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李秀成传/中国人格读库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李莎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太平军攻克南京,一直在基层队伍中兢兢业业的李秀成终于获得了晋升的机会。太平军的春官丞相胡以晃看中了李秀成在以往的战事中表现出的骁勇善战、一往无前,就让李秀成做他的助手,协助他处理一些军务。由于太平军前期取得了一系列累累战功以及有效的安民政策,前来投奔太平军的贫民越来越多,使得太平军的队伍逐渐庞大,在这种情况下,太平军原有的将领对这些新加入的战士应接不暇,只能新选派一些下层军官协助操练这些新兵。于是东王杨秀清下令,要求推举出一些下层兵士承担起带领新兵的职责。由于李秀成在先前的战事和操练中表现突出,他认真踏实的表现给杨秀清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于是杨秀清就亲自保举他为右后四军的统帅,负责驻守天京太平门外的新营,李秀成所驻守的新营就在太平门外不远处,三座营房成拱形守卫着太平门。清军江南大营的主帅向荣想偷袭太平门,于是趁月黑风高夜深人静之时,派出了3000名兵士冲击太平门。1853年7月6日深夜,清军妄图以声东击西之法攻下太平门。他们先是假装攻击太平门和龙脖子,以诱引太平军大部队上钩予以还击,再派出3000名精锐力量直捣太平门。而当清军靠近太平门城墙下时,被轮岗的守门哨兵及时发现。驻扎在太平门附近的太平军迅速集结,马上予以还击。作为后四军统帅的李秀成审时度势,发现清军派出的偷袭力量并不算强大。于是他果断指挥兵士开始反击,他一方面率领兵士从太平门正面迎击敌人,另一方面又派出一支精锐小分队奇袭清军,走小路包抄清军左翼。对清军呈现出两面夹击之势。本就存了轻敌之心的向荣万万没想到驻扎在太平门的李秀成军队如此顽强,清军在与李秀成军队的对抗中一直没能占到任何便宜。向荣又不愿当即撤军,于是咬牙再战。双方鏖战至第二天正午,向荣见己方已是伤亡惨重,再战也不可能取胜,于是无心恋战,铩羽而归。经此一役,清军折损将士百余人。李秀成带领驻守太平门的太平军将士抗击清军偷袭一事很快便成为整个太平军中的美谈。东王杨秀清亦知晓了此事,他对李秀成大加赞赏。同年八月,李秀成升任后四监军,驻守仪凤门外的高桥。同年,翼王石达开前往安庆抚慰当地民众,于是派李秀成承担起巡查平民事务的工作,还命令李秀成继续带兵。李秀成非常注意安抚当地民众的情绪,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

李秀成自从加入太平军,成为一名“圣兵”以来,一直在军队里勤学苦练带兵的本领,他为人耿直忠诚,无论是多么艰难困苦的工作他都勇往直前,一力担当,为太平军竭智尽忠,出色地完成了上级军官交代给他的任务,在很多关键战役中都有突出的表现。在这一阶段,随着李秀成不断获得晋升,开始有机会作为将领排兵布阵,他带兵作战的智勇和谋略开始逐渐显现出来。由于初出茅庐的李秀成总能稳妥圆满地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因此天平军与他有过接触的首领都对他十分赏识。1854年,胡以晃带领太平军攻克了庐州城,先前表现突出的李秀成被调任为二十指挥,前往庐州城镇守,这也是李秀成第一次独立带兵镇守一座城池j他在任期间积极修建防御工事,体恤灾民,安抚民心。在他的治理下,庐州出现了多年难得一见的太平景象。由于李秀成镇守庐州有功,不久之后,他又被擢升为二十二检点,驻守安徽太平府、和州一带。李秀成带领的守军就像一道屏障笼罩在天京上游,使虎视眈眈的清军不敢轻举妄动。就这样,参军不久的李秀成已在太平军中站稳了脚跟,以自己的勇气和军事才能,由一名普通的兵士晋升为太平军中的一员大将。P14-16

书评(媒体评论)

聪慧明敏,富于谋略,胆气绝伦。

秀成既智勇绝人,且有大度,仁爱驭下,能得士心……使李鸿章、曾国荃费尽心力,以非常之巨价,仅购得战胜之荣誉者,惟李秀成之故。

——梁启超

后记

李秀成出身贫困雇农家庭,在度过了与饥寒搏斗的少年时期后,加入了拜上帝会。金田起义后,举家加入了天平军队伍。经过一次次战争的干锤百炼,终于由一名最底层的士兵成长为太平军的最高将领,更是成为名垂青史的一代名将。他一生为太平天国竭智尽忠,披肝沥胆,即使后期备受天王猜忌,仍然忍辱负重,绝无谋反之心。

