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去台湾了吗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梁宇
出版社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2011年,台北市市长郝龙斌,这位国民党元老郝柏村的公子,先因花大成本举办花博会而被政治对手攻击,后有他的得力跟班被查出涉嫌购买高价花卉吃了回扣。种种不利因素显示,他办花博会就像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还让选情告急。但随着时间推移,最后结果是正面的:郝公子领先对手民进党“四大天王”之一的苏贞昌14万票,成功连任台北市市长,先前让他狼狈不堪的台北花博会反而成为他手中的王牌,让他打赢了漂亮一仗。

如果单纯从商业利润、城市改造、影响力增加作为成功的判定标准,那为什么后来香港申办亚运会遭到民意反对?如果说办大型活动劳民伤财,那广州旧貌变新颜,河涌“龙须沟”式的变化,怎能让人忽视?同样的问题,我也带到了台北花博会,因为台北花博会也用去纳税人不少钱,并在政治上引起争议。台北市政府花大力推销花博会,到底出于怎样的考量?民众态度又是怎样的?利用参观花博会机会,我期望从中找到答案。

办理完入场工作证后,我们摄制队扛着机器融入台北花博会浩瀚的人潮中。花博会大门被大片色彩浓重的鲜花包围,进出人群中除了拖儿带女的台湾人外,还不时听到广州话和普通话。在台北市这情形已经见怪不怪,因为市内景点大都是大陆游客的天下。

忽然,一个现在看来挺幼稚的想法在我脑海浮现:台湾政治造成社会对立严重,台北是蓝营国民党“盘地”,既然在这里举办花博会,那南部绿营为主的民众是否会有抵触?我承认自己也是受台湾媒体影响,过于用政治权谋去判断岛内的社会现象。很快,我得到了答案。花博会里有很多游客都是从南部专门请假来参观的,他们兴致勃勃投入其中,受访人士都对花博会赞赏不已。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其实不需要区分蓝和绿,只有傻瓜才会在这样一个人与自然无比和谐的环境里大谈政治。

在花博会,你可以一下子看到3300种植物,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特别是洋溢着上海风情的“海韵园”,占地1250平方米,融入了石库门、“弹格路”等海派文化元素,先后使用了120个品种的7000多盆鲜花,展示的花卉包括上海市花白玉兰、多年引种驯化成果的荷花与山茶,以及上海本地特有花卉崇明水仙等。“海韵园”是花博会游客最青睐的景点之一。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都曾专门到访捧场。

由于园区实在太大,我们仅有两条腿,只能选择到一些有代表性的景区拍摄。展示未来绿色发展的“未来馆”是拍摄第一站。

未来馆内植物千奇百怪,被人工剪裁过后各具特色。有些长得奇形怪状,有些呈现火箭形状,差点没把变形金刚和蝙蝠侠裁剪出来。不过吸引我们的,却是一棵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榕树。

这种树龄大概80岁的老榕树在广州遍地都是,还算是老人院里的年轻人,但在台北花博会展位里,它却被视为上宾,占据很大的展览面积。原来当时在台北老城区拆迁的时候,这棵榕树面临被铲除的命运,几度转移都无处可容身,最后台北花博会将其从房地产开发商手上抢救过来,移植到未来馆这里,意在提醒大众,无论GDP如何发展,决不能牺牲环境。

“未来馆展示的就是一种环保理念,一种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概念”,展馆导游柯先生在接受我们采访时说:“花博会每个馆要选一种象征台湾生命力的植物做代表,因为这棵榕树很有故事,它几经劫难,终于在有心人帮助下奇迹生还,它代表着顽强的生命力,也代表了人们对传统的坚持和传承,所以我们挑选它做我们未来馆的代表。”

我在这棵盘根错节的榕树下环绕一圈,一种敬意油然而生。一位大陆学者也在树下感叹了很久。我把麦克风递给他进行采访,他说:“在我们经济腾飞的今天,成功似乎都以物质、金钱和权力为判断标准”,他摸着大树停顿了一下,“为了发展经济不惜先破坏、后建设,宁要GDP,不惜牺牲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样最终是要付出代价的,子子孙孙一定会唾骂我们的!这棵大榕树是很好的提醒。”

