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卡尔威特将小卡尔威特14岁前的教育过程,写成了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但是,该书问世后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几乎绝版。直到20世纪,他的教育理论才开始重新被世人推崇,一经推出在全球的销量就超过了一亿册。
编者成鹏通过《卡尔·威特教育箴言(图说教育名家箴言典藏)》将老卡尔威特最精华的教育理念,用漫画加箴言的形式呈现,以飨中国时下最年轻的父母们。
为了打造“悦”读的效果,全书的每个教育原则点,都配有与教育原理相对应的单色线稿型哲理漫画,全书有近180则生动、可爱的哲理漫画。希望能在广大父母们阅读时,带给大家一丝丝的轻松与惬意。
《卡尔·威特教育箴言(图说教育名家箴言典藏)》——跨越时代的早教经典!近100年来深刻影响着全球亿万父母!
编者成鹏通过《卡尔·威特教育箴言(图说教育名家箴言典藏)》将卡尔·威特最精华的教育理念,用漫画加箴言的形式呈现,以飨中国时下最年轻的父母们。卡尔·威特告诉我们,天才并不取决于先天的禀赋和遗传,而是来自后天的教育和培养,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许多有幸读过卡尔·威特教育理念的父母,都按照卡尔·威特教育理念成功地教育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这充分证明了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所讲方法的普遍适用性和其教育理念的恒久价值。把一个低智儿培养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教育理念神奇和伟大的最好例子。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
研究发现,人从一出生就具有一种特殊的本领,这种本领神秘地隐藏在我们的体内,我们将其称为潜在能力。比如一棵橡树,如果条件理想,它可以长到30米,甚至更高。人也一样。
这种潜在本领就是我们常说的天才。所以,天才是每个人体内都具有的、隐藏着的,而不是有些人认为的那种只有少数人才具有的禀赋。因此,对儿童的教育一定要和他的智力发育同步进行。
教育的理想是造就天才
教育的理想就是要使儿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只有让孩子的这种潜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他们才能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所以,我们要尽早开发和挖掘出孩子的这种潜能——天才。
但是,要想让儿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橡树虽然有长30米高的可能性,但一般只能长到15米左右。如果环境恶劣,可能不会超过10米。当然,如果对它精心培养,它就能长到18米、20米,甚至24米、27米。同样,即使生来非常优秀的儿童(假如他的潜能有十成),如果放任不管,充其量他的潜能能发挥出两三成。但是,如果好好教育,他的才能就会发挥出六七成,甚至八九成。
儿童的潜能递减法则
儿童虽然天生具备潜在能力,但是这种潜在能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遵循着一条规律:递减法则。比如一个生来就具备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从一出生就给予他非常完美的教育,那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具备100度能力的成人;但如果从5岁再开始教育,即使教育非常出色,他也只能成为具备80度能力的成人;而如果从10岁再开始教育,教育得再好,他也只能成为具备60度能力的成人。也就是说,教育开始得越早,儿童的潜在能力发挥得越充分:反之,儿童潜在能力实现得就越少。放弃教育就是放弃了孩子的潜能
每种动物的潜在能力都有着各自的发达期,并且这种发达期是固定不变的。如果不让它在这期间发展,就永远也不会再发展了。比如小狗“将吃剩下的食物埋藏在土中的能力”就有一个发达期,如果这段时间它所处的环境不能埋藏食物,则它的这种能力就会消失。
人也如此。即使一个人生来就具有100度潜能,如果放弃教育,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度,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度,到15岁时就会只剩下40度了。所以,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杜绝孩子的潜能递减。早期教育就是要抓住时机给孩子以发展的空间,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我认为,从孩子一出生就要让他接受教育。
3岁前是幼儿的“模式时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一个至为重要的时段——从出生到3岁之前。孩子在这段时间的学习方式与他以后的学习方式完全不一样。