后世对于李秀成向来褒贬不一,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论及李秀成一生的功与过,笔者认为自然是功绩远大于过失。李秀成从青年时代起便效忠太平天国,将他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太平军,都献给了可能随时就会将他性命夺去的沙场。在他经历的无数次战役中,他屡建战功,运用自己卓绝的军事智慧和过人的胆识一次次击溃了强劲的对手,为太平天国政权的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他领导的军队更是被英国人称为“常胜军”,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中最精锐的一支力量。直到曾国荃的湘军轰开了天京的城墙,这支队伍都一直是后期风雨飘摇的太平天国的支柱。试想如果军中没有李秀成这般功勋卓著的主帅,这支队伍又如何能屡次力挽狂澜,救天国于水火。

李秀成率领的这支军队面对困难从不妥协,当他们面对洋鬼子的坚船利炮时,他们奋勇杀敌,现身说法告诉侵略军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当他们面对滚滚长江和对面清军的一次次炮轰时,依然前赴后继。前方的兵士战死了,后面的兵士踩着他们的尸体继续往前冲,何其英勇无畏,实乃中国的脊梁;面对缺衣少粮的困境,这支太平军筚路蓝缕,以草叶树根为食艰难从事,从没有人想过放弃革命,放弃队伍。

李秀成本人也是亲民爱民的典范,他从不像其他洪秀全的亲信那样任意盘剥百姓,相反却屡屡施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他爱民如子,在灾荒时期更是开仓放粮,想尽一切办法赈灾。面对为害一方百姓的枪船匪帮,李秀成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一举将他们剿灭,在他的治理下,苏浙一带呈现出了少有的繁华景象,李秀成也因此深得民心。虽然李秀成并不经常驻扎在天京,但天京城内的贫民多数也得到过李秀成的救济。百姓都知道忠王是勤政爱民的好官。就在李秀成以身犯险,携幼天王突出重围而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境地时,他所躲藏的方山附近的百姓都费尽心思要帮李秀成脱困,这正是百姓感念于李秀成往日的恩德的表现。

李秀成对天国,对天王一生忠心耿耿,唯洪秀全马首是瞻,无愧于“忠王”的称号,甚至在洪秀全听信奸人谗言,对他百般猜忌时,他还将自己的老母亲及家眷送到天京给天王作为人质以表忠心。只可惜天王洪秀全在自己统治的后期对李秀成从未有过信任,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李秀成谋他的权,篡他的位。而他在这般顾虑之下的所作所为也确实令李秀成伤透了心。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李秀成依然没有放弃他的主上,忠心耿耿,在洪秀全病重时守在他的病榻前。在天京被攻破时临难让马,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保全了洪秀全的儿子。对于帝王而言,得臣如此,夫复何求。

中国最早的洋务派实际上并不是建立安庆军械所的左宗棠、曾国藩和李鸿章,而是太平天国的李秀成和洪仁开。李秀成在自己的军事实践中,亲身体会到了洋枪洋炮的威力,并且在战争中尝试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李秀成还曾在苏州、昆山雇佣工匠修理并仿造洋人的武器和生产军火。太平天国原本设有生产火药的“硝粉营”,随着日后工作性质的变化,又改称为“洋炮馆”。而太平天国的“洋炮馆”,乃是我围近代化的真正起源。

然而必须承认的是,李秀成身上也存在着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他有时在战斗中不顾大局,随意用兵,导致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但这些与他的赫赫战功相比,着实不足挂齿。李秀成在被捕后写给曾国藩的自述中,还分析总结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包括天王后期不理朝政、任人唯亲、误用奸佞等。

总之,李秀成是一个改变了历史的人物。他戎马一生,凭借一片赤胆忠心,为太平天国立下了赫赫战功。虽然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太平天国运动宣告失败,但李秀成的功勋依然彪炳千秋!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坎坷童年

 家贫无资,弃学务农

 村塾帮工,磨炼性情

 熟读“三国”,初识韬略

第二章 崭露头角

 揭竿斩木,弃农从军

 勇往担当,初为将领

 震慑刁顽,保护行旅

 力战力敌,破南北营

 桐城大捷,封合天侯

第三章 忠王出世

 不畏革爵,坚持进谏

 再破江北,安定天京

 三河大捷,力挫湘军

 谦让推美,受任忠王

 奇袭杭州,解围天京

第四章 利剑出鞘

 乘胜追击,克服苏常

 下乡劝论,招抚安民

 恢复生产,振兴工商

 初战外敌,解围嘉兴

 退兵湖北,酿成大错

 力克杭州,平除大乱

 击破外敌,真英雄耳

第五章 强弩之末

 团结将领,愚忠天王

 欲擒故纵,剿灭船匪

 进北攻南,遭受重创

 放纵叛徒,苏州失陷

 竭智尽忠,死守天京

第六章 将星陨落

 临难让马,舍命救主

 百姓掩护,无奈被俘

 从容就义,顶天立地

第七章 西风东渐

 西洋美酒,奇技淫巧

 洋兄洋弟,洋枪洋炮

 扬弃跪礼,礼让外宾

 思想开明,中外联姻

后记

 李秀成年谱

序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已经建立了六十余年,而我们党则在本世纪初叶提出了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课题,显然是其来有自。

