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为政榜样/中华道德楷模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陈德辉
出版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德辉主编的《为政榜样》收录了77位古今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他们当中有的是举世公认的道德楷模,有的是在为政方面闪耀着卓尔不群的道德光彩。相信这本书将会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很好的辅导读物,大家可以从道德楷模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使道德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内容推荐

陈德辉主编的这本《为政榜样》由安徽省炎黄研究会组织编写,是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中华道德楷模》中为政篇的升级版,增补部分故事,尤其是近十年来涌现出来的道德楷模故事。约12万字,由60篇左右模范人物故事构成,每一篇人物故事加上一幅插图(以人物画像或照片为主)。编者有200字左右对故事意义的阐述和提炼。《为政榜样》可作为道德宣传教育,弘扬精神文明建设读本,也可用于中小学馆配。

目录

革弊兴利

 商鞅变法强秦

 王安石踏雷革弊政

 耶律楚材:改变元朝历史的契丹贵族

 张居正不顾个人安危搞改革

 勤于国事的清代明君康熙

 只争朝夕的改革家雍正

 毕生从事平民教育的陶行知

 林伯渠革新苏区财政

 朱德率军屯田南泥湾

 王震屯田戍边建勋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坚持实事求是的典范陈云

 胡耀邦主持平反冤假错案

 改革先锋吴南生

 敢于创新的陈敏章

执政为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贤能相国伊尹

 孔子论述为政之道

 老子的爱国治民思想

 西门豹为民除巫治水

 爱民如子的辛公义

 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朱熹:民本思想实践的典范

 郑板桥开仓济民

 以“天下为公”为己任的孙中山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为建设西藏而献身的孔繁森

 人民公仆李润五

 张鸣岐抗洪献身

 创建中华第一村的吴仁宝

 云布龙万家忧乐挂心头

 吴金印与民共甘苦

 治沙书记谷文昌

 勤政为民的牛玉儒

 医德医术楷模吴孟超

清正廉洁

 第一循吏孙叔敖

 廉相楷模晏婴

 节俭爱民的汉文帝

 “一钱太守”刘宠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隋文帝勤俭治国

 廉洁诗人白居易

 杜牧和他的《阿房宫赋》

 两袖清风的于谦

 刘玺德政长留人间

 “三汤”巡抚汤斌

 “天下第一清官”张伯行

 毛泽东:反腐倡廉的模范

 廉洁奉公的董必武

 正气凌然的胡训名

执法如山

 皋陶:中国古代第一位法官

 孙武立斩吴王宠妃树军威

 汉武帝严惩犯罪的皇亲国戚

 硬脖子县官董宣

 执法公正的狄仁杰

 以身护法的徐有功

 牛僧孺洁身肃贪

 执法如山的周渭

 铁面无私的包拯

 以正压邪的张德秀

 无私无畏的徐秀亭

 依法办案的匡世高

 六亲不认的姚文淮

 一生正气的焦守进

 当代包公姜瑞峰

 杰出检察官方工

知人善用

 周公吐哺待贤士

 因才适用的管仲

 秦始皇的用人之道

 刘邦善用贤才得天下

 拢贤聚才高手刘备

 求贤若渴的曹操

 知人善任的李世民

 举贤不避仇的成吉思汗

 注重人才结构的朱元璋

 关心知识分子的陈毅

 惜才爱才的王震

 打造团结协作班子的毛致用

试读章节

勤于国事的清代明君康熙

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皇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8岁登基,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从小志向远大,好学不倦,继位后勤于国事,关注民生,名日守成,实同开创,为清朝的兴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继位后不久,一次太皇太后问他打算做什么,他回答说:“唯愿天下义安,生民乐业,共享太平之福而已!”他早起晚眠,坚持每日临朝听政,从不懈怠。对紧要公事,他总是连夜批示,而且特别认真。他认为,皇帝处理事情,一时不谨慎就会给天下造成麻烦,说不定就给后世留下灾难,不注意处理小事,就要危害大事。因此,他处理政事,从不疏略,甚至对大臣们草拟的文件中的错别字也要指出改正。康熙皇帝不仅自己勤政,也要求众臣勤政,他要大臣和自己一样,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因为康熙皇帝勤于政事,又怀有雄才大略,所以他才能不失时机地妥善解决内政、外交、经济、文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历史留下了除鳌拜、平三藩、取台湾、固边疆、治黄河等一桩桩惊心动魄的壮举。

康熙初年,由于四位辅政大臣势力日隆,其中尤以鳌拜更为专权横行。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鳌拜制造了圈换土地事件,一方面用以打击正白旗的势力,另一方面是以换地为名,满州贵族再次掀起大规模的圈地运动。这样做不仅在满州贵族中引起极大混乱,也因为“旗地待换,民地待圈”,汉人、旗人都无心从事正常的农业生产,而致使田园荒芜,百业萧条。才十三四岁的少年天子以他的聪慧和智谋,在自己尚未掌握实权的情况下,一面麻痹鳌拜,一面暗中部署,不动声色却有理有节地与之周旋,最后巧妙地逮住了鳌拜,剪除了鳌拜的势力,同时处理好同另外几位辅政大臣的关系。圈地事平,因此而引起的动荡也得以平息。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康熙亲政,真正展开了自己的治国宏图。

