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训练课程”已经成为斯坦福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也是风靡哈佛、耶鲁的心理学课程,参与过这门课程的人称其能够“改变一生”。拿破仑·希尔、查尔斯·哈尼尔、麦金莱、布什、罗斯福、奥巴马、比尔·盖茨、乔布斯等政商界精英都提到了“自控力”对他们事业的决定性影响。
吴为所著的《自控力(插图精读本)》是针对自控力训练的独家秘笈,已在全球各大企业广泛应用,是职场精英人士提升自我、成就事业、改变命运的人生必修课!更被美孚、通用电器、福特汽车、摩根大通、松下等企业广泛应用,作为激发员工潜能的高效能工具。
本书通过精彩的案例与分析,告诉读者自控力的重要性,并帮助读者快速提升自控力,从而在生活中有效掌控情绪、抵御诱惑,更好地应对压力、战胜逆境,在工作中克服拖延,顺畅沟通,最终实现对自我的全面掌控,开创巅峰事业,成就辉煌人生。
自控力是掌控自己内心的能力。一个人只有征服了自己的内心,才能征服外面的世界。所以,只有提升自控力,才能由内而外掌控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命运。
吴为所著的《自控力(插图精读本)》汇集了大量精彩的案例与分析,从心理、情绪、习惯、效率、平衡、社交、感知、思维、行为等方面出发,旨在引导读者如何在实践中磨练自控力,迎接并克服种种艰难阻碍;探讨如何运用、发挥自控力,控制情绪和欲望、改变旧习惯、管理压力、克服拖延等,帮助读者快速提升自控力,从而掌握人生的主动权,是职场精英人士提升自我、开发潜能、成就事业、改变命运的人生必修课!
成败在悲观与乐观一念问
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很多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是往好的方面改变,还是往坏的方面改变,完全取决于一个人对当时情形的认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你在心中撒下了什么样的种子,它就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工作如此,事业如此,生活如此,人生亦如此。
悲观的人爱说“人生从来都不会在我们的掌控中,命运是上帝的安排”,在这种消极心态的影响下,他们就渐渐地对人生失去了进取心,因为他们觉得无论多么努力都是徒劳的,只能是“为他人做嫁衣”。
乐观的人在“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中,会常想那如意的“一二”事。他们自信而积极,相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命运。诚如著名作家李敖所言:“怕苦,苦一辈子;不怕苦,苦半辈子。”
一个农民的儿子,只上了几年学,家里就没钱供他继续上学了。他只好辍学回家,帮父亲耕种二亩薄田。在他18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庭的重担一下全部压在了他的肩上。他要照顾身体不佳的母亲,还要照料一位瘫痪在床的祖母。
改革开放后,农田承包到户。他把一块田洼挖成池塘,想养鱼。但村里的干部告诉他,水田不能养鱼,只能种庄稼。他只好又把池塘填平。这件事在村里成了一个笑话,在别人看来,他是一个想发财但又非常愚蠢的人。
听说养鸡能赚钱,他向亲戚借了300元钱,养起了鸡。但是一场大雨过后,他的鸡得了鸡瘟,几天内全部死光。300元对别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一个当时只靠二亩薄田为生的家庭而言,可谓是天文数字。他的母亲受不了这个打击,忧劳而终。
再后来他酿过酒,捕过鱼,甚至还在矿上给人打过炮眼……可都没有赚到钱。
36岁的时候,他还没有娶到媳妇。即使是离异带着孩子的女人也看不上他,因为他只有一间土屋,而且这间土屋随时有可能在一场大雨中倒塌。娶不上媳妇的男人,在农村是没有人看得起的。
但他还是没有放弃,不久他四处借钱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不料,上路不到半个月,他就和这辆拖拉机一并掉入一条河里。他失去了一条腿,成了瘸子。而那辆拖拉机被捞出来后也已经破烂不堪,只能当废品变卖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这辈子完了。
但是多年后他却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总,拥有资产逾亿元。现在,许多人都知道他苦难的过去和富有传奇色彩的创业经历。众多媒体采访过他,大量报告文学描述过他。曾经有记者这样采访他。
记者问:“在苦难的日子里,你凭借什么一次又一次毫不退缩?”
只见他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喝完桌上的一杯水,然后把玻璃杯子握在手里,反问记者:“如果我松手,这只杯子会怎样?”
