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魔鬼智慧十三篇
分类
作者 王世滨
出版社 中国言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孙子兵法》《鬼谷子》《棋经》是中国历史上关于谋略的三大奇书,涉及中国兵法、纵横(外交)、弈道三个领域。《魔鬼智慧十三篇》集三部经典的智慧于一体,编者王世滨力图为读者点亮一盏智慧的明灯。三书各十三篇,每篇有原文通读、古文今译、智慧解读与运用、智慧点睛几板块。

内容推荐

《魔鬼智慧十三篇》主要由王世滨编著。

《魔鬼智慧十三篇》主要讲述了:

西方人最害怕十三,认为这是魔鬼数字,他们甚至把十三层改称为十二B,以此来逃避十三给他们带来的恐惧。而在中国,斗争智慧里有三大顶尖的著作,分别占据了兵法、纵横、弈道的金字塔顶,而巧合的是,它们都是由十三篇文章构成。

《孙子十三篇》讲的是场,战场、商场、市场、官场,成功立业者离不开这个场。《鬼谷十三篇》讲的是门、生门死门,进门出门,如何来去自如,是进是退,离不开一道无形的门。《弈道十三篇》讲的是局,人生如棋局,世事如棋局,天地如棋局,走到哪里,你都逃不脱这个局。

读懂《孙子兵法》,得到的是智慧的根基,读懂《鬼谷子》,是智慧开了花,读透《棋经》,是智慧结了果。这三本书,智慧层层递进,想成功立业,想出人头地,就不可不读。

目录

序——神奇而巧合的谋略数字:十三篇

孙子兵法十三篇

第一节 《孙子兵法》简介

第二节 超越战争的大智慧

第三节 今天学习《孙子兵法》的意义

始计篇——先算后计,深谋远虑慎终于始

1.谨慎是成大事者的一门必修课

2.得人心者得天下

3.五德皆备方可为“将”

4.攻其不备出其不意

5.预测成败的五事七计

6.人生如棋,深谋远虑者胜

作战篇——因地制宜,用敌之资取胜于敌

1.不打无准备的仗

2.借别人的鸡生自己的蛋

3.要善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

4.先发制人以快制胜

谋攻篇——先谋后攻,以谋制胜胜于无穷

1.不战而胜才是最高境界

2.上兵伐谋以谋制胜

3.打好外交牌,胜利自然来

4.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5.用人不疑,知人善用

6.上下同欲团结力量大

军形篇——立于不败,必先自保而后求胜

1.胜在立于不败之地

2.胜于无形是一种大智慧

3.主宰胜败需修道保法

4.抓住时机,避实击虚打要害

5.运筹帷幄方可决胜千里

兵势篇——“势”在人为,谋势用势巧胜敌

1.成功之路贵在出奇创新

2.以利动之,有舍才有得

3.要成事必先善于造势

4.奇正相生变化无穷

5.择人而任势——做识“势”的俊杰

虚实篇——虚虚实实,实在虚中虚在实中

1.主动权是自己争取来的

2.围城打援攻其所必救

3.制造假象迷惑对手

4.变是取胜的黄金法则

5.袭击对方的“软肋

军争篇——以患为利,有所必争有所必弃

1.以迂为直以退为进

2.纵横捭阖攻心为上

3.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4.以逸待劳蓄势待发

5.“击败”并不等予“击垮”

九变篇——随机应变,趋利避害巧变通

1.将帅有所不为,君命有所不受

2.杂于利害——万事第一想

3.严阵以待,有备无患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将有五危,临危更需冷处理

行军篇——管中窥豹,察微知著来相敌

1.选择有利于自己的环境

2.察微知著,从细微处察知局势

3.兵不在多——打造精干的团队

4.管理下属要恩威并重刚柔相济

地形篇——巧借地形,制人而不受制于人

1.地形者兵之助也——巧借地形打胜仗

2.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做人为官的高境界

3.知彼知己知天知地——成就万事的四要素

九地篇——践墨随敌,因地制宜随敌应变

1.因地制宜巧胜敌

2.践墨随敌因敌变化而取胜

3.机会来了要狠狠抓住

4.静幽正治——道德情操修养的高标准

火攻篇——发火有时,巧借外力以“火”助攻

1.巧借“水”“火”助成功

2.将帅要警惕“心头火”