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在新中国的蔚然兴起,曾经那样地风靡于上个世纪中叶。邓小平同志曾经在改革开放中讲过,当年“这种风气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而且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然而可惜的是,这个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与实践中,同步兴起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成长道路,却是一波四折。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先是与共和国一道遭受了十年“文革”的毁灭性浩劫;接着便是全党工作中心转移、改革开放进程中,欧风美雨“里出外进”的浸洗濡染;再接着便是西方“和平演变”在东欧得手的强烈震荡与冲击;接着便是市场经济中那两只“看不见的手”在搅动着、嬗变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至少在国民中出现了价值观上的多层次化,传统美德的弱化,社会道德文明水准的退化,光荣革命传统的淡化,这也许正是中央在本世纪初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因吧。

不管怎么“变”,怎么“化”,当我们回首来时路,却不能不说,中华民族真的很强大,很值得骄傲。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文明进程,堪称世界文化之源的“五大文明古国”,其他四大古国文明都已被历史淘汰灭亡,只有中国成了唯一的延续存在。近现代即使那般的积贫积弱,西方列强瓜分豆剖弱肉强食,想亡我中华都不可能,就连最强大的美帝国主义,最凶残的日本军国主义都成为我们的手下败将,而且打出了一个新中国,且跨过整整一个历史阶段,直接进入了社会主义。西方敌对势力几十年不遗余力地对新中国百般围剿,“冷战”“热战”“和平演变”手段用尽,连如此强大的前苏联乃至整个苏东阵营都被瓦解了,而社会主义的旗帜仍旧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高高飘扬,而且昂首挺胸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真的是太强大了。几十年来的瞩目成就,竟然令西方发出了“中国威胁论”。你管他别有用心也好,言过其实也好,总比让别人说我们是“瓷器”、是“东亚病夫”好吧?1840年以来的一百年间,中国尽受别人的欺负、“威胁”了,我们也能让那些昔日列强有点“威胁感”,又有什么不好?更何况这是他们自己说的啊!我们并没吹嘘,也没有去做。几千年来我们侵略过谁呢?“反战”,“非攻”,“兼相爱,交相利”,中国古有墨子,近有周恩来同志、邓小平同志。这也是中华民族所固有传统美德的延续吧!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也当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美德吧?几十年来尽管中国如此繁荣兴旺,但从邓小平生前一直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哪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从来都没有忘记过国之忧患。忧在何处,患在何处呢?

综上所述,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内含如下的成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传统美德;中国人民近现代反帝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斗争精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几十年光荣革命传统;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中国梦”远大目标相适应的时代精神。由这些内涵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它来干什么呢?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化人”、“育人”,把它再具体化一下,无非是打造能体现中华民族特色,代表中国形象的国格、人格。而一个国家的民族精神在思想道德层面上,也只有在人的身上才能体现,所以,我们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针对当代青少年的实际,策划了《中国人格读库》这样一套大型系列选题。

本套书承蒙全国少工委、中华文化促进会、团中央中国青年网三家共同主办推广,并积极提供书稿。难得高占祥老前辈热情出任该套书的编委主任,且高占祥同志不辞屈就而加盟主创作者队伍。一些大学、中学教师与青年作者也积极加盟此套书的编写。该选题被国家广电出版总局列为2014年全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选题,在此一并鸣谢。

希望本套书的出版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弘扬,促进青少年的道德人格养成起到积极的作用。欢迎广大读者与作家对不足之处批评教正,多提宝贵建议与指导意见。

谨以此代出版前言并序。

二0一四年十月

于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内容推荐

李秀成,广西藤县大黎里新旺村人。他参加太平军后,作战机智勇敢,从一名普通的士兵晋升为青年将领。天京变乱后,他与陈玉成、李世贤等力撑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营、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营等军事上的胜利,并建立苏福省、天浙省,中兴了太平天同,被封为忠王:1864年,洪秀全死后,天京沦陷,李秀成将自己的爱马让给了幼主,自己骑着一匹慢马被俘遇害。

李莎著的《李秀成传》讲述了他的故事。

编辑推荐

在李莎著的《李秀成传》里,我们能看到先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身处逆境的坚定,面对荣辱、得失、利害的节操,也能看到他对功成名就的希冀、“专心致志以事其业”的敬业,以及坦诚、无欺、一诺千金的个人操守;更能在那些简洁精辟的句子里,体会他坦荡、豁达、平和、宽容的美好情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03:32