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日本武士战争史(战争事典)
分类
作者 王子午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横跨7个世纪,纵览政治、战略及战术,一部完整的日本武士历史!

隽永文字,一气呵成。王子午编著的这部《日本武士战争史》以时为序,历数日本武士历史上的重大会战,包括12世纪爆发的源平合战、一之谷会战、坛之浦海战,13世纪的文永·弘安战役,16世纪的长蓧会战、石山本愿寺的围攻,17世纪的关原会战、琉球远征以及19世纪的攘夷战争、四境战争。

全书采用“正文+大事记”的写作手法,结构精巧,在描绘战争主题的同时,完整拉开时代变迁的宏幅画卷。

内容推荐

对于一名武士而言,其本职工作便是战争。战争推进着整个武士阶级的崛起和发展,最终使武士成为了日本的统治者。王子午编著的这部《日本武士战争史》以正文章节对日本武士历史上的重大会战进行分析探讨,并以大事记形式对历史背景的发展进行详尽叙述,使全书内容能够形成一部完整的日本武士历史,同时着重突出不同时期武士所采用的不同战争艺术,各大会战的过程以及将领指挥得失。本书力求通过对政治、战略以及战术三方面的分析考量,从客观角度分析被大量文学作品忽略的日本古代战争艺术,以达成重新为世人所认知的目的。

目录

前言

大事记一:武士阶级的崛起

第一章:一之谷会战与坛之浦海战

大事记二:幕府政治的建立

第二章:文永·弘安战役

大事记三:从镰仓幕府的瓦解到战国时代的开始

第三章:石山本愿寺的围攻与长筱会战

大事记四:日本的再统一

第四章:文禄·庆长之役

第五章:关原会战

大事记五:江户的和平

第六章:琉球远征

大事记六:从锁国到开国

第七章:攘夷战争与四境战争

回顾与省思:通向现代国家之路

试读章节

自平治之乱后,源氏一族几乎全部丧失了立足之地。但是,仍有唯一的例外,那就是在平治之乱时拥有300骑兵力却并没有加入任何一方的源赖政。1178年,赖政被清盛推上正三位,成为源氏的第一位公卿。当时赖政已经75岁,谁也不会想到他还有举兵反对平氏的念头。然而,赖政暗中却接近后白河法皇的三皇子以仁王,鼓吹后者利用皇室权威,反对大权独揽的平氏。同时。赖政也召唤关东的源氏一族幸存者再次举兵。到1180年4月9日,以仁王终于下定决心,下旨推翻清盛一族,旨令则由源义朝最小的弟弟源义盛传达到全国。

源赖政在举兵之后的行动却极为混乱。最初他把以仁王安置在延历寺方面,但寺院却倒向了平氏,源赖政只好慌忙地去寻找更安全的地方。二人在此期间甚至根本没有计划离开京都,反而指望东国武士能够像平治之乱和保元之乱时那样,在战斗开始之前就能赶到京都——而这在源氏已经崩溃的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的。

虽然平清盛根本没有想到源赖政的行动。因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没能察觉举兵的主谋。但即使是平氏得知详情之后,源赖政也没有立刻将以仁王立刻带离近畿,反而将其转移到了到京都东北的园城寺避难,他本人则放火烧了自己的宅邸,和一族郎党逃出京都。相反,平氏虽然在政治上受到了奇袭,却能够迅速取得延历寺、园城寺等的支持,在短短数日内便确保了京都附近的安全。到赖政终于在5月25日带领大约1000人与以仁王会合时,京都附近已经普遍转为拥护平氏了,而后者更是已经集中了将近一万人的部队。甚至于到了此时,源赖政也还是没有直接向关东撤退,反而南下宇治川,试图占据奈良继续等待关东援兵。