三藩是指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这三个藩王,他们都是清朝的开国功臣,曾为满清的人关及统一全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权力和势力的扩大,他们的野心也越发膨胀,到康熙继位后,三藩已形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与中央抗衡,其中尤以吴三桂实力最强,国家全部钱粮大半耗于三藩,三藩已成为清王朝对全国实行有效统治的一大毒瘤。年方弱冠的年轻皇帝下决心要除掉三藩。他首先对三藩的势力逐步削弱、限制,然后对三藩中的两个藩王有打有拉,对吴三桂则集中力量狠狠打击,政治军事交相为用。所以,当三藩起兵反叛时,康熙抓住时机,派重兵前去平叛,一举平息了叛乱,解决了分封藩镇的弊端。康熙平定三藩后,巩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将任免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将军队编制统一,完全归中央指挥;将三藩的财产没收,改善了国家财政。平三藩为加强国家统一,促进经济、文化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平定三藩后,康熙力排众议,做出收服台湾的决策。台湾处东南滨海之地,为明郑成功后代所盘踞,满人善骑但不善水,故一直无法收归。康熙一边派人进行招抚,一边派善于海战的汉族将领施琅和姚启圣出征。郑氏后人见康熙皇帝统治下的中国已逐步走向稳定,既恢复了社会生产,又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大多数汉人都已对清王朝采取了认同的态度;兼之台湾在地理和军事上的劣势,所谓反清复明已经不可能。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遂选择了投降归顺,台湾统一到清朝的版图中。康熙帝命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康熙皇帝后来又率兵亲征西北边疆,分别解决了葛尔丹和西藏的叛乱及分裂事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为雍正、乾隆两朝进一步加强对西北地区和西藏地区的治理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康熙继位伊始,曾把国家面临的三件大事写在纸上,挂在宫中的柱子上,其中有一件即是“河务”。黄河的屡次泛滥已直接危及了农业和漕运,关系到清王朝的长治久安。在战事平息、四方靖定后,治民必先治河。康熙皇帝遂派人探究河源,往返万余里,绘出中国历史上第一幅经过实地勘察而成的黄河图。又派靳辅、于成龙等得力臣工担任河道总督,自己五次南巡,每次都去视察治河工程。此后至清王朝末年百余年间,黄河、淮河均未发生重大水灾,堤坝完好,这是康熙的一项重大政绩。

明末清初百年间战争不断,田园荒芜,生产凋敝,康熙皇帝作为一代明君,能够体贴民意,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并停止圈地,鼓励垦荒。康熙在位61年间,先后蠲免税粮、丁银、逋赋达545次之多,后又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大清王朝在这样一位兢兢业业的皇帝治理下,日渐一日地繁荣起来,并由此拉开了康乾盛世的序幕。

(朱强娣)

P12-15

序言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人们在长期道德实践中形成高尚的理想、信念、习惯、传统及其表现的嘉言懿行,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是净化社会的雨露甘霖,维护国家安宁的内在动力,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文明史积淀了丰富而又自成体系的道德价值标准,涌现出灿若繁星的道德楷模。热爱祖国、自强不息、舍生取义、修身律己、诚实守信、仁爱好礼、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的光芒照耀着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尤其’是近代以来,面对深重的民族灾难,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动人乐章,铸就了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老一辈革命家率先垂范和大力倡导,广大人民积极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涌现出一大批感天动地的道德楷模。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知识分子的典范钱学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人民的好村官沈浩等等,他们的优秀品质和高尚情操诠释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了伟大的时代精神。在道德楷模的影响和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凡人善举感动着中国,他们或助人为乐,或见义勇为,或诚实守信,或敬业奉献,或孝老爱亲,道德之花在中华大地处处绽放。最近,“最美女教师”张丽莉舍身勇救学生、“最美司机”吴斌恪尽职守保障乘客生命安全,“最美警卫战士”高铁成勇闯火海排险救人,英雄的壮举感动了亿万群众。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在我国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任务。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引导人们学习和效法古今道德典范。为此,安徽教育出版社编纂出版了《中华道德楷模丛书》,分别为《爱国英杰》、《律己典范》、《待人楷模》、《为政榜样》、《处世翘楚》5卷。全书收录了近四百位古今道德楷模的先进事迹,他们当中有的是举世公认的道德楷模,有的是在某个方面闪耀着卓尔不群的道德光彩。相信这套丛书将会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很好的辅导读物,大家可以从道德楷模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起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使道德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

2012年7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0:5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