3.激将法:另一种“火攻”形式

4.胜利的果实需巩固

用间篇——上智为间,取胜有道谍战有术

1.将计就计,反间更具杀伤力

2.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3用间知彼:先知先决而后取胜

4.谋事在人成事亦在人

鬼谷子十三篇

第一节 《鬼谷子》简介

第二节 纵横与兵法

第三节 《鬼谷子》的价值

捭阖篇——开合自如,天地阴阳皆为我用

1.顺应潮流走在前头

2眉标明确而手段多变

3.要学会看人下菜碟

4.开合自如的泥鱼战术

5.趋利避害纳吉祥

反应篇——回环反复,纵横世间此心不迷

1.以历史和他人为鉴

2.蜘蛛捕虫张网以待

3.学会反其道而行之

4引起共鸣获人心

5.要想知人必先自知

6.适时地运用方略和圆略

内楗篇——-清静自守,谈经论道上下相安

1.投其所好直攻其心

2.要善于搭建沟通的桥梁

3.要学会对症下药

4.有“的”才能放“矢”

抵□篇——见微知著,因时而动进退自如

1.人才就在你我身边

2.防微杜渐除隐患

3.袭击阿喀琉斯之踵

4.要勇于革旧迎新

5.不鸣是为了一鸣惊人

飞箝篇——赞誉以飞箝,钳制为我用

1.作为领导要善于鉴人

2.吸引人才为我所用

3.用真情来驾驭人才

4.戴高帽也要戴得恰到好处

忤合篇——知己知彼,灵活应变力求主动

1.灵活运用忤与合的相互转换

2.选好自己人生的舞台

3.选好的路坚持走下去

4.实力决定成败

揣篇——出门看天色,进门看眼色

1.如何揣出人的心思

2.学会科学地预测

3.要做到知人隐己

摩篇——临渊钓鱼,知人虚实洞若观火

1.有饵自有鱼上钩

2.你靠什么去打动人

3.胜于无形是大智慧

4.努力做到无懈可击

权篇——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1.要想成功必先察而后动

谋篇——深藏不露,计谋百出而人不知

1.要追求出奇制胜

2.要善于结交益友

3.团结好你的益友

4.图人所好顺其意

决篇——随机应万变,当断则了断

1.权衡利弊再做决断

2.做事要有战略眼光

3.该果断时要果断

4.重大关头要冷静

符言篇——顺天应人,御世必遵九大准则

1.领导者要有人格魅力

2.集思广益智谋多

3.要欢迎不同的声音

4.赏罚要做到“信”与“正”

5.人事安排要合乎时宜

6.名与实要相生相符

转丸篇——巧言设谋,以我之长制彼之短

1.选择恰当的语气和措辞

2.要善于观察和分析

3.谨防忌语和谣言的中伤

4.要学会扬长避短,

5.见人说法是明智的

棋经十三篇

第一节 《棋经》简介

第二节 围棋的奥妙

第三节 围棋与兵法

第四节 围棋与性格

棋局篇——万流归宗,以一为始以一为终

1.先从围棋的本质说起

2.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3.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得算篇——深谋远虑,纵横局中此心不迷

1.善战者以造势求胜

2.周密的谋划是成功的保障

3.选择决定命运

权舆篇——开局布阵,善用章法占地成势

1.做事要善于抓住要点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合战篇——大局为重,善战者以造势取胜

1.做事要慎终如始,善始善终

2.敢为人先才能成就大事

3.不要把什么都看得太绝对

4.站到全局的高度来思考

5.做人如下棋要有“棋士”精神

虚实篇——集中力量,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1.不要分散你有限的力量

2.看好时机把握好进退

自知篇——自知者明,做到自知而后知他人

1.自知战与不战者胜

2.争取做到不战而胜

3.知足知不足自重亦自轻

审局篇——审时度势,以万变应万变

1.不要急于求成

2.唯有变通才能长久

度情篇——看棋知人,于棋于人相得益彰

1.不要因为贪而失去全局

2.重视对失败的反思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永不做三心二意的小猫

5.做人要宠辱不惊从容处事

斜正篇——深思熟虑,因形用权意在子先

1.把目光放长远一些

2.未战先胜,胜于无形之中

3.正直的人是最可敬的人

洞微篇——察微知著,因时而动进退自如

1.利害得失都是相对的

2智者之虑要兼顾利害

3舍得就是有舍才有得

4.莫让假象迷惑了自己

名数篇——名正则顺,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1.天下大事都是从“小”做起

2.在商路上能攻则攻该守则守

品格篇——人棋合一,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1.棋有几品人就有几品

2.下棋要有棋德,做官要有仁德

3.学习的脚步永不能停歇

杂说篇——防患未然,君子安而不忘危

1.人生要赢得起也要输得起

2.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3.心态决定成败

试读章节

2.得人心者得天下

孙子把“道”列为“五事七计”中考察的第一个对象,十分强调政治路线应该符合民意。把人心的向背看作是决定战争胜负的最根本原因。这是他军事思想的精华之笔,闪现着真理的光辉。

