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普京的铁拳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刘啸虎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从车臣到克里米亚战争,从千疮百孔到迅速崛起,俄罗斯熊已经醒来!

励志——从圣彼得堡的小暴徒到引领俄罗斯走向复兴的国家领袖,一个男人的成长史。

知识——普京的人生历程,俄罗斯的历史与现实,国际政治的波谲云诡,尽在其中。

生动——刘啸虎编写的《普京的铁拳》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一个男人的成熟和一个国家的复兴。

内容推荐

刘啸虎编写的《普京的铁拳》讲述了:普通的智慧无法将俄罗斯理解,一般的尺度也无法将俄罗斯衡量。这句话用在普京身上同样合适。从小捣蛋到特工,从叶利钦的心腹到默默无闻的代总理,从总统到梅德韦杰夫的总理,到第三度参选总统,普京的政治生涯铁腕到底。车臣战争、可控的民主、绝不向恐怖分子妥协、打击寡头、复兴武装力量、王车易位、向美国和北约开炮、索契冬奥会、乌克兰事件、克里米亚公投……普京一次一次挥出的铁拳,最终让一个废墟般的俄罗斯又成为世界强国。

目录

第一章 来自圣彼得堡的克格勃特工

 精力旺盛的男孩——列宁格勒的“小捣蛋”

 梦想——加入克格勃

 实现梦想——克格勃的年轻特工

 谍海浮生——出色的外派间谍

 艰难而正确的选择——离开克格勃

第二章 用铁腕在政坛初露头角

 出任代总理——莫斯科权力圈的小赢家

 车臣之血——困扰俄罗斯的难题

 达吉斯坦烽烟——普京的第一个军事胜利

第三章 铁腕与智慧并用——普京的车臣战争

 战争决策——不能让“恶棍在拂晓欢呼”

 开战——建立安全区

 “持续攻击”——格罗兹尼巷战

第一次当选总统——智囊梅德韦杰夫的精彩造势

第四章 国家至上——普京打造的政治秩序

 划分联邦区——强化中央权力的第一步

 “前进,后退,再前进”——建立垂直权力体系的步骤

 整合“政权党”——普京的“可控民主”

第五章 打击寡头——重建俄罗斯经济

 寡头崛起——在私有化的盛宴中狂欢

 普京第一次出牌——击垮古辛斯基

 普京第二次出牌——打败别列佐夫斯基

 普京第三次出牌——尤科斯的“重新国有化”

第六章 “绝不会和恐怖分子做交易”——莫斯科人质事件

 “黑寡妇”的突袭——人质危机爆发

 普京的决定——“绝对不向恐怖分子妥协”

 释放“烟幕弹”——全俄罗斯在行动

 普京道歉——营救成功的代价

第七章 让沉睡的熊醒来——普京复兴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

 20世纪90年代的俄军——困顿中的熊

 “它沉了”——直面核潜艇危机

 “安全-2004”演习——普京在水下指挥的“核战争”

 能驾驶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总统——“四枚导弹全部命中”

第八章 俄格战争——梅普合作的经典

 “王车易位”——普京选择了梅德韦杰夫

 南奥塞梯危机——普京在奥运开幕式上的不安

 开战——普京的决定

 “绞死萨卡什维利”——普京是威胁还是玩笑?

第九章 强硬外交——向俄罗斯的对手说“不”

 灵活的手腕——普京的务实外交

 “铁棍横扫”——普京向美国和北约开炮

 “没有谈判余地”——普京对日本的警告

第十章 新的帝国——普京归来

 第三度竞选——人们反对普京?

 “王车再度易位”——普京走上二十年总统之路

 强国与复兴之梦——普京《国情咨文》规划俄罗斯的未来

第十一章 炫目的复兴——索契冬奥会

 奥运会——俄罗斯之梦

 “价值500亿美元的奢侈品”——普京的“宝贝”

 未张开的“五环”——“这就是奥林匹克”

第十二章 “欢迎回家”——普京的克里米亚胜局

 竞逐乌克兰——“颜色革命”的闹剧

 危险的克里米亚——二十年后风云再起

 荡气回肠——普京的演说

 普京铁拳的威慑——让俄罗斯国旗高高飘扬在克里米亚上空

后记

试读章节

后方的日子同样艰难。从1941年9月8日到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长达872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围困与反围困作战。列宁格勒保卫战中,城里的人每天只能得到125克黑面包,饿死冻死者数以十万计。当列宁格勒保卫战最终胜利时,据统计,城内共有64万人死于饥饿与严寒,2万多人死于德军的空袭与炮击,3200幢建筑被摧毁,城市面目全非。所以,在普京的回忆里,父亲上前线后,母亲生活很苦:“全靠我舅舅帮她,他总是从自己的配给中省一份给她。他有一段时间调到外地工作,我母亲就到了饥饿的边缘。有一次她饿昏了,人们以为她死了,把她跟尸体放在一起,所幸她及时醒过来,不住呻吟。她又活了过来,真是奇迹。她就这样从被困的列宁格勒活了下来。”当过高级领导人厨师的祖父也帮不了普京的母亲。“那时人们一般不求人,而且环境也不允许。我祖父有一大帮孩子,而且他的儿子们都在前线。”

