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那些改变了他一生的书图文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提摩西·赖贝克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希特勒究竟有多少藏书?据载,希特勒的藏书有16000多本,分别位于柏林、慕尼黑和贝希特斯加登三地。如今只剩1200本留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提摩西·赖贝克所著的《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那些改变了他一生的书图文版)》正是以剩下的这部分藏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更为珍贵的是,读者可以从这些藏书中一窥希特勒的签名、批注、赠言等“真迹”。

内容推荐

《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那些改变了他一生的书图文版)》内容简介:希特勒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天才演说家,素食主义者,极端独裁分子?……对他的思想、行为,甚至他的世界观、性格的分析研究,世界上已有的各类作品早就汗牛充栋了。但你手中正拿着的这本绝对是最独一无二的!作者通过潜心研究希特勒在藏书中写下的大量批注,认真分析他在各时期发表的言论与他所读之书的内在联系,生动描述了他从年轻下士到成为疯狂刽子手的思想发展历程。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希特勒在其一生之中收藏了哪些书,这些书对他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甚至怎样改变了他的人生。同时,书中还展示了数十幅珍贵的图片资料,包括希特勒的藏书票、签名、批注、素描画、插图、照片、信件、赠言,等等。

提摩西·赖贝克所著的《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那些改变了他一生的书图文版)》是第一部从希特勒阅读的书籍中透视他的精神世界、性格特征的著作,被评为“解读最洞悉其思想、最深入其灵魂”的作品。它既是一部隐匿在书架中的“希特勒传”,也是一部伟大的学术作品,为人们研究希特勒提供了极有见地的独特视角。

《希特勒的私人图书馆(那些改变了他一生的书图文版)》英文版一经问世就受到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凤凰卫视等媒体的重点关注,迄今为止已被译成36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好评如潮。

目录

作者序 打开希特勒的图书馆

前言 焚书者

卷一 一战前线阅读的时光

卷二 导师之过

卷三 希特勒三部曲

卷四 美国“圣经”

卷五 失落的哲学家

卷六 两本书的暗战

卷七 神圣的启示

卷八 二战前线阅读的日子

卷九 二战中的希特勒

卷十 奇迹的延宕

后记 书之命运

致谢

附录

索引

试读章节

1915年11月底,这个星期一沉闷无聊。巴伐利亚第16步兵团预备役下士阿道夫·希特勒从他的兵营中走了出来。兵营坐落在佛尼斯镇(Fournes)的边界,安设在一座距法国北部第二道防线两英里远的二层农合内。他把军用雨衣紧紧地裹在身上,以便抵御秋天逼人的寒气。脚下钉靴踩在冰冷的鹅卵石上噼啪作响。他为买一本书而朝小镇走去。

对于一位26岁的前线战士来说,这周着实过于平静。上周却有所不同,他们原本安静太平的日子不时遭到敌方炮火的攻击和毒气的侵袭。仅以上周二为例,浓雾短暂退散,三架英军复翼飞机在这个区域盘旋良久。就在飞机出现后不多时,前线派下来一些头戴橡胶面具和防风眼镜的士兵,他们敲响了毒气警报。对于1915年11月的这些前线战士来说,生化毒气基本上还属于新生事物。

就在几周前,几名隶属于印度的黑人士兵被押至英国服役,随后倒戈投降,向德国人发出了毒气警告。这种新式武器静默无声,威力却令人发指。试验者放完火,站在树木燃烧冒出的滚滚浓烟中,测试着这些看似笨拙的精密装置。那天傍晚,人们看到怪异的黄色烟雾飘浮在这片无人之地(no-man’s-land)上,幽灵般地徘徊着。继而微风吹来,烟雾随同闲散的气息回到了英军战线上。此后毒气警报接连出现,但什么事也没有发生。1915年11月16日(周二)的兵团日志中的记录显示,此次为“虚假警报”。

次周周一,即11月末,离开兵营一周后,希特勒带着他买的书从拂晓初现的清晨回来。天气寒冷,浓雾打湿了一切,但零星的炮火则完全不受影响。傍午暮霭散去,英军炮兵在德军两英里的防御区布下散弹幕,其目标正是德军战地指挥部和榴霰弹覆盖的H区。待在佛尼斯镇“休息宿舍”的希特勒,那时一定听到了战区炮弹爆炸的闷响。

作为一名信使(Meldeganger),也就是通信兵,希特勒隶属于该团的总指挥部。他通常倒班工作:三天在前线,三天在佛尼斯镇休息。希特勒经常会沿着乡间小道从佛尼斯镇走到邻近的弗罗梅勒村(Fromelles)。前线指挥部和急救站就坐落在那里。他穿过一条条交通战壕,来到这片梦魇般的废墟前,满眼都是弹坑和毁坏的村庄。这里所有的法国村庄都有一个德语名字,便于军队和通信兵在行动中定位。

这些德语地名反映了战争带来的伤害,比如“被炸的小屋”(Knallhtite)、“火炉”(Backofen),以及英德两军战壕拐点相近处的“死猪”(Totes Schwein)。还有一处村庄根据军团指挥官弗里德里希·佩茨(Friedrich Petz)的名字被称做佩茨城(Petzstadt)。而在部队左翼第16、17团交界处,有一座被夷为平地的农场,它就是“达豪”。达豪位于慕尼黑北部,那里风景如画,是艺术家的聚集地。在当时的《米其林指南》一书中,达豪获得了两颗星。不过在以后几十年中,人们很难就这一评价达成共识。