纵观古今,不管是治国,还是治企,都证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那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所谓的“得人心者得天下”就是孙子所提出的“道”,“道者,令民与上同意,故可以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也就是说上下同欲的方针与政策,是成事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由此可见,“道”在治国、治民、治军与治业中的重要性,也说明了有作为的统帅与领导者重“道”的真正意义所在。

但凡兴国安邦的君王都会认识到,政治的成功或是失败,统治的稳固或是崩溃,并不取决于天命,而在于统治者对民众所采取的态度与随之而来的民心向背。君王要以“道”治国。孙子一直在强调作战必须要争取到民心,上下和谐,同心同德。对于“修道而保法”,“惟民是保”,这些精彩的命题与论述,早就已经成为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依据。统治阶级都应该把争取人心向背,以“道”安民,求得清明政治作为追求的首要目标。

我们都清楚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会稽山一战,越国大败,国家危在旦夕,该怎么办?越王勾践在含垢忍辱之中,经过卧薪尝胆,以图能东山再起,然而单纯的忍是不可能救国的,必须要广揽人心,才会有复国的可能。请看一下越王勾践是如何做的。

(1)广招贤才,善待人才

被围困在会稽山,勾践事急而求于谋臣说:“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这几乎就等于在说“要分半壁江山给你”,待遇是何等的优厚,怎么会不让那些渴望去建功立业的有志之士怦然心动呢!面对文种

“今君王既栖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的激烈责问,勾践并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十分冷静地采纳了意见。面对逆耳忠言,勾践不愠不怒,怎会不让文武群臣誓死效命!贤臣明主共携手,必会得到复国良策,当勾践在 “执其手而与之谋”的时候,也就不难熔铸出克敌制胜的法宝。文种的这些责备,让勾践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要想让越国复兴,就必须广招人才,为己所用。当他结束了在吴国那漫长的屈辱岁月之后,回到了国内,对于那些通晓事理的人,“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可谓是用心良苦,充分地发挥了这些人聪明才智。

(2)发展生产,安抚百姓

会稽大败之后,国将不国,为了安抚民心,勾践先下罪己诏:“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深深的自我责备,十分谦卑的言辞,折射出了一代明君的高超智慧,怎能不让百姓为之动容!“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来抚恤战后苦难中的百姓,让百姓得到休养生息,从而抚平战争给百姓带来的严重创伤。

从吴国回到越国,勾践以历代贤君为榜样,开始励精图治,勾践的决心,深深地感动了百姓。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他大力发展人口,减免赋税,他的仁政把百姓的心紧紧凝聚在了一块,这样越国怎么能不强大?同时他自己又以身作则,亲自下地参加生产劳动,不是自己亲自种出来的粮食,就不吃;不是他夫人亲手织出来的布,就不穿。尤其是勾践还亲自用船载着大米和肉食到处去巡行,更是让百姓感受到了君王的勤政爱民。

(3)激励士卒,誓死报国

正如陈寿所说的那样:“善积者昌,恶积者亡。”经过十年生聚,十年生息,勾践已经深得民心,复国雪耻的时机成熟了。面对主动请缨的百姓,面对群情激昂的士卒,他的一番推辞,欲擒故纵,更加坚定了战士们誓死报达国君的决心。他说:“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屡进屡退。进则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士兵们斗志昂扬,互相勉励,“还有谁能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能够不为他去拼死杀敌吗?”于是乎上下同心,同仇敌忾,又怎能不所向披靡,又怎能不顺利破吴而归?

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行,勾践灭吴的硝烟早以散去,但那条亘古的真理仍然闪耀在历史的星空:只有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且不去说几千年之前的历史,就拿离我们并不太远的抗日战争来说吧,抗日战争是怎么胜利的,靠的是什么呢?不言而喻,靠的是伟大的人民战争。可这场人民战争又是靠什么取得胜利的呢?那就是“道”的紧紧凝聚!谁能够算出一个民族如果完全凝聚起来了会有多强?强到了没钱没粮没有技术、隐忍痛苦,一直坚持了8年,为的只是一个战胜敌人的信念!这种信念依靠的就是“道”!就是共产党所说的“得民心”,这不仅是一个民族的胜利,更是一种“道”的胜利。

在北宋大文学家苏洵的《心术》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为将之道,当先治心”。这句话表明了一个高明的人,不管是领导一个团体指挥一支军队,还是治理着一个国家,总是要把争取人心放在第一位。