弗拉基米尔·普京从涅瓦河撤下来住到医院,普京的母亲竟然在医院找到了他。“父亲看到她瘦成那个样子,就把自己的食物给她吃,还怕护士看见,结果还是让护士发现了,她不让他这样做,甚至有一段时间不让母亲去医院看他。后来,两个人都活了下来,只是父亲伤愈后成了瘸子。”

在战争期间两个孩子夭折后,1952年,41岁的父母生下了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尔洛维奇·普京。

在战后普遍贫穷的苏联,普京的家境称得上宽裕。复员后的老普京是一家火车车厢工厂的技术工人,母亲玛丽亚·普京做的是不需要多少技术含量但却很辛苦的工作,比如守夜、打扫和装货,所以与普京在一起的时间不多。普京一家住在一幢五层宿舍楼的顶楼,三户人家共用一个煤气炉和洗手槽。普京家的房间是这层共用公寓里最大的一间,大约有20平方米。在那个年代,这几乎算是豪宅了。更令人惊讶的是,普京家里竟然还有电视机、电话和一幢乡间别墅。

相对的优越并不能掩盖实际物质的匮乏。多年后,普京的小学老师跟媒体描述普京家所住的宿舍:“他们的公寓糟糕透了,大家住在一起,没有任何设施。没有热水,没有浴盆,厕所能吓死人。厕所门正对着楼梯,非常冷,楼梯边上安的是冷冰冰的铁扶手,而且楼梯也不安全,没有一处是平的。”

在这样环境里成长起来的普京,对自己的童年有不少有趣的描述:“在楼梯的平台上,我深刻理解了‘困兽’一词的含义,而且终生难忘。楼梯人口处有成群的老鼠。我的朋友和我经常拿着棍子追老鼠。有一次,我发现一只大老鼠,一直从楼道把它追到了角落。老鼠无处可逃了,它突然掉过头向我扑来。我吓了一跳,然后老鼠开始追我,我跳过平台冲下楼梯。还好,我比老鼠快了一步,在它进来之前关上了房门。”

据普京说,父亲是一名“模范共产党员,他坚信共产主义并试图将它应用于日常生活”。由于他的贡献,他成为核心党员的秘书,并在学习了共产主义课程后加入了工厂的党支部。尽管普京的父亲是一名无神论者,但母亲是一名坚定的东正教信徒。普京的母亲并不在家中进行宗教活动,但她经常参与教堂活动。她在普京小时便向他传授东正教思想,普京的父亲尽管对此事心知肚明,却没有进行干涉。普京5岁的时候,母亲为他洗礼了。这件事依然瞒着父亲,因为他是党员,而且已经是车间的党支部书记。

童年时代的普京相当顽皮,“不怎么想上学,我喜欢在外面玩”。当然,学还是要上的,从一年级到八年级,普京都在离家只有4分钟步行距离的193学校读书,虽然如此近,“我第一节课总是迟到。”即使是2000年总统竞选前的“自述”,普京对自己调皮的童年,仍然津津乐道:“即使在冬天,我穿的也不多。因为穿衣服跑到学校,然后再脱掉大衣,这需要很多时间。为了节省时间,我从不穿大衣,就像子弹一样射到学校,立即坐到桌子后面。”

在绝大多数普京传记中,都记载着普京童年和青年时期与人打架的故事。普京也说,童年时期的他就是个“小流氓”。在年幼的普京看来,读书并不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他乐于把自己弄成一个“小混”或“暴徒”的样子。与那时的“对手”相比,普京的年纪更小,体格也更弱小,但他丝毫不愿示弱。“如果有任何人胆敢惹普京,他会立刻跳到那个人身上,又抓又咬,扯对方头发——他会想尽办法,绝不允许有人以任何方式侮辱他。”普京的朋友们回忆说。

普京的朋友还讲了几次斗殴事件,斗殴几乎是年复一年地发生。另一位朋友回忆说:“当时我们上八年级,一天,正在电车轨道旁边等车。一辆电车停了下来,但并不是我们要坐的那趟。两个身材高大、喝得醉醺醺的人从车上下来,开始找碴打架。他们对周围的人又推又骂。普京从容地把包递给了我,一拳对着其中一个酒鬼的脸打下去,就把他打到了雪堆里。另一个人才反应过来,然后朝普京大喊大叫:‘怎么回事?’几秒钟后,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因为他也躺在了同伴旁边。然后我们要坐的那趟车开来了。如果真要说说普京是什么样的人,那就是他从不让欺负、骚扰人民的流氓恶棍逍遥法外。”P2-4

