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帆所著的《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另辟蹊径,以女性的细腻敏感,抉发和探讨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因素,为我们进一步理解德国浪漫主义文学,开启另一窗口,此书循学院派论著之规,既孜孜访求现有成果,又详尽归纳前人观点,再小心推出思考结论,表现出作者认真的工作姿态和出色的解题能力。
张帆所著的《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以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作为德国女性文学的本土资源,通过重读早期浪漫派思想家施莱格尔兄弟、诺瓦利斯、施莱尔马赫、蒂克、里特尔等人的经典文献,从女性视角耙梳和阐释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观,发掘女性诗学的浪漫想象、审美空间、革命诉求和解放特质。以此为依据,《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阐述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的主体实践形式——信件小说和女性沙龙,研究德国历史上第一批女性知识分子卡罗琳娜·封·君特罗德、贝蒂娜·封·阿尼姆、拉赫尔·瓦恩哈根等人的文学创作和社会实践,揭示女性对早期浪漫主义思潮和文学的贡献,凸显浪漫主义之女性因素,较为完整地呈现了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框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价值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对象的历史生成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趋势
第二章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观
第一节 女性:早期浪漫主义诗学的化身
第二节 女性的自然寓意与浪漫表征
第三节 女性:“爱的宗教”传道士
第四节 古希腊理想女性:现实的反模式
第五节 移情法则和双性同体
第六节 浪漫主义爱情婚姻哲学
第七节 《卢琴德》: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构想的艺术范本
第三章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诗学的主体实践形式
第一节 信件:女性表达自我的媒介
第二节 沙龙:女性主体实现的场所
第四章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女性创作与诗化人生
第一节 死亡诗人:卡罗琳娜·封·君特罗德
第二节 诗化人生:贝蒂娜·封·阿尼姆
第三节 浪漫缪斯:卡罗琳娜·施莱格尔一谢林
第四节 爱情卫士:多罗特娅·施莱格尔
第五节 沙龙之魂:拉赫尔·瓦恩哈根
第六节 自由诗人:索菲·梅里奥一布伦塔诺
第五章 结语:意义与局囿
参考文献
人名中外文对照表
作品中外文对照表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