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培根随笔集(全译本)/国民阅读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培根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培根编著的《培根随笔集》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对今天的青年读者来说,读《培根随笔集》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培根随笔集》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篇篇的随笔,用培根的眼睛看到培根的那个年代,用培根的思想感受到培根对那个年代的感悟。

内容推荐

培根编著的《培根随笔集》发表于1597年,虽然篇幅不大,但内涵丰富,称得上是一部人生小百科。作品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诸多方面,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培根随笔集》在英国首版后,即以趣味隽永、格言精妙而大受欢迎,多次再版重印,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都有译本,历经四百多年而未衰,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

本书是培根大半生的思想精华,散发着浓浓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

目录

论真理

论死亡

论宗教

论报复

论逆境

论掩饰

论父母和子女

论婚姻

论嫉妒

论爱情

论高官

论胆大

论性善

论贵族

论反叛

论无神

论迷信

论旅行

论君主

论进言

论迟误

论狡猾

论自私

论革新

论利落

论假聪明

论友谊

论消费

论强大

论养生

论猜疑

论谈吐

论殖民

论财富

论预言

论野心

论宫廷娱乐活动

论人的本性

论习惯与教育

论运气

论放债

论青年与老年

论美

论残疾

论建筑

论花园

论交涉

论追随者与朋友

论请托者

论学问

论党派

论礼节与仪容

论赞扬

论虚荣

论荣誉

论司法

论愤怒

论变迁

试读章节

真理究竟是什么?彼拉多曾经这样略带玩笑地问道①,然而他并没指望得到任何答案。无疑,世上喜欢轻率随意的人很多,他们认为坚守信念就是一种枷锁,所以要去追求思想和行动上的自由自在。此类学派的哲学家们早已成为了过去②,但仍残存了一批文人墨客,喜欢夸夸其谈,沿袭了他们祖先的风格,但却失去了其先辈的活力。

世人喜欢谎言,不是因为发现真理的过程艰辛,也同样不是因为一旦掌握真理,人的思想就会受到约束,而是因为人对谎言自身腐蚀性的天性的痴情。针对此问题,希腊晚期哲学学派中曾经有人③考察过这个问题,对人们为何喜欢谎言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谎言并不能给人带来像诗人从诗中享受到的那种乐趣,也不能获取像商人经商那样得到的利益。但我不敢妄下结论。真理就像毫无遮掩的白昼,使一切在烛光下半明半暗、半严肃半轻松的假面舞会、哑剧、庆典不复存在。也许,可以把真理比作无瑕的珍珠,只有在日光之下方显其夺目的光彩;但却不能像钻石或红玉那样在不同光照下璀璨耀眼。寓伪于真的虚虚实实总是令人十分愉悦。

人们心中存在的那些自以为是的妄想、期望、误解和幻觉等,一旦遭到清除,很多人的内心世界将会塞满可怜、无聊的东西,充满阴郁和疾病,难道还会有人怀疑此论断吗?曾经有一位天主教会的神父严厉地指责诗歌是“魔鬼的酒”①,因为诗歌占据了人们想象的空间,诗歌只不过是一个谎言的影像而已。正如上文所述,那些一闪而过的谎言尽管是不具有杀伤力的,而那些根深蒂固地盘踞在人们心中的谎言的危害却很大。然而,不管这些事情在世人失去判断能力时起任何作用,真理只有依靠真理自己去评判,因为它是人性中至高无上的美德,引导人们探寻真理、理解真理和相信真理。探寻真理就是要对真理充满渴望并炽热地去追求它,理解真理就是要和它如影随形,相信真理就是要享受它带来的乐趣。

上帝在创造万物时,把感觉之光排在了第一位,而把理智之光放到了最后②,从那时开始到现在,上帝创造之后留下的工作被称为她圣灵的光照。她首先让混沌而黑暗的虚空中呈现光亮,然后在人的脸颊上洒上灵光,并且赋予灵光以生命力。

有一个哲学派别虽然没有突出的成就,却产生了一位令其生色增辉的诗人①,他曾经说过一句极为精辟的话:“站在岸边静静地远望着船舶颠簸于海上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站在城堡围墙的窗前俯视下面的厮杀和险恶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站在真理的巅峰上(凌驾于最高峰上,拥有永远清新的空气和静谧的所在),目睹山下峡谷中各式各样的谬误、彷徨、阴霾和风雨,那才是无与伦比的真正快乐的事情。”在这样的境界上,人们一定总能抱有恻隐之心,不骄不躁。毋庸置疑,人心如若能以仁爱为动机,以天意为依归,以真理为轴心而不停地运转,人间真的也如天堂一般幸福。

从以上神学和哲学上的真理,说到世俗中的真理,连那些在生活上背道而驰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正直坦白才能凸显人性之光华与荣美,虚伪行骗就好像是在金银质币中掺杂了合金,虽然使用起来或许更方便,但却降低了其成色与纯净。因为这些迂回蜿蜒的方法乃是蛇行的方法,只能依靠腹部,而并非脚踏实地的作为。