尽管通信兵的任务普通平常,但有时却极端危险。炮火的攻击有时会毁坏电话线,干扰正常的战地联络。这个时候,通信兵就必须穿梭在子弹横飞的战场上;而其他士兵却躲在地下碉堡中。通信兵派送的信函有不同的等级区分,一般通过这样一组符号来表示:“×”代表普通信函,“××”表示较为重要,“×××”则意为紧急。然而,通信兵们通常还是会发现自己莫名其妙地处于危险境地。希特勒曾回忆说:“就为了投寄一些明信片,我得经常穿梭在密集的枪林弹雨之中。”1914年秋天,瓦显蒂战役(Battle of Wytschaete)打响了。就在战争的第一天,八人编制的通信小组仅剩四人,其中三人在战争中直接死亡,一人重伤弥留。而到1915年秋天,希特勒便成了通信小组里唯一一名老兵了。P19-22

序言

二战犹如人类的一场瘟疫,感染了无数民族,尸横遍野,白骨累累。一切始于希特勒发动的这场战争。除了战争本身带来的伤亡和文化遗产的损失,希特勒还依个人意志,大肆屠杀犹太人。是什么力量驱使他暴殄天物、害虐丞民呢?

本书作者提摩西·赖贝克通过他的研究告诉我们希特勒拥有怎样的知识结构,是哪些书,哪些人影响了他。我们能够通过这本书窥见,知识与思维碎片是怎样组合在一起,林林总总,转化为一个政治暴徒的思维体系。十个章节,十份藏书材料,十个重要的节点,它们圈定出希特勒生命周期中影响他个人、影响世界历史的事件。

希特勒的导师迪特里希·埃卡特临死前说:希特勒将继承自己的遗志,在世界舞台上“热舞下去”,其舞曲正是自己为之哼唱的。作为反犹太主义者的埃卡特带希特勒进入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教会他写作,引导其成为政治秀场的战士。是他放大了希特勒神经质的情绪,让他在烟雾缭绕的啤酒馆中脱颖而出。然而在遇到埃卡特以前,作为下士的希特勒办事极其严肃认真,甚至有些古板,而且通过水彩画展示了他的画家梦。他精神紧张,敏感内向,很容易让人看成一块可以被打磨成梵·高那样著名画家的美玉。

要么成为疯子,要么去做艺术家。但埃卡特将他变成了政治狂人。希特勒就好像是政治版的“科学怪人”,从热爱宗教和艺术的青年变成了嗜血恶魔,给人类的历史留下一块永远不会被忘记的伤疤。培育他的“弗兰肯斯坦”便是一摞摞图书。

希特勒通过阅读,追随书中描写的人物或事件导演自己的人生。他仰慕腓特烈大帝,因此制订并实施了巴巴罗萨计划;在生命即将终结时,他妄想同腓特烈大帝一样再次遇见“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获得出乎意料的外力以扭转颓势。

有人说,诺查丹玛斯通过《诸世纪》预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预言了希特勒的出现。实际上,希特勒曾仔细研究过诺查丹玛斯的预言。打响战争的时间、战争运作方式,也都是他根据预言一手策划的。

关于希特勒有很多猜测和研究;围绕党卫军也编写了不少天方夜谭般的故事。这中间有大量真实的历史事件,也有被杜撰出来的臆想与猜测。我们已经听到太多关于希特勒和二战的故事,实在叫人难辨真假。赖贝克这本通过藏书研究写成的希特勒传记,有多大的可信度呢?

在进行本书的编写前,作者进行了大量的资料研究。这些资料分布在欧美各地,均是当年被希特勒收藏的图书。在阅读中,赖贝克仔细分析了书上的眉批、勾画的重点,以此作为依据展开分析。在素材的选取上,赖贝克将无法定性的笔迹摒弃,因此,他的论述是完全基于希特勒亲笔书写的内容展开的。他将希特勒的一生清晰地勾勒出来,让我们脱离了那些妄加揣测的呓语,还有不切实际的超自然假想。一个历史人物的世界观就此被搭建起来,令人信服。

除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作者还借助自己飞扬的文采将这些内容表达出来。他描绘了希特勒如何在凄清的早晨为了一本书而出门,也记录了希特勒以怎样的眉批勾画出重点:如发射出枪膛的子弹一般,他的下划线密集地在文字间穿行。

希特勒不光在反复吸收科学、伪科学知识,他还在不断模仿自己的偶像,就好像幼稚的孩童学父亲走路、学哥哥抽烟一样。他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统统与他崇拜的那些政治家、哲学家息息相关。希特勒爱读哲学,爱读尼采。1889年,尼采精神崩溃,1900年便与世长辞。尼采的生命像“一叶轻轻驶向远方的小舟”,漂向生命的尽头。希特勒在“勃兰登堡王室的奇迹”这个幻想破灭后亦彻底崩溃。他走进地堡的卧室,与那些藏书死在一起。

这本希特勒的研究著作不但以独特的视角介绍了希特勒一生,更让我们了解事件背后的思维方式。囿于时间、条件和水平,本书的翻译难免有不妥或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和读者不吝赐教。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受到朱策英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在此深表感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2:3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