刚出生的婴儿并不能分辨人的面孔,只有等他长到五个月的时候,才能辨别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出现“认生”的现象。但婴儿在这阶段对人的识别,不是通过对人的外貌特征进行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把母亲整个面孔像模子一样,原原本本地刻进了自己的脑海中,婴儿的这种能力就是“模式记忆”。3岁以前就是婴儿的“模式”时期,此时对他进行的教育就是“模式教育”。
3岁决定孩子一生
幼儿在“模式”时期,即使同一事物反复出现他也会不厌其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硬灌”时期。这时期的幼儿凭借动物本能,有快速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这时期的教育就是要给孩子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基础模式,以及人生的基本准则和人生态度。
此时幼儿的大脑虽然处于白纸状态,不像大人那样复杂,但他却具有一种不需要任何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在幼儿的这一时期,如果我们不把正确的、好的事物及时通过有效的途径灌输到他尚无辨别能力的大脑中,他也会毫无选择地吸收大量不好的东西,形成不良的习惯或性格。
俗语说:“从小时候就可以看到你成人以后的样子。”孩子模式时期结束时,成人后的基本素质就已经基本形成了,所以,3岁以前决定着孩子的一生。
P2-7
老卡尔威特是德国哈雷洛赫村的一名牧师,他坚信通过父母科学的早期教育,普通孩子也能成为天才。他的教育理念,在他的儿子小卡尔威特身上获得巨大的成功。
小卡尔威特1800年7月出生,是19世纪德国非常著名的天才。他在八九岁时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特别擅长数学。写到这里,大家肯定都已经开始惊呼——天才!
事情还没有完结,他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14岁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发表《但丁的误解》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他和那些年少成名,成年后便失去后劲的神童不同,他一生都在德国著名的大学授教,大家对他的授课有口皆碑,他一直到1883年逝世前都还站在讲台上。
至此,我们不得不说老卡尔威特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教育。
老卡尔威特将小卡尔威特14岁前的教育过程,写成了一本书《卡尔威特的教育》。但是,该书问世后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几乎绝版。直到20世纪,他的教育理论才开始重新被世人推崇,一经推出在全球的销量就超过了一亿册。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赞誉他的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老卡尔威特开创了影响了东西方几个世纪的教育方法——全能教育法,造就了无数的天才。他相信俗物与天才仅一水之隔,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早期教育得法,也一样能够成为天才。
他在早期教育上的成就和地位,让我们希望把他的教育精华代代相传,我们通过这套书将老卡尔威特最精华的教育理念,用漫画加箴言的形式呈现,以飨中国时下最年轻的父母们。当下的父母们处于忙碌、节奏快、压力大的大环境中,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吸取卡尔威特教育中最精华的东西呢?
我们想到了“箴言”的形式,用这种取作者教育理念“精魄”的手法来成书。阅读这一本书,需要父母们就每一个理论点,细细地深度思考,反复琢磨,然后用他的教育原则作为育儿实践的指明灯,指导自己的育儿活动。如果只是囫囵吞枣,是无法真正掌握卡尔威特的教育精髓的。每一则箴言,将似一枚枚橄榄,唯有反复咀嚼,将之真正刻印于心,才能成为父母育儿路上的指路明灯。
为了打造“悦”读的效果,全书的每个教育原则点,都配有与教育原理相对应的单色线稿型哲理漫画,全书有近180则生动、可爱的哲理漫画。希望能在广大父母们阅读时,带给大家一丝丝的轻松与惬意。
我们之所以出版这样一套书,正是希望将最经典的东西,通过时下最“悦”读、最省事,最受忙爸爸、忙妈妈们欢迎的方式,呈现给大家。
希望这是一套父母们在工作之余,地铁上,照顾孩子小憩时,随时随地都能拿起,只需要花费一两分钟,就能汲取一个教育精华理论点的“轻阅读”类的家教读物,希望能够打造家庭教育领域“轻阅读”的新时尚。
如果您在阅读过程中,有什么相似的育儿经历、感想与话题,欢迎来信与我们互动:liyh@fecit.com.cn。我们愿意与更多的读者,一起探讨分享蒙氏教育的精华之处。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差错及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