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连成编著的《乔布斯(美国苹果公司教父)》介绍了,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美国发明家、企业家、美国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行政总裁。1976年,乔布斯和斯蒂芬·沃兹涅克以及韦恩三人在车库里办起了苹果公司,研制个人电脑。后来韦恩退出,乔布斯和沃兹两人生产出第一代“苹果电脑”。此后,苹果公司发展顺利,至1984年,第二代“苹果机”,即“麦金托什”诞生了。1997年9月,乔布斯重返苹果公司任首席执行官,他对苹果公司进行改组和新产品降价促销等措施。让苹果公司市场拓展到了全世界。乔布斯的生涯极大地影响了硅谷风险创业的传奇,他将美学至上的设计理念在全世界推广开来。他对简约及便利设计的推崇为他赢得了许多忠实追随者。
李连成编著的《乔布斯(美国苹果公司教父)》以乔布斯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的精神。本作品充满了精神的力量、创业的经验、经营的学问、管理的智慧以及财富的观念,相信我们广大读者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巨大的启迪。
1955年2月的一天,美国旧金山春寒料峭,年轻的女硕士研究生乔安妮徘徊在街头,大腹便便,未褪去冬装的身体显得很笨重,她脸上带着对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深深忧虑。
乔安妮生活拮据,却未婚先孕,这对她真是双重的打击。孩子的父亲阿卜·杜法塔·简德里,是叙利亚移民,他是乔安妮在威斯康星大学的政治老师。生活在保守的美国南方的乔安妮父母极力反对这桩姻缘,父亲老谢保先生甚至威胁女儿,假使女儿一意孤行便取消她的继承权。
乔安妮含着眼泪说:“孩子,难道你还未出生,就注定了被抛弃的命运吗?”在命运的十字路口,乔安妮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乔安妮决定独自去加州分娩,还想在当地给这个孩子找一个合适的人家。乔安妮对收养家庭的要求很简单,她希望孩子未来的养父母都受过良好的教育。
乔安妮首先为自己将来的孩子选定了一个律师家庭,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在这个家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2月14日,乔安妮顺利地生下了一个男孩。但是,就在孩子呱呱坠地的一刻,律师夫妇突然宣布他们想收养的是女孩,因为他们还想要自己的儿子。
这个改变让乔安妮猝不及防,她只得另选他人。当时,她给领养预备名单上的另一个家庭打了个电话:“我们这儿出了个意外,有个男孩,你们要收养吗?”
这对夫妇是年过半百的保罗·乔布斯和妻子克拉拉。他们10多年来一直想收养孩子,愿望却始终没有实现。他们接到电话后,立即欣然前往。这对夫妇很高兴能把乔布斯接到自己的家中,并向乔布斯的母亲承诺一定把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来抚养。可是,乔安妮后来发现,保罗夫妇俩不仅没有念过大学,保罗甚至连高中都没有上过,这和她当初的想法相去甚远。在之后的几个月里,她一直拒绝在领养书上签字。
但这对夫妇非常喜欢这个孩子,很想将他领养回家,在多次沟通之后.这对夫妻向乔安妮保证:“您放心,我们一定会供孩子上大学。”
就这样,刚刚出生的小男孩进入了这个普通的美国家庭之中,他也终于有了一个完整的家。乔布斯一家住在郊区普通公寓里,克拉拉是会计,保罗在一家生产激光仪器的厂里当工人。从此,这个被抱养的男孩也有了自己的名字:史蒂夫·乔布斯。
小乔布斯的新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当时那里还只是一个拥有很多果园的乡下小镇,但是没过多久,这个小镇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美国的硅谷就是从这里逐渐发展起来的,当时很多电子工程师,包括惠普公司的工程师都住到了乔布斯所在的街区。
在很小的时候,小乔布斯就展现出了与普通小孩不同的一面。他在3岁的时候,就开始搞恶作剧。 有一次,小乔布斯把一根发卡放入电源插座的插孔里。克拉拉发现之后,奇怪地问他:“孩子,你把它放在那里做什么?”
小乔布斯回答:“没什么,我仅仅是想闻一闻它是什么气味。”
养父母果然没有食言。为了孩子,老乔布斯夫妇倾尽所有。小乔布斯5岁时,为了送儿子学游泳,克拉拉不得不给人做保姆。保罗有一双巧手,他花了许多时间,教小乔布斯如何制作一些东西,把它们拆解,然后重新组装起来。
很多时候,小乔布斯一到邻居家,就在人家的摄像机前做鬼脸,非常调皮。甚至有一次,他还试着喝了一罐杀虫水,差点把自己弄死……总之,他一度成了医院急救室里的常客。
到了上学的年龄,小乔布斯依然显得很叛逆。他上课从不听讲,也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他还在课堂上顶撞老师。
而且,小乔布斯患有阅读障碍症,在学校里始终与老师相处不好,常常干出往老师办公室扔爆竹或是带蛇到教室去之类的事情。
有一次,老师问班上同学:“你最不了解的问题是什么?”