也许当时源赖政认为自己拥有近乎全部关东武士的支持,其数万人的实力足以在近畿进行一场巨大的会战。但事实上,在这些部队能够真正踏上战场之前。他们是根本不存在的。源赖政在京都附近的可动员兵力最多也只有1000至1500人,而对手却还可以再迅速集结两万以上的兵力。源赖政既没能在集结重兵之前确保平氏对此并不知情,又没有在事情败露后迅速赶往东国。等于亲手将头颅送到了平清盛的刀下。

而接下来的这个事实又证明着源赖政和以仁王是何等的无能。源氏军在离开园城寺到达京都以南的宇治川后,以仁王这位皇室贵族却因体力不支而需要休养。这位亲王虽然年仅三十岁,却在过度紧张之下精神不振,从园城寺向宇治川撤退的途中数次因为在马背上睡着而被摔到地上。由于以仁王身为起兵的号召者和源氏手中最有力的政治工具。源赖政也只好在军队渡过宇治桥后进入附近的庙宇平等院暂时休整。

对于平氏而言,如果让源赖政和以仁王逃到奈良甚至更远的纪伊国也将是十分麻烦的,皇室的影响力将如同灯火一般将所有反对平氏的武士聚集在自己身边。在以仁王南下后不久,平清盛便将已经已经集中在京都的大约一万人交给平知盛,由后者率领着对以仁王进行追击。到源赖政军队停滞在宇治桥附近时,平氏军队也紧随着赶到了这里,并立刻决定直接过桥进攻平等院。

在渡桥前,进攻一方的军队通常会派遣小规模侦察部队进行试探性进攻,在确定桥梁本身状况良好,并建立一个足够主力部队展开的阵地后才会将全部兵力送到对岸。不过这位平知盛却也并非良将,在根本没有对宇治桥进行任何侦察的情况下,他只看到宇治桥外观仍然完好便命令部队前进。而事实上,源赖政早已拆除了一部分桥板,平氏军却直到登上宇治桥后才看到已被拆除的桥板。到了此时,在队列后方的人员挤压下,前面的人根本无法停下脚步,纷纷被挤落水中,拥挤在桥梁附近的部队也立刻失去了秩序。

说也奇怪,对于这样一座重要的桥梁,源赖政却并没有留下一支后卫来加以据守。直到平氏军开始过桥后,才有数十人的源氏军队从平等院赶到河边,而他们的任务似乎也只是迟滞对方前进,使源赖政能够整顿部队继续撤退。不过当这几十人开始弓箭射击之后,平氏军却几乎陷入了绝望。在一片混乱之中,数量庞大的平氏被挤压在桥头动弹不得,几十名源氏武士却得以在岸边自如地进行骑射,在短时间射杀了不少平氏部队。

如果任由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如果源赖政能够从平等院赶到河边,平氏便永远无法过河了。不过就在此时,一位名叫足利忠纲的17岁年轻武士凭借个人的主动精神,开始率领着300名原先位于队列后方的人马涉渡宇治川。忠纲首先指挥人马前往河流的上游,远离源氏部队的弓箭射程,其后便开始沿着河水流向斜向渡河。这种做法无论从哪方面来说都是正确的。特别是斜向渡河这一点,不仅能够避免部队因河水冲击而发生混乱,同时也可以让战马不至于因水流变化而惊惶不定。而源赖政对此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没有派遣哪怕一人一卒前往河岸干扰对方过河,从而使对方从容渡过了宇治川。P20-21

序言

对于一名武士而言,其本职工作便是战争。战争推进着整个武士阶级的崛起和发展,最终使武士成为了日本的统治者。当我在为一些文化、历史小说等书籍引入那段历史,并试图开始深入研究武士的战争艺术之时,却发现在中文甚至世界范围之内都没有那样一部能够详细描述武士战史的著作,甚至没有任何一场会战能够逃脱文学创作的歪曲而为中文世界所知,于是我决定来填补这一空白。

