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幻想的文法/罗大里儿童文学全集经典系列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意)贾尼·罗大里
出版社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贾尼·罗大里编著的《幻想的文法/罗大里儿童文学全集经典系列》是一部写给家长和教师们的书籍,通过一系列步骤,引导他们逐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罗大里有关“幻想”的理论,在意大利一直被广为推崇。本书只是在谈论一些编故事的方法,一些帮助孩子们自己编故事的窍门。这本书不是什么大部头的理论著作,它是零零碎碎的一些总结,但却给我们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窗。假如你能从中获得一二启发,对自己编故事有所帮助,那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内容推荐

贾尼·罗大里编著的《幻想的文法/罗大里儿童文学全集经典系列》内容介绍:“一块石头扔进池塘,激起圈圈涟漪,朝各个方向扩散开去。睡莲、芦竹、纸船和渔夫的木筏逐波荡漾……一个词语偶然扔进大脑和这并没什么不同。它也会激起表面和深层的浪涌,引发连锁反应,在‘下落’的过程中裹着声音和图像、类比和回忆、意义和梦想……”

这是贾尼·罗大里的话,它清晰地表达了这部经典的意义所在——谈论幻想的步骤和创造的规则,好让所有人都能洞悉其中的奥秘。作者从开拓想象力技巧讲起,他教给我们的,并不光是可以举一反三的编故事的具体步骤,而是提供给我们一些“原材料”,一些想法,一些不寻常的思考的机会,这些对我们打破常规,认识想象力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都是非常有益的。

目录

序言

扔进池塘的石头

“你好!”

奇妙的组合

“灯”和“鞋”

如果会怎么样?

列宁的爷爷

词汇大变身

有创意的错误

古老的游戏

卡尔杜齐的诗句

五行打油诗

编谜语

隐字谜语

从经典童话中取材

错讲故事

小红帽坐直升机

颠倒童话

后来发生了什么

童话沙拉

模仿童话

普罗普的叙事理论

弗兰卡帕萨多雷将“牌”运用到童话中

童话的密钥

贝法娜分析

玻璃人

贝尔的钢琴

吃和玩着吃

餐桌故事

家附近的旅行

玩具是主人公

木偶(角色扮演)

孩子做主人公

“禁忌”故事

小皮耶罗和橡皮泥

笑话故事

故事里的数学

听童话的孩子

看连环画的孩子

塞甘先生的羊

游戏故事

如果爷爷变成一只猫

松林里的游戏

想象力、创造力、学校

译后记

罗大里和他的作品

试读章节

上一章里提到的“小剧场”一词,已经暗示了木偶的出现。于是,它们登上舞台。

我一生中曾演过三次木偶戏。小时候,在家里楼梯下的一个小房间,有一扇窗户是我专门的演出舞台;当老师的时候,在马焦雷湖畔的一个小地方,我为我的学生做过表演;成年以后,我还给送我鸡蛋和香肠的村民们做过几个星期的木偶表演。我觉得,演木偶戏,真是世上最棒的职业!

假如我们忽略文献记载上的细节,那么木偶落到孩子们手上,历经了两次“沦落”。它们的雏形是原始人类的宗教祭祀面具。第一次沦落,是从神圣到世俗,从宗教仪式到舞台剧院;第二次,则是从剧院到游戏世界,这正是在我们眼皮下所发生的历史……

马里亚诺。多奇,长期和萨尔琪工作,并为雷焦.艾米利亚市文化教育处写了一篇珍贵实用的文章,题目是《提线木偶——学校的教育工具》。对于木偶剧,他是这么评述的:

“小剧场在大众文化中,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令人惊讶之处在于,直到20世纪初,这些剧目仍具有代表性意义,并且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发现,这些剧有的是宗教、神话主题,有的改编自世界著名的舞台剧和文学作品,有的是对历史的重现,也有以社会、政治、论战、反教权为背景的喜剧,以及现实喜剧。”

