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成编著的《巴土文化探究集》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包括: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长阳南曲研究和综合研究。重对长阳南曲的历史渊源、美学价值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尤其对现存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
《巴土文化探究集》内容主要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作者田玉成以其在全国率先提出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原生态”的理论,并创建中国首家“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工作实践为基础,在总结经验教训、阐述心得体会的同时也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并对一些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了辩释。
第二部分作者以其祖辈均为长阳南曲民间艺人的身份,结合他在土家山寨工作了30多年的有利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一手资料,着重对长阳南曲的历史渊源、美学价值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尤其对现存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的调查报告。对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介绍以及前景的分析,都是在其独家拥有的材料上才能得出的结论。
第三部分作者以其长期担任乡镇文化站站长的条件,并从这个角度对集镇文化建设、土家人家庭文化建设;农村文化市场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另外在本章节里,作者还着重对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权利主体的确认以及民族意识、“文化民族主义”等较深层次的问题,从理论上进行了认真的辨析和探究。
另外,为了让读者对本书的內容有较全面的了解,《巴土文化探究集》中还附载了部分相关的资料。
第一部分 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
建立“中国土家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之重要意义及可行性
也谈民族民间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兼议当前抢救与保护工作中的一些偏差
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之道——兼与吴效群教授商榷
土家族传统民间文化与其生存环境关系探析——以长阳资丘镇杨家桥村为例
第二部分 长阳南曲研究
长阳南曲再考究
长阳南曲传统文辞的美学阐释
资丘古镇与长阳南曲——《巴土文化丛书·长阳南曲》导言
资丘镇现存长阳南曲民间艺人的分布情况与生存现状调查
长阳南曲“创新”的得与失
第三部分 综合研究
土家族传统民间艺术的美学思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土家族撒叶儿嗬
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之确认问题浅见——由几例“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的官司说起
民族意识、民族文化与文化民族主义
土家人家庭文化之特性及其变迁
山区集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论“搭台”与“唱戏”
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与发展
资丘——清江画廊的“画”之精华
谈谈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基层文化建设——在湖北省首届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研讨会上的发言
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全县科技大会暨人才工作会上的发言
为文化事业鞠躬尽瘁——在全县乡镇文化工作现场会上的发言
附 相关资料小辑
一、“资丘论坛”部分资料
湖北省举办首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资丘论坛——在长阳土家旋自治县资丘镇举行
湖北省文化厅的贺信
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主任谭徽在的贺电
中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马尚云的贺信
在“湖北省首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资丘论坛”上的开幕词
湖北省首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资丘论坛部分专家发言录
湖北省文化厅厅长杜建国写绘田玉成的信
二、部分媒体报道
为民族文化的“原生态”执迷不悔—一记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资丘镇文化站站长田玉城
田玉成——“文化生态保护区”首创者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记优秀共产党员、资丘镇文化站站长田玉成
顶天立地一硬汉——记长阳县资丘镇文化站站长田玉成
三、部分图片资料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文联主席、原国家文化部部长孙家正接见田玉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接见田玉成
与中共湖北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湖北省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谭徽在合影
与中共宜昌市委书记郭有民在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合影
中共长阳县委书记、县人大主任马尚云在资丘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县长吕学锋在资丘镇文化站检查指导工作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授予资丘镇的“保护区”牌匾
湖北省首届“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资丘论坛”开幕式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