记者说:“摔在地上,然后破碎。”
“那我为什么还要松手呢?”
记者听了,无言以对。
是啊,如果在最困难的时候松开手,那么他的人生不但就像杯子一样被摔得粉碎,而且他之前吃的苦也就白吃了。很多时候,我们只要再坚持一会儿,就会看到成功在不远处向我们招手。如果因为遭受了打击我们就放弃自己,放弃梦想,那么,我们永远都不可能获得成功。
我们要做的就是像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即使只有一口气,也要努力去抓住成功的手,除非上苍剥夺了你的生命。
林欣是一家中型企业的文秘,她的口头禅是:“那么拼命干什么,大家不是都能拿到薪水嘛!”所以,林欣从来都是按时上下班,职责之外的事情一概不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就算遇到挫折,林欣也很少在意,她最擅长的就是自我安慰:“反正晋升是少数人的事,大多数人还不是像我一样,这样有什么不好……”
P5-7
有效掌控自我,作出积极的改变
自控力是人类最实用的技能之一,人类依靠它来抵抗诱惑,而且拥有较高自控力的人,有着更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更少的缺点。
自控力是一个人成熟度的体现,而在生活和工作中,人们最关心的便是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因为,最优秀的人往往是那些善于掌控自己情绪的人。
可见,能否掌控情绪,意味着你是否能拥有幸福与快乐。
对每一个人来讲,每天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正面情绪给予我们积极的力量,成为人们前行的助推力;相反,负面情绪如同一头张牙舞爪的“怪兽”,无情地吞噬人们的正能量。面对后者,我们该怎么办?手足无措、听之任之只能加深负面情绪对生活的干扰和影响,而明智之人却懂得行使自己的权利,主动地驾驭情绪。
一个拥有良好情绪的人在生活中沉稳、干练,对待他人热情、宽容,他们可以在生活中谈笑风生、游刃有余地打开人生新的局面,即使是面对困难与挫折也会微笑面对,用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去一一化解;他们不会被自己的情绪所左右,更不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努力奋斗的初衷;他们懂得用良好的情绪作为成功的奠基石,并且不断地激发自身潜能,时刻展现出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
乐观的人都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让自己活在快乐之中。人生在世,总会遇到很多悲伤与痛苦,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如果不能调整心态,不能掌控自己的情绪,就会成为情绪的奴隶,如此一来,又怎能保持乐观心态!斯摩尔曾经说过:“做情绪的主人,驾驭和把握自己的方向,使你的生命按照自己的意图提供报酬。记住,你的心态是你——而且只是你——唯一能够完全掌握的东西。学着控制你的情绪,并且利用积极心态来调节情绪,就能超越自己,走向成功。”
悲观的人总是受累于情绪,似乎烦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向他们,于是他们频频抱怨生活对他们的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欢乐从天而降。但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要想生活中不出现一点儿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知道该怎么做却没有那样去做,这样的话,你会开始自责,你会对自己不满意,你会觉得自己是渺小的、不讲信誉的、不可信的、难以有所作为的。当你兑现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承诺后,渐渐地,你的荣誉感、自控感、案例感和胜任感不断加强,你就能作出更大的承诺并遵守这些承诺了。
其实,每一个人都是生活的主人、情绪的主人,关键在于你如何与它们相处,是放纵,还是科学掌控,这一切都由你来决定。想必大家会不约而同地选择后者,掌握了与情绪共舞的诀窍,人生的舞台将会变得愈加绚丽多彩。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于海英、张保文、齐艳杰、张艳芬、赵广娜、王艳明、梁素娟、曹博、王杰、王鹏、何瑞欣、周珊、慈艳丽、李文静、刘健、程仕才、李彦岐、李静、宋洁心、黄亚男、李猛、黄克琼、魏清素、李良婷、武敬敏、黄梦溪、张晓静、李娜、李佳、李倩、杨英、徐娜、赵一、王艳、聂小倩、蔡亚兰、淡佳庆、黄薇、黄晓林、李伟军、齐红霞、李惠、欧俊、姜波、史慧莉、闫晗、焦亮、秦凤超、常娟、闫瑞娟、曹徐学、廖春红、杨云鹏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写作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相信你们劳动的价值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