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绣之魂--中国桃源传统刺绣(精)》编著者邹敏讷等。
一代代桃源绣女凭借对生活的热爱,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表现力,绣出的景物足以乱真,色彩的浓淡、深浅变化自如,既有中国传统工笔写意画的清秀高雅,又有西洋油画的立体视觉效果,大气而不艳俗,绚烂而不花哨,小巧而不失典雅,成为人们喜爱的民俗藏品。
《湘绣之魂--中国桃源传统刺绣(精)》编著者邹敏讷等。
《湘绣之魂--中国桃源传统刺绣(精)》内容提要:湖南桃源县地处湘西北,古称“湘黔孔道”,境内林壑俊秀,土壤肥沃。生活在这里的女性很早便养成了在耕耘之余纺纱、织布、刺绣的习俗。一首“经年劳累在夫家,昼出耕耘夜纺纱,新岁娘家坐半月,飞针走线巧盘花”的民谣,便是对这里田园耕织生活的真实写照。
历史悠久的桃源刺绣被誉为湘绣中的一朵奇葩,主要是单面绣。桃源单面绣品有方巾、帐沿、门帘、靠垫等,其题材包括人物、山水、花草、虫鱼,构图优美、刻画细腻、色彩明丽、气韵生动。单面绣又分平绣、锁绣、拉绣、盘绣、堆绣、折叠绣等,施针严谨、针脚整齐、掺色柔和、虚实得体,可使绣品达到平、光、亮、齐、密、净、活、凸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