会革命之思想,日往复于胸中,不顾自身之一切,时与旧习惯相抗矣。适家道中落,家君欲吾训蒙,予向家慈求得川资,至武昌,考入农务学堂肄业焉。庚子秋,七月二十六日,唐才常革命案破,林述唐、傅致祥、李炳寰、蔡承煜、王天曙、黎科、瞿河清七人,于二十七日,被张之洞杀于武昌之天符庙。予见其血,闻其血腥,心益悲痛。次日唐才常被杀于武昌之大朝街附近,许汇东亲见之。闻其临刑前之一刹那,曾口占一诗,有句云:“剩好头颅酬死友,无真面目见群魔。”迄今犹雒诵不置也。是年冬,予考入两湖书院,日与南斋王文豹、王恺宪、周震鳞、黄轸(即黄兴)辈周旋。壬寅春,两湖舆地教授邹沅帆先生,应清学部张百熙之召,调予与王文豹二人入京充编纂,临行变计,派予与王文豹往湖南新化办中学。予虽教博物及数学,然处处引发学生革命之思想。予忆授一加法命题,谓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时,大杀汉人,在扬州十日杀八十万人,在嘉定屠城三次,杀二十五万人,其余汉人因不肯蓄辫投降者,即杀无赦,又杀十八省同胞几三百万人,共杀汉人若干云云,此予教法之一例也。予又教授柔软体操,每上操场,必向学生演说汉人文弱被压制之苦痛。是时谭人凤在新化教小学,常率小学生来会操,聆演讲。同时陈天华留学日本,专著革命小册子,如《警世钟》、《猛回头》等,输入湖南、湖北之各学堂各军营中,而新化学界革命之思潮,几不可遏止矣。是年秋,钱维骥来新化教国文,介绍禹之谟与余交,因禹极抱亡国之痛也。冬假,予渡日本。过长沙时,适经正学堂小学生胡宗琬(即胡瑛,至民国后,失节劝进,种种无行,非意料所及),结党暗杀劣绅王益吾,未成,被国文教授陆咏霓革出。王君复生告予,予异之,即介绍胡宗琬于建筑武昌武普通学校之吴禄贞。是年,吴禄贞与耿觐文、李书城亦游湘以觇革命运动之成绩。癸卯三月,予复返新化中学,过武昌,访吴禄贞,问胡宗琬之行踪,彼已派至沙市宜昌湘西一带与会党联络去矣。先是,刘敬安于武昌组织一救世军,秘约军中同志,分途运动。闻胡宗琬将至鄂,会合于蛇山之顶,准备欢迎。到会者,即刘与辜天保、季雨霖、方柏年、张汉、徐竹平、徐于七人。胡至后,即组织科学补习所于武昌山前东厂口,与刘敬安、冯特民、朱滓淘、时伯弼、宋教仁、易本羲、张朗村、王汉、朱子龙辈,分道进行。倘张之洞有招兵事,刘敬安必先知,因刘在南湖马队营黎元洪营部充书记,予知黎元洪之名从此始。胡宗琬即用秘电招会党来入伍,科学补习所专作介绍入伍机关。当时所用秘码,招兵日货俏,速派弟兄们来曰办贷来,兵器曰海带。未介绍入伍之先,必受科学补习所之秘约,约中大意,谓吾汉人四万万,亡国于满清之手,已二百数十年,受尽苦痛,诸君此次入伍,务学成健儿,待时机至,即起而革命,光复汉族,为一定之宗旨。其时张之洞所募新军,大半科学补习所介绍之新货也。予抵新化,不及两月,新化县知事张某,浙人,向湘抚赵尔巽秘告予谋反叛逆,欲吾颈血,染彼红顶。不意赵尔巽怵于甲午之败,亦颇有维新之隐衷,加以其人忠厚,本性爱才,不惟不究,反参去新化县张知事永不录用。而新化中学校董彭庄仲、晏谷如、邹价人、伍子奇辈,虽久谋革命,终恐学校被予破坏。斯时新化留日陆军学生杨源溶(字伯笙)新自东京归,带有陈天华之《猛回头》七千册,皆被诸校董焚去。予遂不愿久留,即于五月下益阳,至长沙,受钱维骥、童峙三及齐耀农所办宁乡中学之聘,兼任汪德植所办求中学校及彭梅生所办长沙中学之教席。闻黄吉亭牧师为长沙圣公会会长、爱国心长,并办有日知会以开民智,予遂依之。尔时黄兴先由上海吴国光会长介绍,已与黄牧师相见,记名为会员,从此学界、军界,皆入于圣公会之门,而长沙之日知会,乃极一时之盛。甲辰暑假中,予又至江西吉安府廖笏堂处运动军队。时笏堂为统领,驻吉安,新化学生投其随营学堂者不少。适廖往瑞昌办教案,予从容向吉安民众演说,并散《猛回头》、《警世钟》诸书。