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心与民心——十六大以来具有历史意义的民生工程》由张占斌、陈翔云编著。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基本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高度重视和解决民生问题,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利民、惠民、安民、福民的民生工程,可谓是成果显著,意义重大,深得党心与民心。十年来的民生工程建设,始终贯穿着我们党一条清晰鲜明的治国理政的主线,这就是:让发展成果体现到改善民生上,让中国社会的发展与百姓的幸福安康同行并进。
绪论
一、保障民生:党心所向,民心所望/1
1.民生国之本,国运在民心/2
2.以人为本的民生观: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突破/3
3.保障民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5
二、民生工程:凝聚党心。大得人心/7
1.民生事业十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7
2.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10
3.解决中国的民生问题,任重而道远/12
第一章 抓住就业这一民生之本——保障百姓乐业的就业工程
一、保障就业:党中央实施的第一号民生工程/15
1.我国存在着严峻的就业形势/15
2.党中央国务院把保障就业放在突出位置/18
3.“十二五”规划和我国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20
4.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基本思路/21
5.十六大以来就业工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23
二、政策领航:政府竭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26
1.新的就业政策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27
2.鼓励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30
3.大力开展职业培训,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31
三、着力解决就业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33
1.积极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33
2.国家推出的扶持高校毕业就业政策/34
3.为农民进城就业扫除体制障碍/35
4.全社会共同努力保障残疾人就业/37
第二章 安得广夏千万间——关系国计民生的安居工程
一、住房问题:一个全民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39
1.党中央十分重视城乡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39
2.住房制度改革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41
3.住房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成效/42
二、让民众住有所居: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43
1.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44
2.调控过高房价,党和政府及时“出拳”/45
3.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所采取的措施/47
4.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提高职工的能力/49
三、保民安民: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51
1.保障性住房建设是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重要措施/51
2.保障性住房的落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53
四、为最困难的居民建设廉租房/56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廉租房建设/56
2.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廉租住房建设/57
第三章 民族复兴之大计——提升民族素质的教育工程
一、百年树人:党中央心系教育工程/61
1.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61
2.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62
3.我国教育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就/64
二、加大投入:解决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66
1.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经费的投入/66
2.建立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68
3.多方面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70
三、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教育不公问题/72
1.教育的发展呼唤着教育公平/72
2.加强整治,力争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73
3.全国城乡都要实现“人人有书读”的目标/75
4.健全教育救助制度,扶助弱势群体接受教育/76
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78
1.职业教育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蓬勃发展/79
2.职业教育能力建设正在得到全面加强/80
第四章 文化惠民春满园——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建设工程
一、文化建设工程:凝聚民心,熔铸民族精神/83
1.文化建设在中国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83
2.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推进文化建设的重大举措/87
3.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开创了历史新局面/89
二、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95
1.文化产业大发展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必由之路/96
2.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对发展文化产业的方针政策/98
3.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喜人成果/101
三、推进公益文化服务:覆盖城乡的文化惠民工程/103
1.发展公益文化是大得人心的伟大事业/103
2.十六大以来中央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战略布署/105
3.服务群众、改善民生的文化惠民成就/107
第五章 关爱生命保健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工程
一、以人为本:保障民生的生命工程/113
1.医疗卫生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113
2.党中央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114
3.十六大以来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117
二、利民惠民:让医疗回归公益性/119
1.让医疗卫生回归公益性是民生的重大需求/119
2.让公立医院体现公益性是深化医疗改革的主线/121
3.公立医院回归公益已取得初步成效/123
4.重点解决“看病贵”的医疗顽疾/125
三、政策惠民: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126
1.“新农合”制度产生的背景/126
2.实施“新农合”是党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127
3.“新农合”在实践摸索中不断发展和完善/128
第六章 解除百姓的后顾之忧——覆盖全国的社会保障工程
一、社会保障工程: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131
1.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性/131
2.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所取得的成就/134
二、利在当代: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36
1.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基本方针与目标/136
2.完善我国社会保险的法律保障/139
3.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探索/140
三、功在千秋: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42
1.党中央、国务院的文件与指示精神/142
2.建立与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143
3.全国各地大力推行新型农村养老模式/144
4.切实解决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146
第七章 心系“三农”安天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程
一、建设新农村:福泽子孙后代的惠民工程/149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149
2.十六大以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政策/153
3.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意义重大/157
二、免除农业税:千年交“皇粮”的历史终结/159
1.2006年国务院宣布免除农业税/160
2.免征农业税为亿万农民带来巨大实惠/160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的“先行资本”/162
1.十六大以来中央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举措/162
2.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165
四、科技支农:农业科技推广服务/167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推广服务/167
2.农业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71
五、技术培训:让农民工成为技术工人/172
1.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民工技术培训/172
2.技术培训让农民工广泛受益/173
第八章 携手走向共同富裕之路——致力消除贫困的扶贫工程
一、扶贫工程: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177
1.消除贫困是建立和谐社会的历史责任/178
2.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179
3.我国的扶贫工程举世瞩目/183
4.十六大以来扶贫工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185
二、政策保障: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188
1.以政策保障扶贫工程的有效推进/188
2.政府的财政扶贫发挥了巨大威力/190
3.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的劳动就业/192
4.对特殊贫困群体的扶贫开发/193
5.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194
6.积极开展扶贫领域的国际合作/196
三、专项扶贫:发挥优势进展喜人/198
1.十六大以来专项扶贫进展喜人/198
2.行业扶贫让贫困地区得益受惠/201
第九章 为百姓创造安宁的生活——稳定民心的公共安全工程
一、公共安全问题:牵动民心的社会焦点/205
1.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的公共安全事件/205
2.公共安全事件对国计民生的极大危害/206
3.现阶段我国公共安全问题呈现的特点/208
4.我国加强公共安全管理的重大意义/209
二、上下同心:公共安全工程的实施/209
1.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极为重视公共安全/210
2.国家加强有关立法,依法管理公共安全/212
3.公共安全事件的管理原则/212
三、完善机制:公共安全管理系统建设/215
1.健全公共安全管理系统/215
2.加强公共安全监测与预警机制建设/216
3.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219
4.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224
四、突发自然灾害的预防与救灾/227
1.地震灾害的预防与救灾/227
2.地质灾害的预防与救灾/231
3.气象灾害的预防与救灾/232
五、生产与运输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对/234
1.煤矿生产事故的预防与应对/234
2.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防与应对/237
3.交通事故的预防与应对/240
六、重大传染性疾病与动物疫情的预防与应对/242
1.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预防与应对/242
2.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动物疫情的预防与应对/244
第十章 以食为天,健康为本——社会聚焦的食品安全工程
一、食品安全:不容乐观的社会问题/249
1.不可忽视的来自食品的“毒源”/249
2.食品安全与中毒事件的严重危害/251
3.加强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工程/253
4.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254
二、加强监管:党和政府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257
1.党和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大举措/258
2.进一步完善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260
3.我国出台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61
三、防患未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预警机制/263
1.以预防为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263
2.食品安全的信息公布/264
3.建立食品安全预警机制/265
4.对食品安全的长效监管/267
5.建立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各部门联动机制/271
主要参考文献/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