只见小乔布斯举手答道:“我搞不懂为什么我们家一下子就变得穷了!”
因为常常和老师唱反调,小乔布斯总是被赶出教室。大家经常看到,在上课的时间,教室外面却游荡着这个从来不向学校里任何“权势”屈服的小男孩,但他一直保持着这种性格。
不过,幸运的小乔布斯遇到了一位老师,对他影响深刻,甚至影响了他的一生,这个人就是希尔太太。
当时希尔太太在了解了乔布斯的情况后,就和乔布斯达成了一个匪夷所思的协议。她对乔布斯说:“如果你能完成这些作业,你就能得到5美分。”
在老师的激励下,乔布斯充分发挥了他超强的学习能力,那一年,他比以往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在同龄人当中,小乔布斯因为早熟显得与他人有些格格不入,他的老师对他的评价是:“有点不合群,他看事物的方式与众不同。”
他的一位同学描述他说:“史蒂夫·乔布斯是一个孤单的、相当爱哭的男孩。我们曾经参加过一支游泳队,如果比赛失败了,他就会跑到一边哭泣,他和别的同学很难协调。”
小乔布斯不但叛逆,而且非常敏感。1962年爆发的古巴导弹危机以及1963年肯尼迪总统遇刺等事件,让这个顽劣的孩子懵懵懂懂地感受到,周围的世界正在发生巨变,他因此倍感威胁。有一段时间,他经常害怕得晚上睡不着,开始感到恐慌,害怕自己睡一觉就再也醒不过来。
这时,小乔布斯开始将注意力转向音乐与科技,他极度崇拜鲍勃-迪伦,能背出迪伦写的所有歌词;他欣赏迪伦勇于突破自己,并不畏外界评论的作风。他说:“他从不保守,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都该如此,敢于不断否定失败。”P2-4
那是1800年,爱尔兰裔法国著名经济学家理查德·坎蒂隆著作了《商业性质概论》一书,他在该书中首次对“企业家”进行了定义,阐释企业家是专门承担风险的人。
后来,奥地利著名政治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所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中指出,企业家就是创新者,就是不断探索新的可能方案,不断寻找新的意义所在,不断发现新的实现自我的途径。按照他的定义,企业家的内涵和外延要广泛得多,不仅包括在交换经济中通常所称的生意人,也包括公司雇佣人员,例如经理、董事会成员等。
美国著名企业家克雷格·霍尔在所著《负责任的企业家》中指出,企业家是做实事的人,是冒险家,是风险承担者,他们对朋友、商界伙伴和社会是负责任的。也就是说,企业家不仅是社会革新者,更是社会责任与信用关系的维护者,并且致力于改进社会。
总之,“企业家是不断在经济结构内部进行‘革命突变’,对旧的生产方式进行‘创造性破坏’,实现经济要素创新组合的人。”他们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不断进步,使得人们更加幸福。财富虽然只是一个象征,但它与人们的生活、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强盛等息息相关。
企业家也创造巨大的精神财富,他们在追求财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冒险、合作、敬业、学习、执着、诚信和服务等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种企业家精神是这个特殊群体的共同特征,也是他们独特的个人素质、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模式,是他们行动的理性超越和精神升华。
当然,企业家是在创造财富的实际行动中,在点点滴滴的事例中体现出伟大精神的。我们在追寻他们成长发展的历程时就会发现,虽然他们成长发展的背景各不相同,但他们在一生中所表现出的辛勤奋斗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则是殊途同归的。
这正如美国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爱默生所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拥有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怎样变化,他们的初衷与希望永远不会有丝毫的改变,他们永远会克服一切障碍,达到他们期望的目的。”同时,爱默生认为:“所有伟大人物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
为此,我们特别推出了《企业家成长启示录》丛书,精选荟萃了现当代中外在钢铁、石油、汽车、船运、时装、娱乐、传媒、电脑、信息、商业、金融、投资等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家,主要以他们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尽量避免冗长的说教性叙述,采用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的小故事来传达他们的精神。尤其着重表现他们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们建功立业的艰难过程。本套作品充满了精神的力量、创业的经验、经营的学问、管理的智慧以及财富的观念,相信我们广大读者一定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巨大的启迪。 为了让广大读者更方便地了解和学习这些企业家,我们还增设了人物简介、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相关内容,使本套作品更具可读性、指向性和知识性。为了更加形象地表现企业家的发展历程,我们还根据他们的成长线索,适当配图,使之图文并茂,形式新颖,以便更加适合读者阅读和收藏。
我们在编撰本套作品时,为了体现内容的系统性和资料的翔实性,参考和借鉴了国内外的大量资料和许多版本,在此向所有辛勤付出的人们表示衷心谢意。但仍难免出现挂一漏万或错误疏忽,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以利于我们修正。我们相信广大读者通过阅读这些著名企业家的人生成长与成功故事,会更好地把握自我成长中的目标和关键点,直至开创自我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