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前编著的《中国梦长江行--写给长江的报告》以“实现中国梦,我是建设者”为背景,以长江从历史走向未来为视角,以“住在长江边”的“我”或者“我家”为切口,用人文式的笔触,散文化的笔法,纪实性的笔力,全景式地展现记者对长江沿岸地区变化和发展的观察思考,描述长江沿岸人民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梦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梦长江行--写给长江的报告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陈前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陈前编著的《中国梦长江行--写给长江的报告》以“实现中国梦,我是建设者”为背景,以长江从历史走向未来为视角,以“住在长江边”的“我”或者“我家”为切口,用人文式的笔触,散文化的笔法,纪实性的笔力,全景式地展现记者对长江沿岸地区变化和发展的观察思考,描述长江沿岸人民对未来发展的美好梦想。 内容推荐 陈前编著的《中国梦长江行--写给长江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守护生命之源、天路天使、新玉树心玉树、守望香格里拉——金沙江畔纪行、浪花闪耀英雄梦等。历时两月,行程万里!10家省级电台,40余名记者!从长江源,到入海口,沿着长江的足迹行走!从中三角,到长三角,循着时代的梦想歌唱! 目录 守护生命之源 天路天使 新玉树心玉树 茶马古道,神秘的中国故事 守望香格里拉 一金沙江畔纪行 浪花闪耀英雄梦 直击向家坝 醉美赤水河 奔跑的重庆 今日朝天门 神女峰下 风起中三角 重塑“黄金水道” 南水北调生命之歌 又闻峡江号子声 点亮中国 大堤锁狂澜 湖上人家 不了江豚情 新岳阳楼记 别了,远去的汽笛 赤壁怀古为新篇 土地上的守望者 金口作证 武汉说“桥” 从码头文化到文化码头 武汉猜想 仙桃的传说 一座城市的华丽转身 探访“九小”模式 鄱阳湖之波 新徽商,走四方 芜湖寻梦 越来越“小”长三角 百年醋香飘镇江 梦的此岸,彼岸 下关遐思 南京,南京 梦想天地上海滩 崇明岛上追梦人 长江见证 试读章节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30年前,长江之源是一片原始的高原湿地,这里水草丰美,是高原野生动物的天堂。为数不多的藏族牧民随着季节游牧生活,繁衍生息,水量丰沛的江源为他们提供滋养生命的乳汁,也成为万里长江活力的源泉。进入20世纪80年代,全球气候变暖,高原冰川加速融化,雪线一再上移,牧场超载放牧,加上高原采金等人为破坏,不少牧场慢慢沙化,变成了荒漠,长江源头水量急剧减少,长江之源在呻吟,保护江源刻不容缓!面对日益恶化的江源生态,2005年,国家正式启动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在长江源地区推行“草蓄平衡”,对长江源牧区退牧还草,开展移民。 2004年4月,草原上的积雪已开始融化,冰封了一个冬天的草原显出生机。长江源头的唐古拉镇也在这个春天拉开了牧区移民的序幕。按照上级的安排,唐古拉镇党委吹响集结号,100多名来自各个牧区的党员策马扬鞭集结在沱沱河边镇政府所在地,聆听领导宣讲牧区移民的意义、搬迁的政策。100多名党员逐一表态,多数党员迅速理解了国家政策,但也有喝酒骂娘摔碗想不通的。经过两天的学习、讨论,大伙形成了一致意见:搬1 100多名党员在广袤的牧区聚集起来是一把火炬,散开去就是一个个火种。会议一完,他们各奔东西,去自己的游牧点宣讲政策,动员牧民搬迁。 就这样,128户世代游牧的牧民开始了从江源的草原移民至400公里外的格尔木市南郊的移民新村。今年8月,我们来到了格尔木南郊的长江源村采访,村支书更尕南杰谈起移民,感慨万千。由于牧区是分散放牧,很难集中搬迁,牧民们卖掉了家里的牛羊,收拾好帐篷里的简单家当,一家人雇辆牛车叮叮当当赶到草原马路,然后再租车开往400公里外的移民点。更尕南杰书记告诉我,自己在草原上出生,一辈子没离开过草原,当牛车停在马路上,回望早已看不见的帐篷时,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更尕南杰告诉我们:长江源村是2004年牧民搬迁来时成立的一个临时村,现在正式命名长江源村,一是为了记住我们来自长江源头,二来也是我们搬迁户的一份光荣。如今10年过去了,祖祖辈辈靠游牧生活的人们早已过上了城镇居民生活。政府每年给每户一定的生活补助,大蘸分村民已在格尔木找到了一份工作。离开了草原和帐篷,慢慢学会融人城镇生活。在长江源村,记者走村串户,当问起村民们是否后悔搬迁,村民都说,牧区移民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大伙是自愿搬迁,既然作出了选择,就决不会后悔!