这位学者说出了我们要面临的问题。台湾经济先于大陆振兴,会有更多成功与失败经验可借鉴,或许他们更懂得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关系。这棵大榕树,正代表了台湾民众对社会发展的一种深刻反思。如果万物有灵,我想,广州恩宁路挺立着的西关大屋、被夷为平地的妙高台和金陵台,一定会为这棵大榕树的存在而感到羡慕。

由此看出,台北花博会向大家展现的不单是奇花异草和先进的栽培技术,更看重环保理念推广。因为花草可以嫁接,技术可以发展,但如果子孙后代没有传承下绿色环保理念,那一切美好都可能面临消失,最终倒霉的还是我们自己。

“好花不常开,好梦不常在……”

花博会内游走,你会随处听到邓丽君的歌声。不要以为来花博会就只是看花,花也有自己的故事。从歌声里面我们能感受到花博会浓厚的人文风情,邓丽君无疑是“台湾之花”,主办方以她来作为花博会代表,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

花博会特别设有“邓丽君馆”,里面展示了大量邓丽君的生前用品。在现场我们看到,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大陆游客,这个馆都是他们的挚爱,人气最旺。邓丽君的动人歌声把海峡两岸距离拉得很近。人心都是肉做的,何况是有血缘关系的两兄弟。在过去两岸分隔时代,其实大家都有彼此靠近的想法,可政治确实是绕不开的铜墙铁壁,就算邓丽君这种深入民心、影响力巨大的明星也不例外。

20世纪30年代,莫斯科中山大学的一个黄昏,两位小个子同学在河岸边散步,热烈地探讨着中国的未来。50多年后,他们一位在大陆,一位在台湾,各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地区领导人。

这两位同学就是邓小平与蒋经国。

以他们的胸怀和统治力,绝对有智慧在两岸关系上走出重要一步,而开放老兵回大陆探亲互访,明显就是两者之间的一种默契。可惜的是,他们还是要面对意识形态的藩篱。

在名人馆我看到一段珍贵历史证明。那是一张中央电视台1988年寄给邓丽君的邀请函,内容是邀请邓丽君回大陆参加当年中秋晚会演出。我想,能够有资格来决定发出这份邀请函的,一定是当时的“最高指示”。P24-26

书评(媒体评论)

有人说。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台湾因为传承了中华文化,人与人之间有着浓厚的人情礼节;佛教是中华文化一项宝贵的资产,台湾社会因为佛教文化的兴盛,而显得祥和有情,充满活力。《去台湾了吗?》这本书,将会告诉您台湾人情的蓬勃多彩。

——慈容法师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秘书长人间卫视董事长

梁宇是一位热情的人,他因工作认识了台湾;当他踏上台湾,深度游访后,更爱上此地的人文景现,开始热情推荐台湾。

朋友,去了台湾吗?若未曾,请读他的介绍。

——冯明珠台北“故宫物院”院长

梁宇春秋笔,针砭台湾事!

——邱毅台湾著名时事评论员

后记

写一本书的艰难,亲身经历过才会知道,更多来源于内心那种不断自我否定、自我怀疑的过程,很彷徨。当想到出版后读者的反响,我更彷徨。所以我应该就是汪峰歌曲中的那个生于彷徨的人。

和电视制作环节一样,书籍出版也凝聚各方心血。现在除了几位著名作家,出版商都不指望出书会有利润,作为一名写作新手,我何德何能?所以在此首先感谢如此看好我的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最近一次台湾之行,谢超华先生赞助了整个制作团队的出行经费,让我们能够采访到台北的“垃圾不落地”政策实施情况,看到佛光山上智慧之光,感受到九份的悲情,看到淡水的落霞,特此向他表示衷心感谢。

尤其令我感动的是书籍制作团队的小伙伴们。他们受到我邀请后从没提过任何利益要求,义无反顾地投入创作中去。我不会忘记烈日中拿着脚架、汗流浃背奔走的摄影师刘剑钊,为统筹事项频繁往返于广州、佛山之间的策划人梁昭媚,在台北为我充当义务摄影助手的关院学生古来希、黄河,带着小孩挑灯帮我整理文章的钟文慧。他们的付出远远大于我能给予的东西,在庆幸自己幸运的同时,我要向他们致以诚挚的敬意!