萨尔琪和他的朋友为木偶戏付出了很多。我觉得他们做的最正确的事情,是去学校演出,还教孩子们如何做木偶,如何让木偶动起来,又如何编剧、布置舞台,以及如何演出。马里亚诺·多奇蓄一把漂亮的胡子,像“吃火人”。一看到他,孩子们就知道,可以从他那儿得到不一样的东西。马里亚诺从袋子里取出一些圆圆的、白色的头的模型,教孩子们给它们贴鼻子、眼睛,画上嘴巴,再给它们赋予一个特征,安上身体,穿上衣服,串在手指上。

在雷焦·艾米利亚市的幼儿园里,有专门的木偶室。一个孩子任何时候都可以躲去那儿,摆弄他最喜欢的木偶。如果恰好还有另一个小朋友,就会同时出现两个小故事。两个孩子可以商量,确定一个次序:首先,A木偶拿起棍子打B木偶,然后,B木偶打A木偶。有的孩子会通过木偶才说话。也有的孩子一面提拉着鳄鱼木偶,一面又灵活地躲闪,生怕被吃掉!是他们的手在操纵这可怕家伙的人造身躯,可他们却不知道!

有一位名叫伯纳诺的老师,他在罗马巴蒂尼学校任教,却不幸英年早逝。在他执教的第五个年头,他曾担任木偶老师。孩子们会对这个木偶讲他们平时不敢讲的话。他坐在台前,听所有的一切,这样他就能知道孩子们究竟是怎么想他的了。他曾对我说:“我在了解我的缺点。”

学校里多见掌中木偶,而在家里则多有提线木偶。应该是有原因的,不过我不清楚。我所知道的最棒的提线木偶剧场是英国的,是由巨大的厚纸板做成,裁剪重组,包括布景和人物都是裁剪而成。它的成功,恰好是因为剧场极简,全是现做的。

相比提线木偶,掌中木偶剧场的优势在于动态的创造力。而提线木偶则取胜于布景。孩子们会用洋娃娃的家具填满舞台,这就要费很多时间,开展很多工作,最后都没了表演需求。

两种剧都要从实践中习得。这不必多说。要想进一步了解,我建议大家读一读马里亚诺·多奇的书。

民间童话以及它们的创作方式,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值得注意的是:喜剧人物的引入几乎是必须的,而且总有创作的余地。

随机选择的两个木偶就构成“奇妙的组合”。前面的章节已提到的内容,这里不做赘述。

不过,为了呈现在小剧场中承载秘密信息的可能性,这里我想谈两种想象力的训练办法:一个是利用电视里提供的信息素材,这可以在被动收听节目的时候,毫不费力地做出筛选判断;二是给特定的人物赋予隐性的角色特征。下面,我就这两点进行解释。

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电视节目不能被用作小剧场演出的素材。这并不意味着,为一场演出进行不计代价的颠覆性创作。实际上,木偶戏是自然呈现的。提线木偶借着它们的动作和搞笑的能力,把成功的主持人、会唱歌的小狗、电视问答节目的选手、战无不胜的侦探,以及电影里的妖魔鬼怪滑稽化。或者只需要把银幕人物和一个不相干的事物放在一起,比如:匹诺曹上新闻,女巫和金币,圣莱莫的幽灵。P142-145

序言

1937年和1938年,受人之托,我当起了老师。委托我的是一名交通警察的妻子,她也是位老师。我教的孩子是德国的犹太人。那时候,他们相信在意大利找到了避难所,能逃避纳粹的迫害。可惜,这个幻想只维持了短短几个月。当时,我和那些孩子一起,住在马焦雷湖附近山丘上的农庄里。每天上午7点到10点,我给孩子们上课。余下的时光,我在森林里散步,读一读陀思妥耶夫斯基①的书。那段日子是我那时经历的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我学了一点儿德语,把自己沉浸在德语书籍中,沉醉又凌乱,但很享受。