在现代的社会里,经营一个团队与治理一个国家道理是相同的。一个团队,人心凝聚在一起,事业必然兴旺。一个团队,人心如果涣散如沙,事业必然衰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通用于天下间的万物。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要赢得人心,“情义”两字是不能少的。能够为别人去着想,也善于为别人去着想的人,才会让人心悦诚服。

员工的忠诚与积极性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它是凝聚一个企业组织的强力粘合剂。所以一个合格的领导需善于“笼络”人心,真心实意对待每一位员工。在现代的企业管理中,因为注重情感投入而获得了成功的例子层出不穷。松下幸之助依靠“万事拜托”的感恩心态,让自己的公司由几十个人发展到了闻名全球的“松下帝国”。幸之助“万事拜托”的感恩心态具有十分强大的力量,这种领导艺术与管理艺术的实质就在于它成功确立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健康、和谐的关系,确立了企业及其未来与员工之间的生死攸关的关系。

幸之助认为,企业就好像一个大家庭,它的兴衰荣辱和每个成员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成功了,固然有着领导者的功劳,但和员工的辛勤付出是完全分不开的。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家,必须具有对员工的强烈感恩心理,真心地去感激自己的员工:因为没有他们,也就没有自己的成功。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员工成功维系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之中,同呼吸、共命运,为企业的兴旺发达一起全力以赴。

松下幸之助先生对员工不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去发号施令,而总是以一种“请”的心态,以一种“万事拜托”的心态去与员工和谐相处,让员工们感到,公司就是自己的一个大家,自己就是公司的主人。这样员工才能够把自己的全部智慧与力量献给公司。P12-14

序言

在我国辉煌灿烂的五千年文明长河中,无数的谋臣策士呕心研究,沥血践行,写下了一部部彪炳史册的智谋典籍,创立了一个个完整而具鲜明个性的智谋理论体系,共同创造了独步世界的中国智谋文化。其中有三本书,分别登上了中国古代兵法、纵横(外交)、弈道三个领域的巅峰成为中国古老智慧的绝唱。 其中,《孙子兵法》,是中国兵法的巅峰;《鬼谷子》是中国纵横家的唯一传世之作,也是一部称得上千古经典的伟大著作;《棋经》则是中国弈道的一部集大成之作。而最凑巧的是,这三部巅峰之作,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体例上都采取了十三篇的体例。十三这个数字我们很熟悉,西方人称它为“魔鬼数字”,怕得不得了,他们住的楼房,其十三层要改称为十二B,十二A,怕到了这个份上。其实他们对魔鬼并不怎么畏惧,甚至可以说喜欢,他们尊称有能耐的人为“战争魔鬼”、“商业魔鬼”、“魔鬼样的对手”。当他们对对手感到无可奈何时会说:“我不是你的对手,你真是个魔鬼!”因为这一点,我们将东方智慧的三颗明珠,结合起来,给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就叫《魔鬼智慧十三篇》。

这三本书,以《鬼谷子》特色最为鲜明,在现实生活中也最为实用,而《棋经》则更适合个人修炼,《孙子兵法》则最为有条有理,体系完整,并且结构严密,独创性最强。《鬼谷子》受《易经》的影响非常明显,《棋经》则是受《孙子兵法》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因为它讲述的是一个特殊的东西,所以依然具有鲜明的特色。兵法讲的是场,战场商场都是场,《棋经》讲的则是局,人生如棋局,事业如棋局,甚至国家争雄,战场争雄,都离不了局。《鬼谷子》的核心则是辩,场也罢,局也罢,都离不了这个辩。

《孙子兵法》是智慧的结晶,它超越了战争,拓展了人类智慧的领域,其哲学意蕴早已超越了军事的范畴,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孙子兵法》既是兵法,又不仅仅是兵法,它包含了生存哲学、管理理念、成功智慧等多方面的丰富内容。其不拘一格的智慧给后人提供了思考的空间,那些一反常态的思维方法,对于打破陈旧、呆滞的思维定式,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鬼谷子》,是战国纵横学派的独传子书,集中反映了纵横家的处世哲学和智谋思想。该书涵盖内容丰富、庞杂,理论系统完整,不仅是一部纵横家之书,同时也是一部对当今很有借鉴意义的外交书、兵书、商书。它不仅阐述了利用阴阳互生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陛改造世界的理论主张,开创了战国时期重人轻神的人文思潮,而且通过对具体的游说过程和游说策略的精到描述,教出了一代又一代滔滔雄辩、叱咤风云的名臣谋士,再配以交友术、御臣术、取宠术,娓娓道来,上至人君,下至黎民,无不把它视为至宝。《鬼谷子》的以自己为中心,为谋取富贵荣华而崇尚奇诡变诈、阴密隐匿之权术的思想,在今天看来有它张扬个性、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一面,对处于复杂而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的人们,无论是为官经商,还是立身处世,都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棋经》一书,则是集中国历代围棋博弈之大成,深具中国博弈特色的一本著作。如果说现代围棋是博弈之术,那么,《棋经》所讲述的就是博弈之道。它伴随着儒、释、道思想和其他文化艺术,融贯于绵绵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不仅具有其他艺术门类的许多共性,诸如抒发意境、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生慧增智等,而且还与天象易理、兵法策略、治国安邦等相关联。它的博大精深,玄妙无穷,似乎非凡人的智慧所能参透。近千年以来,多少帝王将相、文人雅士、市井百姓乐此不疲,也演绎出不少传奇佳话、美文诗赋、乃至兵书算法、治国方略,它是中华文明史上一朵绚丽的奇葩。