写书的过程兴奋、孤独而又漫长。由于只能利用工作之余写作,常常日夜颠倒,很多文章是听着妻儿的熟睡声写成的,亏欠家庭的也很多,见爸妈的时间也少了,对于亲人的感恩,只能浓缩成一句“对不起”。

这本书是否受欢迎,现在想得倒不是太多,因为我相信有价值的东西可以经得起时间考验。尤其在广州城市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我可以借助这本书向全体广州市民推广“垃圾不落地”的环保理念,也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这座城市。当未来某天,本书终于摆在书店显眼位置,摆在地铁和便利店角落,摆在大学图书馆里,人们随手拿起翻看,便可以知晓台湾,学习垃圾分类等知识,那将会是我最大的满足。

目录

台湾的风景

 中山纪念馆:两岸共同的文化符号

 国民党党史馆:两个人的守护

 国民党中央党部:大隐隐于市

 台北花博会:城市发展启示录

 101大楼:鹤立鸡群的地标

 台湾“第一学府”

 康青龙:找寻失落的街坊生活

 台北故宫:镇馆何止三宝

 张大千故居:双溪水长流

 林语堂故居:一段世纪爱情的见证

 少帅禅院:见证张学良幽居生活

 中山楼:租金一万的文物

 九份:台湾悲情城市

 野柳:台湾活化石集中营

 淡水:如诗如画的一抺落霞

 日月潭:记得要吃荼叶蛋哦

 中台禅寺:佛教文化的精致体现

 佛光山:出产“欢喜”的地方

 台南:最有“古早味”的地方

 垦丁:寻找台湾最南风景

台湾的人物

 大师星云

 李敖:一颗拿捏有道的大爆竹

 “爆料天王”的黑白人生

 马英九办公室的年轻人

 刘兆玄:成功不必在我

 谢孟雄评台湾教育制度

 施茂林:法律也要有人情味

 一位里长的独白

 那一夜,赖声川在说相声

 宋少卿:相声在台湾很年轻

 我的台湾导游

台湾的味道

 夜市人生

 疯狂的包子

 带你吃正宗的牛肉面

 世上第一杯珍珠奶茶

台湾风情

 台北,决不让垃圾落地

 槟榔为何配西施?

 体验台湾汽车旅馆

 温泉水,响叮咚

 普通话,台湾腔

后记

序言

梁宇新书《去台湾了吗?》即将出版,这本书记录了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在台湾的采访经历、对宝岛人文风光的全景式阅读、与台湾同胞交往的点滴感悟,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那神秘的热土。

本书的创作,是基于电视平台的土壤,成长、发芽,再加上作者的努力,自然开花结果。今年,是广东电视人值得铭记的一年——广东广播电视台正式成立。在我们提出的“三个创新”的未来发展方向里,“人才使用机制”的创新,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成功的电视台,人才是核心竞争力。一名出色的主持人,能够带动收视上升;一名出色的记者,能够引起社会大众的道德认知;一名金牌制片人,可以打造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栏目。如何为人才的持续成长产生培育土壤,也是我们广东广播电视台重返中国广电第一阵容目标的制胜之道。

梁宇新书出版,体现了广东电视人的专业水准和媒体责任的担当,希望未来我们能够涌现出更多能力出众的同事,为打造广东广播电视台的辉煌而不懈努力。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巩固根基、积蓄能量,吹响向全国挺进的号角!

内容推荐

《去台湾了吗》的作者梁宇是广东电视台的主播,由于主持《两岸视点》和《辛亥百年走台湾》等节目,作者三进台湾,对台湾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于是将自身的所见所闻与感受,写成本书。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台湾的风景”,主要介绍了台湾的标志性建筑以及著名自然和人文景观;第二部分是“台湾的人物”,主要介绍了作者在台湾采访和接触过的人物;第三部分是“台湾的味道”,主要介绍台湾的夜市以及各种著名小吃;第四部分是“台湾的风情”,主要介绍台湾的槟榔西施、汽车旅馆、诚品书店等较有特色的方面。

编辑推荐

台湾省,简称“台”,省会台北,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去台湾了吗》从一名电视主播(梁宇)的视角出发去观察台湾。书中除了有人文风光、经典美食外,还将与台湾人物交往的点滴记录下来,当中有星云大师、“爆料天王”邱毅、大师李敖、娱乐明星小S等,以多角度把一个立体的台湾呈现给读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3:3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