吉安正府试,予洋装无辫,听演说者大半应试生,竟有人持予所散书至知府胡祖谦前告秘。江西巡抚夏时闻知,用万急公文至吉安军营指名捕予,就地正法。营中教授江彤侯,秘书长张通焕,送予川资三十串以行,予并不知有就地正法之公文。过南昌,又至郭人漳(字宝森)所办之随营学堂演说。次日即抵九江,乘轮上驶矣。予离吉安之次日,陈天华亦至吉安,因予案发,彼不能安居,遂由袁州经萍乡而至长沙,受尽内地运动之折磨。予抵武昌,住科学补习所,吴禄贞邀予居其家,因匆匆不便,暂留科学补习所以便奔走。所中办事极忙者,即刘敬安、胡宗琬、宋教仁、易本羲、时伯弼、朱子淘诸人。予因奔走过久,倦极鼾睡中,有鼠啮予皮鞋,至真皮知痛始惊而醒。所中无佣工,惟宋教仁、易本羲常为众效劳。所中无用费,予曾向刘百刚借二十元接济之。时忽居秋,予复至长沙,每日于三学堂授课外,即往日知会办事,并每日按时至西长街循道会福音堂演说,凡以促革命之成功而已。甲辰九月,长沙革命失败,长沙日知会亟遣人秘告武昌科学补习所,即时停办,以防株连。至冬假,予过武昌,知高家巷圣公会胡兰亭牧师办有日知会,又集合科学补习所同志刘敬安、冯特民辈,全体加入,继续革命之进行。乙巳,会务极发达。丙午夏,复设科学补习所于日知会内,一时军、学两界,声气互通,有若机括之将发。秋冬之交,郭尧阶泄其谋于巡警道冯启钧,刘敬安、朱松坪等被逮,而日知会科学补习所诸同志,遂分设各机关,别立会名社名甚伙,而机事益密,此辛亥起义之前因也!噫,予愧不学,少未闻释、老、孔、墨诸胜义,及其长也,痛我政治不良,艳羡欧风,举西来一切政教、艺术,莫不推崇而乐从之,未免蔑视旧有礼教,而于家国之革命,不无过勇之愆。盖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治国家,其土直以治天下,外重者内拙,意不诚,心不正,不足以言修齐治平也。自民国成立以来,吾同胞痛苦日增,乃至上无礼,下无学,贼民朋兴,谓非革命者不能自苦以利天下之咎乎?呜乎,予亦一罪魁也。予幸从故友张纯一先生之规劝,虔诵佛经,已六年于兹,今始知基督教为“天魔外道”,而儒、道、墨诸家所言之、治道,允宜潜心宣究,尤宜以佛教为归,则利他以自利,庶几有利而无弊矣。予今为此言,所以忏悔三十年来一切昏动之罪,亦以仰慰陈公星台在天·之灵,更望后之言革命者,先自革其我见之非始也。各省革命之同志极多,予未能一一记录,遗忘缺漏,知所不免,兹特就予所见闻之可言者,略为纪述,以明真相,供史家采择焉。

民国十六年六月十五日曹亚伯叙于昆山之平居

内容推荐

还原百年中国百年人物的百年心路,重现百年往事百年历史的百年记录,近代中国百年风云人物全景式精神群像,零距离触摸一个时代的脉搏与体温。《曹亚伯自述(上下1875-1937)》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曹亚伯先生的自述文集。本书详细而系统的记述了辛亥革命前后及现场的种种细节。

编辑推荐

《曹亚伯自述(上下1875-1937)》主要讲了,黄克强长沙革命之失败、武昌日知会之运动、同盟会之成立及吴樾炸五大臣、陈天华投海、孙文革命之追记等。作者曹亚伯(1875~1937),大冶市人,辛亥革命元勋,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1910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在辛亥革命、讨袁战争中,多次赴海外从事外联、筹款等活动,支持革命。抗战爆发,他以本人名义向上海商界储蓄银行两次借款筹措抗日军饷,还冒险上前线抢救抗战伤病员,因积劳过度染疫而去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