后记

完成书稿时,克里米亚危机尚未完结,乌克兰东部地区风云又起,顿涅茨克、卢甘斯克等俄语地区隐隐有成为克里米亚第二之势。国际社会在观望,美国与欧盟的制裁措施又占据了各种新闻传媒的头条。但这些似乎并没有太多人关注。人们关注的是普京,是普京紧攥的那双铁拳。

本书中,我曾引用了半句俄罗斯的民间谚语:铁棍横扫,无招可挡。眼下,普京挥出的这记铁棍,狠狠命中了对手的命门。如果对手有防守甚至反击的意图,我将引用这句完整的谚语:铁棍横扫,无招可挡,倘若阻挡,铁棍加粗。

确切地说,这不是铁棍,是普京的铁拳。

独特的地理位置,广阔的国土面积,丰富的自然资源,厚重的历史积淀,前人的智慧和创造的文明,使俄罗斯被形容为一个像大自然一样伟大的民族。这个民族习惯于战争和革命,一次次用暴烈的毁灭来否定自己从前走过的道路。上世纪90年代初的那次毁灭,无疑极度隆烈。前苏联诺贝尔文学家得主、著名作家索尔仁尼琴将俄罗斯发生的事情称为“20世纪90年代的一场大灾难”,将崩溃后的俄罗斯社会称为“残酷的、野蛮的、犯罪的社会”。2000年首次上台的普京曾公开表示: “俄罗斯在政治和社会经济动荡、剧变和激进改革中已经筋疲力尽……社会濒临崩溃,经济上、政治上、心理上和精神上濒于崩溃。”时任俄罗斯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主席斯特罗耶夫形容说 “他(普京)就像是一位外科医生,开刀后发现病人肌体已经千疮百孔,几乎各个器官都有问题。”

奇迹从此慢慢出现。普京居然将俄罗斯这个肌体千疮百孑L、几乎各个器官都有问题的病人引向康复。这位外科医生的器械并非手术刀,而是一双铁拳。

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国际地位直线下降,超级强权大国不复存在。俄罗斯一度希望走“亲西方”的新外交路线,以与西方步调一致、加入西方阵营来换取国际上的认同感。昔日雄踞世界两极之一的庞大帝国,一度沦为西方国家的小伙伴。但“亲西方”的政策,换来的不是国际社会的认同,相反却是自身大国地位的沦落。俄罗斯人最终相信,没有哪个西方国家真正关心俄罗斯的复兴。西方不关心的事情,普京却为俄罗斯人做到了,只靠了那双铁拳。

当然,普京是要复兴一个强大的俄罗斯,而非一个新的苏联。普京有言:苏联用七十年走一个死胡同,偏离了文明的大道。看不到苏联时期的成就是错误的,而看不到人民在其中付出的代价是更大的错误。总之,要摆脱专制,但不一定要瓦解国家。没有人将普京称作新的斯大林,人们称普京为“沙皇”。

既然是沙皇,就应该是一个咬钢嚼铁、能拿钢铁当饭吃的硬汉。历史上的沙皇用铁腕去对付一切,而不是依靠上帝的保佑和外部世界的支持去统治整个俄罗斯。俄罗斯有民谚:沙皇虽狠,但却公正。即便是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帝国临近崩溃的1914年,在发布完对德宣战令后,他走到冬宫的阳台上,等在广场上的上万俄罗斯人还是跪下来同他一起唱国歌。不管是中古还是当代,俄罗斯人总是要跪倒在沙皇面前。

普京不需要俄罗斯人跪倒,也不承认自己是沙皇,但他要像沙皇彼得大帝一样,引导俄罗斯人走向复兴。有人说,俄罗斯之所以能够走过几个世纪,首先是忍耐,其次是牺牲,最后是准确无误地猛烈反击。而普京正是这场反击的领导者,反击的武器正是他的铁拳。

这让西方,让外部世界有些费解。毕竟,很多人依然认为普京这样的人已经不该出现在这个时代。对此,我依然用丘特切夫的诗作为结尾:

“普通的智慧无法将俄罗斯理解,

一般的尺度也无法将俄罗斯衡量,

俄罗斯自有它独特的一面,

对于俄罗斯,你唯有信仰。”

最后,我衷心感谢对这本书有过帮助的各位朋友(排名不分先后):宋毅、顾凤娟、曹锦林、曹燕兰、李玉华、宋国胜、李家训、薛莹、胡滨、李巍、景迷霞、查攸吟、周静、肖倩、许天成、王顺君、褚以炜、杨志民、陈杰、马千、常在等。

刘啸虎

2014年04月2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2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