有一天,当读到诺瓦利斯①的《随笔》时,我看到这样一句话:假如我们有一门像逻辑学一样的“幻想学”,那么创作的奥秘就会被揭开!诺瓦利斯的《随笔》里,几乎到处充满了与幻想相关的东西,读来颇受启发。几个月后,我遇到了法国超现实主义学者。他们认为找到了诺瓦利斯追逐幻想的方法。曾经,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和预言者写道:未来超现实主义的技巧提不起我的兴趣。然而,与此同时,他的作家和画家朋友,却把那些技巧发展了不少。

后来,我的犹太学生离开了,他们去寻找可以避难的国家。从那时开始,我在小学教书。我不是个称职的老师。我不备课,要讲的东西全在脑子里。从印欧语言学到马克思主义,我脑子里全是课本上没有的东西。不过,我也因此不是一个无趣的老师。我给孩子们讲故事,只为了让他们觉得好玩儿,没想着影射现实或是夹杂教化的内容。那些故事是我用了些技巧编成的。

那段日子,我写了一本不起眼的小册子,名为《幻想笔记》。里面记录了我创作的故事,还讲述了它们的诞生过程。我把我发现的能够让文字和画面生动起来的技巧也记录了下来。

后来,时间尘封了它们。直到1948年前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开始为孩子们写作,《幻想笔记》里记录的那些东西才再次回到我的脑海中。它们为这意想不到的事业起到了积极的帮助。只是由于懒惰,加上不习惯刻板的作息,时间也很紧张,我写的东西在1962年才得以问世,发表在罗马的《晚报》上,题为《童话创作手册》,分上下两期(2月9日和2月19日)。

在这些文章中,我把自己设定为一个局外人。假想在奥运会期间,我从一个在罗马认识的日本年轻学者手中获得一份英文译文手稿,是根据诺瓦利斯1912年在斯图加特创作出版的,题为《幻想基础——童话创作的艺术》翻译的。在原创和改编作品时,我游走在严肃与滑稽之间,运用了一些简单的写作技巧。后来,我去一些学校给孩子们讲故事,回答孩子们的问题,也用的是同样的素材。总是有孩子会问及“怎么编故事”,这需要作家诚恳回答。

我再次谈到“幻想”这个话题,是在《父母报》刊登的一篇文章里。我和读者分享了一些自编“睡前故事”的小窍门(《如果奶奶发明一只猫,会怎么样?》1969年12月;《一盘子故事》1971年1月至2月;《笑话集》1971年4月)。

读者也许会厌倦这种日期的简单罗列。不过,我倒是喜欢一个个列出来,觉得它们很重要。你们可以假设,我正在玩儿一个横向心理学的游戏,名叫《快看,妈妈,我不用手也能走得很好!》。因为夸耀一些东西的时候,心里总还是美的。

1972年3月6日到10日,应政府邀请,在雷焦·艾米利亚①,我和五十佘名幼儿教师以及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一系列会面。我以一种总结性的、正式的方式,介绍了我知道并运用的所有与幻想有关的技巧。

那个星期,有三件事情让我后来回忆良久,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几件事情。第一件事,是政府张贴宣传海报,告知“与幻想约会”座谈会信息,我能在城市的墙壁上,惊喜地看到那陪伴了我三十四年的字眼。第二件事,在宣传海报上,告知只接受五十人的预定,这其实已是出场人数的大半,很明显,他们是要把座谈变成授课,这对谁都没什么好处;不过,倒是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氖——让公众认为组织者担心人满为患。第三件事是令我感到最幸福的,在主掌讨论和实验的前提下,我能有机会长时间、系统地谈论有关想象力的作用和激发想象力的技巧,并探究了向大众传播那些技巧的方式,比如说,以此作为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一种手段。

