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与毛泽东周期率对话--忆父文集》(作者黄方毅)收录了《毛泽东黄炎培延安话民主》;《新中国成立初期黄炎培致毛泽东万言书》;《双清别墅第一客》;《留德贵过留名,立言胜于立功》;《父亲黄炎培与邓小平》;《黄炎培祖宅内史第》;《从祖春申君到父黄炎培》等文章。
《黄炎培与毛泽东周期率对话--忆父文集》内容介绍:黄炎培:我生六十余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见到的,真所谓“其兴也浮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乃至一国,不少单位都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大凡初时聚精会神,没有一事不用心,没有一人不卖力,也许那时艰难困苦,只有从万死中觅取一生。既而环境渐渐好转了,精神也就渐渐放下了……到干部人才渐见竭蹶,艰于应付的时候,环境倒越加复杂起来了,控制力不免趋于薄弱了。一部历史,“政怠宦成”的也有,“人亡政息”的也有,“求荣取辱”的也有,总之没有能跳出这周期率。
毛泽东肃然作答: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1945年7月抗战即将胜利,作为国民参政员的68岁的黄炎培应中共中央邀请赴延安考察,与毛泽东进行十多小时的谈话,上述对话就是被后人津津称道的“黄炎墙周期率”,或称“窑洞对”。
据悉,受这场对话所感,当时毛泽东连夜召集中共中央五大书记开会,予以讨论。
此段对话最早见诸:1945年出版的由黄炎培口述、黄夫人姚维钧执笔的《延安归来》一书。
《黄炎培与毛泽东周期率对话--忆父文集》的作者是黄方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