这部《日本武士战争史》在结构上效法约翰·富勒所著《西洋世界军事史》一书,以正文章节对日本武士历史上的重大会战进行分析探讨,并以大事记形式对历史背景的发展进行详尽叙述,使全书内容能够形成一部完整的日本武士历史,同时着重突出不同时期武士所采用的不同战争艺术,各大会战的过程以及将领指挥得失。力求通过对政治、战略以及战术三方面的分析考量,来达成以客观角度分析使被大量文学作品埋没的日本古代战争艺术重新为世人所认知的目的。

本书叙述起点始于12世纪日本平安时代末期源氏和平氏之间爆发的源平合战,并以年代顺序分别介绍12世纪的一之谷会战、坛之浦海战、13世纪的两次蒙古东征、16世纪的长筱会战、石山本愿寺的围攻、17世纪的关原会战、琉球远征以及19世纪的攘夷战争及四境战争。以此十二场会战来覆盖日本武士历史的重要转折点。对于所介绍战争的选择,完全是由我个人判断而来。对于这些选择,我的看法是与其泛泛地将大批会战全部写一遍,尚不如选择最具决定性意义,最具代表性的会战加以详细介绍。其余一些如凑川、桶狭间等重要会战在大事记中也略有提及,以支撑着我所选择的十二场大战,而另一些对于历史几乎毫无影响的著名会战,如川中岛会战等,则被我一笔带过了。也许在这个初版之后我还会向书中添加更多会战,不过即使今后不会再有更新的版本推出,我对于现有版本也已经没有什么遗憾了。

在我刚刚开始写作这部书的时候,可能我并没有意识到它的潜力,因此当我在由自己担任执行主编的《战舰》杂志上发表最初完成的《攘夷战争与四境战争》时,这篇文章还是不免带有一些文学色彩。这也使我在将这一章重新编辑排入本书时,对其内容颇感不满,若不对原有文字大幅改动,它便会如同狮群中的山羊一样绵软无力。正因为此,对于原先文章中一些文学性的故事情节,可以说是被我故意地忽略掉了。到这部书文稿杀青后,几乎每一天我也都会对一些细节进行修改,不断地将其完善。至今我相信该书已经足以成为中文世界中对于日本武士战争艺术最为明了、直接且排除文学色彩的著作。对于任何一位希望从军事角度来了解日本武士的读者而言,本书都将是大有裨益的。

与约翰·富勒在《西洋世界军事史》中的抱怨相同,从古到今,几乎所有关于兵力、伤亡数字的记载和描述都是有着夸张和宣称的成分,因此本书中的很多数字我也并不敢断言是正确的。另外,在一些情况下,当历史、考古学家和军事理论所带来的结论互相冲突时,我通常选择军事性的结论。在我看来,考古学虽然在细节上更为准确,但却时常以偏概全,而军事性的考量虽然在细节上可能存在不少错误,但其中存在的原理却是亘古不变的。

最后,出于方便读者辨别事件发生年代的目的,同时又由于成书过程中所参考的日本资料均以农历记载时间,因此本书采用的时间格式均为公历纪元年份加日本农历月份、日期的形式。

王子午

2014年6月

书评(媒体评论)

若想了解日本,必先了解武士,而王子午先生这本《日本武士战争史》是近年来关于日本武士历史极为难得的佳作,本书立意高远、视野开阔、文笔优美、叙事流畅,仿佛开启了一扇通往日本武士时代的时光之门,让我们能够聆听源平合战的铿锵号角,感受关原决战的恢弘壮阔,作者作为资深的军事作者和古代战史研究家,更从独特的视角对日本武士的战略战术进行深入剖析,提出独到见解,令人获得耳目—新的认知享受。

——丛丕,《战舰》杂志社主编

中国与日本有着近千年的纠葛,在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的今天,有多少中国人真正了解日本这个国家的历史呢?

《日本武士战争史》将会让您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日本武士战争!

——宋毅,上海作协会员,资深军史作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0:5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