在那次“短暂授课”结束的时候,我收集到一篇包含五段对话的文章。这要感谢录音机的记录和打字员的辛苦。

现在的这本书是当时在雷焦·艾米利亚谈话记录稿的修订本。其实,我写这本书并不打算为“幻想”立规矩,也不想让它像“几何学”一样作为中小学教学的材料,更不是关于“幻想”和“创作”的完整理论,因为那需要更有能力、更聪明的人来完成。这也不是杂文。实际上,我也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它只是在谈论一些编故事的方法,一些帮助孩子们自己编故事的窍门。但谁知道不会有其他的创作办法呢?它仅仅是关于通过词汇去创作的技巧,稍作启发,并未深入。这些技巧能够很容易地被运用到其他创作形式中,一则故事可以由一个人来讲,也可以由一群人来讲,也可以变成戏剧或是木偶剧的脚本,或者发展成漫画、电影,甚至记录下来发给朋友;这些技巧也能融入各种幼儿游戏中,不过,关于这一点,本书中谈到的比较少。

我希望,这本书对那些认为想象力在教育中有一席之地的人同样有用,对相信儿童有创造力的人有用,对那些知道词汇能够拥有什么样潜能的人有用。“词汇的用途——致所有人”,我认为是一句很好的话,听起来十分民主。不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成为艺术家,而是为了让所有人少背负思想的枷锁。

后记

这是一部写给家长和教师们的书籍,通过一系列步骤,引导他们逐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罗大里有关“幻想”的理论,在意大利一直被广为推崇。

在翻译的同时,我也在想这本书的出版意义。我认为,它的意义在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这本书前前后后拖了很长的时间。最初考虑到语言之间的差别,只打算选译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但这本书记录了罗大里创作的故事的诞生过程,和他发现的一些能够让文字和画面生动起来的技巧,为了让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罗大里的创作思维,我们还是决定把它完整地译出来。

当然,里面会有一些由于语言差异而难以理解,或者很难在汉语中运用的地方,比如在《扔进池塘的石头》一篇里,从一个词而引出一系列词,这些词都有相同的首字母,或者相同的词尾、相同的音节。意大利语是表音文字,而汉语则是象形文字,这使得它们在一些技巧上,很难有共同之处。不过,两者虽然不能“同”,但倒也不妨碍有其相“通”之处。假如我们也从“石头”一词来展开,翻开词典,我们可以得到以下一些以“石”打头的词,比如:石板、石壁、石沉大海、石城汤池、石担、石雕、石墩、石舫、石膏、石灰石等等,还可有个地名——石家庄!亲爱的读者朋友们,读着这些词,你们有没有点儿浮想联翩的冲动呢?比如一块石家庄的石头的故事,再比如绑着石膏的石雕?你们想到了什么?

罗大里说,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本书究竟是什么。它只是在谈论一些编故事的方法,一些帮助孩子们自己编故事的窍门。依我看,这本书不是什么大部头的理论著作,它是零零碎碎的一些总结,但却给我们的思维打开了一扇窗。假如你能从中获得一二启发,对自己编故事有所帮助,那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灵感这个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在这部作品中,罗大里却在努力做着这件看似不可为的事情。这着实是令我们钦佩的。也许,在阅读中,你会感觉到枯燥,但凡事都有两面,假如你想从理论层面习得一些东西,枯燥在所难免,而罗大里先生已经尽力在做到有趣了。

由于水平有限,翻译过程中的疏漏和错误在所难免。在此,恳请大家对翻译的不当之处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向菲

书评(媒体评论)

那些原本可以笑着学会的事情,为什么非要让孩子哭着学会呢?倘若把五大洲的孩子因为写错别字流下的眼泪统统收集起来,恐怕可以形成一条瀑布,用来发电了。但在我看来,这其中的代价太过高昂。在生活中,犯错误也是必要的,错误可以像面包一样有用,也可以像造歪了的比萨斜塔那样美好。

——贾尼·罗大里

我永远只想很恭敬地对大人们说,去读读罗大里的书吧!不仅对孩子,也对大人。不要以为他的书只属于20世纪,他的书属于很多世纪。罗大里给生活的是大启蒙,给童年的是大教育,给生命的是大智慧

——梅子涵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