藏族汉子们用微笑告诉我们:尽管前方的路并不平坦,生活还有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们并不悲观,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 面对这些离开草原的牧民,青海省、格尔木市各级政府和当地群众张开温暖的怀抱迎接草原的游子。各方对长江源村给予极大的扶持。唐古拉镇副镇长董兵告诉我们:2004年开始移民以来,国家为每户牧民盖起了带院子有300个平方米的房子,公共的道路、绿化、环卫设施,全村陆陆续续投入进3000多万元。同时市里还对全村开展劳务培训1000多人次,方便牧民就业。每逢藏历节日,村里还会组织各种文娱活动,过去草原上的锅庄舞仍不时在长江源村的广场上跳起。 走在长江源村,你很难把这里与草原游牧生活联系起来。这是一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城镇小区,有广场、学校、文化活动室,村民一家一小院,干净整洁,公共设施齐全。走进村民达尔玛家,客厅摆着崭新的藏式家俱与各种现代电器设备,达尔玛过去在牧区当老师,现在在长江源村小学教书,她告诉我们,过去在牧区孩子们得骑着马走上百里上学,现在来到城市,上学便利多了,眼界也更开阔了,他们的前程肯定会更好。 8月的青海,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一望无际的草原到处是雪白的羊群和黑压压的牦牛,草原上的格桑花虽不再如簇似火,但依然星星点点。驱车在青藏线可可西里段,你会不时被远处的藏羚羊吸引,它们或孑然独行,或三五成群;或坐或卧,或站或跑。这个青藏高原上飞奔的精灵,如今近在咫尺,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振。经过十多年的保护,青藏高原的藏羚羊的数量已经从过去的不足一万只发展到现在的近十万只,它成了长江源的一道美丽的风景。有人说,藏羚羊是长江源的精灵,也是长江生态环境的晴雨表,是长江生命力的象征。 P2-3 序言 长江,是源自世界屋脊的一滴水,经过6380公里的集纳奔腾,汇成一条孕育伟大民族的生命之河。 从古到今,在这条历史长河边,一直行走着崇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文人墨客。“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是郦道元行走长江的仰天长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是李白行走长江的壮怀豪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是苏轼行走长江的千古绝唱;“知其大,不知其远”,这是徐霞客行走长江的不竭动力。而对当今中国人影响最广泛的,可能还是行走长江的央视人在《话说长江》里吟唱的“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2013年7月,长江张开双臂,迎来了一批新时代的行走者。长江沿岸十一个省的交通广播携手行动,近四十名记者,不远千山万水,不惧千辛万苦,历时两个月,从长江源一直行走到出海口。 这就是这本新闻作品集里记录的“中国梦·长江行”大型行动。 行走长江的先行者们或为我们踏勘长江的地理,或为我们寻访长江的文化。或为我们揭示长江的千古之谜……那么,沿着先行者的足迹一路走来的“中国梦·长江行”的大型行动,又为我们书写了怎样的新篇章呢? “中国梦·长江行”记录了新时代长江两岸平凡人家的追求和梦想。长江是母亲河,她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生生不息的两岸儿女,给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传说和故事。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长江行自然要走近长江人,写中国梦必然要写当代长江儿女的梦。“中国梦·长江行”把关照目光聚焦在长江两岸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讲述这些个体或群体的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逐梦故事,全方位地呈现中国梦在长江沿线的折射,多形式描绘了长江儿女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多角度反映了中国梦给长江人带来的关好憧憬。 “中国梦·长江行”展现了长江经济带正为“中国梦”输送巨大能量。长江流域面积占全国的18%、人口占全国的36%、GDP占全国的37%。长江经济带位处国土中心,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已定为国家战略。