作弊和欺诈一旦被揭发出来,是最令人蒙受羞耻的事,所以,蒙田在研究弄虚作假为什么令人感到如此可羞、可耻和可恨之时,极其巧妙地做了以下解释:“在仔细研究之后便可以发现,人在撒谎的时候无异于是怕人而不怕神;原来撒谎是面朝着神灵而无颜面对世人的。②”因此,虚伪和背信弃义将成为敦促上帝对人类施行最后宣判的钟声,其邪恶的地方都是难以言尽的。曾经有预言说当基督再来时,“他将在世上再也无法遇到信德”。P1-3

序言

培根于我们并不陌生,说起他,就想起格言——知识就是力量。

弗朗西斯·培根,出身名门,从小受过良好的古典教育,但早年丧父后屡屡受辱豪门。他年轻时就以精通法律闻名一时。曾经在仕途上春风得意,历任副检察长、总检察长、掌玺大臣、大法官、上议院议长。晚年因受贿被逐出国会,身陷囹圄。

对培根是否真的受贿或卖友,指责声和申辩声不绝于耳,多年来也一直有人在考证。人们之所以对这么一个历史人物兴趣不减,主要不是因为他曾经做过高官,而在于他为后人留下了一份丰富的精神遗产。他议论世事头头是道,人们自然也就想看看他自己的为人处世究竟如何。

培根以文学和自然哲学闻名于世,但终其一生,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从事法律事务,或沉浮于宦海,他的文学创作和哲学著作都是业余时间的产物。而正是这些哲学和文学作品,使培根名留青史。《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自然史和实验史概论》、《科学推进论》这些著作足以奠定培根在科学哲学史上的伟大地位,充满智慧的《随笔集》几个世纪以来也一直为人称道。

欧美的随笔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是由法国散文家蒙田首创的。他于1580年出版了一本题名为“随笔”(essays)的集子,文笔轻松自然、亲切随和。培根则是第一位英文随笔作家。培根的随笔论述的题目有的跟蒙田相近,但写法迥然不同。在随后的数百年里,按蒙田的路子,写随笔的大有人在,但至今却很少有人能用培根的笔法写随笔。

《培根随笔集》最早发表于1597年,后来几易其稿,多次增删,直到作者去世,仍未定稿。五十多篇随笔是培根一生的经验总汇,虽然篇幅不大,但内涵丰富,称得上是一部人生小百科。作品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诸多方面,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随笔集》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对今天的青年读者来说,读《随笔集》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集》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我们可以通过这一篇篇的随笔,用培根的眼睛看到培根的那个年代,用培根的思想感受到培根对那个年代的感悟。

人是复杂的,作为一个兼哲学家、文学家、法官和政治家于一身的培根,其思想尤其复杂,人们不难从他的随笔中发现面目各异的培根。

“论真理”、“论死亡”、“论善与性善”、“论人的天性”……从这些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

他崇尚真理,认为:“人生至乐莫过于高居清新纯净的真理之巅,俯瞰谷底种种谬误迷惘、云遮雾障。……如果所思所念能以仁慈为主宰,以天道为归宿,以真理为枢纽,那简直是身居尘世乐比天堂。”

他参透生死:“复仇之欲压倒死亡,爱恋之情蔑视死亡,荣誉之尊高于死亡,悲伤之极向往死亡,畏惧之心期待死亡。……死亡开启荣誉之门,熄灭嫉妒之心。”

他直指人性:“德以善为首,此乃上帝的特性。若无这种品性,人将沦为惹是生非,无可救药的贱货。”

“论高官”、“论谋反与动乱”、“论王权”、“论野心”、“论强国之道”……从这些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

他深知民为国之本,国家要想强大,关键要有骁勇善战之民,不可竭泽而渔:“负重的驴子难以成为好斗的幼狮,赋役深重的百姓难以成为骁勇尚武的国民。”为政既不可得罪宦室,也不可视百姓为草芥,因为“肚子造反,后果最惨。如果上层的破产和下层的赤贫同时发生,那就更是危在旦夕。民怨之于政体,犹如气血之于人体,郁积不畅,必然遭殃”。

从“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从“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从“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五十多篇随笔的内容可谓丰富各异,篇幅上却长短一致,多数都不超过千字,个别最长的也只有五千多字。与培根同一时代的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借波乐纽斯之口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乏味的枝叶、肤浅的花饰。”培根自己也在《谈快捷》一文中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明事实,讲清道理,摒弃那种空洞、肤浅、絮聒的毛病,注重文字的深刻老练、沉重有力,几乎篇篇都是警句格言层见叠出,都恰到好处,为文章增添了不少文学色彩,使读者读起来更为有趣,不使这本哲学书那么死板、枯燥,这不仅展现了作者广阔的知识面,也展现了作者渊博的学问。

《培根随笔集》在英国首版后,即以趣味隽永、格言精妙而大受欢迎,多次再版重印,世界上几乎所有文字都有译本,历经四百多年而未衰,2000年还被美国公众评选为最受喜爱的十本著作之一,与《蒙田随笔集》、《帕斯卡尔思想录》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它是培根大半生的思想精华,它们以一篇篇随笔的形式存在着,被世人品味着,散发出浓浓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人。

尹丽丽

2014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9: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