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纯纯编著的《由彼及此:关于早期“神”的图文研究》借鉴艺术学、考古学、社会学、民俗学、宗教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尝试以图像学为主要研究方法,在交叉学科中展开严谨且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本文将“神”的相关图像和文字分为上、下两篇予以阐述。至于言语符号,因其无论是能指系统还是所指系统都处于变化之中——同时,鉴于本文的考察重点是图像和文字,所以,择其基本的、得到公认的、且落实于文字的部分归入文字符号,作为辅助性的论证材料。
本文以时间为序,通过对图像与文字两个方面的梳理,揭示了“神”由“彼(神巫)”到“此(人世)”的演化。从岩画、陶纹到画像砖(石),“神”的图像刻画呈现出渐次脱去动物或植物的元素,最终成为人的形象的转变;图像符号中的这一转变也可印证神在文字符号中的演化——秦汉之际,“神”这一概念的所指由超凡的崇拜偶像向杰出的人工技能延伸和拓展。
引言
研究对象及目的
现有研究成果概述
写作方法及意义
上篇 图像符号
第一章 原始时期:神像会意性的运用
第一节 岩画
第二节 彩陶
第三节 玉石
第二章 商周时期:由会意性向指事性的过渡
第一节 青铜
第二节 漆画
第三章 秦汉时期:神像指事性的完成
第一节 汉代石刻神像之山东地区
第二节 汉代石刻神像之河南地区
第三节 汉代石刻神像之陕西地区
第四节 汉代石刻神像之四川地区
上篇小结
下篇 文字符号
第四章 上古至西周:具体的祭祀对象——由巫祝到礼治
第一节 图腾祭祀中的远古神灵
第二节 从事神到敬德
第三节 从尊天敬帝到祭祖祀鬼
第五章 春秋至战国:抽象的哲学命题——由政治到哲学
第一节 统治思想之民本
第二节 维护社会之人道
第三节 顺应自然之天道
第四节 重视技术与科学
第五节 宣扬法律之重要
第六章 秦汉时期:神圣的宗教偶像——由政治到宗教
第一节 从封禅到求仙
第二节 从私学到经学
第三节 从天神到地仙
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人的空前觉醒——神扳叉于宗教领域,落实于文艺理论
第一节 文学领域之从女神到美人
第二节 从占卜文字到怡情书法
第三节 绘画领域之传神人物
第四节 绘画领域之畅神山水
第五节 音乐舞蹈之娱神和自娱
第六节 文艺批评之神思创作
下篇小结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