历史上的长江上演过无数的传奇,如今的长江正承载着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从过去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经济圈的崛起,到现在中三角的构建、西三角的孕育,长江经济带的发展方兴未艾。长江行必然要走进长江经济带,中国梦离不开长江巨龙的腾飞。“中国梦·长江行”全景式地报道了长江沿岸地区的改革发展,展现了长江经济带的蓬勃生机,展望了长江经济带的广阔前景。 “中国梦·长江行”体现了媒体人践行“走、转、改”,追寻“中国梦”的自觉担当。“中国梦”是媒体人肩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长江行把记者就是“行者”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不少传世之作就是新闻记者在行走中诞生的。“中国梦·长江行”是新时代广电人践行“走、转、改”,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一次成功行动。“中国梦·长江行”是主流媒体构筑强大传播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共识、形成合力的一次群众动员。“中国梦·长江行”是新闻工作者倾听群众心声、学习群众语言,改变文风作风的一次可贵探索。 “中国梦”,行走长江的广播人就是“梦之队”。 “中国梦”,对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或许只是一滴梦想水,但13亿多个水滴的汇聚,必将成为奔腾向前的浩瀚大江。 长江行,我们永远在路上。 后记 这是一次激动人心的行走,从长江源头的格拉丹东大冰烽到长江入海口上的崇明岛,脚踏着长江边的土地,感受着长江的脉动。 这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采访,无论是在青藏高原、金沙江畔、神女峰下,还是在洪湖荡漾的波光里;无论是茅台的酒坊,还是镇江的醋坛;无论是高原上的修路工,还是已经逝去的长漂英雄,平凡的人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演绎着生生不息的悲喜人生,他们的影像刻在我们的脑海,他们的话语撞击着我们的心扉。 这是一笔人生的财富,每一篇作品的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每一位参与采访的同事都有着不同的经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这样的行走注定会在每个人的新闻生涯中打下烙印。 一个专业广播频道,作一次纵横万里的采访,其难度可想而知。其勇气可想而知。不尝试,永远不知道自己行不行?频道总监陈前的决心给了大家足够的信心。二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台几十名记者、编辑、主持人分批背起行囊,风尘仆仆奔向各个采访点,沿着长江接力行走。当他们满身疲惫归来,带来的是一串串长江边鲜活的人物、故事和梦想。感谢同事们!因为热爱,我们行走;因为热爱,我们执着! 感谢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湖北省广播电视台台长王茂亮对本次主题报道的关怀指导和对记者的勉励。感谢参与联合采访的青海、四川、江西等沿江十家省市交通广播的同仁,你们帮助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感谢“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张以庆、范春歌在出发仪式充满上激情的话语,让我们在行走中充满力量。 从2013年国庆节播出的系列广播《中国梦·长江行》,举办《追逐梦想——中国梦长江行摄影图片展》,再到出版这本作品集,我们用艰苦追寻的成果展示长江之美、长江之梦。在我们每个参与者的心里还流淌着一条长江,它将滋润我们一生。 由于人力所限、能力所限、采写时间所限,加之多数记者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采访,频道也是第一次组织如此大型的采访报道,因此,策划难免不周、作品难免有粗陋之处,希望得到各方指教。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书稿的编辑出版过程中,已退休的老广播人江忠源、覃水玲、郑新民对书稿的修改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湖北人民出版社编校人员为该书的出版尽心竭力。 用心灵去感受,用生命去行走,结束长江的行走,我们又听到新的召唤……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