《棋经》中闪烁着很多的辩证思想,对人生很有启迪意义,如“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有先而后,有后而先”“有始少而终多者,有始近而终远者”,“胜不言,败不语”,“安而不泰,存而不骄”等等,都是妙绝千古的真知灼见。对于围棋棋手,自然是一部非常有用的参考书;对于其他哪怕是不会下棋的人,它所提供的“胜败之要”也是富于启迪意义的。所以,我们可以说,《棋经》不仅是一部围棋参考书,更是一部人生参考书。

在此我们要郑重地说明一点,历来我们重视《孙子兵法》,而忽视了《鬼谷子》和《棋经》,这是我们对经典的理解不够到位的原因。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现实中人们对《鬼谷子》的需要都应该强于《孙子兵法》。汉代以后,儒术占了思想统治地位,儒家对《鬼谷子》刻意贬低,称其为“蛇鼠小智,国用之国亡,家用之家破”。这实在是一种诋毁。而《棋经》,则被儒家主流视为“小道”、“玩物丧志”。于是没有多少人深入研究这两门学问,以至于纵横家虽为中国主要思想流派之一,却只有《鬼谷子》一部著作传世,后世的人几乎淡忘了它,更别说发扬光大了。而《棋经》一书,则只流传在围棋爱好者中间,对它的发掘,也是局限到了极点。

《鬼谷子》因为其语言的原因,要比《孙子兵法》更难以理解,而其智慧,因为受《易经》阴阳及象学的影响,变得更加神秘,更加抽象,这都导致了该书在流传上不如《孙子兵法》更普遍。但它的道理和方法要比《孙子兵法》更加实用,更加适合我们。我们不能因为它有理解上的难度,而忽略它。

《棋经》这本书,篇幅最小,但称得上是最经典,我们现在经常被使用的许多策略,都从《棋经》中来,如布局、先手后手、舍子求势等,因为它来源于棋局,棋局比之于战场,更容易分析、更容易被普通人所把握,所以,从棋局上得来的智慧,更贴近,更简明,它具有战场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而,从棋局得来的智慧之道《棋经》,是我们不可不读的谋略源泉。

在我国历史上,《孙子兵法》与《鬼谷子》一同被并称为“兵圣经典”。《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专供战略技巧,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我们不妨把孙武子的兵法和鬼谷子的纵横学说联系起来分析。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一张嘴能顶百万兵”的《鬼谷子》则研究事物发生变化之前的先兆,通过变化先兆判断出变化,从而引导变化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而号称弈道第一书的《棋经》在综合两者之余,更加注重个人的素质修养,因为棋盘上黑白分明,所以,《棋经》对形势的判断更加准确明晰,其总结的经验和规律也更富哲学意味。三者相辅相成,因此,倘若善于结合起来使用,得三家之长,那么这《魔鬼智慧十三篇》,可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孙子兵法》和《鬼谷子》、《棋经》十三篇,展现了我国古代军事谋略学、博弈学的精髓,是兵家计谋的经验总结。今天的人研读,可以将其活学活用在政治、外交、经济,、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以提高自己运筹帷幄的能力。

纵观中外历史,凡是能成功做人做事的,无不讲究策略与方法,凡事都离不开智慧的运用,小到谋官做人,大到帝王将相谋身定天下,智谋能转败为胜、能化逆境为顺途,甚至能使人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鉴于此,我们组织编写了这本《魔鬼智慧十三篇》,集《孙子兵法》与《鬼谷子》、《棋经》于一体,包含了深奥、经典的大智慧,是帮你敲开智慧大门的金钥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6: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